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西方的文化也傳播了進來,在西方的文化的影響下,湧現了一批文人才子, 這些文人才子,追逐著自由戀愛,在民國時,也出現了許多的「情聖」。
《王昭君》《高漸離》說起這兩部,大家肯定都能夠聯想到一些歷史人物,這兩部也是以介紹兩個人物為準的歷史劇本,這些也都是由擅長歷史的郭沫若寫下來的,他有著甲骨文學四堂之一的稱號。
郭沫若的才華是一方面,他的感情又是另外一方面,郭沫若這一生一共有過4個老婆,11孩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於接受過西方思想的郭沫若來說,這種婚姻他非常的反感。
髮妻張瓊華,對丈夫非常的尊敬,也是盡心盡力的照顧父母,但是目不識丁的的張瓊華跟郭沫若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就在張瓊華有了懷孕的跡象時,1914年,他就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學習醫術。
來到日本後,受到日本文學的影響,他棄醫從文,在日本學習文學,他也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佐藤富子那是還是一個學生,她被郭沫若才學所吸引,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兩人同居了。
由於兩人年齡差距太大,父母強烈反對,為了跟郭沫若在一起,佐藤富子跟父母斷絕了關係,並且改名為「安娜」,並為他生下了5個孩子,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了日本,佐藤富子為了追隨他,她帶著孩子來到了中國。
郭沫若得知後,就讓她安置在大連,但是郭沫若更少回家,回國之後,郭沫若大展拳腳,他又遇到了同樣有才華的女子,這個女子就是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於立枕,她才貌出眾,郭沫若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於立枕同樣對這位前輩有著深深的愛慕之心,在不知不覺中,兩人就走到了一起,然而不久之後,於立枕就懷孕了,此時的郭沫若是有髮妻了,他沒有離婚,結婚的話就是犯了重婚罪。
於是郭沫若對他說,暫時不能跟她結婚,更加不能要這個孩子,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周邊人對她的非議也多了起來,她的精神壓力非常的大,她接受不了郭沫若要她打胎的事,不久後,於立枕就帶著腹中的孩子離開人世了。
或許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郭沫若失去了於立枕後,又認識了妹妹於立群,妹妹跟姐姐長的非常相似,但比姐姐更加迷人,這深深吸引住了郭沫若,郭沫若不顧一切對她展開了追求,於立群在不知道姐姐的情況下稀裡糊塗跟郭沫若在一起了。
她也是陪著郭沫若走完的人生的最後一程,她給郭沫若生了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但在給郭沫若整理遺物時,她發現了姐姐跟郭沫若的親密的照片,此時的於立群才知道,她去世已久的姐姐跟她愛的是同一個人。
而且姐姐去世時是懷孕,她當時非常痛恨那個讓姐姐懷孕的男人,而自己卻跟他生活了30年,她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