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哀!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血戰

2020-12-23 四川在線

老兵李聖言曾接受封面新聞專訪。

老兵檔案

姓名:李聖言

年齡:103歲

原籍貫:四川簡陽

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

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

「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鏗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

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我們敵後作戰很少硬碰硬,就是要讓鬼子疲於奔命,睡不了一個安穩覺。」生前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李聖言曾說,他從不後悔當兵打鬼子,也很欣慰在晚年時,還有很多年輕一輩願意聽他講他和兄弟們一起打鬼子的事跡,「我們沒有被忘記。」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老兵離世

數百位志願者自發哀悼

「李聖言老兵『歸隊』了。」12月1日下午開始,一則關於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的消息,在四川各大志願者群裡轉發,數百位志願者通過線下和網上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哀悼。

李聖言的孫女李清竹證實了這一消息。她說,爺爺是12月1日下午1點44分離世的,老人是右側橋腦急性腦梗死,從發病到去世太快,從面部來看就像睡著了一樣,走得安詳,「大部分親友都趕回來了,預計是3日下午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助,讓爺爺在晚年找到了很多戰友。」她說,這些年各地的志願者給了老人更多關心,讓他同健在的抗戰老兵群體有了聯繫,老一輩聚在一起聊聊往事,老人每次都很開心,「今天看到這麼多人關心爺爺的消息,家人很感激,爺爺在天上要是能看到,也一定會很欣慰。」

崢嶸歲月

曾血戰臺兒莊

提到李聖言,熟悉他的人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他把拐杖往身前一杵,腰杆筆直,目光如炬,在聲音起伏之間,那段硝煙瀰漫的抗戰往事就出來了。

1938年,徐州會戰爆發,山東戰事吃緊。李聖言所在的140師接到命令,前去支援作戰。「我們在運河邊上駐守,距離臺兒莊只有幾公裡。」他記憶尤新的是,那個雨天,他們從運河往禹王山趕去,同王銘章率領的122師會面,一路上看到殘垣斷壁、隨處可見敵我軍人屍體,「那股腐爛的味道和著雨水,讓不少戰士聞著就吐了。」

同年4月,他所在部隊剛剛接替122師防守臺兒莊天然屏障——禹王山,就遭到日軍對陣地的狂轟濫炸,親眼目睹身邊大量的戰友當場犧牲,機槍、炮彈的聲音不斷,衝鋒和阻擊一次接一次,「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周圍好多戰友犧牲了,但我們最終守住了陣地,打退了鬼子的一次次衝鋒。」

赴蘇北打遊擊

讓敵人害怕

1938年,臺兒莊戰役結束不久,140師遭到日軍攻擊,李聖言帶領的勤務兵與部隊失散。「我當時帶著80多個兄弟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為了救徐州西南地區的一個村莊,他們將村裡實施暴行的日偽軍趕走,還打死了6名騎兵,引起日軍關注,也讓時任魯蘇皖遊擊總指揮的李明陽對他們產生了興趣。

之後,在李明陽邀請下,李聖言加入他的隊伍,在蘇北打遊擊。李聖言被任命為魯蘇皖第二縱隊12中隊中隊長,負責聯絡臺兒莊戰鬥後流落到江蘇等地的士兵。當年年底,這支部隊由80多人發展到近200人,李聖言更是在這一帶打出不小的名氣,因作戰英勇被稱為「小蠻子」隊長。

鹽城、泰州、興化、東臺等地,都是他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只要日軍進村搶東西,他們就會組織人手埋伏,鬼子走近,他們就打槍偷襲,但很少硬碰硬,讓日偽軍找不到方向。

在數不清的戰鬥中,他的右手、頭部、大腿都曾負傷。在蘇北的7年遊擊裡,他率領的隊伍成了日偽軍十分頭痛的存在,曾幾次暗殺、圍剿、勸降都以失敗告終。

抗戰「活化石」仙逝

是川人抗戰歷史的損失

當年340萬川人出川抗戰,付出64萬傷亡之慘烈代價。在上海蘊藻浜河畔,千裡奔馳的川軍在淞滬上空打響了四川抗戰的第一槍;在山西東陽關山頭,力阻日寇進攻,兩千川軍將士壯烈犧牲;在緬北、滇西密林中,至今還留有遠徵軍昔日的鐵血戰場和被歷史掩埋的墓碑……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健在的川籍抗戰老兵僅剩數百人,隨著時間推移,抗戰老兵「凋零」的速度越來越快。

「李聖言這樣高齡的抗戰『活化石』離去,是四川抗戰歷史的一大損失。」四川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說,李老見證了川人為民族、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英雄已逝,但希望他們那代的抗戰精神,能被更多年輕人所了解、學習。

相關焦點

  • 當年搶來輕機槍河邊殺鬼子的 108歲抗戰老兵走了
    2015年7月,103歲的鄭天付老人曾回南充老家省親。2020年9月3日,中國人民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然而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1938年夏天,鄭天付隨部隊出川抗戰,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大別山大界嶺和小界嶺戰役等。鄭天付有一手好槍法,曾帶新兵訓練。有一天,他與參謀長騎馬途經武漢西北一個叫沙河鄉的地方,發現有五六個日本鬼子在河裡洗澡,服裝和武器放在河岸邊,岸上還有馬匹。參謀長問鄭天付,敢不敢去搶日本人的武器,鄭天付說「敢」。然後他持槍偷偷靠近河岸,參謀長跟在後面掩護。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這些逝去的「面孔」不應被遺忘
    如今,隨著時間推移,為數不多的健在抗戰老兵正在「凋零」。我們同關愛老兵志願者共同梳理了近年來在川離世的部分老兵,希望他們的抗戰故事和抗戰精神,能被更多了解和學習,同時也希望更多人能記住這些抗日「面孔」。 孔誠
  • 抗戰老兵,今天您最帥!
    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9月6日,來自玉林城區、福綿區、興業縣及北流市的8名抗戰老兵相聚玉城,參加由廣西壹方慈善基金會、援助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北流市中力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暨向抗戰老兵致敬公益活動。這些老兵,年齡最小的93歲,最大的99歲,他們一同緬懷為國、為民族犧牲的戰友,追憶往昔抗戰的崢嶸歲月。您就是英雄。
  • 陝西抗戰老兵王蒙芳離世享年102歲,曾教導後輩踏實做事、低調做人
    這是陝西抗戰老兵關愛團的志願者寫給百歲抗戰老兵王蒙芳的歸隊追思辭。102歲的抗戰老兵離世 其家人將永遠記得老人教導的「忠孝」品質12月18日,出生於1919年11月的抗戰老兵王蒙芳離世,享年102歲,12月19日,王蒙芳的追悼會在西安市棗園北路三民漢風苑小區舉行。
  • 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離世 家人:他生前最愛講抗戰經歷,愛敬軍禮
    生前的水青山水青山,甘肅臨洮人,自幼習武,1937年僅16歲參軍,在甘肅天水應徵入伍,參加南京保衛戰後整編入71軍36師107團,曾參加攻打開封、曲興集、富金山的戰鬥。抗戰勝利後,水青山離開部隊。水青山曾回憶。每次回憶起哪些經歷,水青山臉上流露出情不自禁的激動和感慨。1940年3月,水青山隨部隊開赴晉東南地區與日軍周旋數月,首戰即力克長治。後至陝南豫西地區休整,繼而南下入川,於1941年7月進駐西昌。1942年3月,水青山奉命隨隊進入雲南,作為遠徵軍的後援。水青山先後參與滇西反攻、強渡怒江、攻佔騰衝等戰鬥。
  • 川軍抗戰電影《九條命》成都首映 百歲抗戰老兵現場再憶戰火歲月
    活動現場,除了影片主創亮相,馬定新、蘇國章、羅見淵等抗戰老兵也參加了首映禮。 《九條命》由錢路劼導演,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湘南戰場中,由秦浩忠帶領的川軍一個連隊最後的九人,在彈盡糧絕之際,為保護當地百姓,掩護群眾撤退,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犧牲在異地他鄉的故事。
  • 97歲梓潼抗戰老兵王萬幫「歸隊」 曾參加殺敵戰鬥無數
    四川新聞網消息(彭彬 記者 楊宗友)11月17日清晨,綿陽市梓潼縣黎雅鎮崇文村抗戰老兵王萬幫「歸隊」,享年97歲。老伴已先於他去世,兒子在外務工,生前他和孫子住在一起。2017年3月,企業家趙斌通過媒體看到醫療志願隊幫助94歲的抗戰老兵王萬幫的報導後,就與同樣是老軍人的父親專程回到家鄉去看望他,為他贈送了2千多元現金和牛奶、水果等慰問品。兩位素不相識革命老人上演了一場「遲到62年的握手」,在梓潼傳為佳話。
  • 「四川造」電影《九條命》成都首映,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與之不同的是,這是一部「四川造」、聚焦川軍抗戰的電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導演與製片人都出自峨影、主角們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讓這部電影川味濃鬱。11月5日,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的電影《九條命》在成都舉行「致敬英雄」首映儀式,導演錢路劼、製片人張國平、主演郝星棋等主創悉數到場,還有川軍老兵分享當年抗戰經歷,令人十分動容。
  • 108歲川籍女紅軍劉文治去世,曾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
    封面新聞9月29日消息,9月29日早上,封面新聞獲悉,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四川籍女紅軍劉文治於2020年9月28日下午16點08分,在重慶去世,享年108歲。(原標題《108歲川籍女紅軍劉文治去世 曾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遊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 好萊塢傳奇柯克·道格拉斯去世:享年103歲 黃金時代最後偶像
    ,享年103歲。 「我和我的兄弟們非常難過地宣布,103歲的柯克·道格拉斯今天離開了我們。」麥可·道格拉斯周三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他是一位傳奇,一位來自電影黃金時代的演員,他在自己的黃金年代非常活躍,同時也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對正義的承諾和他所相信的事業,為我們所有人的追求樹立了一個榜樣。」
  • 當年94歲抗戰老兵過世,生前捨不得買肉吃,卻捨得捐贈百萬家產
    而對於大多數抗戰老兵來說,即便在和平年代也要堅守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當年,江蘇94歲抗戰老兵過世,他生前出了名的「摳門」,死後才知竟然有百萬家產。抗戰老兵季華這位老兵名叫季華,他年輕的時候曾是華野十一縱隊的一名士兵。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和無數的革命先輩一樣付出了自己的鮮血和汗水。
  • 認證一個抗戰老兵,究竟有多難?
    志願者李磊告訴記者,他所接觸的大多數抗戰老兵並沒有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好處。在很多地方,民政部的文件還是一紙空文。《南方周末》記者曾在採訪中證實,由於民政部文件只是一個指導意見,一些省份民政廳對地市級民政局也沒有硬性要求。市民政局向下傳達上級精神後,各個區縣沒有報上名單。長期從事關愛抗戰老兵工作的深圳龍越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聲稱沒有錢。
  • 張家界97歲抗戰老兵紀念抗戰犧牲戰友:榮譽屬於千千萬萬戰士
    【摘要】97歲的抗戰老兵胡建是張家界慈利縣零陽鎮萬福村人,19歲上戰場浴血奮戰,誓死守衛駐地。他說當兵幾年,光榮一輩子。97歲的抗戰老兵胡建是張家界慈利縣零陽鎮萬福村人,19歲上戰場浴血奮戰,誓死守衛駐地。他說當兵幾年,光榮一輩子。
  •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2017年6月份助養金發放明細
    、關愛抗戰老兵萍鄉群等為老兵集結1年的生活費,感謝所有的捐贈人,關愛老兵,感恩有你~以下為6月份抗戰老兵助養金發放名單&指定認養老兵名單:2013年6月,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正式啟動「抗戰老兵助養行動」,該項目對倖存的抗戰老兵提供500元的月度資助,直至抗戰老兵本人離世。離世後可由家屬或責任志願者申請忠孝帛金2000元,傳遞最後的關愛。
  • 101歲抗戰老兵去世,堅稱「八百壯士跳黃河」系謊言並起訴影片方
    12月18日,陝西抗戰老兵王蒙芳在家中病逝,享年101歲。自稱一輩子沒跟人結過怨的王蒙芳,到了晚年,因起訴抗日電影《咆哮無聲》而聞名全國。王蒙芳生前曾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抗戰時期,沒有發生「八百壯士跳黃河」的事情,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歷史也不該被後人杜撰、歪曲。1919年出生的王蒙芳,是陝西西安人。青年時,老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六軍177師,先後參加了中條山戰役、豫中會戰等抗日戰爭。
  • 抗戰老兵剪影:當年軍帽裡寫著「死」字 | 圖片故事
    2015年,郭育嵩停了大半年工作,一個人跑了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看望了100多位抗戰老兵,陪他們聊天,為他們拍攝照片。他成了一名老兵志願者。 老兵中,年齡最大的有107歲,「他們是抗戰期間的小夥子小姑娘,我們見面的時候已經是一百歲上下的老爺爺老奶奶了」。 起初,他只是想來看看他們,沒想過要拍片子。
  • 追尋老兵足跡 致敬抗日英雄——《幸福向前衝》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
    劉士平:已經90歲高齡的偵察兵劉士平,從1943年參加抗日到成為中國的第一批海軍,這段崢嶸歲月留給老人的只有一種意識:「我是黨和國家的一個兵,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黨和國家需要我,我都會站出來。」在抗戰勝利70周年來臨之際,老人接到了來自黨和國家的觀禮邀請。老人說他曾無數次夢到去北京觀禮,沒想到真的會實現。
  • 走訪抗戰部隊、抗戰老兵和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抗戰老兵秦光星在雲南大理逝世 享年99歲
    記者3日從大理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獲悉,家住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的抗戰老兵秦光星8月2日00:50逝世,享年99歲。  秦光星1920年11月生,廣西柳州人。1937年在雲南省立師範學校讀書期間,考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本部14期輜重科,畢業後分配至軍政部直屬輜重汽車第五團擔任準尉司務長,後調至西南運輸處任華僑先鋒第三大隊第三中隊擔任上尉中隊長,在緬甸臘戌、密支那至大理喜洲沿線搶運抗戰物資。1943年進入大理幹訓團學習,結業後分配至遠徵軍司令部參謀處,滇西大反攻期間編入預備二師第五團,任中校參謀,參加騰衝戰役。1958年後定居大理州雲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