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崩】瓊瑤已交代完後事,這是在臉書上留下的最後一文!

2021-02-22 今日加拿大

我這一生,寫了好多書,到了晚年,因為親身經歷面對「生老病死」其中的三項:「老、病、死」感觸太多,過程之痛苦煎熬,只能用「慘烈」兩字來形容。我覺得我有使命要把它寫出來,讓很多在同樣煎熬中的朋友借鑑參考。

從來,我沒有這麼迫切和狂熱的想寫下《在雪花飄落之前 -- 我生命中最後一課》。因為,我知道,當你年紀老了,身體隨時會有變化,說不定我下一刻就失智或生病了!要寫就要抓住我還能寫的時候,免得來不及!所以,我寫了!從第一篇開始,到我後來被迫停止的那篇《背叛 -- 別了!我生命中最摯愛的人》為止。我現在把網址通通貼在這篇信後面,以供關心這整件事來龍去脈的朋友深入了解。這不是八卦的狗血連續劇,這是活生生的真實人生。

寫這一系列文章,我的動機非常單純,就是要探討病人有沒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和立委楊玉欣推動而立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約而同。我要用我慘烈的經驗,提醒很多朋友,「尊嚴死」比「毫無尊嚴和品質,依靠醫療器材加工活著」更重要。我們對死亡一向恐懼而避免去面對。但是,死亡是你這一生唯一逃不掉的命運!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學習的課程。我這堂課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學習,面對的是我此生最摯愛的人。其中的痛楚,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強烈!為了力求真實,我把時間、醫院、主治醫生都寫了出來。這些,在醫院裡,都有病歷可查。

因為鑫濤害的是「血管型失智症」,我在面對這個疾病時,確實有很多措手不及的問題。我上網查資料,和醫生密切連絡,再用我自創的「歡樂治療法」,全家施行「愛爺爺運動」,來力求延緩病情,力求拉住他逐漸失去的記憶。現在臺灣已進入高齡化,每個家庭裡都可能有一個失智症的病人。朋友們!生病是無可奈何的事,它並不可恥,無須忌諱!對於失智症,一定要用正能量的方式去面對!我提供我的經驗,想幫助很多家裡有失智症的朋友,因為我的方法是有用的!雖然鑫濤後來進入「重度失智」,在他又「大中風」以前,他還是偶而會被我逗笑。對一個逐漸失去一切的人,還有什麼比「笑容」更可貴的呢?

我寫這一系列的文章,本來計劃是兩部份。第一部份只差一篇就寫完了,是要寫到他住進我安排的 H醫院為止。第二部份比較輕鬆,是要寫我和鑫濤如何維持夫婦之道。5月9日,就是我們結婚39年的紀念日。我們怎樣能讓婚姻永遠維持新鮮?如何彼此包容?當矛盾產生時,如何「化幹戈為玉帛」?我覺得,我用我真實的生活為例子,一定可以幫助很多在婚姻中觸礁的人!不錯,我和他都是二度婚姻,也因為如此,彼此更加珍惜!這一系列,因為鑫濤已經住院,我也生活在數日子和自責之中,我的總標題是:《過去的點點滴滴,到如今都成追憶》。

但是,我再也沒有想到,當我在臉書貼出了《背叛》那篇後,鑫濤的三個兒女,突然大動作的對我指控,其中許多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地方,更有許多不實和誤解的地方!我無能辯解,當一件正面的事,變成八卦時,不是「真理越辯越明」,而是「糞坑越挖越臭」。我一夜之間,就變成眾矢之的!萬箭穿心的我,頓時傷痕累累,我除了認錯道歉,沒有第二條路!我的「雪花」,終於變成「血花」!

經過幾天的養傷,我的臉書,也在網友謝錦德的幫助下,陳法義的計算中,做了一個「摸擬民調」,百分之八十二的人,都不願加工活著!這份資料,因為有我很多粉絲力挺,只能做為參考!但是,很多人在投票時,紛紛寫出自己和我類似的經驗和痛苦,才是我們臺灣面臨「老年社會」要重視的問題!記得,鑫濤沒有生病時,特別愛看電影或是連續劇。他曾經拉著我,看過美國的殭屍連續劇,臺灣翻譯成「陰屍路」,一連看了好多季。當鑫濤住進H醫院,我有天半夜,忽然作了一個惡夢。我夢到我走在臺北最熱鬧的忠孝東路上,忽然看到街道上,全部都是歪歪扭扭走路的各色老人,每人的鼻子上,都掛著一根鼻胃管!我大驚而醒,混身冷汗。那夜,我坐在床上,無法入睡,我想,還好夢裡的老人都會走路。但是,安養中心,長照中心裡,還有多少依賴鼻胃管為生,吃喝拉撒睡全在一張床上的老人呢?如果當局再不重視「加工活著」的問題,恐怕大巨蛋還是改成「長照中心」,專門照顧這些加工活著的病患吧!

我的訴求已被扭曲,我的善意已被汙染,我承認每天痛定思痛!鑫濤已經移交給三個兒女,我的自責也該告一段落了!所以,我即將關閉臉書,十四年來為了照顧鑫濤,不曾出國!我想去國外走走,轉換一下心情!鑫濤有最愛他的兒女陪伴,有我信任的醫院、院長、護理長……的照顧,我想會很長壽的!

從此,我對鑫濤放手了!我為皇冠所做的也太多了!當你什麼都為對方做,對方就會認為是「應該」的!再見!鑫濤!只希望你的兒女,對於你身後事的交代,能夠徹底執行!如果連那個也做不到,我也只能為你嘆息!因為,我對於你,什麼力量都沒有了!

我親愛的朋友們,這次關閉臉書,和以前不同!以前我總會告訴你們:「珍重再見,後會有期!」可是,這次是「珍重再見,後會無期」了!請你們體恤我,當我的「最後一堂課」,變得如此不堪,我還有什麼心情和大家交流呢?看到臉書上還有新來的朋友,告訴我:「瓊瑤阿姨,我剛剛為你加入了臉書……」我真的很心痛!我對不起你們,對不起那麼多深愛我的朋友!這聲「珍重再見!」我打字時已經淚崩!

珍重再見!親愛的你們,親愛的小咪,親愛的方好兄弟,親愛的林紅,親愛的芃兒,親愛的海鷗,親愛的小七,親愛的謝錦德,親愛的陳法義,親愛的牧人,親愛的劉建梁,親愛的燕晴,親愛的葉岡,親愛的 Sarah Lee,親愛的滕暢,親愛的Wei Wei,親愛的陳慧清……名字太多太多,無法一個個打出!你們也要學會對我放手!放手不等於不愛,就像我還深愛著鑫濤,深愛著你們,你們也可以深愛著我!

我想,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跟我說,我特地把留言版開放到5月9日晚上12點。那天,是我和鑫濤結婚39周年紀念日!有網友在臉書貼上我的歌—— 「相遇的魔咒」,是的!儘管相遇是一種魔咒,感謝它讓我們彼此擁有!

別了!親愛的朋友們!珍重!珍重!珍重!

瓊瑤 寫於可園2017.05.06鑫濤住院431日

相關焦點

  • 瓊瑤已交代完後事,這是在臉書上留下的最後一文!
    我現在把網址通通貼在這篇信後面,以供關心這整件事來龍去脈的朋友深入了解。這不是八卦的狗血連續劇,這是活生生的真實人生。寫這一系列文章,我的動機非常單純,就是要探討病人有沒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和立委楊玉欣推動而立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約而同。我要用我慘烈的經驗,提醒很多朋友,「尊嚴死」比「毫無尊嚴和品質,依靠醫療器材加工活著」更重要。我們對死亡一向恐懼而避免去面對。
  • 娛樂|瓊瑤已交代完後事,這是在臉書上留下的最後一文!
    我現在把網址通通貼在這篇信後面,以供關心這整件事來龍去脈的朋友深入了解。這不是八卦的狗血連續劇,這是活生生的真實人生。寫這一系列文章,我的動機非常單純,就是要探討病人有沒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和立委楊玉欣推動而立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約而同。我要用我慘烈的經驗,提醒很多朋友,「尊嚴死」比「毫無尊嚴和品質,依靠醫療器材加工活著」更重要。我們對死亡一向恐懼而避免去面對。
  • 79歲瓊瑤突發文談後事支持安樂死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79歲的臺灣知名作家瓊瑤女士3月12日在個人臉書(Facekook)發布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文中表明自己支持安樂死,並向親人叮囑最後的「急救措施」全部不需要。在這封公開信中,瓊瑤說因為讀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後,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舍,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也藉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瓊瑤女士的Facebook截圖瓊瑤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的心聲,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 瓊瑤臉書最後的吶喊:「尊嚴死」遠遠勝過「加工活」
    5月4日,瓊瑤將平鑫濤移交給繼子女;5月6日,突在臉書上髮長文與粉絲道別,宣布關閉臉書,「珍重再見,後會無期」。她還表示:「十四年來為了照顧鑫濤,不曾出國!我想去國外走走,轉換一下心情!」文 | 瓊瑤我現在把網址通通貼在這篇信後面,以供關心這整件事來龍去脈的朋友深入瞭解。這不是八卦的狗血連續劇,這是活生生的真實人生。寫這一系列文章,我的動機非常單純,就是要探討病人有沒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和立委楊玉欣推動而立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約而同。我要用我慘烈的經驗,提醒很多朋友,「尊嚴死」比「毫無尊嚴和品質,依靠醫療器材加工活著」更重要。
  • 瓊瑤發文「告別粉絲」:一夜之間成眾矢之的,已萬箭穿心傷痕累累
    關於瓊瑤於繼子女的這場紛爭,小文一直有報導↓↓79歲瓊瑤突髮長文交代後事:不要勉強留住我的軀殼「我快撐不下去了!」瓊瑤阿姨含淚再髮長文:我那麼努力,你連一個笑容都不給我!"不再相信人間有情"…瓊瑤哽咽宣布:將重病丈夫交給子女,"再也不會去看他了"
  • 79歲瓊瑤突髮長文交代後事,網友炸了
    恍惚間一過 瓊瑤阿姨變成了瓊瑤奶奶 明年她即將邁入80歲了 3月12 (向上滑動啟閱) 瓊瑤公開信全文: 親愛的中維和鏽瓊: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
  • 瓊瑤豪宅遭塗鴉 瓊瑤臉書求救誰能教教我怎麼辦
    瓊瑤豪宅遭塗鴉 瓊瑤臉書求救誰能教教我怎麼辦時間:2018-01-11 18:3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瓊瑤豪宅遭塗鴉 瓊瑤臉書求救誰能教教我怎麼辦 79歲的作家瓊瑤9日在臉書發求救文,原來是她家門口多次遭醉漢亂塗鴉,害瓊瑤身心俱疲,透露自己已經打過N次市民專線,最後還是沒用,無奈說
  • 79歲的瓊瑤交代身後事!
    在這封公開信中,瓊瑤說因為讀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後,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舍,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也藉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瓊瑤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的心聲,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 瓊瑤為自己的生活奔淚發文宣布將關閉臉書的無奈!
    因為這一紛爭,雙方屢次隔空喊話。5月6日晚間,瓊瑤突然在臉書上髮長文與粉絲道別,宣布自己即將關閉臉書,希望可以得到粉絲的諒解,「這次是 珍重再見,後會無期 了!」瓊瑤在臉書上稱,「我無能辯解,當一件正面的事,變成八卦時,不是 真理越辯越明 ,而是 糞坑越挖越臭 。我一夜之間,就變成眾矢之的!
  • 小編與瓊瑤發起的在線投票結果一致,然瓊瑤阿姨宣布永久關閉臉書(附全文)
    隨即,瓊瑤也針對大多數粉絲為臺灣人和華人的臉書上也作了此項民調,結果百分之八十二支持不插管搶救,希望體面的離開。這和咱們的投票結果是一致的。回到瓊瑤事件,瓊瑤在告別臉書文章裡強調她一系列文章「動機非常單純,就是要探討病人有沒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在平鑫濤有預留遺囑在先,小編不妨透露一下個人觀點,當然是站在瓊瑤一方的。一是尊重失智患者生病之前的個人意志,二是社會越文明,越應立法保障每一個公民有自己選擇死亡方式的自由。
  • 瓊瑤髮長文交代「身後事」: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 劉伯溫去世前交代後事,但是他兒子卻沒有聽
    歷史上留下故事和傳說的人非常的多,像諸葛亮、劉伯溫這些那都是傳奇人物,他們留下的故事真的是非常的多的,不僅正史上有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就更多的,當然野史裡面記載就有些誇張了
  • 原配撕小三,瓊瑤竟是小三鼻祖 那些狗血的劇情都是這麼來的
    而她卻在自己生日當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她老公平鑫濤的前妻林婉珍出版的新書《往事浮光》,這書中揭露了瓊瑤是怎麼一步步跟她前夫好上的,最後從小三轉為了「正室」。平鑫濤就是瓊瑤的老公,臺灣皇冠雜誌社的創辦人,而林婉珍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她是一位畫家,而作為平鑫濤的前妻,和前夫一共共育了3個孩子。
  • 曾志偉前妻上節目談抗癌心得,三次患癌看淡生死,直言已交代後事
    而實際上在曾志偉第二任妻子離世之後,他的前妻,即是曾寶儀的生母王美華也確診罹患了肺癌,相對而言,王美華比較幸運,她的病情發現得比較早,且也有過抗癌的經歷,所以在身心尤其是心理承受、應對方面更強,在手術切除了腫瘤細胞後,經過大半年的休養,如今病況穩定,日前她在病癒後罕有上節目談及自己的患癌經歷,還在節目中公開交代了後事
  • (周末談)愛極轉傷, 瓊瑤愛情教主的人設真的已崩塌了嗎
    原來幾日前,在瓊瑤的可園裡,她給三位繼子女寫了一封公開信。信發布於臉書。我梳理了一下,拋開一些重複性的情緒表述,瓊瑤在這封信裡,主要表達了這樣幾個意思。1、對三位繼子女的抨擊感到意外。對他們要求接回父親的要求感到意外。瓊瑤大概以為這幾十年的歲月相處下來,年深日久,不但平鑫濤跟自己渾不可分,就連繼子女們對自己也有了親情。
  • 79歲瓊瑤突然發文交代身後事:絕不搶救 笑看死亡
    △瓊瑤臉書截圖瓊瑤寫到,明年就80歲了,這個年紀已經是上天給的恩寵,所以她會「笑看死亡」,並公布了五點叮囑,表示「不動大手術、不進加護病房、不插鼻胃管、不插任何維生管子、最後的急救措施全部不要。」她希望兒子和媳婦,不要「被生死的迷思所困惑。
  • 瓊瑤交代後事,公民應該有「善終權」嗎? | 沸話
    作家瓊瑤昨日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
  • 82歲瓊瑤突然發千字長文,宣布告別臉書:我要跟大家小別了
    昨天(11日),82歲的著名女作家瓊瑤阿姨,在臉書(Facebook)上突然發布長文,宣布"要跟大家小別"引發網友關注。瓊瑤阿姨寫了長文,並且文尾還附帶了兩首詩以及多張瓊瑤阿姨的照片,全文如下:各位親愛的朋友:這是一篇很難下筆的信,因為,我要跟大家小別了!我的這個「臉書」園地,是2017年,因為寫《雪花飄落之前》而開始的。其間,由於各種原因,也關閉開放過。
  • 81歲瓊瑤交代身後事,一句話震驚全世界!
    主要是不久前,知名作家、《窗外》、《潮聲》、《水雲間》作者瓊瑤女士發布了一文,概括自己的生死、健康觀,中間有一句話,讓人聽後很震驚:「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她為什麼這麼說呢?關於瓊瑤的這份公開說明,朋友圈裡已經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大家也可以看看下文,轉給朋友們,看看會不會有共鳴吧!
  • 瓊瑤交代身後事
    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臺灣生活。1959年4月,與慶筠結婚。                                                                            1960年隨丈夫遷居到高雄,繼續寫作  。1961年7月,兒子陳中維出生。在照顧兒子的同時完成《情人谷》,這是現存《瓊瑤全集》中發表最早的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