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愛馬仕設計師自立門戶設立了法國品牌Lemaire,品牌服飾一經推出就在亞洲走紅,獨具慧眼的設計師選中了韓國女星金敏喜做代言,
82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經38歲了,拿下過韓國頂級男演員李政宰、妖男名模李洙赫、國民男神趙寅成,15年和60歲的金牌導演洪尚秀展開了不倫之戀。
將韓國輿論界攪了個天翻地覆後,洪尚秀為她拍了一部《獨自在夜晚的海邊》,這部電影取材自洪尚秀和金敏喜的真實生活經歷,講述了一個年輕女演員和一個有婦之夫之間的情感關係。而金敏喜也靠這部電影拿到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兩人攜手去領獎的畫面,一時讓人無法苛責「不論」,倒是把離經叛道的愛情中那種命懸一線的深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金敏喜仿佛掙脫了不道德的詛咒,人氣在此事件後不跌反升,口碑也逐年回升,女人們觀察她、剖析她妄圖找出她顛倒男人的狐媚之術,男人們呢?呵,金敏喜說「凡是我喜歡的男人最後都會愛上我。」難道真的有一種人是越不道德越被偏愛嗎?
一、弱德之美
近日,古典文學詩詞大師葉嘉瑩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上映了,她在記錄篇中提到了一個理念——「弱德之美」。這個理念源自於清詞大家朱彝尊,他有一首詞叫作《桂殿秋》講述的是他與他小姨子的一段不倫之愛。
朱彝尊十七歲入贅到馮家,當時,他的小姨子馮壽常只有十歲,跟著他讀書背詩,日久情深意更篤。九年後,馮壽常出嫁,二十四歲時,她又回到娘家來住,成熟後的兩人感情更加深厚,雙方自始至終都是意會神交。在清代這種道德壓力下朱彝尊還是堅持為馮壽常寫過一首長詩《風懷二百韻》,詩詞結集時,人人勸他刪去該詩以免影響名節,他卻至死不肯。
朱彝尊和小姨子的感情,是不被世人所接受和原諒的。但葉嘉瑩覺得,這種美是在壓抑之下而寫出的一種真情。它是有一種持守,但它同時又是不道德的,這份真情是在被壓抑之中的,不能夠表達出來的,所以她定義這種美是一種弱德之美。她還說:「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裡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這種品格才是弱德。」
洪尚秀60歲離經叛道,自我放逐將自己遲來的愛情拍成《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引來銀熊獎青睞的可能就是這份弱德之美。
我不禁想到了最近熱議的「60歲大媽愛上靳東」的新聞,初聞訕笑6旬老嫗發花痴愛上抖音假冒明星,細讀卻讓人心揪,大媽一雙老目閃著少女才有的熱烈嬌羞和勇敢說著
「我這一生沒有愛過也沒有被愛過,這是我第一次戀愛,我要離婚,離開我老公,他從來沒有愛過我,我為了這個家付出忍耐,我現在要為自己活一次,你們(媒體)幫我找找他(靳東)。」
經與道維持了天道昭昭,但這經與道「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儒家文化薰陶下的亞洲文化圈,無不以犧牲個體為集體為榮,情要為理讓路,欲要為道犧牲,存天理,滅人慾喊出來正義凌然卻唯獨看不見人了。無情無欲還是人嗎?都不是人了的話,美還存在嗎?離經叛道不過是一個個人懷抱著他認為更重要的東西所做的出逃,那懷裡動人的是跳動的真情,那奔跑的肉體蓬勃著的是原始的欲望。逃離道德,奔向弱德,奔向無德不過是想做會兒自己罷了,而真東西總是更動人一些。
中國人中李安最懂這個,他的電影總是溜邊走,溜這道德的邊走在陰影裡。《飲食男女》中老父親愛上了女兒的閨蜜、小女兒撬走了閨蜜的男友,《臥虎藏龍》裡一代宗師李慕白為初出茅廬的玉嬌龍心動,《色戒》裡女臥底愛上特務王,他總有辦法把鏡頭對準出逃人懷裡的那點東西——真東西。金敏喜和湯唯都是能把這點真東西表現出來的女演員,弱並承受著,弱並堅持著,這種女人臉上滿是震顫的靈魂,無法不讓你心旌搖曳。
二、自由的味道
「查拉圖斯特拉發現洞穴中的影子是假的,它只是洞穴外光的投影,但族人無人相信他還要殺死滿口胡言的他,於是查拉圖斯特拉離開了族群走出了洞穴,開始在荒野上行走……一開始他險些瞎掉,因為真正的光,他是第一次見到。」
如果要詮釋自由的代價,沒有什麼比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更合適,我們歌頌了太多自由的美好,仿佛自由是沒有暗面的天使之物,但實際上自由和「經道」一樣是反人性的,人——群居的動物。而自由就是要你背離你群居的本性,從此處上路,查拉圖斯特拉離開了人群再沒有回來,也無法回來,人群不需要他,他也無法進入人群。
但自由依舊是美的,就像查拉圖斯特拉歷經千載依舊照耀哲學史冊一樣,利索群居的人有一種沉默的美感,那種沉默的力量就像是一枚核彈,獨自相處允自發酵一旦點燃震鑠天地,自由的人靜默如迷,而且還是永無答案的謎題。誰將這份美詮釋的最好?王家衛?不,楊德昌。
無腳鳥——阿飛,春光乍洩——何榮寶,看似都是自由的人,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可以離開人群,阿飛要從一個女人身邊不停地飛向另一個女人身邊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何榮寶要不斷的「從頭開始」才能鎖定自己的坐標,他們不是自由的人,他們只是孤獨的人。自由的人自我放逐,孤獨的人被迫放逐自我。
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裡吳念真演的男主人公在太太不在家的時候,和初戀約會去日本旅遊,重返初戀的他並沒有做任何逾矩之事,回家後他有這麼一段獨白:
「我這樣說好了,你(太太)不在的時候,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間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真的沒那個必要……」
自由的代價就是這樣,你以為自由是迎面而來的風,其實它只是一副眼鏡,你帶上了清晰地看清了世界的真相,沒有幻覺也沒有期待,你一眼看到頭了,執念全無從此真自由了,你清晰了,而此刻的你對於世界、對於他人——靜默如迷。吳念真的上頭,就像一瓶老酒,不到一定酒齡,你根本喝不出味來,更不配上頭。
而金敏喜,不倫之戀開始,不倫之戀結束,她都不曾對大眾解釋過,高興了就表達愛,從不曾解釋它,而其他明星,總是要發個期期艾艾的小作文,越是解釋就越是破綻百出,大眾看解釋就像看祥林嫂,越看越厭,而金敏喜的沉默倒是激得大眾自己高潮,跑去給戀情下註腳,真愛偉大派和道德至上派打得熱火朝天時,她提著裙角挽著愛人去柏林領獎,維護她的未必愛她,抨擊她的未必恨她,人人在她身上投射的都是自己的欲望,她不接招也不反抗,她如蟬蛻殼,走了,看破世相才能享受當下,所以她愛已所愛,享己所享,不等誰來批准喝彩。
三、感受力
人異於草木幾何?一點情根一點慧根。
情貴在真,不在合理合規。慧在心不在腦,慧不是符合邏輯,慧是要看破邏輯,世情如網能迷人眼,恰是因為它太合邏輯,教人不得不信服。看破世情是心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叫感受力,要用五感—視、聽、觸、聞、嘗,去感受這個世界,感受他人,再用這個感受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滋養自己的生命,做到這一點你可能會明白什麼叫「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而這個感受力反過來會滋養你自己的靈魂,讓你可以更「人類」,更「人類」是一種超越了邏輯和倫理的美感存在,安藤櫻有這種美感。
落魄拳擊手、小偷家族的養母、性感的女星,她詮釋的角色全部遊走在灰色地帶,但沒有一個不好看的,也唯有在灰色地帶才能讓人性的更人性,安藤櫻的表演很少是符合邏輯的,你覺得該哭的時候,她沒哭,但傳達出來的情感卻是非常到位的,感受力強的人感染力也會增強,這是真正的打動人心靠感覺。皮相、服飾、場景都是邏輯層面的徵服,和感覺比起來,總是落在下乘的。
所以,並不是越不道德越讓人愛,而是越離「經與道」人越真,而人類總是無法克制地想去追求真,真我、真愛、真相、真心,亦灼熱地渴求著真實的自己被人看到,所以金敏喜們可能並沒有什麼秘技,有的不過是敢於直視真的猛虎之心,卻在回首對上他人時輕觸那顆心如嗅薔薇般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