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文明是我們舉手投足間塑造出的美麗,滋養著城市街頭巷尾的每一個神經末梢,也成為城市精氣神涵養的源泉。今年是佛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決戰決勝之年,為此,《孝德羅村周刊》策劃推出「羅村創文ING」系列宣傳報導,關注獅山羅村人創文做法,提高市民參與創建文明城市的熱情與積極性,為文明城市創建營造良好氛圍。
敬請垂注,一起做一個合格的文明市民!
文明,是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代表著每一個市民的文明形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全體市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
5月13日,記者走上街頭,街訪了多位市民,聆聽市民對於文明餐桌和文明養寵的看法。不少人都表示,參與創建文明城市,每個人都應出一份力,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文明餐桌
構建科學衛生的用餐新風尚
走進獅山羅村的大小飯店、酒樓、茶樓等,「公共場合禁止吸菸」「不剩飯不剩菜」等文明餐桌宣傳畫和在飯桌上旋轉文明餐桌提示牌隨處可見,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低聲交談、剩菜打包等文明行為已入人
心。
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分食,可以最大限度防範和減少餐飲環節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傳播,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更能防範病從口入,減少食物浪費,構建文明、科學、衛生用餐新風尚。
那麼羅村市民怎麼看待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呢?一起來看看。
記者:你怎麼看待文明餐桌實踐行動?會引導顧客參與嗎?
正哥點心皇子服務員陳美花:倡導大家使用「公勺公筷」、拒食野生動物、提倡「光碟行動」,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開展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可以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
肯定會引導的,平時顧客點單的時候,根據經驗,如果預估顧客點多了東西,我們會先提醒,再讓顧客決定是否點。
記者:就你觀察,平時店裡顧客是否參與了文明餐桌實踐行動?
陳美花:顧客在餐桌上的文明意識挺到位的,普遍都會主動參與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平時有很多顧客都會將剩菜打包回去,你現在跟著我逛一下餐廳,可以看到基本結束用餐後還沒收拾的桌面都是光碟的。每年,相關部門都會發放文明餐桌的相關宣傳資料,我們都會張貼起來的,配合做好宣傳。
記者:你平時在外用餐的話,會主動將剩菜打包回去嗎?
羅村市民曾小雯:我平時比較少出來用餐,但是如果外出用餐有剩的話,我都會打包回去。我有一個孩子,想身體力行給孩子當榜樣。
記者:你覺得怎麼才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餐桌文明實踐活動中?
曾小雯:餐桌文明需要人人參與,如果飲食店能主動引導,消費者也文明理性消費,媒體和政府部門加強監督,那麼就可以形成合力,讓更多人知道並參與進來。最希望可以把餐桌文明融入市民日常生活,這樣病從口入的機率就會降低啦。
文明養寵
做負責任的「鏟屎官」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為生活加點「料」。作為寵物主,在享受寵物陪伴的同時,也要增強文明養寵的意識。記者採訪了羅村市民、寵物店店主、寵物醫院醫生,看看他們對文明養寵有什麼看法吧!
記者:你如何看待文明養犬?
君寵愛動物醫院(南海羅村分院)主治醫生賴微微:文明養寵其實就是規範不文明養寵行為,很有意義也很值得推行。我們經常通過發朋友圈、開講座等方式給寵物主或者想要養寵物的市民科普養寵知識。我們也計劃在疫情結束之後,開展一些公益性的講座。
記者:對於文明養寵你有什麼建議?
賴微微:作為寵物主要有責任感,要對寵物負責。然而,遺棄寵物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也很容易被忽視,我認為很有必要完善遺棄寵物的相關法律法規。
寵物主也要增強科學養寵的意識,定期給寵物打疫苗、驅蟲,寵物的飲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要選購質量過關的狗糧、貓糧等。此外,寵物跟人一樣,需要定期做身體檢查、護理,比如洗耳朵、剪指甲、進行牙齒護理等,這能有效降低它們的患病機率,從而減少它們被遺棄的可能。
記者:作為寵物主,平時養狗會注意些什麼?
羅湖花園業主李秀球:我養了一隻蝴蝶犬兩年了,平時我都會嚴格按照小區的要求文明養寵,如定期帶狗狗去打疫苗等。我家狗狗還算安靜很少吵鬧,愛玩也是狗狗的天性,為了避免吵到左鄰右舍,我會給狗狗買布質玩具,也會在家裡給它鋪墊子,讓它在墊子上面跑動。
平時我們給狗狗綁好狗繩後才會帶它去遛彎,一般會選擇人少的時間,像早上5、6時或者晚上10時後,帶它到樓下或者附近的廣場、公園轉轉,也會儘量避免人群。狗狗在外面拉了大便時,我也會立即用紙巾撿起,扔到垃圾桶。
記者:對於積極響應文明養犬的號召,你能做些什麼?
C+寵物店店主劉燦輝:我認為,作為寵物的主人,如果真的喜愛寵物,應展現自己的責任感,讓寵物獲得他人的尊重。而作為寵物店的店主,我在寵物護理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除了用心為每一隻寵物做好日常護理,我也會積極跟客戶普及寵物的護理注意事項。
統籌/珠江時報見習記者楊世聰文/珠江時報記者彭燕燕原詩傑
見習記者楊世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