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綜藝迷、球鞋控,還是常年混跡於微博的社交媒體達人,「黑人」陳建州的名字你都絕對不會陌生。
他是娛樂圈的「模範老公」,他和歌星範瑋琪的愛情故事被各路媒體傳為佳話,他當初為了追範瑋琪給整條街道送玫瑰的傳說,成了很多女生心中的現實版愛情童話。
他是著名的主持人、藝人,愛開玩笑的他綜藝範十足,兩岸的熱門娛樂節目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還是個社交媒體紅人,微博粉絲超過2000萬,曬球鞋、曬老婆、曬孩子、曬行程、曬好友,甚至曬保姆,他都樂此不疲。
他的身份實在太多,多到很多人都忘記了他曾經的專業籃球運動員身份。
壹姐最近看到了一段珍貴的陳建州球員時代視頻集錦,這暴扣,這大帽,在球場上的他和平日裡的幽默搞怪真的是判若兩人!
年輕時的陳建州曾是臺灣籃壇的希望之星,他的身高只有1米9左右,如果在內地,他一定會被朝著外線球員培養,可在臺灣,他卻成了一名迷你內線。
兇悍的球風,出色的彈跳,讓他成了當時臺灣高中聯賽最棒的內線球員,包攬得分王、籃板王的他,在1994年入選了中華臺北U18青年隊,和顏行書等球員一起參加了亞青賽。
而當時大陸派出的中國國青男籃,主力內線是王治郅。看慣了陳建州在舞臺上開玩笑打哈哈,再想想他和大郅站在一起搶籃板的畫面,總覺得違和感十足。
1998年,陳建州進入了中華臺北男籃的集訓名單,當時才剛剛21歲的他沒能入選最終名單,卻也獲得了代表光華隊(中華臺北二隊)參賽的機會。
上面的視頻就是陳建州在光華隊時期的一些精彩鏡頭,儘管畫面模糊但仍能看出,那時候的陳建州和現在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尤其是標誌性的黝黑皮膚,這麼多年也沒白過。
1999年,臺灣當地的職業籃球聯賽停擺,正值身體素質巔峰的陳建州選擇去到新加坡,成為新加坡職業籃球聯賽的一員。
在新加坡他沒能留下什麼視頻資料,不過從他自己曬出的「唯一留念」看,他隔扣對手的畫面絕對是滿滿的天賦。
像很多酷愛扣籃的NBA球員一樣,傷病也很快降臨到了陳建州身上,十字韌帶的兩度斷裂成了他籃球之路上的攔路虎。
為了健康,22歲的他不得不早早地結束職業生涯。每個受過大傷的運動員都體會過,那種年紀輕輕卻必須放棄夢想是怎樣的煎熬。
為了生計,他逐漸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在那段臺灣綜藝節目大爆炸的年代裡,運動員時期養成的開朗外向、積極樂觀成了他作為主持人的最大賣點,再加上高大的身材,屏幕上的他很難被觀眾忽視。
同時他還參演了不少青春偶像劇,其中包括火爆兩岸的《流星花園》。他文體跨界、身份轉型的速度,即便放在網絡時代的今天,也足以為人稱道。
籃球是每個愛籃球人的生命,演藝方面再成功,陳建州也自然不可能離開籃球,在臺灣重啟職業籃球SBL聯賽後不久,他成了臺灣啤酒隊的營銷總監。
陳建州接手之初的臺啤成績不佳、賠本連連,可在幾年時間裡,他靠自己的熱情和影響力不斷幫助球隊,提出「態度」的口號,還投資為球隊拍攝了紀錄片。
2006-08年,臺啤連續兩個賽季拿下SBL聯賽總冠軍,陳建州為球隊拍攝的《態度》紀錄片也因其真實、富有激情獲得業界肯定,不僅拿下新加坡亞裔首作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項,還獲得了內地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離開賽場,他依然能靠籃球獲得成功,這絕不是每個退役球員都能做到的。
結束球員生涯的十幾年來,陳建州受到過不少質疑,有人說他貌似單純實則城府極深,有人說他愛和明星裝熟、誰出名他就湊上前去。
這些事情我們不去談論,壹姐不是娛樂記者,也沒有卓偉大大一樣爆料的能力。我從陳建州這些年的經歷中,看到的只是堅持、樂觀帶來的成功。
體育是碗青春飯,如今的中國體壇,也有很多明星想要文體跨界,想要在娛樂圈延續他們在體壇的影響力,可實際效果卻有好有壞。看看陳建州的故事,看看他這些年演藝、體育兩不誤的經驗,也許這些明星也能夠有所啟發。
我是新來的小編壹姐,我愛打球、愛看球,更愛講故事,我會每周不定期給你們帶來我最愛的籃球故事。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把好故事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