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疊翠,綠意盎然,張家口崇禮處處洋溢著發展活力,煥發著奮鬥激情。
8月8日至10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綠色之韻 冬奧之約」2020崇禮森林音樂會,在崇禮激情奏響。青山綠水與生態文明同頻共振,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再譜新篇,中外經典名曲迴蕩在崇禮冬奧場館建設現場,向全世界發出2022冬奧會的邀約。
△河北交響樂團演出現場 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攝
經典名曲,飛揚生態文明的動人旋律
綠樹、鮮花、青山、溪流……一走進崇禮,自然生態的優美畫卷便映入眼帘。「天高雲淡,綠草茵茵,能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縱情演奏,令人心曠神怡。」彩排中,河北交響樂團樂隊首席王佳抱著心愛的小提琴,臉上蕩漾著孩子般的笑容。
藍天為屏,綠林為幕,戶外草坪上搭建舞臺……森林音樂會對演出場地的自然環境和燈光、音響等技術條件要求很高。音樂會的舞臺設計在彰顯冬奧主題和崇禮特色的基礎上,對戶外音響效果和演出環境都做了相應設計,舞臺架構力求簡潔大方,舞美打破傳統式舞臺的設計概念,用LED透明屏幕視效配合典雅的燈光呈現,使整個音樂會完全融入到綠水青山的自然環境中。
「這種在戶外與自然融合的形式,是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在自然和音樂之美中為人們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藝術之窗。」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楊力認為,自然之美,本就是一首歌,而讓高雅音樂走出華麗殿堂,置身於浩瀚星空之下,無邊綠色之中,無疑又賦予了自然美景以獨特的人文情懷。
8月8日晚,天津交響樂團獻上的《電閃雷鳴波爾卡》《溜冰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歐洲經典交響曲,響徹在山林之間。8月9日晚,河北交響樂團集中演奏了《龍印》《林為情思風作馬》《大河之北》《冬奧有我》等交響樂聲樂作品,展現了開放自信的中國形象和濃鬱的河北特色。8月10日晚,北京交響樂團帶來的《梁祝》《在希望的田野上》《東方之珠》等名曲引人入勝,展現了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化。
「生態之美與音樂之美有機融合,給人們帶來一場嶄新的視聽體驗,提升了崇禮的文化內涵,為未來此類活動提供了寶貴經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說,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此次崇禮森林音樂會,將綠色生態與音樂藝術完美融合,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成果。
交融互動,奏響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精彩樂章
三場音樂會,匯集三地精英。河北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以及北京交響樂團登臺演出,均由國內著名指揮家激情執棒,特別是由陣容龐大的河北交響樂團攜手京津20多位演奏家、歌唱家共同演繹的那一場,奏響了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的精彩樂章。
「有特色主題專場,也有綜合演出;有交響音樂經典作品,也有冬奧活動元素……既展示了自身藝術特色,又體現了相互之間的融合與交流。」河北交響樂團黨總支書記商明凱說,疫情高峰期,京津冀三地交響樂團曾打破時空局限,「隔空」合奏《我和我的祖國》,堪稱樂團合作演出的全新嘗試。此次又能攜手共赴崇禮,實地現場演奏交流,為進一步深化三地交響樂藝術的合作和發展、推動三地文化藝術領域協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作出了努力,前景十分廣闊。
放飛心靈,放眼世界,文明總是在交流中惠及民眾。崇禮森林音樂會通過博採眾長,尋求多元融合,傳達文明共通的理念。天津交響樂團帶來的約翰·施特勞斯《電閃雷鳴波爾卡》《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作品,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世界經典交響曲。河北交響樂團帶來的《紅旗頌》《我像雪花天上來》《今夜無人入睡》等作品,表達了中西交融、文明互鑑的理念,展示了中國精神和新時代發展成就。北京交響樂團演出的十餘首中國著名管弦樂作品,也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名曲。
樂以抒懷,歌以詠志。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梁扉說:「這三場音樂會既相互獨立,又是一個有機整體,從經典旋律到世界暢想再到東方之約,彰顯了開放共享、文明共通、融合發展的理念,展現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胸懷。」
以歌動人,奏響時代樂章激揚奮鬥夢想
星空之下,森林音樂會仿佛點燃一團火,以躍動的音樂旋律、深沉的文化力量,感染著現場觀眾,更給予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奮鬥者、追夢人以崇高敬意和激情動力。
「這是我們第一次欣賞交響樂,而且是在大自然中,特別震撼、新鮮。」演出現場,有一群身著草綠色服飾的特殊來賓,他們是崇禮奧運場館的建設者們。其中,上海景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勞務負責人劉樂是江蘇鎮江人,他激動地告訴記者,在崇禮已工作數年,目前和同事們正在建設奧運雲頂公園項目。「大家特別喜歡《冰雪之約》《冬奧有我》這些歌曲,森林音樂會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給了我們溫暖和力量!」
「此次森林音樂會是深入生活、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懷的一次實踐,用文藝的形式向駐守一線、艱苦奮鬥的建設者們致敬,為奮鬥者們鼓勁兒。」天津交響樂團團長董俊傑說,此次主辦方特意把崇禮奧運場館、太子城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者們作為觀眾主體請到演出現場,樂團成員們十分珍惜這次演出機會,用更加充滿激情的演繹,把精神食糧完美奉獻給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建設者和勞動者。
《紅旗頌》《在希望的田野上》《雄安之歌》《我愛你中國》……多首曲目貫穿著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時代主旋律,表達了中國人民奮力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心。「音樂會定位高端,惠及民眾,催人奮進。」著名指揮家、打擊樂演奏家李飈說,為了把鼓舞人心的音樂奉獻給更多群眾,在適應疫情防控的形勢要求下,主辦方特意進行了精心錄製,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傳播推廣。
「這次森林音樂會雖然是在崇禮舉辦,卻是面向全世界發出的音樂之聲。」那書晨說,「它充分展現了崇禮的自然之美和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對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希冀,具有助力冬奧、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崇禮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等多方面的意義。」
大好河山,大美河北,旋律飛揚,激情正燃!
- End -
來源 | 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