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下典子,日本著名茶文化學者。1956年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國文科。二十歲開始學習茶道,至今仍悉心探索。《日日是好日》是她29歲修習茶道的日記整理的一本書,後來被拍成了電影「日日是好日」。但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每天都是好日子。可是為什麼學習茶道29年了,還在思索是什麼意思?茶道為什麼學習了29年,還在探索?
⊙碧巖錄第六則
舉雲門垂語云:「十五日已前不問汝,十五日已後道將一句來。」自代雲:「日日是好日。」十五日已前,這語已坐斷千差;十五日已後,這語也坐斷千差,是他不道明日是十六。後人只管隨語生解,有什麼交涉?他雲門立個宗風,須是有個為人處,垂語了,卻自代雲:「日日是好日。」此語通貫古今,從前至後,一時坐斷。
一半禪師只提問,不回答。這個公案,答案也給出來了「日日是好日」。但是給沒有答案也差不了許多,還是不明白,好明白就不用學29年茶道,還在修習茶道。
29年後,經歷生死離別,男友背叛,滄桑歲月後,她悟了。悟到了什麼呢?她說:「世上有兩種事情,一種是即可就能明白的,一種則是一時半會兒不能明白的。即刻能明白的事,只要經歷一次就夠了。一時半會兒不能明白的,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單單是點茶的技藝,用兩年時間學習,差不多也就掌握了。那茶道的道是什麼呢?是參禪!繼承了圓悟克勤祖師的公案禪。參禪究竟是為什麼呢?成就大智慧。遠離痛苦、煩惱。遠離痛苦、煩惱第一步就要進入痛苦、煩惱之中,學習茶道就是走入痛苦之中,第一坐在自己的腳上,就很痛。所有的步驟都要嚴格按照要求完成,不能有絲毫的隨意動作。要求不用想怎麼做,要相信自己的手會自動做到,除了大量的嚴格重複練習,是沒有辦法做到的。當達到的一刻,會心生喜悅,有一個專門的詞來形容「禪悅」。
在這一刻一切的苦似乎消失不見了,只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喜悅感覺。說明苦並不是真實的,苦是可以轉變為樂的。苦和樂是相對的,一方就不會存在,故尋求樂的方法是體會苦的感覺!那麼苦日子還會覺得苦嗎?苦日子都不覺得苦了,還有那天不是好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