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聚焦家庭和成長的國產劇
接二連三地湧來,
讓人應接不暇。
其中《以家人之名》
一開播就衝上了熱搜,
口碑爆棚。
這部劇的主角是「奇怪」的一家五口,
兩個爸爸、毫無血緣關係的三兄妹。
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
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
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
「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
而我們身邊也有這樣
沒有血緣關係但就是一家人的例子。
「媽媽……!」來自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滾馬鄉滾馬村三年級小學生龍勝航,今年9月再次見到杭州江幹區女企業家協會成員梁女士時,撲進她懷中邊哭邊喊。
媽媽,簡簡單單兩個字,包含了所有的情感寄託。
「愛心媽媽」梁女士與結對兒童龍勝航的合影
(左為2018年合影,右為2020年合影)
龍勝航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和正在上中學的姐姐龍黔湘二人,生活只能靠年邁的奶奶照顧。
2018年,江幹區婦聯創設東西部扶貧協作「愛心媽媽」結對機制,由江幹、三穗兩地婦聯牽線,梁女士對接到龍勝航時,發現孩子與自己大女兒是同一天生日。此後,龍勝航每年都會收到來自梁媽媽的生日禮物、逢年過節的慰問金、保暖衣物等。
今年,通過這短暫的一個多小時的相處,「母子」倆的感情更勝以前。這次,梁媽媽在思想上也給予龍勝航諄諄引導:「唯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一定要好好學習、提升自己!」
「愛心媽媽」與孩子們的合影
活動現場還有一位「愛心媽媽」協會會長張女士,與貴州三穗縣良上鎮白眉村五組兒童劉娣英結對3年,拉著即將小學畢業劉娣英與其爸爸的手再三叮囑:讓孩子繼續讀初中,教育才能脫貧,不能窮了孩子的教育。3年前剛與結對兒童見面時,張媽媽拿著劉娣英滿分優秀的成績單鼓勵她:女孩要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幫助家裡走出困境。
「愛心媽媽」張女士與結對兒童劉娣英的合影
(左為2018年合影,右為2020年合影)
今年9月,杭州市江幹區婦聯組織區女企業家協會成員,再赴貴州三穗縣看望已結對3年的兒童,來到困境兒童相對集中的城關第三小學,開展「江穗聯情·姐妹連心」暨「愛心媽媽」捐贈活動。
此次捐贈活動得到杭州市江幹區女企業家協會多名成員與杭州貝貝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支持,為三穗縣城關第三小學捐贈文體學習用品200餘套、愛心圖書1000冊,並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及家長捐獻助學金20000餘元,各類捐助物資價值5萬元。
捐贈現場
本次活動捐贈圖書,全部投放至三穗縣城關第三小學愛心圖書室,用於幫助該校困境兒童增長知識、拓寬眼界,不僅展現了「愛心媽媽」們的責任擔當,而且承載著東西部扶貧協作「共赴小康」的美好願景,是江幹區婦聯精準扶貧實踐成果的溫暖縮影。
孩子們在愛心圖書室閱讀
2018年以來,江幹區婦聯秉持「整合社會資源、合力扶貧攻堅」理念,積極與貴州省三穗縣、湖北省恩施市兩地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依託江幹區女企業家協會,激發女企業家扶貧熱情,齊心協力開展精準幫扶,連續3年為三穗、恩施兩地困境兒童、困難婦女共籌集幫扶物資價值17.1萬元。
與此同時,江幹區婦聯與三穗、恩施兩地婦聯攜手創新工作形式,鼓勵引導江幹區愛心女企業家以巾幗志願者身份,跨區域擔任「愛心媽媽」,以每年1000元助學資金,逢節日寄送生活用品、經常電話聯繫鼓勵等方式,落實一對一長期幫扶資助,為貧困學子築夢護航。同時「愛心媽媽」們還延長幫扶手臂,慰問幫助三穗、恩施兩地因病致貧的20名困難婦女,詮釋「姐妹一家親」的情誼。截至目前,江幹區婦聯共組織發動15位企業家結對31名困境兒童,擔任三穗、恩施兩地困境兒童的「愛心媽媽」。還有2位企業家「愛心爸爸」也加入幫扶隊伍,他們覺得這個結對機制很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