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車主,隔三岔五就要去加油站報到,怎麼省錢當然是最關心的話題。最近看到「團油」APP的廣告挺火的,打出了「初夏冰點價」的宣傳,有了價格這個最直觀的賣點,自然是挺動心的。
其實,在團油還叫做「車主邦」的時候,我就在微信公眾號中關注了它,還加過幾次油,便宜是便宜,只是和我平時的通勤路線不太順路,也沒太在意。今年好像是品牌升級為「團油」,而且在主推APP,拿出不少補貼來吸引用戶,應該是想要以此搶奪用戶了。
最近在抖音等平臺都可以刷到不少的廣告,看來官方最近的推廣力度確實很大。而對消費者來說,能不能花更少的錢,這才是最關心的吧。
優惠力度也就那樣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比價,在團油APP中提供了方便的篩選方式,比如按距離、品牌等,還可以查看支持的油號,免得到了又沒油可加。
就拿最多人使用的92號汽油來說,搜索附近的加油站,可以看到很多加油站可選,也可以在地圖上顯示它們的具體位置。
可以看到價格最低的桂花園加油站(4.66元/L)距離我不到3公裡,但是這是顯示的直線距離,在高德導航中行車距離5公裡,預計時間15分鐘,這還是工作時間幾乎沒有擁堵的情況。而加油站雖然在渝中區,但是位置比較偏。熟悉附近路線的朋友可能知道,加油站在網紅地李子壩輕軌站附近,道路比較窄,兩旁經常停了很多車,爬坡上坎的其實並不方便。
但是由於不在我的通勤路程中,如果專門繞過去加油,來回至少十公裡以上,上下班高峰期過去肯定堵死,得不償失。
作為對比,我看了一下此前經常使用的一個加油平臺,不做廣告就不提名字了。目前本市的掛牌油價是5.59元/L(92號),在這個平臺星期一三五的會員價直降0.5元/L,也就是5.09元/L(當月加油400元以上優惠更多),看起來比團油貴了幾毛錢,但是勝在順路。
在非會員日加油還送一些生活用品,而且這個會員只需要關注公眾號即可,不用任何APP或者預充值。
在這裡,我是以團油中的最低價進行的比較,從截圖中也可以看到,團油中有不少的加油站其實是在5元以上的,並不比我日常使用的平臺便宜。而且每個人的通勤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如果順路,附近剛好有便宜的加油站,是可以試試的。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
因為關心這個話題,所以我也上網查了一下團油的評價。
剛打開百度輸入團油兩個字,其實我是嚇到了,彈出的關鍵詞都是「團油騙局」、「團油加油優惠是真的嗎」、「團油可信嗎」,這樣的搜索關鍵詞,似乎只在一些傳銷、龐氏騙局之類的地方才能看到。
而底部的推薦搜索同樣有很多類似的東西,大多都是和套路、騙局等相關……雖然這並不說明團油就真的有問題,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有不少的消費者對它是有疑慮的。
在知乎上,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至於為什麼便宜,這幾條回答比較有代表性:位置偏遠,大多是民營加油站,油品不一定能保證。
不過,油品質量應該可以放心,因為正式運營的民營加油站都需要通過油品經營資質的認證,只是能達標,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同樣的,在抖音、黑貓投訴等平臺,也有不少的消費者表示在團油中遇到加油量和油表不符、無法退款等,類似的問題非常多。民營加油站和團油並沒有非常嚴格的上下級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合作關係,所以缺乏約束,自然暴露出許多問題。
加油站老闆:我們也難
前面也提到,民營加油站因為資金壓力,比不過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大企業,所以位置一般都比較偏,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入駐團油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其實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同樣因為加油站位置的原因,再加上優惠力度並不太大,專門繞路去的顧客並不多,所以大部分客人還是之前的熟客。
有媒體曾報導團油APP會從每筆訂單中抽取1%的服務費,再加上新客不多,老顧客開始用團油之後,服務費仍然要由加油站承擔,運營成本反而升高了。
另外,有的民營加油站會主動讓利推出一些優惠活動以吸引消費者,但是通過團油結算,反而會比加油站自己給的優惠更低,最後仍然按高價結算,「兩頭吃」。甚至還有業務員要求加油站刷單幫忙完成業績,製造假流水,問題非常多。
另外,團油還提供了Plus會員(連續包月12.8元,季卡50.8元,年卡188.8元),每月都會送一些優惠券,那麼,消費者是真的能得到實惠嗎?
據知乎網友Suliko發帖表示,自己購買了團油的Plus會員,同一個油槍的95號油,同樣加43.66升,Plus會員付費217.45元,而非會員只需195.62元,反而更便宜。
Suliko多次聯繫團油的客服,得到的回覆都是「我們會在一個工作日給您回電」,一個多月了都沒能解決問題。
「燒錢」帶來的增長能長久嗎?
經過這些調查,其實可以發現這樣類似的問題非常多,團油以大量補貼打出低價油吸引用戶,一邊誘導消費者購買會員提供所謂的「優惠」,一邊收取加油站的「服務費」,刷假流水,是不是想起剛剛「爆雷」的瑞幸咖啡,至少人家給消費者的價格是真實惠……
其實團油(那時候還叫車主邦,也就是能鏈集團)成立於2016年,在2017年做推廣的時候就以加油補貼吸引用戶,那時候的價格其實是真的比較優惠,對加油站的政策也還不錯,在2018年,曾經對外宣布投入上億元進行補貼,我也是在那時候得知這個平臺,並且還用過很多次。
但是顯而易見,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長時間靠補貼來留住用戶很難持續下去,像是曾經的網約車平臺、外賣平臺等,「燒錢」的結果幾乎都是兩敗俱傷。像我們熟悉的Uber,退出了中國市場,美團等平臺,也開始慢慢漲價。
雖然目前暫時沒有爆出團油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新聞,但是最近有渠道的消息都稱團油正在內部進行大面積裁員,每個省、每個城市都有涉及。
為此,我們也聯繫了團油內部某知情人士,稱團油內部從基層員工到管理層都有人事變動,最近一兩個月,裁員比例應該在30%左右,很有可能是即將進行下一輪融資,準備縮減公司運營成本。
依靠「補貼」發展,這樣依靠「燒錢」的經營模式肯定不會長久,對於我們這些用戶來說,得不到優惠自然會選擇其他的平臺加油。所以,大家在購買會員/充值的時候,還是要多個心眼,多比較,不要因為打出的所謂「最價低」就購買會員/充值,況且,它所謂的「最低價」也並不一定能便宜多少。
(編輯:h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