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部柏林入圍新片,見證疫情下的電影宣發困局

2021-01-09 澎湃新聞

froufrou 導筒directube

4月23日,Netflix 在購入韓國電影《狩獵的時間》全球發行權近一個月後,將這部電影在平臺上正式上線。新冠疫情背景下,原定於2月26日在韓國院線上映的韓國原版電影,放棄本土院線和在線點播業務,選擇在Netflix初公開,在韓國電影業界尚屬首次。

海報細節隨著上映日期變動的微調(左上角)

《狩獵的時間》是導演尹成賢的第二部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講述在城市敗落蕭條的時期,幾個年輕人由冒險行動而引起的一場生死逃亡,是具備作者氣質和商業元素的作品。2010年,他的出道作品《守望者》,為其捧得32屆青龍電影獎的最佳新人導演獎。《守望者》圍繞校園霸凌事件,精準地描繪出迷惘的少年群像,以高完成度成功躋身主流電影評論界,被視為韓國獨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早在2月22日,《狩獵的時間》亮相第70屆柏林電影節官方特別展映單元(Berlinale Speical Gala),此時歐洲地區的疫情尚未加劇,電影在容納千人以上的劇場舉行了世界首映。而韓國國內出現大邱市新天地教徒集體感染事件,數個影院關閉,電影觀眾人次驟減,促使片方下決心撤檔。公映日4天前宣布了延期,而此次撤檔的後續逐漸駛離了預期的方向:投資出品方,在同海外發行方協商破裂的情況下,強行推進了和Netflix的交易,直到法院下達禁令後再轉向和解,為此Netflix一度下架影片又重新上架。兩個月的時間內,由「院線電影」轉為「獨家線上」,或更多是《狩獵的時間》的片方為應對特殊時期的「四面楚歌」的市場環境,做出的不得已的應變。

新冠疫情使得電影項目的宣發變得兇險,電影市場低迷,片方努力尋找可以將損失降至最低的方式,而Netflix等流媒體平臺的買斷,在全球電影業陷入停滯時,提供了一個快速回收成本的方式;著作權方和海外發行的「雙重合同」紛爭,再次將電影院線和流媒體平臺之爭帶到幕前,暴露出現有的海外版權行銷規則和單筆買斷式交易間的矛盾;而此回柏林電影節的參展,或是疫情因素之外,最大程度左右了電影命運的參數。

《狩獵的時間》在柏林電影節的世界首映現場(筆者拍攝)

受柏林電影節牽制的檔期與電影節效應

《狩獵的時間》由Little Big Pictures主投,Sidus Pictures製作,韓國發行同樣由Little Big Pictures負責。早在15年開始立項,囿於原製作方選角失敗,電影投資被一度擱置,加上題材實現的難度高,劇本的打磨也前後耗時數年,項目的運作在2017年下半年才步入正軌。最終,《守望者》的演員班底——李帝勳、樸正民和趙成夏再度聚首,安宰弘、崔宇植和樸海秀等韓影中青代面孔亦合流卡司陣容。

電影於2018年1月上旬開機,在仁川和日本投入拍攝,長達半年的拍攝期後,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因電影的純製作費耗資90億韓元,加上宣發上的投入,需要接近300萬觀影人次才可以過「損益點「,達到收支平衡,這也使檔期的選擇更加慎重。原定2019年夏天上映,因後期未能如期完成,推至11月前後,又因《冰雪奇緣2》同時間段在韓上映而選擇延至年初。至此,此電影項目從前期到定檔的周期耗時遠遠超出尋常情況。

確定電影無緣11月檔期的同時,片方已著手在為接下來的檔期部署了。根據70屆柏林電影節的長片申請時限,可推算出片方至少於19年11月8日前就向柏林電影節遞交了電影。而早在19年的1月,Little Big Pitcures就與海外版權代理公司 Contents Panda籤訂了海外銷售合同,從屬Next Entertainment World(NEW)電影公司,代理過《釜山行》的Contents Panda,也深度參與了此回柏林電影節的參投。

1月初,首張官方海報出爐,確認將定檔2月。1月下旬,柏林電影節的片單公布,《狩獵的時間》 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也是首次入圍該單元的韓影。片單公布次日,片方確認電影劇組將赴柏林參加電影節紅毯、記者招待會等首映活動。與此同時,送審「影像物等級委員會」後的審查結果為「15歲以上可觀看」,時長為134分28秒,這意味著上映準備幾近完成,不過具體的上映日拖到2月上旬才對外公布。後續的新聞證實了這期間片方在檔期上的猶豫,「起初選擇的上映時間是2月19日,由於柏林國際電影節邀請必須在電影節上面向世界最初公開的原則,而選擇於一周後的2月26日上映。」 對於片方來說,定檔需晚於在柏林電影節的首映,但檔期儘可能靠攏初公開的日期,也可最大程度借勢電影節帶來的高曝光率,是絕佳的映前宣傳契機。

《狩獵的時間》劇組出席柏林電影節活動期間,正值奧斯卡頒獎典禮後,韓國電影在電影業界備受矚目之際。《狩獵的時間》 也是Contents Panda帶到電影市場EFM的六部韓影作品中的主打推介片目。直至影節結束,海外銷售仍在正常有序地推進。入圍柏林電影節官方單元,或成為之後與Netflix交易時的籌碼;而對負責海外版權銷售的Contents Panda來說,是剛結束了一個交易高峰。

改檔至3月後電影院內更新過的物料(圖片來源於網絡)

兩方之爭,成為Netflix出品等於推翻既有

延期後,社交媒體上的官方海報上映日期被調至3月,但再傳來電影的消息,就已經是三月下旬了。

3月23日,Little Big Pictures和Netflix發表共同聲明,宣布電影將在4月10日於Netflix獨家公開,面向190多個國家提供29種語言字幕服務。據媒體報導,是片方Little Big Pictures首先向Netflix提出了獨家公開的要求。雖然一直考慮在電影院上映,但隨著新冠疫情的擴散,影院每日觀眾數減少到3萬多人,而在《狩獵的時間》宣傳上投入的25億元費已經耗盡,電影的總製作費則高達115億韓元。即便此後重新確認上映時間,需追加一筆大約在13-15億元韓元的宣傳費用,發行公司已無力再負擔。公司代表無奈表示 「哪怕疫情好轉重啟上映,還要考慮到此後上映的競爭作,幾乎是無解的。」➀

Netflix接手電影後在Coex大屏幕上的廣告宣傳(圖片來源於網絡)

海外銷售代理公司Contents Panda隨即提出了異議,認為Little Big Pictures在沒有推翻與海外電影公司籤訂的影院上映合約的情況下,強行與Netflix籤訂了合約,且上則聲明相當於確認了 「雙重合同」的存在:與Netflix籤訂整體銷售合同和已經完成對外銷售的海外版權合同。Little Big Pictures在未同他們進行充分討論的情況下,3月份通過口頭通知要求解除合約,中旬通過發送公文的方式傳達了解除海外銷售合同的意向。對於海外銷售代理一方來說,電影海外版權售出的地區,不可能單方面解約。同時提議「可以區分已經完成影院上映銷售的國家和流媒體公開國家,或者與本公司一起尋找世界各國的最佳上映時間,就此進行事前討論。」➁ 指出Little Big Pictures的行為,無視海外買家的合法權利,可能引發國際紛爭,威脅到開展海外版權銷售業務的公司的生存權,同時也可能破壞韓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界信賴值。最後表示將以法律應對。

Little Big Pictures對此發表回應,和Netflix的籤約「是在全世界影院都面臨關門危機的情況下,選擇了最優先考慮到國內觀眾的安全狀況,使電影能與大家見面的上映方式。在此過程中不僅是Contents Panda,還走訪了國內影院,投資者,製作社,儘管大部分利益相關者都表示理解,但Contents Panda始終一貫要求中斷與Netflix的協商,即便進行了充分的說明,請求其諒解,也約定了要賠償銷售損失,仍被拒絕。海外銷售通常可以通過返還定金等程序解決。因此,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根據『因天災地變等原因可以解除合同』的合同條款,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合理解除了合同。最後表示會和Contents Panda進行協商。」➂

Contents Panda向地方法院發起訴訟,要求Litte Big Pictures停止向Netflix出售《狩獵的時間》的所有海外公開權利。4月8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判決《狩獵的時間》在韓國以外的海外公開的假處分生效。除了韓國以外,世界各地都不能通過劇場、網絡、電視(包括地面波、有線電視、衛星廣播)放映、銷售、分發、錄像、DVD等製作、銷售、分發或以其他方式公開《狩獵的時間》。次日,Netflix表示將尊重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的判決,若不能全世界同時公開影片,則毫無意義,決定保留原定於4月10日的電影內容公開及相關活動。電影公開前再遭遇一次「急剎車」。

4月8日,電影在Netflix的頁面仍然顯示將於周五(4月10日)公開

4月10日,矛盾兩方就《狩獵的時間》事態進行協商,若協商順利,將通過Netflix公開,若失敗,則考慮再上院線。據悉,Netflix與Little Big Pictures實際上簽署了保本合同,給出的金額是120億韓元左右,為全球同步發行,投入了和電影純製作費相當的營銷費用(約為90億韓元)。若談判破裂,Netflix將損失慘重。4月16日,協商結束,互相達成協議,Contents Panda取消了禁映臨時處理申請,法律紛爭告一段落。Little Big Pictures向海外版權代理公司Contents Panda和母公司NEW道歉,並衷心感謝後者以最少的和解金與達成圓滿協議。由此,Netflix的全球同步公開計劃得以再推進。

4月20日 Netflixkr在Twitter上宣布,將於3日後全球同步上架電影,23日晚還將開設電影座談會的線上直播。電影如期上線,Netflix Present的logo出現在電影的片頭。

疫情之下,電影發行何以繼續?

復盤《狩獵的時間》極為戲劇性的公開過程,可見該片電影的宣傳階段一直籠罩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中,疫情導致韓國電影市場遭到重創,公共安全也成為電影公司無法迴避的問題,使得仰仗 「聚集性」的電影宣發只得一路被動,反應滯後,代價慘重。

據Contents Panda的通報,《狩獵的時間》已預售30多個國家,還有70多個國家即將籤約。就算參考Little Big Pictures提供的,大概率是柏林電影節前的數值,海外版權已售出約14個國家,拿到定金匯款至少2億韓元。因為Netflix的買斷,意味著這些合同需要撤回或直接轉讓給Netflix,也意味著海外發行公司在此電影項目上超過一年的經營都化為烏有。

而在韓國境內展開的系列電影宣傳活動,包括製作發表會,試映會,首映會,舞臺問候等等地面宣傳活動,除了如期在1月底舉辦的製作發表會,其餘均經歷了「公布」 到「取消」。不僅如此,電視臺或廣播電臺為電影宣傳參與的節目錄製,包括柏林電影節期間的採拍,均按照2月26日的原始檔期進行了編排和播放,因撤檔而無法實現應有的協同宣傳效應。另外,由Little Big Pictures和Netflix先後主導的廣告營銷,使得電影在影院內部或街頭大屏的海報或廣告,整整張貼了兩個月,而電影最終公開的日期,是預告所未能預告的。

首爾街頭的電影噴繪(圖片來源於網絡)

撤檔前一日,電影照常進行著的預售已賣出2萬餘張影票。不止《狩獵的時間》,絕大多數原本定檔2-4月的韓國電影都選擇了延期,只有個別影片堅持上映。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20日的數據顯示,3月總觀影人數同比減少近九成。眼下全國單日單片的最多觀影人次只停留在四位數。有些電影院已開展自救,比如推出親友間10-15人包場的私人定製放映。

由應用分析機構WiseApp統計的數據可知,去年11月,Netflix在韓國的訂閱數已經突破了200萬人,最近三個月,韓國的Netflix用戶數量增加了50%以上,流媒體平臺在這段期間鞏固著他們在業界的地位。《狩獵的時間》在韓國境內,就至少覆蓋了百萬級的用戶觀眾,放眼全球,全球同步發行意味著覆蓋的觀眾數量相當可觀。

《狩獵的時間》劇照

《狩獵的時間》從院線發行改為登陸Netflix流媒體平臺,使得電影以最安全的方式,與最廣大的電影受眾相見,並保證了電影投資方收回成本;但不能忽視的是,傳統宣發,實體院線發行各方已完成的諸多努力,海外版權銷售被重置歸零;同時主創們推崇的院線觀片體驗被捨去;也為電影行業留下問句——會有更多的院線電影跟進,主動跳過影院的環節,選擇流媒體麼?疫情當前,可一併歸作特殊時期的特例,待疫情過後,電影業的秩序還能重回過去麼?

引文:(感謝允許引用的譯文作者@李帝勳吧):

➀.「四面楚歌時首先提出…」電影《狩獵的時間》為何選擇Netflix獨家公開?

➁.電影《狩獵的時間》海外銷售公司Contents Panda立場翻譯全文

➂.電影《狩獵的時間》韓國發行商LittleBigPictures立場翻譯全文

本文由作者froufrou授權發布

「導筒」微信號 directube2016

原標題:《從這部柏林入圍新片,見證疫情下的電影宣發困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強勢入圍柏林電影節
    本屆柏林電影節對中國電影格外青睞,僅主競賽單元中就入圍了張藝謀《一秒鐘》、王小帥《地久天長》、王全安《恐龍蛋》等大咖力作,更有婁燁執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相梓執導的《再見,南屏晚鐘》入圍全景單元,《少年的你》、《過春天》
  • 春回大地 | 柏林電影節眾星閃耀,2020重磅新片前瞻
    第70屆柏林電影節已經公布了入圍片單,有洪尚秀執導、老搭檔金敏喜主演的《逃走的女人》,美國「黑色電影大師」阿貝爾·費拉拉執導的《西伯利亞》等18部影片入圍本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的影片《當我成為塞林格》成為本屆電影節開幕片。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明日閉幕 蔡明亮新片有望獲獎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屆柏林電影節稍顯冷清,從目前觀眾的反響來看,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以及蔡明亮新片《日子》獲獎呼聲很高。導演賈樟柯亮相柏林電影節(片方供圖)本屆柏林電影節,洪尚秀執導的《奔跑的女人》、阿貝爾·費拉拉的《西伯利亞》、菲利普·加瑞爾的《眼淚之鹽》等18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
  • 第69屆柏林電影節鎖定華人入圍影片
    其中既有柏林電影節的「老朋友」,也有新生的「牛犢」。柏林又將迎來「擒熊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觀眾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的官方網站已經公布了此次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全部電影名單。在最終入選的23部電影中,有17部進入主競賽單元。總共有25個國家參與了所有獲選影片的製作和拍攝。
  • 柏林影展公布片單 周迅新片入圍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柏林影展官方網站於18日公布51屆柏林影展競賽片單,24部劇情長片與11部短片將競逐柏林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入圍了兩部華語片《愛你愛我》與《十七歲的單車》都是焦雄屏監製的「三城記」系列影片。
  • 從柏林到平遙,這部新片太強了
    ,這個艱辛是我拍別的電影沒有經歷過的。對此,製片人張冬表示:「這部電影從2017電影《平靜》曾入圍第70屆柏林電影節公布「青年論壇單元」,並獲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論壇」單元CICAE藝術電影獎。此外,該片還入圍了第58屆紐約電影節「主展映」單元、第68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SSIFF)「創新單元」。
  • 柏林看什麼丨2015年柏林國際電影看點前瞻
    關於這部電影,我們已經期待了很多年了。包括其強大的陣容,這應該也是本屆柏林競賽單元最大牌的一部影片了吧。不過,以泰倫斯·馬利克的風格,你的重心,一定不會只停留在那些明星上的。沙漠女王 Queen of the Desert
  • 波蘭女大導《江湖郎中》殺青 有望入圍柏林電影節
    1905電影網訊經過38天的拍攝,波蘭著名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糜骨之壤》)的最新影片《江湖郎中》(Charlatan,暫譯)正式殺青。影片將在2020年2月20日首映。阿格涅絲卡·霍蘭出生于波蘭,在捷克布蘭格學習電影,她師從多位電影大師,包括捷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波蘭導演安傑伊·瓦伊達和克日什託夫·扎努西等,她還參與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中《藍》與《白》的編劇工作。霍蘭成名於她的導演作品《歐洲歐洲》,她憑藉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她的電影多次入圍柏林電影節,2017年,以《糜骨之壤》獲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
  • 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
    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時間:2020-02-21 17: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霸氣揮手齊溪白裙優雅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當地時間20日開幕,電影節將從2月20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
  • 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標題: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近日,由宋川執導,梁雪芹領銜主演的電影《巧巧》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據悉,梁雪芹應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即將前往柏林參加電影節,在此次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將出席紅地毯儀式、電影《巧巧》全球新聞發布會和電影首映式。
  • 《烏海》入圍一國際電影節!即將世界首映
    電影《烏海》劇照電影《烏海》於去年10月低調開機,還未完成就在今年3月被世界知名的電影評論雜誌《銀幕》評為「2020電影《烏海》劇照受疫情影響,海外國際A類電影節首屈一指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遺憾取消了線下儀式,只公布了一份包含56部的榮譽片單
  • 黃軒楊子姍主演《烏海》入圍聖塞巴斯蒂安主競賽
    本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將在9月18日-26日舉辦,作為2020年首個線下舉辦包括競賽與電影市場等完整版塊的國際A類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備受世界矚目。 電影《烏海》於去年10月低調開機,還未完成就在今年3月被世界知名的電影評論雜誌《銀幕》評為「2020最受國際電影節關注的影片之一」。
  • 唯一華語片 | 《烏海》成功入圍一國際電影節
    ,是此次入圍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華語片。>電影《烏海》於去年10月低調開機,還未完成就在今年3月被世界知名的電影評論雜誌《銀幕》評為「2020最受國際電影節關注的影片之一」。受疫情影響,海外國際A類電影節首屈一指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遺憾取消了線下儀式,只公布了一份包含56部的榮譽片單,其中,《85年盛夏》《酒精計劃》等多部重量級作品,在進入坎城入圍片單之後,再次入圍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坎城影展正式取消線下活動,56部電影入圍2020「坎城電影節」
    電影節總監福茂表示,這56部電影將在官方指定的影院或其他電影節陸續上映,有些影片也會被挑選至明年的坎城電影節。這意味著本屆電影正式取消線下活動,而不是延遲。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目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影展不設金棕櫚獎,不分主競賽單元,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大名單。
  • 四次入圍柏林主競賽,這次王全安的《恐龍蛋》有哪些驚喜?
    在剛剛過去的柏林電影節上,華語電影表現不俗,王小帥、婁燁、王全安等華語影人均有作品入圍。
  • 解讀柏林競賽片|國產動畫首次入圍 張震爭影帝
    1982年,國產動畫短片《三個和尚》曾獲第32屆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銀熊獎,此後尚無其他華語動畫在柏林電影節獲過獎。這也是繼宮崎駿《千與千尋》之後,新世紀第二次有亞洲動畫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當然,這部電影將聚焦於他人生的一段高光時刻——在1943年期間,他曾與佔領巴黎的納粹分子進行抗爭,用音樂鼓舞了不少人。  艾蒂安-科馬爾是一位全能型電影人,主演的電影《人與神》曾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他同時還擔任過諸多影片的製片工作,《姜戈》是科馬爾首執導筒。
  • 林家棟主演電影《智齒》入圍第71屆柏林影展:對我系極大挑戰!
    鄭保瑞執導的電影《智齒》在近公布的第71屆柏林影展入圍名單中成為「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單元,電影由林家棟、劉雅瑟、李淳、池內博之、廖子妤及陳漢娜主演,亦是今年唯一一套入圍該單元的華語電影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公布完整片單,蔡明亮洪尚秀作品入圍主競賽單元
    賈樟柯導演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和阿格涅絲卡·霍蘭新片《江湖郎中》也將在2020年70屆柏林特別展映單元進行全球首映。 1月29日,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入圍片單,蔡明亮新片《日子》、洪尚秀第24部長片《逃走的女人》均入圍主競賽單元。
  • 黃軒楊子姍全新力作《烏海》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主競賽
    本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將在9月18日-26日舉辦,作為2020年首個線下舉辦包括競賽與電影市場等完整版塊的國際A類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備受世界矚目。通過這部新作,導演周子陽將為觀眾呈現一對生活在國內新型城市的年輕夫妻的生活片段。
  • 第71屆柏林電影節因疫情改期舉行
    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18日宣布,考慮到目前的新冠疫情狀況,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將不會按照原定計劃於2021年2月舉行,而將改為在明年3月舉辦線上的B2B環節,對公眾開放的展映和頒獎環節則將改到明年6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