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惡魔般的連環殺手,一個是因失去未婚妻決定復仇的男人,兩個人究竟誰才是惡魔呢?」
聽聞此次《密探》將代表韓國衝奧。小十君表示十分期待!
妥妥的全明星豪華陣容:宋康昊、孔侑、韓智敏、嚴泰九、申成祿、李秉憲!
這是美國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投資的首部韓國電影,也是金知雲導演執導《背水一戰》三年後後重返韓國影壇的又一部動作片。 金導的動作片向來是拿手菜,雖然數量不多,卻多為經典。
《甜蜜的人生》(2005),這部黑幫題材的影片血腥而荒唐,李秉憲飾演的善宇雖然能打,但是直到最後也沒能得到甜蜜的人生。
泡菜西部片《好傢夥、壞傢伙、怪傢伙》(2008)。被稱為東方版「黃金三鏢客」,場面宏大,動作戲多。
金導的動作片幾乎都是這樣:打戲充足、血腥暴力、情節荒誕、基調陰鬱。
今天叨叨的金導另一篇動作片——《看見惡魔》(2010),則完全展現了上述特徵。豆瓣評分7.5,幾乎是金導所有作品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
作為一部犯罪題材的黑色影片,論名氣比不上《熔爐》、《殺人遊戲》、《老男孩》等,卻是韓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被限制上映的商業電影!
據悉,本片在韓國影院被降級為19禁上映時,電影中「踐踏人性尊嚴」的「吃人肉」、「人肉餵狗」等情節全部被刪,總共7分鐘。而在加拿大上映的海外版則無刪減,並且定級為14禁。對此,金知雲也表示十分生氣。(在加拿大隻要年滿14歲便可以觀看的電影,在韓國居然連成年人都不允許看。也就是說韓國的成年人從文化角度來說連加拿大的14歲少年都不如,讓我有一種在文化層面上低人一等的感覺。真是很可笑的事。)
作為一部B級商業片來說,影片製作精良,對得起觀眾。平鋪直敘很好理解,故事情節就是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變態惡魔張慶哲之間的復仇大戲。主演崔岷植、李秉憲兩名都是大牌兒,龍虎相爭,王牌鬥王牌。兩人交手的動作戲是重頭。
乾脆利落,不用替身,實力派之間的較量。多次出演動作片的李秉憲和崔岷植都很能打。李秉憲佔上風,對崔岷植扮演的殺人惡魔進行殘酷的折磨:
踩斷手腕骨▼
消防瓶爆頭▼
挑斷腳筋▼
撒鉤子扎進腳底▼
爽爆觀眾的同時,崔岷植也被打出了陰影。(「片裡我被他打得很慘,現在就算見到面心裡也會有恐怖感。」)
崔岷植飾演的張慶哲在影片中是個令觀者不寒而慄的惡魔。不同往常罪犯的造型,崔岷植在本片中的髮型是一頭「浪漫的」捲髮,這個造型讓白天的他看起來和藹慈祥。
而在殺人和打鬥時,投撒上濃烈的黃光,捲髮粘上汗液和血水,又變得恐怖骯髒。
這個髮型和《蝙蝠俠2》中的惡魔小丑joker十分相似。
在影片中,崔岷植犯案數次,基本都是對獨身美麗女性痛下殺手,其中就包括金秀賢(李秉憲飾)的未婚妻珠妍,被割頭分屍。這是導致金秀賢復仇的直接原因。
殺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很,殘,忍。比如說碎屍,比如說鍘刀斬頭,比如說先奸後殺。
然而最變態還是和同伴一起吃人肉!但光是這樣的變態殺人還不足以形容他的惡魔。面對孕婦的苦苦哀求無動於衷。
被血浸透的屠宰場就藏在臥室後面,殺完人後鎮定地清洗現場,就像剛剛屠殺的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頭牲畜。
白水變血水這一幕也是觸目驚心。
殺完人之後淡定地打理形象、彈奏音樂。這心理素質簡直沒sei。
以上圖片可能有些血腥,但是導演認為這種血腥是有意義的。單純表現「暴力血腥」並非導演的初衷,只是從受害者的角度出發講述的復仇故事,因此觀眾會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觀看影片「為了達到觀眾置身於劇情中的效果,我們在表現一些復仇的場面時鏡頭語言比較直接也比較血腥。」
為了打造一個極端恐怖的變態惡魔,影片在美術製作上也十分細緻。張慶哲的雨衣特意採用人造皮革的材質,為了達到即使在夜晚光線陰暗的倉庫裡(張敬哲的屠宰場)中也能給觀者帶來恐怖、汙穢的感覺。
區別於一般犯罪片,在本片中罪犯擁有絕對的戲份,扮演者崔岷植更是韓國著名影帝,扮演過奠定韓國電影史基礎的《生死諜變》。他擁有魔鬼般的高超演技,被譽為「韓國周潤發」,也有人將他與黃秋生相比。
據說影片開機時已經是零下20度的冬天,殺青戲時就到了悶熱的夏天。而敬業的崔大叔穿著厚厚的毛衣,在倉庫內的高光攝影環境內通宵拍攝了27小時。
事後崔岷植戲謔經歷這樣的嚴寒酷暑,正常人也要變成魔鬼了。《看見惡魔》不是崔岷植第一次參演黑色復仇電影。在樸贊鬱的《老男孩》中的他是個時而逗逼時而開掛的復仇大叔。
影片中他也是一副殘暴的模樣。不僅單挑打趴一群黑社會,而且生吞章魚▼
自剪舌頭▼
場面血腥,不忍直視!崔大叔似乎十分偏愛復仇類型片和反派角色。光是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崔岷植就參演兩部,第三部《憤怒的金子》中扮演反派。
沒錯,崔大叔也是《超體》中的大反派。有反派就有正派。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面對未婚妻的死悔恨交加,陷入了壓抑和狂暴的角色轉變。
導演在這個本該是正面人物的身上注入了很多黑色和負面的東西。與瘋狂熱烈的張慶哲不同,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這個角色經常被用冷色調來表現他的壓抑和冷酷。
白天看起來很正常,夜裡卻痛苦得睡不著。身份的限制和精神的折磨使得他較韓國其他復仇題材影片中的復仇者背負更大的壓力。而在無窮無盡的報仇過程中,金秀賢和張慶哲的相似卻越來越多。
金秀賢臥室的門框對應著張慶哲臥室的洞口,只不過一個通往牆上貼著要報復的惡人照片的客廳,一個通往罪惡的屠宰場。
張慶哲殺完人後到河邊洗掉臉上的血汙,金秀賢打完張慶哲一夥後在車裡也用紙巾擦拭臉上濺到的血跡。
這時他悵惘地看著鏡子,仿佛看到自己變成了張慶哲。電影海報上有一句話:
緝殺喪心狂魔,必須透過撒旦的雙眼。
對付像張慶哲這樣的惡魔,從沒及時趕到現場的警方好像沒轍,人性的光輝也喚醒不了他。似乎唯有成為比他更惡毒的魔鬼,才能夠克制他。
然而,為了報仇不惜一切成為魔鬼之後呢?李秉憲最後的痛哭也許能令觀者有所反思。
《老男孩》裡的崔岷植因為復仇結果萬劫不復。《看見惡魔》李秉憲最後的結局也同樣體現,復仇可能並不是一場自我救贖,而會走進更深的淵藪。
去向惡魔的復仇的過程中,復仇者也不得以漸漸變為一種惡魔。在向惡魔復仇的時候,應該不會是用一種天使的面容去進行吧,正是通過自身體內的那種「惡」去戰勝了要復仇的惡魔。
崔岷植代表了人性中絕對的惡,李秉憲則體現了惡的產生。韓國電影向來喜歡探討人性,這部片子同樣碰觸人性尊嚴的底線,也正因此遭到禁播。
人淪為牲畜,人肉成為食材,作為人卻沒有人的情感。那人之所以成人,界限又在哪裡?
在人性探討這個主題上,韓國影片總是更加悲觀一些。《釜山行》中面對生死存亡,人人自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轟然倒塌。自私的人性是原罪,尚且得以理解。
《殺人回憶》直到最後也沒有找到變態連環案的兇手,然而警察卻都快被逼瘋,這個世界有了警察就沒有罪惡了嗎?
更何況,在韓國影片中的警方,往往是被黑的。《看見惡魔》中的警察還不如金秀賢單槍匹馬的戰鬥力。《追擊者》中的警方就沒想好好捉兇手。
《殺人回憶》裡黑警察倒是黑得有層次,起碼宋康昊最後知道不能再「屈打成招」。除了警方,政府、媒體、法制也經常是被黑的對象。
《釜山行》中瞎說八道的政府和電視媒體,《追擊者》中被砸糞的總統,《隧道》中被罵粗話的領導、遭人厭的無良媒體,《局內人》中的三方勾結。這些都是導演對社會批判的縮影。
善人慘死,惡人百年。《看見惡魔》也許也是在宣洩這樣一種批判。面對人性的極惡點,到底怎樣的道德倫理才能真正給受害者一個公平的交代?
戳閱讀原文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