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好久沒露面的陳奕迅,推出了一首久違2年多的粵語單曲《致明日的舞》。
因為特殊原因,不能現場宣傳的他,只能和媒體連線,接受視頻採訪。視頻一開始,陳奕迅就直呼「好懷念臺灣啊」,還細數了自己最想吃的臺灣美食。並「抱怨」老婆不愛下廚,因此沒有開發出什麼新的料理。
看得出來,以前很少呆在家裡的陳奕迅,這次因為特殊時期在家裡憋得太久了,甚至連女兒都調侃他:其實你在家裡,有點不習慣。
除此之外,陳奕迅還在視頻裡自爆,自己好久沒有收入了,但幸好自己不是花錢很多的人,還有剩一點來過活。
的確,陳奕迅原本去年底要在香港紅館舉辦25場演唱會,但因故取消。今年又遇上了特殊時期,讓演唱會變得更加的遙遙無期。
為了儘快恢復工作,陳奕迅也在積極聯繫其他地方,但很多申請都還沒有得到確定的回覆。加之這場演唱會的整體造價挺高,如果每場的上座人數不理想,還得加場來平預算。
但陳奕迅也坦言,收入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怕自己的身體吃不消。所以,現在在家他也沒閒著,會每天健身和打網球,就為了保持身體最好的狀態。
最後他無奈地說,要能保證所有人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開現場演唱會,估計還要一年半載。吐過之後能多出一點新歌,會考慮做在線演唱會。
原本覺得陳奕迅的這段採訪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在宣傳新歌之餘向網友們透露自己的一些近況。但沒想到的是,新歌還沒火,「陳奕迅賣慘」的新聞就上了熱搜。
很多網友調侃陳奕迅說,「還有剩一點」應該是還有剩「億」點。
還有人說,剩一點是多少?八九位數吧;
還有人說,你都開始哭窮了,別人咋活呀;
甚至有人說,或許真的沒收入,但存款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的……
不知道你看到這些留言是什麼反應,但貓叔覺得:
今年很多人都活得不容易,雖然明星的花銷比普通人高很多倍,但你的收入也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
所以,作為公眾人物,即便很久沒有開工了,也不應該公開哭「窮」。
02
「哭窮」不是原罪,但你值得「哭」嗎?
還記得去年高以翔的事情發生後,很多人都把矛頭對準了節目組,覺得是因為節目組的高強度拍攝與設置的競技環節有問題,才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那時,大家都在呼籲,希望能關注藝人的身體健康,希望藝人在錄製節目時有更加健全的醫療保障。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開始被這樣一張海報刷屏了。很多藝人都紛紛轉發,開始訴說自己的不易,開始賣慘,開始倡議工作時間太長。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演員是個高危職業。
明明是為了呼籲對他們多一點安全保障,多一點健康關懷的倡議,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有心之人拿來做了文章,變成了呼籲「演員是個高危職業」的幌子。
言下之意就是,你看演員這職業就是在拼命,就應該高薪,就應該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
這個觀點,不應該全盤否定,對於那些真正把這行當成生命,真正熱愛這行的演員來說,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是應該的,是無可厚非的。
但我們卻看慣了太多靠著流量而忽悠觀眾的人了,他們可以憑著AI換臉,把自己的臉嫁接到替身演員身上,他們可以摳圖來移花接木,他們可以不靠演技就靠炒作來獲得主演的位置。
但即便這樣,他們的代言費與片酬卻一點都不低。
看看這張曾經被網友曝光的明星高價片酬表,裡面有幾個是真正會演戲的,是真正能演好戲的,是真正熱愛演戲這個事業的。
所以片酬高不高不是重點,重點是高片酬有沒有拿給真正會演戲、會演好戲的人。
就像陳道明老師,對「演員是個高危行業」的評價一樣:
你就是幹這個的,你拿的就是這份錢,清潔工早上四點起來,那時候你還在被窩裡,你怎麼不說呢?
現在的粉絲真的已經把演員寵壞了,一切都是相對的,這樣也會讓一些年輕演員覺得,我可能怎麼做都對。
你的職業就是演員,演員就是為了去塑造角色,去融入劇本環境,而不是挑三揀四。
在幾十年前,演員的待遇何曾這樣好過,可如今環境這麼好,很多演員不珍惜,吃了苦還當成自己是敬業,演員就該吃苦。
也像最近參加《演員請就位2》,因犀利點評被圈粉的爾冬陞導演說的那樣:
演員這一行就必須堅強,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不要做這一行。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生存法則,每一行也有每一行的規矩,不能拿雞毛當令箭,也不能拿戴笠帽當盾牌。
「哭窮」不是原罪,但你值得「哭」嗎?每個人不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過冬。
03
真正有資格「哭窮」的人,卻從來不哭。
我一直很喜歡羅曼·羅蘭曾寫在書中的這句話,也不止一次在我的文章中引用: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它。
看看那些拿著高片酬卻仍在社交媒體上不停「哭窮」,強調自己的行業是高危行業的流量小生們。站在他們另一邊的,卻是默默無聞不懂炒作,跟不上這個資本時代的老戲骨們。
還記得一個做娛樂記者的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
有次,他去橫店採訪一個大導演,採訪結束後,導演請他去旁邊的飯館吃飯。
正當他們入座後,門口進來了一個人。我朋友一看,覺得眼熟,就和導演嘀咕了一句:這不是那個誰誰誰嗎?怎麼看起來這麼落魄。
導演朝門口的方向看了一眼說,對,就是他。以前還是國家一級演員,拍過好幾個正劇的老戲骨,現在淪落到在橫店撿鴿子(配角)。
拍一部戲,到手不到2萬。
我朋友一聽,倒吸了一口涼氣。當他把這個名字告訴我時,我也驚訝不已。
像我朋友這種,採訪娛樂圈的明星不下百人,早已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但當他聽到這個老戲骨的近況時,他一晚上都沒睡著。
他說,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提不起他的興趣了,他就像一個文化孤兒,好像被如今的電影市場給流放了。
「流放」的何止是真正熱愛電影的人,還有真正屬於一個時代的老戲骨們。
前不久,隨著懸疑劇《隱秘的角落》走紅, 被稱為「細節處理大師」的老戲骨張頌文被無數網友所熟知。
但跟著他翻紅的,不僅是演技,還有他的私生活。
很多人都以為像他這樣的老戲骨,肯定有很多拍攝邀約,雖然不能和當紅演員相比,但肯定衣食無憂。
可現實情況,卻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張頌文在拍完這部戲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裡,每天市場收檔前都會裹著一件軍大衣去買最便宜的菜。
他說,自己2020年最大的願望,就是存錢買一套房。還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自己的老家廣東韶關。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拍了幾十年戲的老戲骨說的話。
如果你說張頌文不紅,還可以理解,那濮存昕認識吧?
去年,濮存昕和胡軍主演的話劇《哈姆雷特》,在北京舉行最後一場演出。
表演結束後,記者好奇地問他,接下來的打算,是想一直做舞臺劇,不拍電影了嗎?
濮存昕連忙否認:
我沒有機會的,影視作品沒有我的活,我演的東西沒人看,我不想被騷擾,被捉弄。
當時,他的身份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表演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會長,還入選了《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人物卷》。
而像他們這樣的老戲骨太多太多了,甚至為了生存下去,為了能繼續演戲,只能給小鮮肉們做配角。
他們卻從來不在鏡頭前「哭窮」,但他們也不應該被嫌棄,被遺忘。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真正的英雄,是不把自己當英雄的人。在這裡,我卻想說:真正應該哭窮的人,卻從來不哭窮。
因為他們知道,哭窮根本不能改變什麼,只會讓別人輕看自己。甚至他們覺得,能留在這行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點都不「窮」。
04
別再「哭窮」了,學會改變自己。
電影《熔爐》裡,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所改變!
生活很現實,世界也很殘酷,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所以,唯有自渡才能自救。
32歲的馬來西亞歌手李佳薇,前不久因為做房產中介的事情上了一次熱搜。當時很多人都在感嘆她不自愛,空有一身才華卻淪為這樣的下場。
但在我眼裡,卻覺得她是一個勵志的明星典型。
2010年,她因為參加《超級星光大道》奪得冠軍,而成為第一位獲得這個節目的馬來西亞選手,之後順利籤約了華納唱片成為歌手。
在9年的時間裡,她連續發了4張專輯,但因為星運平平,常常陷入一種歌紅人不紅的尷尬地步。
2019年底,李佳薇與華納唱片約滿後打算自己成立工作室獨立發展,沒想到遇到了特殊時期,大半年來在演唱上收入不足10萬新臺幣(約合2.4萬人民幣),根本無法養活自己。在生計面前,無奈轉行做了房產中介。
為了勝任這份職業,她還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房產中介的課程,並用了一周的時間考取了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證明。
從3月開始到現在,已經做了大半年的房產中介了。雖然她是半路出家,但很多客戶對她的評價卻是:服務態度極好,也非常有耐心。
很多人看到她的現狀,也曾為她打抱不平,但李佳薇卻說,房產中介不過是過渡性質的工作,未來還是打算以歌手為主要的行業。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她已經出了好幾單的交易,每單的佣金都有20多萬的新臺幣(約合4.8萬人民幣),養活自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看看李佳薇,再看看其他不願屈尊降貴的明星們,難道「哭窮」有用嗎?
說到底,真正有時間能在社交媒體上哭窮的人,真的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而當你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時,你根本也沒時間在鏡頭前哭窮了。
所以,人永遠還是要靠自己的。腳下的路怎麼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別讓「哭窮」成為一種常態,也別讓偶像變成一種負能量。
突然想起黑格爾的一句話: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能有希望。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而好與壞,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