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對10年代的作品的一次終極大盤點。我結合了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平臺的數據,也就是歐美的Myanimelist(MAL),中國的Bangumi(BGM),日本的Anikore(ANI),去整理出這10年間大大小小的好作品,並以此來分析10年代的趨勢與變化。
之所以會想要做這次整理,是因為我在年頭看到了油管上The Anime Man所製作的10年代個人TOP10的視頻,所以就在心裡也有了相似的想法。但是,10年代我看完的作品說實話還是不夠多,僅以我個人的標準做選擇的話,我覺得還是太過主觀,也很難去統整出這個年代具體的發展趨勢,所以當時也就沒著手去寫。
但在幾個星期前,我在MAL上看到了一篇由網站官方編輯所整理的10年代數據榜單(僅有TV動畫),透過這些數據我也得到了很多我可以去仔細一說的內容,這才真的讓我下定決心要整理出這樣一份榜單出來。
在取得了MAL編輯的授權之後,我覺得僅提供MAL的數據還是顯得有些片面;尤其是那些排在各個年度前十的作品,與國內以及日本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又花了一些時間,去整理出每一年在中國BGM,以及日本ANI的這兩個網站,在各個年份的TOP10榜單;並且在最後,通過綜合這三個平臺的評分,給出這個年代的終極TV動畫榜單。
不僅如此,我也用這些數據進行了一些年代的趨勢整理,進而得以具體的分析出10年代中每一年的表現與變化。
每一年我都會附上MAL網站所整理排名,其格式如下:
Score + overall rank for TV anime (2010-2019) (標註1:分數+10年代的排名)
Average score for the top 10 highest-rated TV anime of the season / Average score for all TV anime that aired with a valid score (標註2:各個季度的前10平均分/全季度的平均分)
Average score for the top 10 highest-rated TV anime of the year / Average score for all TV anime that aired with a valid score(標註3:全年前10的平均分/全年的平均分)
Number of anime in the top 250 TV anime of the decade (by score) / Total number of TV anime that aired(標註4:擠進年代前250的作品數/全年播出的作品總數)
Number of anime in the top 250 TV anime of the decade (by score) of the season/ Total number of TV anime that aired in the season(標註5:該季度擠進年代前250的作品數/該季度播出的作品總數)
但是由於這篇文章發布的很早,其數據資料採自22/12/2019;而在過了4個月之後的現在,這些數據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所以每年作品的TOP10的數據,包括BGM和ANI的數據,我都統一採自於18/4/2020。
也因為數據上的變化,我會在MAL所整理的排名圖之後,附上我個人所整理的三個平臺的TOP10榜單,供大家比較參考。我也在每個作品後統一的在括號裡附上了該作品在三個平臺中所取得的分數,由前到後分別是MAL、BGM和ANI的分數。
其他我們也就不廢話了,我們就從10年代的開始——2010年說起吧!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闊別了00年代,也告別了水平很高的2009年,我們迎來了10年代的第一年:2010年。
作為年代的起始,這一年的表現雖然也算不上特別的亮眼,但也誕生了不少值得我們銘記的好作品。而如果要從中選出一部最佳的代表作的話,那麼《四疊半神話大系》無疑是當中表現得最好的吧!
這部作品採用了輪迴的方式去講述一個青年對大學生活的憧憬以及破滅,用非常獨到的視角,去將「珍惜當下」以及「積極面對生活」這兩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當然,或許因為畫風的關係,當時作品並沒有引來特別大的關注,多數的觀眾估計都是因為該作的好風評才回去補番的,這其實也變相的告訴了我們:只要作品的質量過硬,終究還是會找到屬於它的受眾與成就的。
當然,除了《四疊半神話大系》,這一年也有不少優秀的作品。雖然很遺憾的上榜的作品中我有看的不多,但是像是ANI榜一的《輕音少女!》第二季、在MAL和ANI分別都有上榜的《Angel Beats!》、以及在三個榜單中也都有出現的《無頭騎士異聞錄》、甚至完全沒有上榜的《妄想學生會》,都是很值得看的作品。
不過,在10年代之初,其實動畫還沒像現在那麼出圈,畢竟那時也沒有正規的看番渠道,而更多的人對於「動漫」的認知也停留在民工漫以及他們的改編動畫上,對於「新番」確實是沒有多大的概念的。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2010年的整體熱度不高,知名作品也不算太多的原因了。
只是2010年其實也只是這個年代的開始,隨著時間的迭代,動畫這個市場也逐漸擴大,尤其在國內與海外的影響逐步升級;而促使這一切發生的,我覺得應該和接下來的2011年,脫離不了關係。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2011年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年代之首,該年中有大量的作品即便放到今天,依舊是神作級別的經典。其中,《命運石之門》和《魔法少女小圓》都可以說得上是劃時代的作品(真的快划過一個時代了)。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命運石之門》。從它能夠拿下MAL和ANI的榜一,以及BGM的榜二,其實力就可見一斑。但不僅如此,在MAL中,它更是這個年代的榜首,在全年代中也只是僅次於《鋼之鍊金術師FA》位居MAL的第二。而在ANI,我記得《命運石之門》在幾年前也是長居該平臺的前3,是直到這一兩年新觀眾湧入之後才稍微動搖了它的排名;但即便如此,它在ANI全年代的排名,也依舊保持在了第6的高位。在BGM中,雖然它的排名不如另外兩個平臺那麼耀眼,但是它也排到了第28的位置上。能夠同時得到不同地域的觀眾的一致認可,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了。
不過《命運石之門》雖然獲取了超高的評價,不過當年作品連載的時候,其實熱度平平,甚至因為前期略顯拖沓,當時口碑也很難與其他同期的作品相比。而如果要說哪部作品是在當年連載時就引發劇烈討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當年最轟動的作品的話,那麼我想《魔法少女小圓》應該還是最佳的代表吧!
該作的評分和排名在MAL上顯得比較一般,在MAL的全年代排名中也僅有150名;雖然也已經超越了很多其他的作品,但是顯然該作在海外並沒有得到如同在國內以及日本那樣大的反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國內的動畫愛好者來說,我們常說的三集定律也好、對於「魔法少女」這一題材的想法也好、對於老虛(虛淵玄)的認知也好,我相信都是來自於這部作品之中的;而在日本,這部作品的碟片銷量更是10年代中的前三,直至今日依舊四處可見《小圓》的周邊商品,由此就得以窺見其影響力有多深了。
當然,其他還有很多很經典且影響力很高的優秀作品,包括了《Fate/Zero》和《日常》等。當年的兩朵花(《未聞花名》以及《花開伊呂波》)也有著不俗的分數;我自己私心很愛的《花牌情緣》同樣也是這一年的作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上榜的這些作品的分數來看,即便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作品無法同時在三個平臺中上榜,但是即便如此這些作品在未上榜的平臺所得到的分數都非常的高;這其實側面證明了2011年的精品數量之多,也說明了單單TOP10,其實都已經很難將這一年的好作品全數囊括在內。
而如果我們去查看10年代的TOP20名,2011年的作品居然就佔據了8部之多;所以說2011年是這個年代的神,我相信不會有太多人會有怨言。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FZ第二季條目沒在BGM創建,故用槓號表示分數
經過了2011年的高峰,2012年在對比之下,難免略顯頹勢。但是,這絕對不是說這一年沒有誕生出好作品的。
撇開續作類別不談,這一年對我來說最值得矚目的作品有三個:一個是《來自新世界》、一個是《冰菓》、還有一個是《Psycho-Pass》。
先說《來自新世界》,必須承認的是,這部作品雖然在三個平臺都拿下了不俗的評分,但是該作在當時或許是因為製作質量以及劇情門檻的關係,討論度和熱度都算不上太高。但是,這部作品確實在故事有著非常優異的表現,其結局之後的反轉,更是堪稱經典;至少在我看過的作品中,沒有另一部作品可以做到用最後短短的篇幅所揭示的細節,讓觀眾徹底顛覆自己的想法。而我相信,這樣極致的體驗,應該也是本作拿到普遍好評的一個關鍵原因了吧!
另外再來簡單的說一下《冰菓》和《Psycho-Pass》。
前者雖然沒在MAL上獲取特別優異的分數(這和國外普遍對於這類慢熱且細膩的作品評價不高有關係),但是卻也無可否認,它透過京都動畫精緻的製作、平緩卻韻味十足的日常推理、以及對於角色層層遞進的刻畫,讓它成為了當年細膩作品最佳的代表作。
對於後者,雖然我個人不算特別感冒,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該作品在世界範圍內所受到的廣泛好評;尤其在當時能夠見識到這樣一個特別的烏託邦世界,確實能夠引起大家不少的思考。
不過如果要說2012年,還有一部作品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刀劍神域》了。雖然在我看來(以及客觀上中國與海外的觀眾),這部作品算不上多麼出色的作品,但是誰也無法否定當年該作依靠其顏值高的主角人設,以及他們「開掛」裝逼的爽文故事,確實讓它火出了圈。在MAL上,雖然分數不高,但是人氣指數卻高的離譜,到現在依舊是全年代人氣排名第三的作品,可見其在海外的影響力。而放到國內,它作為第一部正式被引進的「新番」作品,更是之後網絡平臺動畫版權之爭的開端。而在日本,超高的銷量以及至今仍未衰退的討論度,更是證明了這一IP的強大;ANI甚至給出了9.05的超高分,讓人不得不服該作的影響力。
而實際上,雖然2011年是神作以及經典所匯集的一年,但是如果我們去參考MAL上全年作品平均分的數據的話,2012年卻是整個年代最高的一年;不僅如此,或許也是因為正版渠道的打開,加上像是《刀劍神域》這樣大熱的作品的開拓,讓「日本動畫」這一載體真正的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所以,雖然單比較精品或許2012年的動畫沒有2011年那麼爆炸,但是如果要論上個年代中哪一年最具有影響力,那麼2012年應該是一個有力的候選選手吧!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在2012年我們提及到《刀劍神域》所帶來的熱烈迴響,那麼在一年之後的2013年,有一部作品的橫空出世,從真正意義上,火出了圈。這部作品不是別人,就是《進擊的巨人》。
在我去年所寫的《進擊的巨人》的觀後感中有提到,雖然我個人對於這個系列談不上有多麼熱愛,但是如果要我選一部作品去代表10年代的日本動畫,那麼《進擊的巨人》絕對是最好的代表作。這部作品當時所帶來的話題性空前絕後,在日本,該作銷量應該也有年代前5的傲人數據,動畫的火熱更是在當年讓漫畫銷量險些超越永遠滴神《海賊王》;而放到歐美,它在MAL上的人氣排名也有全年代第二的位置。所以綜合來看,這部作品的知名度絕對是這個年代中數一數二的了。
當然如果單說人氣,《進擊的巨人》說不定不會比《刀劍神域》強多少;但關鍵的地方是,《進擊的巨人》的評價還相當的高。三個平臺的評分分別是8.45、7.9、9.08,分別排在了第128名、272名、以及27名的位置上;這樣的分數和排名或許看起來算不上有多麼的傲人,但是大家還必須要考慮到這是在作品受到了如此巨大的關注與討論之後所得到的評價,它並不是小圈子內的狂歡,而是在出圈之後受到各圈層的觀眾所評價後的產物,而能夠同時兼具這樣的人氣與好評率的作品,真的不多。
不過很遺憾的,雖然2013年有這樣一個火出圈的經典作品,但是這一年在其他的新作中,特別亮眼的作品也不算太多。
雖然這一年也有表現非常亮眼的續作,像是《物語系列》第二季以及《花牌情緣》第二季都成功的在三個平臺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一年其它優秀的新作作品,像是《斬服少女》、《悠哉日常大王》、《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等;但是如果我們去計算上榜TOP10的作品的平均分,我們就會發現MAL和BGM在這一年的均分都是這個年代裡表現的最差的一個年份,整體分數比起2012年也呈現下滑趨勢,這難免會讓人感覺到這一年精品數量的減少與頹勢。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比起2013年的一枝獨秀,2014年更像是百花齊放的一年;在我看來,這就是繼2011年後的又一年的精品年。(嚴格上從我最後分析的數據,它也確實如此)
要說2014年,那就絕對不能不提兩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四月是你的謊言》和《白箱》。
先說《四月是你的謊言》,對於這部作品我比起單純數據上的分析,不如直接說一段自己的經歷。我個人當時很幸運的趕上了《四月是你的謊言》在B站的追番情形,真的是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體驗。畢竟要知道,本作當時在B站其實熱度中規中矩,它也不是B站首推的作品,加上劇情本身也比較慢熱,所以話題度其實並不高;但是,當作品在結局之後,其令人震撼的收尾讓B站湧現了大量二次創作,當時各種雜談視頻、MAD剪輯、翻唱等創作,真的可以用「鋪天蓋地」這個詞來形容;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這部作品帶給他們的感動。
而實際上,這部作品在不同地區也都得到了相對應的好成績;MAL的8.82,BGM的8.0,ANI的9.16,換成全年代排名則分別是:第25,206,15名。
雖然我個人也很喜歡《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部作品,但是如果真的要我選一部作品去代表2014年的話,我或許還是會選《白箱》吧。雖然必須承認,單論故事性與細膩程度,我認為《四月是你的謊言》會比《白箱》處理的更優秀;但是對於一個動畫愛好者來說,《白箱》這部作品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真的都太大了。
我們先不說它在三個平臺的綜合得分是2014年裡最好的,甚至在年代都可以排在第4的位置上;當時這部作品的推出,確實讓很多動畫愛好者從真正的意義上,認識到自己喜愛的這個媒介,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創造出來的。我也相信有不少人會和我一樣,在看過《白箱》之前,對動畫製作完全不理解,甚至一度天真的以為動畫是透過某個電腦技術一鍵合成出來的東西,殊不知它是需要畫師們一筆一筆的將作品雕琢出來的。而即便放在日本,《白箱》的問世也導致之後的一段時間想要從事動畫工作的人湧現;甚至我還依稀記得當時有業內人士站出來批判《白箱》所描繪的內容過於美好,錯誤的將不現實的美景灌輸到了新從業者的腦海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與糾紛。
換言之,《白箱》這部作品,不僅是本身的質量出色、主題積極,它也確確實實的影響與改變了動畫這個載體在不少愛好者眼中的樣子,也對於行業本身有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拿來代表2014年的動畫,我覺得再貼合不過了。
當然不僅這兩部作品,其他還有很多極優秀的好作品也在2014年問世,其中就包括了《桌球》和《排球少年》這兩個風格不同,但是質量都極高的作品。另外像是《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太空丹迪》、《元氣囝仔》、《月刊少女野崎君》、《遊戲人生》等作品,也都是非常出色的佳作。
也正是因為這一年有著如此大量表現亮眼的新作誕生,讓2013年整體給人的頹勢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而從數據上來看,這一年TOP的綜合分數雖然不如2017年,不過這是因為2017年的高分作品多為續作而非新作,所以單論新鮮力量的爆發,2014年會更加耀眼。
所以對我個人來說,2014年就是10年代中僅次於2011年的動畫年;如果你想要在這個年代找些優秀的新作作品的話,那麼從2014年開始入手,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就好像2011年之於2012年那樣,2015年一定程度也籠罩在2014年的陰影之中。尤其,我在2014年所重點提及的《四月是你的謊言》與《白箱》,都是該年的10月番,且都還是半年番;所以這兩部作品所帶來的巨大討論與影響力,其實都不是在2014年發生的,而是在2015年發酵的。
好在的是,2015年也依舊有著屬於自己的招牌作品——《一拳超人》。
雖然我個人對於作畫也只有淺薄的理解,但是我真的覺得,10年代作畫最爆炸,製作質量最讓人瞠目結舌的TV動畫,應該非《一拳超人》莫屬了吧。這部作品幾乎每集都有高能的打鬥場景,其中更是匯集了當代大量在打戲作畫上數一數二的原畫師,讓這部作品真的每一集都能夠帶給我們震撼的體驗。而這份體驗,也轉移到了大眾對它的評分以及認可上。
當然,或許是因為本作的劇情所帶有的諷刺性質並不能對上所有人的胃口,又或許是因為男主這樣一拳就秒殺敵人的爽快感在看久了之後也會稍顯乏味,該作的評價雖然在這一年已經顯得很不錯,但是放眼10年代,卻也算不上特別突出,與它的製作水平不成正比,比較可惜。
而在2015年裡,論武,我們已經有了《一拳超人》,那麼論文呢?那就應該來提一下《吹響吧!上低音號》這部作品了。
《吹響吧!上低音號》也是京都動畫所創作的一部TV動畫。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京都動畫就相當高產,甚至在2013年到2014年裡分別的產出了3部TV,其中不乏人氣相當高的《Free!》和《境界的彼方》等作品,但是或許是受眾的關係,這些作品很難取得廣泛的高評價,所以在這幾年的榜單中鮮少看到京都動畫的作品上榜。
但是2015年,京都動畫製作了《吹響吧!上低音號》,雖然同樣的在歐美方面沒有拿到特別高的評價,但是它也確實憑藉著足夠細緻的角色刻畫以及精緻的製作,取得了在國內與日本廣泛的好評。其中第八集的「神回」更是將這部作品推到了眾人的視野之中,讓更多的人見識到了京都動畫在細節演出上的強大。
雖然2015年有這些還算突出的代表作品,但是確實不可否認整體來說比起2014年還是略顯平淡了一些。從年份數據我們也可以印證這個觀點,無論是TOP平均,還是MAL的全年平均,2015年相較於2014年都有明顯的滑落。
當然,也如同我前面所說,這或許是因為2014年的表現特別強勁的關係,所以才讓2015年顯得有些疲軟。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時間來到了2016年,這一年和2015年一樣,屬於比較不溫不火的一年。
這一年其實誕生出了大量優秀的新作,包括《三月的獅子》、《昭和元祿落語心中》、《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靈能百分百》、《齊木楠雄的災難》等等等。但是,這裡面的作品幾乎無法同時在三個平臺中都獲取極高的評價,而就算是我自己覺得特別神的《三月的獅子》與《昭和元祿落語心中》,其爆發也發生在它們的第二季,也是2017年的時候。
如果硬要挑,那麼應該也只有《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勉為其難的算得上是在三個平臺都取得相對可觀成績的作品了吧。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在連載的時候其實獲得了不小的討論度,其綜合質量也算得上是相當不錯的水準;尤其在剛開播時期,扣人心弦的故事展開確實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觀看。但是對我自己來說,作品最後的收尾還是略顯倉促,尤其之後在我補了原作漫畫之後,對比之下我就更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在大量細節的刪減之後,其角色動機與內心的刻畫確實顯得蒼白了不少。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本作無論在國內的BGM還是國外的MAL,它雖然分別取得了年度第9和第8的位置,但是其評分顯然算不上特別的高。這部作品的綜合評價,主要還是靠ANI拉上來的,但我自己確實也無法合理的分析出為什麼本作在日本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就是了。
而如果我們不拘泥於新作,縱觀全年,真正表現得最佳的作品,估計還是續作作品:《排球少年 烏野高校vs白鳥澤學園高校》以及《吹響吧!上低音號》第二季這兩部作品了吧。
當然,同樣因為不明的原因,在MAL與BGM都拿下了第一名的《排球少年》第三季,在ANI卻連8分都拿不到,我自己對此也相當不理解。該作無疑也是我個人2016年的首推作品,作品用了整整的10集來將一場激動人心的排球比賽敘寫的非常出彩,其中第4集末尾月島攔下牛若的殺球的那一幕,絕對可以算得上是系列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相比起來,雖然也不受MAL那麼的待見,但《吹響吧!上低音號》第二季應該算得上是該年得分最平均的一部作品了。該作延續了第一季的細膩與細緻,也加快了整體故事的節奏,讓故事擁有強大的感染力的同時,也能夠給人一股爽快的感覺。對我個人來說,該作後半在處理久美子因為她姐姐以及明日香學姐的事情所產生的浮躁感,真的處理的特別的好;尤其是第10集讓久美子一瞬間爆發的那一幕,至今都是最讓我感到動容的動畫場景之一。
回到2016年整體,這一年對我個人來說表現其實不算差,有耐人尋味的新作,也有讓人感動的續作;但是最後表現在數據上,卻顯得有點不溫不火。
這或許是因為到了這個時期,積極在網絡上發表評價與看法的觀眾已經入宅多年,對於作品開始有審美疲勞、並有了更高的期待與要求,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但如果我們去看接下來的2017年,要嘛就是我的這套說辭不對,要嘛,就是2017年真的強的一批。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2017年也是一年精品爆發年,但是和2011年與2014年不一樣的是,這一年輸出火力的,不只是新作(雖然這一年也有不少出彩的新作),也需要著眼於續作們的亮眼成績。如果我們看MAL的上榜名單,就會發現10部裡有8部都是續作;BGM與ANI的續作也各自佔據了4部之多。這樣的數據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見(2015年就表現得相似),但是這一年的續作確實很值得拿出來一說。
當然,雖說這一年續作的輸出很兇,但是它也和2016年類似,很難同時獲得幾個平臺的認可;如果要說真正做到的,那麼應該也就只有我個人10年代的唯一神作:《三月的獅子》第二季了。
10年代在劇情設計以及情節反轉上做得很有意思的作品絕對不少,年代的榜首《命運石之門》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但是如果要說哪一部作品,能夠用讓人匪夷所思的描寫能力,將角色心中的每一層想法、每一處細節、每一次變化都刻畫淋漓盡致,那麼至少在我看過的作品裡面,就屬《三月的獅子》做得最完美了。
當然,該作第一季因為前期的慢熱,所以還是勸退了不少無法接受這一套的觀眾,並因此留下了不那么正面的評價,進而導致第一季的評分與排名最終只能獲得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當作品來到了第二季,因為它已經有了第一季足夠長的鋪墊,讓作品得以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到更重要的情節之中,並讓第二季的故事變得更加豐富、完整、且具有深度。而這樣一個仿佛把人的一生給演繹出來的作品,這樣一個處處都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我相信真的不會有多少觀眾,在看完之後會留下特別負面的印象的。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作品的第二季獲得了非常亮眼的評價。它也是繼《命運石之門》和《銀魂'》之後,第三部能夠同時排到MAL和BGM全年代前10的作品;而在ANI,雖然其評分排不到全年代榜單的前列,但是如果仔細去調查觀眾所給的星級(代表滿意度)的話,它其實是位列全年代榜首的作品(所以我才不是很理解ANI的評分系統)。
所以,如果你還沒入坑這部作品,那麼我還是強烈推薦你去看一看這部作品的。
當然,除了《三月的獅子》第二季以外,這一年還有不少搶眼的續作;像是強勢系列《物語系列》的「終章」——《終物語 下》;又像是同樣細膩感人的《昭和元祿落語心中 ~助六再臨篇~》;另外,還有《進擊的巨人》第二季、《有頂天家族》第二季、《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第二季、《夏目友人帳 肆》、《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等,這裡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雖然2017年續作表現很強,但是也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作。但要說其中的代表的話,恐怕非《來自深淵》莫屬了。
《來自深淵》在開播之前其實並沒有受到多麼巨大的關注,畢竟其PV所展示出來的風格像極了單純的冒險故事,甚至可能都會有人將其誤會成一個子供向作品。但是當第一集開播之後,其絢麗的美術風格,其讓人難以忘懷的音樂,還有表面看似單純,實則隱隱透露出一股黑暗的故事基調,迅速的就捉住了觀眾的目光;而作品後續也一直維持著它的高質量,最後幾集的故事更是一氣呵成的將作品底層的黑暗給暴露了出來,讓人感到震撼的同時,也被角色的無奈與善良給感動。
而作品的高質量,也確確實實的反映在了各地觀眾的評價上面,分別在MAL、BGM和ANI上取得了全年代第26、108、及8的名詞;在10年代的綜合排名上,也取得了年代第5(只算新作的話第三)的亮眼成績。
除了《來自深淵》,這一年還有《月色真美》、《寶石之國》、《少女終末旅行》、《小林家的龍女僕》、《重啟咲良田》等佳作(甚至佳作以上)的作品。
也因為這樣,也從具體的TOP10綜合分數來看,2017年確實說得上是年代表現最亮眼的年份之一。但是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如果我們查看MAL在該年的全年平均分,給出的分數竟然是年代最低的一年。這或許是因為2017年除了頭部的精品,在我們視野之外還有大量表現極差的作品,拉低了全年的平均分。尤其考慮到2017年確實也是年代中(應該說是歷史以來)生產最多TV動畫的一年,所以被更多粗製濫造的作品拖後腿的可能性也是挺高的。
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你錯過了2017年如此大量的好作品,那麼我覺得還是挺可惜的一件事情呢。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比起百花齊放的2017年,2018年又再次歸於平靜。這或許就是在「精品年」之後的宿命吧!
當然,每一年肯定都有值得我們銘記的好作品,而在2018年,最值得拿出來作為代表的,就是《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了。
來到了年代的尾聲,觀眾們的口味也越來越刁鑽,對於作品的要求與期待也在節節攀升,所以單是能夠誕生出一部能夠徵服全平臺觀眾的作品,就很值得被讚許。當然本作被稱讚的理由不僅如此,它本身極高的素質,那能夠將單元劇與主線故事相串聯,並在單個故事與整體故事同時都能渲染出同一個主題的敘事能力,加上整體在線的製作水平以及相當出彩的氛圍渲染,都讓這部作品毫無懸念的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作品在三個平臺的全年代排名分別是第71、92、2名,10年代綜合排名也拿到了第6名的好成績,這其實就已經足夠說明這部作品的成功了。但是,除了我所整理的這些數據之外,它在一些大家所不知道的地方其實也有所斬獲。像是在海外的紐約時報拿下了編輯所推薦的年度十部值得推薦的電視劇;在ANI上淘汰了長期霸佔榜首的《叛逆的魯魯修》,取得了一度的全年代第一(現在被《紫羅蘭永恆花園》所取代)。
除了《比宇宙更遠的地方》,這一年同樣值得我們注意的,還有《強風吹拂》這部作品,是一部將堅持努力的意義表現得相當透徹的好作品,也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除外,我這裡也想特別說一說《紫羅蘭永恆花園》這部作品。
該作在MAL和ANI上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評價,但是在BGM上的成績只能算得上是平均以下的位置。我相信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紫羅蘭》是一部很精緻的作品,其中也有不少單元故事講得相當精彩,但同時也不可否認它在主線故事的表現卻顯得相對乏力。當然,從國外的兩個平臺來看,大家在看見如此精緻的作品之後,對於故事本身是沒有那麼大的執著的,可是在國內大家對此卻絲毫不留情面;這很可能和作品在開播前被人狂吹所引發的逆反心理有關,尤其是在作品本身的確不夠完美的情況下,不喜歡這類題材的觀眾自然就抓住了把柄,不斷放大其缺點並對此狂噴不已,進而導致最後評價兩極的情況。
對我個人來說,這部作品雖然也不會是納入我自己最推薦的作品之列,但是我自己的心態應該和多數國外的觀眾一樣(雖然我自己就是一個國外的觀眾... 誒?),就是把它當做一個精緻好看的作品,僅此而已。
這一年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品之外,對我來說上榜且值得一說的應該就是《搖曳露營》和《妖精森林的小不點》這兩部表現極佳的日常向作品了。尤其是前者,在日本甚至引起了一股「露營」狂潮,雖說沒有當年《輕音少女》那樣轟動的影響力,但是能夠像這樣引起波瀾的日常向作品也確實是很多年沒有看見了。
而對於《妖精森林的小不點》而言,雖然在各平臺的得分也說不上很高,但有趣的是,它是B站當時唯一一部拿下9.9分的作品,並直到今天都還得以維持,也算是一項特殊的榮譽了吧!
但總的來說,2018年整體的表現確實相對乏力;相比起精品,中等偏上的作品倒是多出了不少,這也在MAL的全年平均分上得以體現出來。所以即便2018年值得拿出來說的作品沒有2017年那麼多,但細細挖掘說不定還是可以找到適合你的佳作的呢!
三個平臺的年度TOP10
來到了年代的最後一年,這一年在動畫的表現上,對我個人來說其實和2018年感覺差不多;但是從數據上來看,這一年的表現甚至比2018年還要拉胯,其TOP10綜合分數也來到了全年代最低的位置,有點不勝唏噓的感覺。
這一年綜合表現最好的,還是我前面就已經花費了不少筆墨來聊的《進擊的巨人》的最新續作了。但這裡還值得特別一說的是,這個季度取得了系列所有季度以來最好的成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好成績,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段劇情是第二季以來最具爆發力的高潮篇,其中的製作水平以及故事本身的張力,都是前所未有的高;如此高濃度、高質量的10集,確實深深的印刻在了觀眾的心中,也同時反映到了各平臺的評價上。
不過如果我們只看2019年的新作的話,最能夠代表這一年的作品,應該還是《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的這部戀愛喜劇作品了吧。
本作是我近幾年來我個人最喜歡的戀愛喜劇作品。當然,在本作開播以前,它也沒有獲得多大的關注;甚至作品開播後的前兩集,它的熱度也只是表現得中規中矩。一切的轉捩點,就是第三集的ED,也就是那個廣為人知的書記舞,讓這部作品一下子就火出了圈,更在無論是日本還是歐美都引發了大量的討論熱潮。而作品後續的質量,也足以承擔起這份熱度,並用幾乎全程在線的搞笑以及逐步升溫的發糖,虜獲了眾人的芳心與喜愛。
雖然這部作品的表現很好,但我們確實也不得不承認,這部作品即便拿下了這一年三個平臺平均分的最高分,但是它的分數確實比起歷年來的代表作來得低了一些。這其實也變相的說明了這一年的表現相對其前幾年來說,確實顯得略微不夠強勢。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是因為時間距離還不遠,所以2019年表現優秀的作品還沒有觸及到足夠多的觀眾,讓更多的人來認可他們的優秀;又或者是因為我在之前就已經提到的審美疲勞問題;甚至可能因為不同地域的觀眾喜好分化越來越嚴重,才會導致這一年的作品即使質量不錯,也很難獲得很好的平均分數。
當然,數據上雖然表現不佳,這一年依舊有我自己很推崇的作品,比如像是我覺得也有機會成為經典的《冰海戰記》,比如時隔近20年的重製卻質量依舊的《水果籃子》,再比如製作、氛圍、故事都處理的很好的《Beastars》,就更不用說那個一集封神的《鬼滅之刃》了;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前去觀看的好作品。
而隨著2019年的結束,10年代也來到了終結。這個年代裡有許許多多的好作品值得我們去銘記,我自己也希望,20年代也能夠為我們帶來不輸給10年代的好作品吧!
P.S. MAL的文章中有更多的數據分析,再次推薦感興趣的朋友直接去閱讀
https://myanimelist.net/featured/2309
本文轉載自bilibili專欄—信評動畫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作者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