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貴州省法援中心
疫情期間,更多人選擇「網購」來解決日常購物需求,「代購」這個行業更是風靡每個人的「朋友圈」,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代購」買到假貨,正值「3·15」之際,貴州12348律師來告訴您「朋友圈」遇到「假代購「怎麼辦?
案情簡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市一名代購在微信朋友圈推銷自己近期從韓國買回來的商品。在此名代購「朋友圈」中,「直播行程」、「實拍掃貨」、「位置定位」詳細展現了自己的整個行程。
由於韓國現處於疫情嚴重國家,根據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從疫情嚴重地區及國家返回北京的人員,均需要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故該名代購鄰居向當地派出所舉報,要求其居家隔離。
但派出所回復確讓人大跌眼鏡,經查詢該名代購及其配偶近期都無出境記錄。
常見套路
1.物流造假
通過修改物流信息或將貨物寄到國外從國外直接發貨造假。
2.「憑證」造假
不少代購建立客戶信任都是靠「憑證」,一般的「代購憑證」包括轉帳記錄、交易記錄和聊天記錄,然而這些同樣可以通過作圖軟體做出來。
其實就算有商品小票也不能完全保證代購的真實性,網上有很多高仿小票的模板,即便和真的小票放在一起對比,也看不出任何差別。
3、地理位置造假
很多代購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在國外,會用微信的地理位置定位,然而這個定位系統,其實也有漏洞可鑽。在一些電商平臺,有商鋪為微商及「代購」量身打造了「代發朋友圈」的業務。
4.朋友圈小視頻造假
很多代購都喜歡在群裡或者朋友圈裡發小視頻,以此來表示自己「親身」去現場採購。然而,這種類似代購的視頻能夠在網上輕鬆獲得,接著發在自己的朋友圈,偽裝在國外代購了。
5.外包裝造假
為了不讓購買者通過外包裝辨別真假,萬能的假代購想到了用正品包裝造假的方法。通過網上的一些途徑購買到正版商品的包裝,再將假貨裝進裡面進行售賣。
如何維權
1、與購買方或購買平臺進行協商退貨退款。
2、撥打12315或請求所在地消費者協會組織調解。
3、協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如果銷售方涉及詐騙或販賣大量假冒產品,可以向公安機關進行報案。
5、一定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如:聊天記錄、信息、物流信息、收貨單、購買記錄、轉帳記錄等,不限於此。
律師建議
1.微信好友發布廣告分兩種,一種是好友發布的廣告,另一種是好友轉發好友的廣告。對於轉發的廣告要反覆確認,如果無法保證產品來源,就不要購買。
2.選擇好交易方式。如果賣家要求進行銀行轉帳或者支付寶直接付款,消費者要提高警惕,儘量選擇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臺交易。即使出問題,也可以申請退款退貨,避免財物兩空。
3.如確定要購買此產品,最好建議貨到付款並要求擁有驗貨權利,並提前了解該商品如何驗證。
4.平時網購及代購一定要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比如:收貨單、購買記錄、轉帳記錄等】,以便後期出現糾紛時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在本案中,該女子「假代購」,其若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其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網購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一定便利及優惠,但是同樣消費者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權路上,貴州12348律師伴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