標籤:「大富翁」「童年遊戲」「雜談」
閱讀時長:本文約1300字,閱讀需4分鐘
最近《大富翁》官方發布了一條動態,表示《大富翁10》將在steam平臺上進行發售,這瞬間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記得最開始接觸大富翁的時候還是《大富翁4》,算是大富翁初期最經典的一款,那個時候遊戲性就已經做的非常棒了,比如保釋小偷、銀行融資、保險公司等玩法給遊戲增加了非常多的趣味性,但是在後續更新迭代中都逐漸取消了,目前我還是沒有理解是何原因。
後來接觸了《大富翁5》,發現遊戲改動非常大,老玩家覺得無法接受,新玩家覺得即時性很贊,造成了兩極分化的口碑,但是以目前的眼光來看,《大富翁5》應該算是失敗的,裡面的人物米利和科學怪人也在後來版本更迭中消失了。
好在《大富翁6》的出現挽救了口碑,在創新性上做到了口碑與玩法兼顧,畫面放到現在來看也算是能打的,玩這個版本的時候正好上高中,經常跑到別人家玩,最喜歡玩小土神,升到滿級,強制佔領別人土地的感覺太爽了,當然用誘拐卡誘拐對手的高級小土神更加爽。
到了後來的《大富翁7》和《大富翁8》都是在6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提升的主要是畫質、隱藏要素和小遊戲。
後來隨著手機的普及,《大富翁9》也隨之出世,雖然是大富翁系列的首款手遊,並且被寄予厚望,但是也因為各種原因在後面夭折了。
夭折的原因肯定是複雜的,首先是畫面上,雖然整體風格和畫面都是照搬的PC端,但是放到手機上一看,粗糙的畫質讓人少了玩下去的興趣,在平板上的體驗更差,感覺像是三線不入流遊戲,呆板的外觀讓小孩子都提不起興趣。其次就是玩法,設計思路上幾乎沒有創新,角色設計讓人無法記住,再加上配音都用的一樣的語言和語氣,玩遊戲的時候甚至認不清這琳琅滿目的角色特點。最後就是遊戲中的一些小細節,人物角色在不同地圖中不好區分、等級設置不合理等,要知道很多角色還是需要付費的,這樣的設計要人買單估計很難吧。
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對《大富翁9》的缺點進行的盤點,還是要承認頂著大富翁這個超級IP要創新可能有些壓力頗大,值得肯定的是《大富翁9》融入了電競化,並且做了很多嘗試,沒有將賽制弄成冗餘乏味的大雜燴。
也是因為有了期待,才對《大富翁10》的歸來多少可能期許過高,不過從官方放出來的消息來看,新版本在遊戲機制上和畫面上都做了比較大的改動。
遊戲玩法上加入了新模式:熱鬥玩法。在地圖格中添加了大量的卡片和道具,玩家可以玩的更暢快,不用再考慮要不要買地了,抽到卡就是幹。為了加快遊戲節奏,充分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時間,取消了卡片購買點數這個機制,直接用金幣就可以購買,從而大大加快的遊戲節奏。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組隊互動這個玩法,之前版本中的組隊幾乎可有可無,新版本中組隊之後玩家總算可以合作共贏,而不是多一個朋友,多一個人拆你家房子。選擇組隊之後,可以聯合一起集火某個敵人,這才是組隊的正確玩法。
總的來說新版本還是非常值得一玩的,可能大部分老玩家都已經工作、結婚,曾經一起玩的朋友也已經放棄了這款遊戲,但是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一份回憶,大富翁吸引人的地方應該不是它本身的遊戲性,而是我們每個人童年裡那份無法割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