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演員請就位2》是目前最火的綜藝節目,沒有之一。
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它的話題性。
《演員請就位》,顧名思義,是以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與標準來測評參與者,而不是流量明星或是偶像。
於是,一貫實話是說、直言不諱的李誠儒在忠於熱愛表演的自我與天性的前提與基礎上,在每一次發言與點評的時候,無疑都在做著一個性情演員的自白。
他的那些話,究其本質,是自我對演員職業的敬意、理解與尊重。是一個真正的演員對自我以及其他演員的要求與衡量。
他的每一次點評,看似都在戳穿與解構,實際上是在幫助與建構。
仿佛一個演員的靈魂的自救與他救。
嚴格來講,這並不是所謂的毒舌。他的用詞,比如: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味同嚼蠟等,恰如其分的表現了他的感受。
他的話應該更像一陣清風吹向依舊渾噩的參賽者。
《演員請就位2》的一個最大的槽點,就在於有些掌握這群所謂的演員的生殺大權的導演,過於按照自己個人的主觀喜好去評判參賽者。
比如引起眾議的郭敬明發給何昶希S卡。
拋除個人喜好暫且不論,就算是一種鼓勵,那麼這種對某一具體參賽者的鼓勵,對其他的參與者公平嗎?
這是不是一種偏向性意見,實施以後,實際上剝奪了其他參與者得到S卡的可能的權利?
因此,作為這樣一檔節目來說,客觀公正其實最重要。
每個參與節目的導演都應該給予參賽者大致相當的公平性。
不要說對某某人應該鼓勵,實際上,每個參與者不是都應該鼓勵嗎?
而李誠儒的性情之處在此時一覽無遺。
他的心裡始終有一桿秤,他要以一個演員的業務能力來評價與要求參賽者。
這實在不是什麼苛刻,因為,該節目就是以演員就位為主旨,而不是噱頭。
當李誠儒發現,他所認定的遊戲規則與一些導演心中的遊戲規則不符並且產生摩擦時,他必須站出來指出方向性的問題。
這只是一個真正的演員的自白。
他說:「我不允許玷汙它(演藝事業),我不允許你們胡來,我要維護它,因為它是我一生最熱愛的事業」。
他並不刻意的針對流量明星與選秀明星,他所稱讚的馬伯騫就是選秀出身。
但是,他所懷疑的是流量與選秀這一現象的底層邏輯與合理性。
他覺得當下的娛樂生態是:有許多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的現實處境遠遠不如一些幾個月速成的選秀明星。
這其實既不合理,又不公平。是對一種合理規則的扭曲從而產生的另一套規則與話語體系。
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單薄的,面對這一套已經成型的系統,李誠儒在指出其不合理之處外,只能離開而不參與其中。
他在《演員請就位2》中所有的表現以及最終的罷錄,其實都是一個性情演員的內心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