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除詩歌外,體裁不限」破冰

2020-12-24 瀟湘晨報

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羅毅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位於雲箭嘉園的師大附中懷化校區,琅琅的讀書聲從教室傳出,隨風飄揚在校園裡。

這不是普通的詩詞教學。在這個班,學生不僅是在老師的輔導下賞析詩歌,而且得學會吟詩作對,如果穿上漢服,一定會讓人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覺。

吳新珍是一名語文老師,近年來通過創新詩詞教學走出來一條特色道路。之前,她在懷化市實驗中學教書,今年退休後來到師大附中懷化校區工作,繼續堅持探索。

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歷代先賢給我們留下了璨若星河的古詩詞精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名作,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寶藏,蘊含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她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祖國未來的開創者,初中生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課內外閱讀,學習並掌握一定數量的古詩詞,做到含英咀華,古為今用。

吳新珍在教學實踐中,採用「讀寫詩歌,引發興趣」「教給方法,布置任務」「獎勵優秀,帶動全體」的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古詩詞,讓古詩詞浸潤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無論德行還是學識方面都獲益匪淺。

教了差不多一輩子的語文,臨近退休時,「老師傅」碰到了棘手的問題。

2017年,吳新珍接手初一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班的學生語文底子特別差,讓她有點「晚節不保」的感覺。果不出所料,第一個學期期中考試很不理想,語文成績排名第八。當年,學校初一年級共招了8個班。

「這怎麼辦?得想想法子啊!」班主任老師很著急,找到吳新珍老師商量對策。

從教36年,也算教壇老將了,按照之前的辦法也可以,霸蠻管情況可能也會有好轉,但不創新還是難做好。同樣,吳新珍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感到「壓力山大」。

思來想去,語文教學無外乎基礎知識和作文,基礎知識堅持嚴抓細管,讓學生多讀多背,是硬辦法。但是作文不一樣,在考試中又是大頭,僅靠硬辦法難奏效。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靈感來源於多思考。考試作文題不是註明「除詩歌外,體裁不限」嗎?是不是可以從這裡找個突破口探索一下?

「我們學了那麼多詩歌,尤其是古代格律詩詞,難道就不能為我們寫作所用嗎?」吳新珍回憶說,「限制詩歌,我偏從詩歌著手。」

自此,她心中豁然開朗:詩歌的「起承轉合」不也就是文章的結構嗎?我們寫作中的「用典」、引用等不都可以用詩歌嗎?

這一做法得到了懷化市實驗中學和懷化市詩詞楹聯家協會的高度認可,協會會長楊英禮專題來到學校探討這一創新之舉。

「很典型、可複製!」楊英禮認為可以將此作為懷化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普及傳統文化、實施「兩千計劃」的好經驗在其他學校推廣。

拉近孩子們與古詩詞的距離

在吳新珍看來,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須備下源源不斷的活水。我們要讓古詩詞浸潤學生的心靈,老師自己就得好好學習古詩詞賞析、寫作方面的有關知識,最好「親自下水」,嘗試創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許多老師一樣,她有一個設想,想讓孩子們慢慢地學寫點文化散文。可是,寫點文化散文畢竟要以文化積澱為基礎的。因此,教師首先得豐富自己的文化學養,於是工作之餘,吳新珍常常拿起書本,除了讀一些名家散文外,還學習了王力的《詩詞格律》、賀慧宇、劉再華的《詩通》、龍榆生的《詞學十講》等,並嘗試著寫點詩詞。

曾記得剛帶這個班的時候,她在上語文課時就用自己寫的一首詩開頭,這首詩寫了她36年的從教經歷:「教壇秋日卻逢春,花盛幾茬又幾輪。卅六育紅終不悔,初心如蕙節須真。」學生在探問中了解吳新珍,也對詩詞寫作有了一份最初的好奇和探究的興趣。

後來的教學中,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吳新珍總是適當地補充一些相應的詩詞,讓同學們抄寫下來,老師範讀並稍作講析後,學生課外再試著讀一讀背一背。

比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她讓學生誦讀了唐代韓愈的《春雪》以及南宋志南和尚的《絕句》;教學《濟南的冬天》時,學生又誦讀了明代邊貢的《登千佛山寺》及清朝康熙大帝的《觀珍珠泉》;學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他們又對比誦讀了白樸的《天淨沙·春》。

學習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為了更好地了解王昌齡的生平,吳新珍老師推薦了自己的一首《芙蓉樓遐思》:「譙郡罪臣空妒才,潔純冰玉自神來。龍標萬載柏篁盛,聖手門前無綠苔。」

「以前,學生們往往覺得古詩詞離我們很遙遠,通過這些讀寫實踐,我們拉近了孩子們與古詩詞的距離,消除畏難情緒,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吳新珍感觸頗深。

授人以漁,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以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

「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吳新珍體會到,學習古詩詞也是一樣,老師須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並讓學上按照這些方法去完成一定的誦讀、識記以及運用的任務。

近年來,她在教學生學習方法時,可謂用心良苦。

在讀現代文的時候,補充類似的古詩詞,讓學生先背一背,並在朗讀理解現代文時加以聯想。

記得學習《濟南的冬天》時,她領著學生朗讀,讀到「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便讓學生停下來,引導他們聯想。

於是詩情畫意的情景來了——老師領起:「正如邊貢詩中所寫?」,學生接上:「風輕不落帽,雲近忽凝衣。」

學生的聯想打通了課文作者與詩詞作者之間的思維聯繫,體會到詩與文的同工異曲之妙;同時學生的想像思維得到了發展,又架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新橋梁。「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學生對古詩詞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後,我們可以分門別類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古詩詞。」吳新珍告訴記者說:「如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詞各十首、寫山水田園的詩歌十首……這些類別的詩詞很多,網絡為我們提供了方便,點擊搜索一下,選擇適合初中生誦讀的即可。」

她認為,學生在辨析的基礎上分類儲存這些詩詞,記憶是比較牢固的。

有了前面這些基礎,下一步就輪到學以致用了。 利用完成課後練習的機會,吳新珍著手引導學生試著寫點詩化的語句。

收效還是不錯的。初一上期的課堂練習中,學生就能嘗試著寫點詩歌了,還真有那麼點詩味。

一名同學試著寫了一首《雲》:「雲彩笑了,看著牛郎織女笑了,雲彩飛了下來,輕輕拍拍我的肩,我轉頭過去,他變成了一匹馬,帶我看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寒假裡,有寫作興趣的同學又多了一些,一名蔡姓同學寫的《山澗晨遊》已經有了七絕的雛形:「驚鳥入枝頭,山澗細水流。林中霧漸收,無人擾清遊。」

這位同學對押韻還不是很懂,吳新珍建議他上搜韻網,進行律詩校驗。結果,一啟發一琢磨,一首七絕便新鮮出爐了:「山鳥待枝頭,崖邊細水流。林中霧漸收,無意擾清遊。」還真有點意境!

詩詞的種子已撒播在 他們心田

學習需要良好的氛圍,也需要引進相應的「激勵機制」。

吳新珍所提倡的「激勵機制」,其一是「個人積分,期末評獎」,即將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包括學習課內外古詩詞的情況都記錄在加分表格中,到期末的時候,對加分多的同學予以表揚和獎勵。

另一方面是「小組競賽,相互督促」,在期末評獎的時候,設立小組集體獎,對那些總分較高的小組予以集體獎勵。

這位慈祥的老師發現,其實獎品不在多,獎狀、筆記本是可以的,買些別的小物件也行,老師自己製作的獎品效果會更好些。

那些平時表現好的,詩詞背得多的,寫作業、寫詩歌較出色的同學一個個喜滋滋地領到了獎品,其他同學羨慕的同時,能不向先進看齊迎頭趕超麼?很快,初一下學期,又湧現出一批詩歌來。

進城求學的同學寫道:「求學異鄉久,憑欄淚水流。幽思故鄉柳,何日把娃留?」向同學用詩歌表達惜時勤學之志:「元夜霓虹萬戶明,春風早把我驚醒。鶯歌燕舞城鄉鬧,唯有書聲最動聽。」

學生們勇於嘗試,反覆實踐,詩詞的種子已撒播在他們的心田。

在即將畢業的這個學期,誰也沒想到,庚子新春會碰到亙古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們都窩在家裡。但這也沒有影響學生們學習的勁頭。

那幾個月裡,吳新珍老師通過網絡與學生溝通,常常一說就是幾個小時。當然收穫更是豐厚的:每個學生的進步都很快,五絕、七絕……他們的詩詞作品不斷傳到老師手機上。「每來一首就像春天裡盛開了一朵花兒。」

畢業季來臨,為了留個美好的回憶,他們將這些格律詩詞作品整理成冊,取了個詩意的名字:《盛春新枝》。班上每個同學都有作品,如同春天裡百花齊放。

班中儘是吟詩客

——語文老師吳新珍創新詩詞楹聯教學實踐

【來源: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四、古體詩一般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幾類,前面四類是有每句有固定字數限制,後面雜言可以不限。但是古體詩也有絕句,不過為了區分開來,稱為古絕。基本上這些就囊括了所有詩歌體裁了。有人會認為只要押韻、平仄、對仗了就不是打油詩,這實際是不是正確的。打油詩實際是追求俚語、口語化的詩歌體裁之一。但是並不是口語化就是打油詩,後面會詳細分析。
  •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語言藝術是指以語言為物質媒介塑造形象或者情境來表情達意,反映生活的藝術,通常說的文學。主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等。詩歌在中國最早的文學樣式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詩歌在生產初期是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相比,詩歌顯著的審美特徵是擅長於抒情,富於想像,精煉含蓄,講究韻律;優秀的詩歌作品,包含著真摯而濃烈的感情。
  • 張文福·詩歌‖春雨城(外一首)
    春雨城(外一首)文/張文福街衢漫水轉車輪,細雨溶溶漣墜雲。地面無風胎濺玉,時間不等上班群。五更出行星月鍍,丹心繭手垃圾除。市容有你吟詩韻,春夏秋冬保坦圖。汗水洗清臉面垢,笑迎路客人心舒。2、體裁:散文、小小說。3、字數:3000字以內為宜。4、時間:投稿截止日為2019年5月31日,揭曉日為2019年6月10日。5、投稿方式:微信13886223417(為主),郵箱1145679669@qq.com(為輔)。6、入圍基本要求:閱讀量300以上,留言40條以上,讚賞20元以上。
  • 培訓遊戲-破冰遊戲
    破冰」是打人交往間懷疑、猜忌、疏遠的籬樊,就象打破冬厚冰層。這個「破冰」遊戲幫助人們放鬆並變得樂於交往和相互學習。
  • 策蘭文化傳媒杯第三屆世界愛情詩歌大獎賽復​賽入圍縣偉忠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詩歌也在所有詩歌題材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為之折腰詠嘆留下無數經典佳作並創造了人類語言學史上一個又一個難以超越的奇蹟。為集中展現新時代優秀作品和作家詩人風採、繁榮文學加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愛情文學全世界範圍更好的交流互動,當下極具影響力文化傳媒機構策蘭文化傳媒在成功舉辦2018策蘭杯全國首屆七夕愛情詩詞大獎賽和2019世界華語最佳愛情詩歌大賽,應熱愛愛情詩歌的廣大讀者作者專家朋友的強烈呼籲,現聯合世界愛情詩刊、世界愛情詩社共同舉辦2020策蘭文化傳媒杯第三屆世界愛情詩歌大獎賽,歡迎熱愛愛情詩詞創作的廣大作家詩人朋友積極投稿
  • 【魅力作家•詩歌】愛情(外二首)‖李巧莉(湖北)
    李巧莉  湖北孝感人,小學教師,喜歡寫詩,偶有詩歌發表。●文章體裁:不限。
  • 008號-王琴:「華南杯」全國詩歌大賽入圍作品
    008號參賽作品截止投票時間為2020年9月21號「華南杯」全國詩歌大賽徵稿啟事一、主辦單位華南詩刊 二、協辦單位中國現代詩歌詩刊、廣州文學、深圳詩歌 三、題材體裁1、內容要求:詩意地華南地區乃至中華的大好風光、人文歷史
  • 「華夏杯」全國大獎賽暨《中國漢語詩歌典藏》入選作品展:牙向陽
    最美的情書(外三首)牙向陽                       《中國漢語詩歌典藏》同步進行,書內排版順序按來稿先後排列;該書國際流行大32K開本,裝幀豪華、設計精美,書的內文分別為彩頁和環保輕型紙;★每位入書作者按獨佔一個32K頁碼為基數計算,內容包括詩人作品、簡介(一個頁碼可以容納現代詩30行,古體詩以七律計算三首為一個頁碼),每位作者入選首數不限,最多不超過10個頁碼;力爭使該書成為一部集史料性、保存性、精品性、珍藏性於一體的完美詩典;
  • 【九歌丹青·原創詩歌】王玉傑:孩子心中的年
    【九歌丹青·投稿必讀】敬請您投稿之前仔細閱讀九歌丹青·投稿須知 (非常重要)1、本平臺主要發布原創首發文學作品(體裁不限主題欄格式:體裁+作者+題目。兩周內未刊發的稿件敬請作者自行處理。3、請將文字類來稿直接貼到投稿郵箱正文,同時發附件(word格式),正文800---3000字內為宜,文後附作者簡介、通聯地址、手機和微信號。詩歌類每一稿件2至5首,每行頂格寫,行與行之間無需空行,段與段之間可空一行。
  • 王良民詩歌專輯 文/王良民
    王良民詩歌專輯文/王良民 心儀節物杯漿外,夢想溪山鬢影前。老大無知追逐樂,卻因雞唱惜流年。  雲遊斑竹千枝淚,紅蕖萬朵稠。吟情思渺渺,心事寄悠悠。志士翻山樂,涼風拂袂柔。遲遲歸路晚,寰宇任雲遊。   愛好詩歌、書法,尤喜古韻。部分作品散見《中國社會報》、《兵團日報》、《詩詞報》、《香城都市報》、《中國詩詞》、《詩詞月刊》、《歷山詩苑》、《貴州詩聯》、《長白山詩詞》、《詩詞選刊》、《榆林詩刊》、《詩苑》、《黃河風》、《甘州詩詞》、《吟風》、《九頭鳥》等報刊雜誌及網絡平臺。現在湖北省崇陽縣古市林場工作。
  • 天天出版社為兒童文學不同體裁打造經典
    在2020年的圖書訂貨會上,天天社以「詩歌、小說、童話、戲劇——五部作品體裁豐富、視角各異,除了小說、童話,更將出版的眼光投向了詩歌和戲劇,力圖構建中國兒童文學完整的體裁拼圖,並為每一種細分體裁提供經典樣本。中國作家網總編輯、著名書評人劉秀娟擔任這場具有突破意義活動的主持人,並從專業角度暢談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巖出席活動並致辭。
  • 音樂常識——不同體裁樂曲的分類
    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紀某種樂曲前的引子,最初常為即興演奏,有試奏樂器音準、活動手指及準備後邊樂曲進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獨立的鋼琴前奏曲。十九世紀後,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亦有稱作"前奏曲"者,其含義與上述獨立體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序曲】  (Overture)樂曲體裁之一。
  • 【2021紙刊選稿】: 孟萌 ll《夢境》(外一首)
    山東詩歌藝術協會會員,世界詩歌網山東頻道副主編。作品發表於《山東詩歌》《流派》《詩歌周刊》刊及網絡平臺,世界詩歌網擂臺賽冠軍。投稿須知:(1)作品體裁不限,小說、散文、詩歌均可,但必須是原創首發,杜絕抄襲和 一稿多投,文責自負。(2)投稿時,將「稿件+簡介+照片」一併發主編微信。
  • 【詩歌】苦丁:苦丁的詩
    【詩歌】苦丁:夏荷(組詩)【詩歌屋】苦丁:《苦丁組詩》2、作品必須是原創新作,體裁不限,不得一稿兩投。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有刪改權,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繫電話及個人照片,最後註明微信(文稿採用後便於聯繫),以正文加附件形式。4、本刊有權使用所投稿件在本刊所屬紙質刊物、網絡新媒體以及其他平臺上進行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