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九消寒
編輯 | 九九消寒
小編最近小有詩興,遂口佔一絕,也算是借劇抒情,請諸君給我鑑鑑。
咳咳——
《詠花》
花謝花飛花滿天,花落宮廷錯流年。
亂花漸欲迷人眼,蜜汁劇情不可言。
解析:這首絕句化(chao)用(xi)古詩,一語雙關,通過對花的描寫,隱喻了行業內亂花紛繁的精彩景象,「花」字反覆出現五次,卻連貫自然,不落斧斤,起承轉合之間隱隱傳達出作者無fuck說的心理活動。
大家也看出來了,今天小編就是要從這部《花謝花飛花滿天》開始切入,不對,是《花落宮廷錯流年》(以下簡稱《花落宮廷》)。
這部由企鵝影視、麥田映畫(北京)影業、蘇州永和韻文化、演娛派網出品,著名青年導演麥田執導,趙濱、李莎旻子等主演的古裝劇,看不著什麼宣傳,也沒什麼口碑,可說是平平無奇,無甚亮點。
其實,一開始吸引小編的是這部戲的題材——清宮。除了一直遲遲定不下檔期的《如懿傳》,清宮戲似乎已經淡出了觀眾的視野,那《花落宮廷》這個回馬槍,殺的到底怎麼樣?
老題材打頭陣,網大專業的麥田試水謹慎
第一部網劇品質如何?
歷數這些年比較知名的一些清宮劇,從《宮》到《步步驚心》再到《甄嬛傳》,男主不是四爺就是雍正爺,「生活就像四爺,不是你換臺就能逃避的。」 不禁讓人想起那些年被四爺支配的恐懼……
麥田映畫作為專業的網大公司,初次試水做網劇,在題材上保守一些也情有可原,我對自己說。於是我又去了解了這部劇的劇情,了解之後更不能忍了——敢問麥田映畫這次是認真嗎?這樣做網劇是混不下去的呀!
《花落宮廷》三宗罪:
故事——古偶套路集大成者
據導演麥田說,這部劇的一大亮點是豐富了太子胤礽的形象,這是以往的「四爺戲」中所沒有的。是的,他們不僅豐富了太子的形象,還把這個太子塑造成了一個清版慕容雲海,臺詞尷尬就不說了,最致命的是,這個太子當了一整季的「疑似男主」,就在觀眾以為編劇篡改了歷史的時候,他很符合史實地撲了。一季結束了,真正的男主四爺還很邊緣。
該劇的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女主。女主年姝媛是年羹堯的妹妹,借《甄嬛傳》來理解也就是未來的華妃,這個少年「華妃」被設定為大清第一才女,且在入宮前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這個戀人在清宮戲裡的出鏡率僅次於四爺,他就是編劇們最喜歡的清代才子、皇妃初戀專業戶——納蘭容若。(敢不敢再老套一點?)
除了主角感情線外,《花落宮廷》同時鋪陳了幾條副線,人物眾多,看似不空,實則乏味,因為副線也都是很老的套路、看厭的設定,新瓶舊酒,餘香早已散盡。
季播——一季播完還沒進入正題
《花落宮廷》在騰訊播出,每周一、二、三日播兩集,會員可看全集。上映17天,播放量僅2.8億,眼看日播量持續走低。
《花落宮廷》投資三千萬,這對於專做網大的麥田來說已經算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放在如今的網劇市場上,尤其是古裝劇,3000萬的作品只是中小製作。在如今水漲船高的網劇市場上,小成本網劇只能以精取勝,這是唯一的也是最後的出路。如果《花落宮廷》三千萬的投資全部放在第一季的22集上,那麼完了,播了22集,男主角還沒擺好上線姿勢,這叫什麼事?拍網絡版《甄嬛傳》嗎?不要忘了《甄嬛傳》贏在它處處皆精。如果還分了一半以上給續集……不如省下這筆錢去做下一部劇。
不是什麼題材都適合做季播劇,一個毫無創意、講述線性故事的古偶劇搞什麼季播,本分點不好嗎?
選角——愛美之心人皆有,但導演非要擰著來
演員顏值一直都是觀眾比較關注和糾結的,雖說眾口難調,但如果兩個演員演技相當,角色討喜程度不分上下,那觀眾一定會選擇那個自然美的,而不是那個整容痕跡明顯的。而《花落宮廷》裡,撇開演技不說,女演員的問題是一看即整,男演員的問題則是顏值不達標。
想要觀眾不「拿顏值說事兒」,只需做到劇情引人入勝,若劇情狗血老套不對胃口,那有觀眾批評顏值導演你就該偷著樂了,至少還有人稀得看這部劇。
影投人
中國影視行業投資服務平臺,致力於對優質影視項目、公司、青年導演、編劇的資本扶持及投融資、財務、法務等專業化服務。
【如需轉載請聯繫,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