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的當口,電信詐騙分子趁機蹭了波熱度。據報導,近日,北京等多地市民收到假借官方機構名義發出的詐騙簡訊,要求市民點擊連結預約接種新冠疫苗。簡訊以當地疾控中心名義發出,顯示新冠疫苗已開放預約並附上預約連結,引導居民點擊繳費。一些時間有誤、網址不明的詐騙接種信息,還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被多次轉發。北京、四川、浙江、陝西等地疾控中心或公安機構,已經相繼發布緊急通報闢謠。
交友詐騙、刷單詐騙、5G 詐騙 …… 電信詐騙案件的一貫特點,就是緊跟社會熱點,不斷花樣翻新。瞄準新冠疫苗上市時間,以疫苗預約接種為誘餌,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老騙術。究其目的,不外乎通過獲取對方信任、設置木馬網站等手段騙取錢財,或是先套取個人關鍵信息,再利用這些信息謀取不法利益。對於受騙者來說,要遭受財產損失,還可能因個人信息洩露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北京日報
# 警惕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近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電信詐騙,騙子以預約新冠疫苗為由,發來虛假連結,請勿相信!# 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 新冠疫苗
視頻號
相較於以往種種電信詐騙套路,設置 " 新冠疫苗預約 " 騙局,利用公眾對接種疫苗的急迫心理,更加具有迷惑性;無論是性質還是危害,也都更加嚴重。新冠疫苗是戰勝病毒的有效武器,也給全社會防控疫情帶來極大的信心。疫苗接種工作,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關係整個防控大局,誰先打、何時打、去哪打,都應該嚴格依照國家的部署,容不得有半點閃失。詐騙分子四處散布虛假的新冠疫苗預約消息,既誤導受騙者,也擾亂正常接種秩序,給防疫工作搗亂添堵。
電信詐騙本就觸犯法律,妨礙防控大局,更是罪加一等。根據《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假借研製、生產或者銷售用於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義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以詐騙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以疫苗為名詐騙,警方除了提醒公眾及時刪除詐騙簡訊,更要對詐騙分子精準打擊。只有從嚴從快,只有打到疼,才能真正產生震懾作用,打擊疫苗詐騙的上漲勢頭,保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國家對於接種新冠疫苗的信息發布相當清晰透明,將免費提供疫苗接種服務,老百姓不用掏一分錢。來源不清的預約信息以及要求付費的接種通知,一望而知就是假信息。收到類似的簡訊,市民要擦亮眼睛,別再上當受騙了。
來源 北京日報
編輯 段筠 / 編審 李楓 / 籤發 蒲謀
【來源:ZAKER貴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