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你的歌,但不喜歡你吸毒
今天早上,朋友圈被宋冬野吸毒的消息刷頻了,除了覺得惋惜和不敢相信的語句之外,還有一批人立馬成了段子手:
不要抽陌生人給的蘭州,有毒;
恭喜宋冬野從民謠歌手變成了民搖歌手;
董小姐,你熄滅了煙,抽起了鴉片;
宋冬野吸毒,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了;
他用實際行動粉碎了吸毒能減肥的謠言……
所以說,其實宋冬野吸毒是為了創作啊,你看,他一吸毒,網友們就立刻編了這麼多段子!寫了這麼多文章!
這些年來,從李代沫到柯震東、房祖名、張默、寧財神,再到如今的宋冬野,明星吸毒的消息越來越多,《監獄風雲》的陣容也越來越強大。
有時候,難免會讓人想不通,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吸毒了呢?
▌1.禁果效應
禁果效應也被稱作「亞當與夏娃效應」,來源於聖經中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意指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想要得到手。你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就越容易勾起別人的好奇心。
人都會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比起擺在眼前的事實,那些被隱藏起來的秘密會更有誘惑力。
如今,毒品在全球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違禁物品的,但吸毒的人卻還是逐年增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禁果效應」。
再一個,某些吸毒者或者媒體報到時會提及吸毒時的快感,讓一些人對此產生好奇和期待。
因為人作為信息受眾,會對信息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一旦關鍵信息空缺就會在心裡形成接受空白,從而想要千方百計地彌補這個空白,最終好奇心害死貓。
▌2.世界觀與價值觀
在吸毒者當中,一部分是被迫走上這條道路的,而有些人則是自願的。這部分的人往往是比較離經叛道,認為吸毒是個性的體現。
曾將看過一篇文章統計說,在戒毒所中,有12%的吸毒者仍然堅定自己的理念:這是我的活法,與眾不同。像這些人,就算從戒毒所中出來了,也會理所當然地繼續自己的生活模式。
而宋冬野,毫無疑問就是一個比較離經叛道的人,當初文章在公眾禁菸場合吸菸,上了法制節目,文章發微博聲明:「接受批評,嚴於律己」。而宋冬野卻轉發說:「抽根煙還得跟幾百萬人道歉?」並諷刺網友是閒的沒事幹。
2011年,謝天笑被曝吸毒,宋冬野就在微博說:「這多正常的事,別嚷嚷了。」
註:「呼哈子」與「飛葉子」一樣,都是吸大麻的黑話
萬能的網友更是挖出了他2013的採訪,說自己做音樂時「必須時不時興奮一下,得「房祖名」一下。這個房祖名一下是什麼意思,不言而喻。
2014年談及明星吸毒,他更是說:「因為在很多地方,這些東西可能是合法的,然後大家覺得為什麼可以這樣,我們就不可以?它肯定是個壞事,但是可能大家想的有點嚴重,其實是沒有那麼嚴重吧。」
▌3.精神空虛
電影《門徒》中說:「人之所以會吸毒,是因為空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藥物依賴的人都是有一定的人格問題,或者精神生活極度空虛,需要排解心理壓力,尋找精神寄託,最終走上極端。
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基本都有足夠的保障,反而是精神層面越來越空虛。
尤其是那些明星,表面上看起來萬眾矚目,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卻各有各的不如意。
臺上要隱藏自我保持偶像形象,臺下要提防狗仔粉絲的隱私追蹤,人生自由受到限制,而且還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內心孤獨無處排遣,只能從毒品中尋求安慰和解脫。
而一旦吸毒成癮,在陰暗角落中待久了,就算再渴望外界的陽光,他們也無法走出來了。因為他們的內心會充滿恐懼,會害怕周圍的一切。
當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冷漠、空虛、擔心害怕,他們唯一的選擇只會是繼續麻痺自己的內心。
▌4.大腦獎賞機制
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一種神奇的機制,叫做獎賞通路,也被稱作多巴胺通路。
當人接受某種自然獎賞,認為此舉對自身有利的時候,這項機制就會啟動,促進多巴胺遞質釋放,人就會體驗到愉悅美好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人也會決定,以後還要不要繼續做這件事。
毒品中的化學物質就是通過模擬多巴胺的作用或促進多巴胺遞質的釋放,啟動大腦的獎賞機制,令人獲得愉悅美好、甚至飄飄欲仙的快感。並且因為感受愉悅,大腦會認為這種物質是好的,那麼人就會一次又一次吸食毒品,來獲得滿足。而當這個系統因為刺激過度之後,就會逐漸變得反應遲鈍,人就會逐漸加大藥量,陷入毒癮之中,無法脫身。
科學家曾經用小白鼠做過一個實驗,把小白鼠的大腦接上電極,然後在它的籠子裡裝一個踏板。小白鼠踩一下踏板,電極就會刺激它大腦中的獎勵通路,產生愉悅的感覺,結果就是小白鼠一直踩踏板,最終在極度的快感中死去。
人雖然自詡為高等動物,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跟那隻小白鼠並沒有區別,一旦上癮,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了。
▌5.壓力過大
每次明星吸毒新聞一曝光,就一定會有「壓力大,吸毒減壓」這個理由,宋冬野吸毒事件也不例外。
確實,明星在外部壓力和自我壓力下生存,心理容易產生極端變化。
有專家指出:
「作為公眾人物來說,每天趕場或者出場面對傳媒、面對緋聞的傳播,他們的壓力可能比常人更大一些,這個是作為工作上產生的壓力或者職業上產生的壓力,有可能使得他們想尋找假想的世界。
在假想世界裡能夠得到一種擺脫或者一種宣洩,或者一種心靈上的寧靜。」
私以為,明星壓力過大或許就是事實,畢竟宋冬野近幾年也算是金曲不斷,除了體重的壓力,應該也確實背負了不少精神壓力。
但是,就像陳道明曾經說的:「藝人比普通老百姓掙得多、社會關注度高,要非說有壓力,也是在名利場想出名、想風光的壓力。用壓力解釋吸毒,純屬藉口。」
吸毒的危害幾乎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除了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也會對一個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破壞。
▌1.產生幻覺
毒品的化學成分會破壞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產生各種精神問題,有時候會產生幻覺,聽見或者看見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或者自言自語,做一些很奇怪的舉動,甚至有人因為幻覺而攻擊他人致死。
▌2.情緒不穩
在通常情況下,吸毒成癮的人會顯得非常冷淡,缺乏與他人的連接,情感生疏,嚴重時候就像一個活死人。
但是,有時候又很容易情緒失控,反應過激,傷害自己或者他人,例如自殘,或者暴力。
▌3.社交恐懼
巨大的心理壓力,會讓很多吸毒者不敢和其他人打交道,他們會害怕他人的眼神、話語、一個簡單的小動作。所以很多吸毒者常常縮在某個角落裡,不敢出門和人打交道,甚至完全不敢見人。
▌4.驚恐害怕
由於毒品對神經系統的破壞,吸毒者很容易產生突發而且強烈的恐懼,並且伴隨頭暈目眩、身體顫抖、渾身出汗、噁心嘔吐、胸口疼痛、身體忽冷忽熱等症狀,甚至有一些人會對食物感到恐懼,從而無法正常進食。
▌5.長期焦慮
長期吸毒的人,因為神經系統的破壞,通常會有持續並且過多的焦慮,並且伴隨頭暈噁心、呼吸急促、注意力渙散、心率加快、緊張不安、身體忽冷忽熱等症狀,精神繃緊,逐漸走向崩潰。
▌6.精神脆弱
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壓力,會讓很多吸毒者的精神變得極度脆弱,會常常害怕自己失控或者死亡,時常感覺周圍事物「不真實」。嚴重的人,只要周圍環境有稍微一些聲響,就會像驚弓之鳥一樣,害怕地渾身發抖。
▌7.強迫障礙
吸毒很明顯的一個後遺症就是會產生強迫障礙,他們的注意力會非常集中,會不斷重複地做某一件事,甚至有案例,有人吸毒後覺得自己衣服裡有東西,就把家裡所有的衣服全都撕爛,一件件找過去。
▌8、睡眠障礙
毒品中的化學成分,會導致吸毒者的神經過度興奮,無法進入睡眠。為了睡著,他們又會服用鎮靜性的藥物,嚴重破壞神經系統自我調整的機制,很容易造成失眠,而且也很容易在睡眠中猝死。
...
很多人覺得吸毒會上癮的都是一些意志不堅定、缺乏道德或者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事實是,毒癮並不會管你是什麼人,有什麼身份背景,是不是受過教育。一旦你沾染了,就是萬劫不復。
用一句說爛了的老話就是:珍愛生命,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