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發現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 埋葬7代人

2020-12-24 中國網河南頻道

【鹹陽發現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記者今天(3日)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陝西西鹹新區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埋葬王韶、王韶嫡長孫王弘、北周原州刺史王楷(王韶祖父)長子王顯、王楷長孫王仕通等數代七人,這是目前所見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兆域。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該墓園由方形圍溝和7座墓葬組成,圍溝形成的兆域南北長147.7米,東西寬138.5米,面積21360平方米,是目前所見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兆域。墓園內埋葬王韶、王韶嫡長孫王弘、北周原州刺史王楷(王韶祖父)長子王顯、王楷長孫王仕通等數代七人。王韶墓規模最大,系地面有封土的7天井雙室土洞墓,全長60米,深13.6米,其規模僅次於潼關稅村隋代壁畫墓,遠高於已發現的普通隋墓。

考古人員介紹,兆域內分布有7座墓葬,均為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土洞墓,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北周-隋代墓葬形制特徵。以M1王韶墓規模最大、等級最高。M1地表原有封土,早年被推平,現僅存底部厚約0.3米。該墓被盜嚴重,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隨葬品67件(組),散亂分布在墓室和壁龕內,器形可辨有武士俑、鎮墓獸,騎馬俑、立俑及陶豬、陶雞等。另有少量墓誌殘塊,無法復原。

M7的規模僅次於M1,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隨葬品59件(組),有武士俑、騎馬俑、立俑,陶罐、陶瓶,銅釵、銅鏡、銅飾等。

M3王仕通墓為斜坡墓道2天井的前後室土洞墓,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陶罐、銅錢和墓誌等隨葬品4件(組),據志文知墓主為北周原州刺史、冠軍侯王楷長孫王仕通,終於北周保定年間,隋開皇九年遷葬祖塋。M6王顯墓是所有墓葬中隨葬品最豐富的,共出土66件(組),主要分布在前室,以騎馬俑和立俑為主。王顯為王楷長子(應為王仕通之父),終於北周,與王仕通同日遷葬。

M4王弘墓共出土陶罐、銅鏡、帶鉤和墓誌等隨葬品7件(組)。王弘系隋項城公王韶世孫、主持修建大興城的隋工部尚書、安平公宇文愷外孫,11歲夭亡,開皇十五年與早夭的北周廣城公段永(爾綿永)孫女段娘娘冥婚合葬祖塋,並與王韶同日下葬。

王韶字子相,《隋書》有傳,世居京兆,北周至隋履立軍功,在隋任并州長史、項城公,先後輔助晉王廣和秦王俊鎮并州,頗受隋文帝信賴。煬帝即位,追贈司徒、尚書令、靈豳等十州刺史、魏國公。王韶與宇文愷聯姻,其亡孫與北周名將段永孫女配冥婚,顯示了關隴集團極力經營家族地位、維持家族影響力的努力,這也是他們建設家族墓地的目的。

隋王韶家族墓園內的7座墓葬分布規律,形制統一,隨葬器物具有典型的隋代特徵而無北周特徵,顯然是隋代規劃的墓園。出土的4合墓誌記載,王韶家族墓園在至少隋開皇九年(589)和開皇十五年(595)兩次下葬,兩座墓為亡於北周時代的家族成員的遷葬墓。王顯、王仕通墓誌明確記載遷祔於冠軍侯之塋域,以墓葬規模和位置來看,M7極有可能就是隋初下葬的北周冠軍侯王楷墓。

隋王韶家族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主身份明確,出土物較為豐富,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徵、成員的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相關焦點

  • 鹹陽發現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
    原標題:鹹陽空港新城發現隋王韶家族墓園 墓園兆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三秦都市報—三秦訊(記者趙爭耀)7月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該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
  • 陝西鹹陽發現規模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
    我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出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由隋代貴族王韶墓等7座墓葬組成。出土了武士俑、騎馬俑、墓誌、銅鏡等大量文物。此外,考古人員在墓園外還發現了方形圍溝,面積21360平方米。
  • 鹹陽發現迄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隋代墓園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該墓園埋葬王韶家族數代七人,是目前所見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兆域。
  • 鹹陽發現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 由方形圍溝和7座墓葬組成
    三秦都市報—三秦訊(記者趙爭耀)7月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該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
  • 陝西發現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隋王韶家族墓園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透露,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考古人員在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這是目前所見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兆域,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徵、成員的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陝西西鹹新區發現隋代王韶家族墓園
    編輯: 郝雲菲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西安7月6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日前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
  • 陝西西鹹新區發現隋代王韶家族墓園[組圖]
    新華社發(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新華社西安7月6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日前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一隋代家族墓園進行了發掘。
  • 鹹陽發現最大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園 墓主為北周冠軍侯王楷
    7月3日,陝西考古學研究所對外開放公布信息,今年10月至今年五月,貴院在灃西新城空港新城底張街道社區韓家村挖掘了一座詳細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該墓園由正方形圍溝和七座陵墓構成,圍溝產生的區域南北方長147.7米,物品寬138.5米,總面積21360平米,是現階段所聞的經營規模較大的、儲存最詳細的隋代墓園兆域。王韶墓經營規模較大、級別最大墓園內安葬王韶、王韶嫡長孫王弘、北周原州刺史王楷大兒子王顯、王楷長孫王仕通等相率7人。七座陵墓均為陡坡墓內多露臺的土洞墓,坐南朝北,具備典型性的北周——隋代陵墓型制特點。
  • 陝西發現迄今為止最大隋代貴族墓葬群,超2萬平米!
    考古工作人員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此次發掘的隋王韶家族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主身份明確,出土物較為豐富,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7月3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陝西發現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為王韶家族墓園。王韶墓全景。
  • 王韶家族墓園,一座隋朝貴胄陵墓,展示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7月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在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考古人員在墓中發現了武士俑、騎馬俑、墓誌等大量文物,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
  • 鹹陽曾用名「新城」?史料依據來了!西鹹新區發現大型漢代墓地
    目前考古隊創新田野考古模式推進發掘進度,認真總結多方經驗,由於大堡子墓地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對進一步研究秦漢時期鹹陽周邊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樣也在西鹹新區,去年11月考古隊發掘了一座隋代家族墓園同樣引起了考古屆內的關注,隋王韶家族墓園面積21360平方米,由7座墓葬和周邊的方形圍溝組成,整個墓葬規模宏大完善,在隋代墓園兆域裡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個,保存的也相對完整。王韶墓全長60米,深13.6米,共出土了各類隨葬品67件(組),另有少量破損嚴重的墓誌殘塊。
  • 世界上時間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竟然是曲阜孔林
    孔林位於曲阜城北面,又被稱為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後裔的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在此地埋葬後,兩千多年的子孫連接著冢被埋葬,到現在為止樹林裡有十萬多個墳墓。這是非常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編年史」,園內有清代建築的觀樓、享殿、宋代雕刻的石人、石獸等,自孔子以來,孔氏的歷代子孫也多在這裡被埋葬。
  • 疫情期間,西安鹹陽哪家墓園開門了?安葬、祭奠咋辦?答案在這
    疫情防控期間,西安、鹹陽很多墓園都閉館,也停止各種接待服務。很多人都問:安葬咋辦呀?誰知道墓園開門了麼?01唐昭陵墓園復工日期:3月1日可辦理業務:諮詢、代客祭掃、看位、安葬、寄存>是否有福利:有要求: (1)園區在疫情未完全解除期間不提供車輛服務,安葬祭掃客戶需自行駕車往返; (2)安葬儀式逝者親朋不超過 5 人,客戶忌日、百天、周年、三周年等祭掃活動家屬限定不超過 3人; (3)籤合同客戶不超過 2人;
  • 中國有一墓園,埋葬著5名侵華日軍,屍體被反綁下跪,永遠贖罪!
    在雲南的騰衝縣城西南1公裡處有一座佔地80餘畝的墓園,叫國殤墓園。聽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到,這是一座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將士們的墓園。
  • 國外著名墓園
    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不僅是巴黎市內最大的公共墓地,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除了長眠著美國音樂明星吉姆·莫裡森、波蘭鋼琴家蕭邦、英國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和法國女歌唱家伊迪絲·琵雅芙外,公墓中還修葺著悼念納粹受害者的紀念碑。
  • 西安墓園封閉可網上祭掃 有墓園為7萬多墓位免費祭掃
    據了解,西安霸陵墓園存放了近2萬人的骨灰,目前只有7個人在工作,所以想實現代客祭掃有點力不從心,因此開通了網上祭掃方式,來解決市民的需求。經過這幾天的測試,網上共祭已上線,市民可關注西安霸陵墓園公眾號,點擊網絡祭祀即可。至於個人網絡祭祀,因牽扯到空間使用費用、客戶隱私授權等情況,正在重新設計,預計本周就能上線。
  • 全球最大的家族墓地,墳墓超10萬座,2000年來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現在出門旅遊不僅能去一些崇山峻岭、湖海江河,還有很多保留的比較完整的古建築之類。同時現在很多古代名人的墓陵也是對外開放的,比如非常出名的秦始皇的墓。而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個全球最大的家族墓地,墳墓超10萬座,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 陝西發現西漢大型墓地 為鹹陽曾用名「新城」增證據
    新華社西安11月27日電(記者楊一苗梁愛平)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考古工作者在對一處西漢早期大型墓地的發掘中,發現了一件刻有「新亭」二字的陶缶,為一段僅存於史書的記載增加了實物例證。大堡子墓地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高莊鎮大堡子村西,這裡黃土堆積豐厚、地勢平整開闊。
  • 蘭學茶座:歷史上納蘭氏家族墓園的原貌,納蘭性德死因成「謎」?
    清朝很重視厚葬,辦理喪事成為朝廷乃至家族的大事,一般都要歷經數年,而且要儘可能請有身份的人撰寫墓志銘、神道碑文、哀詞、誄詞、祭文、輓詩、輓詞。由徐乾學所編納蘭性德文集《通志堂集》附錄,編收了名類悼文二十篇,輓詩詞一百一十四篇,撰文的名人名仕、生前好友五十四人。因盧氏夫人先逝墓葬於納蘭氏家庭墓園,納蘭性德安葬時墓地已事先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