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LOID 虛擬歌手
如今許多動畫配樂也都會用到電子音樂,並且曲風也不再是二次元化,例如《寄生獸》動畫版配樂,日本製作人Ken Arai 將 Drum&Bass 很好地融入到動畫的戰鬥中。還有鬼才目黑將司為遊戲《女神異聞錄》系列做的配樂,等等。目前諸多二次元作品廣泛應用電音元素,那麼有哪些電音製作人是因為動畫的原因而有了創作靈感呢?這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幾個。(註:以下文字資料轉載自 edm.com,原文地址在「閱讀原文」)1. "VICTORY ROAD" - PSYCHIC TYPE·《神奇寶貝》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DJ Psychic Type 自2012年初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他的音樂風格涉及範圍廣泛,從moombahton到dubstep和trap,他的beats明顯表現出一種8-bit風格的感覺,Psychic Type最受歡迎的曲目《Victory Road》可以說是受到《神奇寶貝》的啟發而創作的。 1998年《神奇寶貝》無印劇場版01 超夢的逆襲,生命之戰熟悉《神奇寶貝》的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他的DJ藝名Psychic Type本身就是這款遊戲裡的名詞。除了《Victory Road》之外,Psychic Type還製作了諸如《Indigo Plateau》,《Pocket Monsters》和《Mt.Goon》等與《神奇寶貝》有關的電子音樂。《神奇寶貝》自1996年以電子遊戲的形式首次發行以來,至今已見過無數的動畫改編,電影,周邊產品,紙牌遊戲等。可以肯定地說,《神奇寶貝》是上個世紀日本對流行文化做出的最大貢獻之一。2 ."UTAI IV: REAWAKENING" - KENJI KAWAI (STEVE AOKI REMIX)·《攻殼機動隊》早在EDM成為主流之前,潮爺Steve Aoki和他的廠牌Dim Mak早已不止在玩音樂了,Aoki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在音樂這一行,他的事業甚至已經涉及到了披薩外賣、蛋白粉、漫畫書、智慧型手機和慈善機構等,並在這些方面都做出了眾所周知的成績。Steve Aoki曾remix了河井賢二(Kenji Kawai)的《Utai IV: Reawakening》,這是17年上映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中的配樂。雖然這首歌也遭到了一些嘲諷(動漫純粹主義者會很抵制主流電音版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但這首歌本身就有一種很有吸引力的節奏,與電影的主題很相配。攻克機動隊1995劇場版
《阿基拉》1988年TV動畫版
5."SHINDEIRU" - VIRTUAL RIOT·《北鬥神拳》Virtual Riot是一位多產的德國DJ兼製作人。自2011年以來,他已經在OWSLA、Disciple和Monstercat等廠牌發行了17張ep和一張錄音室專輯等。VR的音樂風格豐富,他的大部分音樂都屬於dubstep和riddim等bass類型。《Shindeir》歌名摘自《北鬥神拳》裡的著名臺詞「omae wa mou Shindeiru」,意思是「你已經死了」。這部動畫主要講述了當世界由於大規模的核戰爭而遭到毀滅性打擊後,人類為了爭奪僅有的淡水和食物開始互相搶奪廝殺,為了解救黑暗時代的人們,北鬥神拳的繼承人健次郎憑藉著威力無比的暗殺拳法——北鬥神拳,同各種邪惡勢力做戰鬥,最終將光明帶回世界。《北鬥神拳》於1984年首播,截止至2018年,由這部動畫片帶來各種改編衍生產品和創作收益已經超過200億美元。6. "SHELTER" - PORTER ROBINSON AND MADEON如果這篇文章裡沒有提到Porter Robinson和Madeon,那肯定不是一篇合格的盤點!兩人在他們13歲之前就開始接觸電子音樂的製作,相識之後便一拍即合,然後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眾所周知,Porter Robinson非常喜歡日本的二次元文化。2016年8月,Porter Robinson和Madeon發布了大熱單曲《Shelter》。兩個月後,該曲的官方MV發布,由Porter Robinson編寫腳本和動畫工作室A-1 Pictures製作。這段六分鐘的動畫短片探討了孤獨的主題,主角也是宇宙中最後一個人類在太空中被迫沉睡。7."ONE MORE TIME" - DAFT PUNK傳奇DJ二人組Daft Punk自80年代末就開始創作音樂。最初專注於搖滾,他們成立了吉他樂隊Darlin,樂隊名字和音樂風格都受到了Beach Boys的影響。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評論他們的音樂為「Daft punk trash(愚蠢的朋克垃圾)」之後Darlin便分道揚鑣,Homem-Christo 和Thomas Bangalter以此為名開始走上電子音樂的道路,並成為了不可磨滅的傳奇。
網易雲音樂
搜索用戶ID:kid666
新浪微博
微博ID:FakeE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