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此特殊,對於八步沙林場第二代大漠治沙人程生學先生來說,更是意義非凡。這一年,他負責完成2萬多畝治沙任務,造林面積自始以來最大;這一年,他在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由吳保華院長親自實施晶體置換手術,徹底摘掉戴了20多年的眼鏡,這片融入了他青春與熱血的蒼茫林海原來如此清晰;這一年也是他接過父親(「六老漢」之一程海)手中的治沙鏟,子承父志根植荒漠的第18個年頭。
程生學在林場壓沙治沙
程生學接受央媒採訪
踐行愚公精神
用時間換空間
「39年前,我的家鄉甘肅省古浪縣風沙災害十分嚴重,黃沙漫天、寸草不生,移動沙丘如惡魔一般不斷侵蝕周圍的村莊和農田。為了保護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村莊,1981年,父親和我們土門鎮5位年過半百的叔伯,以聯戶承包的方式組建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扛著鐵鍁走上治沙之路,並且約定,以後每家每代都要有人治沙。」
八步沙六老漢記錄
程生學先生說,七八歲開始跟著父親出入林場,有時候是作伴,有時候是幫忙。物質貧乏的年代,父親不顧家人的勸阻節衣縮食,攢錢買樹苗子,每天扛著鐵鍬趕著毛驢去沙漠裡栽樹、種草。那時候林場裡沒有住處,六位老漢在土地裡挖個坑,再用木棍支起來,蓋點茅草,勞作間隙休息就在這種「地窩鋪」裡,他也跟著父親睡過這種「地窩鋪」。
2002年,35歲的程生學先生接了父親的班,走進八步沙林場,投身治沙,一幹就是18年。他說:「我們姊妹八個,上面有兩個兄長,一個有工作,一個是技工,治沙是一件艱辛又收入甚微的事情,考慮到兩位兄長的工資收入,再加上我從小視力不好,父親就把重任交給了我。打小陪伴父親在沙漠裡長大,我比誰都懂這其中的艱辛,但是父命難違,這是他給八步沙的交代和對自己的唯一期望。」
程生學扎草方格
比起治沙的艱辛,程生學先生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孤單更為煎熬。荒蕪的沙漠了無人煙,陪伴自己的只有迎風飄搖的樹苗,偶爾碰到個放牧的羊倌,比見了親人還親切,至少有人陪著嘮嗑,時間過得快一點。你相信嗎?他說,沙漠裡除了日出日落,其他時候感覺時間是靜止的。年輕的時候想過放棄,每次都被父親嚴厲駁回,無論多苦多累,必須遵守承諾,治沙不能半途而廢,死也得守在八步沙。
第二代治沙人
遵守綠色承諾
從1990年到2002年,程生學先生說,我和郭老漢的兒子郭萬剛、賀老漢的兒子賀中強、石老漢的兒子石銀山、羅老漢的兒子羅興全、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接過了父輩們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繼續帶領群眾封沙育林,守護家園。2003年,7.5萬畝流沙根治完成後,我們再向騰格里沙漠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黑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風沙口進發,共完成治沙造林6.4萬畝,封沙育林11.4萬畝。2015年,我們又承包了甘肅內蒙交界的麻黃塘治理任務,管護面積15.7萬畝。從六老漢時代的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到現在的打草方格、細水滴灌,地膜覆蓋,我們「六兄弟」在父輩的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僅要治沙,還要向沙漠要效益。目前已完成治沙造林20多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近40萬畝,植樹4000萬株,形成了牢固的綠色防護帶。
如今的八步沙山嶽染綠,花木點點,雁陣輕翔。程生學先生說,如果當年不治,以沙漠推進的速度,現在荒漠化可能就會越過祁連山。此生最難忘的是,2019年4月,父親病重期間在媒體攝製組的幫助下最後一次來到他們曾經種下的那片林子,坐在曾經寸草不生的荒沙上,他像看自己的孩子一般依依不捨地看著每一株樹,每一顆草,看著浸透了「六老漢」畢生心血的荒漠綠洲,眺望著祁連山下逼退的風沙線欣慰地說,你們治理得很成功,我很放心。今年1月,86歲的父親病重去世,第一代治沙人如今也僅有一位在世。
網格治沙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這些年風裡來,雨裡去,這輩子在八步沙上治沙,程生學先生說自從18年前從父親手中接過鐵鏟的那一刻起,有過彷徨、想過放棄,最終都因為父親的鞭策和鼓勵而堅持至今。尤其是去年8月,到八步沙林場考察,受到重視和鼓舞,只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唯一遺憾就是從小戴眼鏡,常年戶外治沙,受風沙和紫外線的侵襲,日漸模糊的視界,深度影響著他的生活和十幾年如一日的治沙事業。
新普瑞助功臣
重返清晰視界
2020年9月26日,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攜手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發起的」致敬時代楷模——關愛八步沙林場大漠治沙人眼健康公益行動「,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吳保華院長親自帶隊到八步沙林場,為堅韌持守治沙夢的造林人進行眼健康檢查及眼病治療。得知這一消息後,程生學先生放下手裡的活,早早到林場等待。初步檢查,吳保華院長說,程生學先生有輕度白內障,主要是罹患高度近視,左眼2300度,右眼2200度,戴的眼鏡與屈光度數嚴重不匹配,視覺質量非常差。根據目前的醫療水平,高度近視可以治療解決,但是屈光度數太高必須到醫院作進一步詳細的檢查。
吳保華院長到八步沙林場為大漠治沙人檢查眼睛
10月27日,程生學先生來到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檢查治療。根據他的眼部檢查數據和年齡等因素,吳院長認真為其做了術前規劃和術後效果預估,量身定製了適合他的手術方式:晶體置換術,在矯正高度近視的同時,避免今後白內障的發生。
吳保華院長根據程生學先生眼部情況設計手術方案
28日上午,吳保華院長親自主刀為程生學左眼實施了晶體置換手術。因為度數非常高,適合他的晶體又少,再加上患者本身眼底也不太好,實施手術有一定難度。第二天複查,左眼恢復良好,視力到預期,這個結果讓程生學先生很意外,他坦言,沒想到困擾自己幾十年的問題,幾分鐘就得到了解決,第一次發現不戴眼鏡,也能看得這麼亮,這麼清楚。30日上午,吳保華院長又為他的右眼實施了晶體置換手術。
術後吳保華院長和程生學先生在手術室合影
經過醫療團隊的精準治療,目前程生學先生的雙眼視力恢復良好,裸眼視力超過了之前戴鏡的視力。為了長期視力效果,吳院長為他預留了300度的近視,後期的恢復中視力將會逐步提高。久違的清晰又回來了,程生學先生的感激之心溢於言表:「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低視力的生活,現在看東西還真有點不適應。從林場體檢到住進醫院,吳院長全程都照顧得特別周到,不僅解決了我這輩子最大的困擾,而且全免費手術治療,真心感謝吳院長,感謝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以後騎著摩託車去壓沙種草方便多了。
吳保華院長為術後的程生學先生測視力
吳保華院長表示,程生學先生這種超高度近視在我院就診的情況並不罕見,以前由於醫療水平的限制,很多中年一代高度近視、散光沒有得到及時的矯正,錯過雷射治療的時機,隨著年齡增長又將面臨白內障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晶體置換手術,取出自然眼晶體,再植入新的帶有屈光矯正功能的人工晶體,解決高度近視問題的同時避免白內障發生。
在自然面前,人是索取者,又是保護者。雖是一個人的故事,卻是兩代人的奮鬥史,三代人的夢想和千秋萬代的生態工程。採訪始終,筆者深深覺得再多的筆觸也難以表達第二代治沙人的內心,有的只是再一次加深了我們對程生學先生父子的尊敬,對和他一樣堅韌持守治沙夢的時代楷模們的致敬。八步沙三代人矢志薪火相傳、治沙墾田,在他們盡全力履行治沙人職責的同時,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致敬時代楷模眼健康公益行動」 也將步履不停,深入踐行「用愛傳遞光明」的行醫使命,為每一位罹患眼病眼疾的大漠治沙人點亮明眸。
出院前程生學先生與吳院長、段院長合影
愛眼熱線
0931-5776666
微信號
掃碼添加微信:凌醫助
掃描二維碼預約
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是由普瑞眼科醫院集團按國家三級專業眼科醫院標準,在蘭州投資建設的第二家現代化新型連鎖眼科醫院。醫院集臨床醫療、學術交流、科研教學於一體,匯集了李曉林、金婉容、吳保華、魯建華等眾多臨床經驗豐富的眼科知名專家和科研技術人才。依託普瑞眼科集團資源優勢,與國內多家知名眼科醫院、著名專家學者建立良好的學術合作關係,定期開展遠程會診、手術指導和專題學術講座,並致力於疑難眼病的研究和科研平臺的搭建。總院長李曉林,院長吳保華榮獲蘭州市委組織人材處首批頒發的「夕陽紅」專家榮譽稱號、「青年專家」榮譽稱號,並成立對應的專家工作室。
醫院開設有屈光(近視、遠視、散光)手術專科、斜弱視與小兒眼科、白內障專科、眼底病專科、角膜眼表病專科、青光眼專科、淚道病專科、醫學驗光配鏡中心和疑難眼病會診中心,以及臨床醫技檢查、檢驗。全面開展全飛秒雷射近視手術、有晶體眼人工晶體(ICL/TICL)植入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青光眼術、眼外傷、眼整形、玻璃體切割術、網脫復位術等各類手術。同時配置了國際同步的眼科診療設備,包括:德國蔡司VisuMax全飛秒雷射角膜手術系統、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系統、蔡司YAG雷射系統、蔡司大數據OCT-A、蔡司眼底光凝雷射系統、蔡司LUMERAT手術顯微鏡、蔡司IOLMaster700全新掃頻率生物測量儀,並於甘青寧地區引進首臺ZEISS RESCAN 700 術中 OCT 導航顯微鏡 ,使眼底手術步入微米精準新時代。
醫院就醫環境舒適典雅,毗鄰美麗的西湖公園,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南濱河中路111號玉帶環繞的水車園對面,交通便利,停車方便,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住院床位120張。致力於為全省眼病患者提供集眼病預防、診療、康復及眼保健的全方位服務,以創建「高水平眼科專科醫院」為目標,不斷提高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為廣大眼病患者提供科學、全面、前沿、優質的眼科診療服務。
地址:蘭州市七裡河區南濱河中路111號(水車園對面)
公交線路:乘坐1、2、6、13、31、18、32、50、56、58、77、102、103、106、107、111、118、130、136、137、139、158路到西湖公園下車;乘坐105、109、139、142、15、25路到水車園下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