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很貪吃,那麼對於釣魚人來說就好辦了……

2020-12-23 垂釣傳媒

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釣魚方法,就等於擁有了打開魚嘴之鎖的密碼。草魚對於釣魚人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食量大,它需要不停地吃。只要貪吃,就好辦了。

對於如何釣某種魚這個問題,總有人喜歡先問問如何打窩、如何用餌。

那麼,我也按照這個模式做粗略解讀。

關於窩料的問題。如果是自然水域,不存在偏口,那麼大家就別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我們在漁具店內能買到的那些窩料都可用,且好用。

夏季,青玉米到處都是,價格也便宜,既經濟又有效。不過,不是買對了窩料,扔進水裡就能把窩子做成。窩料該用多大的量,該怎麼打?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

實際上,很多人在打窩這個環節上存在一個特別錯誤的觀念,那就是窩料多多益善,這種觀念是大錯特錯的。

窩料過量會直接導致死窩,比不打窩的危害大。但是,在水庫野釣可以多打一點,水庫畢竟很大,魚的密度不高,要想把草魚吸引至釣點,窩料太少很難起作用。

我說的是青玉米打窩,然後用面餌釣,這種釣法叫窩餌分家。青玉米對草魚的誘惑力本來就很強,加上它容易被消化——我專門觀察過,草魚吃過青玉米後一小時左右就會完成消化。所以,哪怕草魚吃青玉米吃到飽,過不了多久也會重新出現飢餓感。

另外,窩餌分家的目的是讓被窩料吸引過來的草魚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釣餌,而本文的重點是如何夜釣草魚,夜釣時不鬧小魚,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讓面餌的作用發揮出來。

白天則不行,因小魚鬧鉤嚴重,面餌無法到底,即使窩內有草魚也無濟於事。所以,手竿夜釣草魚我首先推薦用青玉米打稍重的窩子,然後用面餌垂釣。

注意,我所說的"稍重的窩子"的量是一次性至多投入兩到三棒青玉米粒,再多就是死窩了。如果用青玉米打窩,用青玉米釣,打一棒我都嫌多。

試想,一棒玉米有500到700個玉米粒,1粒釣餌僅僅是窩料的七百到五百分之一,它被草魚吃到的概率有多大?很小很小。所以,我強調窩餌分家。

不過,假如真的用青玉米做窩,用青玉米釣,也並非無解,我們可以想辦法讓釣餌更容易被進窩的魚快速發現。

我的做法是,用手剝下青玉米粒(絕不是簡單粗暴地用刀削下來)打窩,然後將青玉米粒剝皮後掛鈎。

窩料沒破皮,但是釣餌破皮了,漿汁四溢,顯然更容易被魚發現。

可是,有的人把這個順序弄反了,用刀削的青玉米打窩,卻用帶皮的青玉米掛鈎,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們沒搞清楚窩料和釣餌之間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

要知道,窩料的目的是引誘,並不是給魚大快朵頤的,而釣餌要更容易被魚發現、更容易引起魚的注意才對。

再說說補窩的問題。打了窩子就能一勞永逸?不能。

打了一次窩子絕對做不到長盛不衰,窩子衰敗的過程有的時候能被我們感覺到,但大多數時候要靠我們的分析或猜測來判斷。

理論上說,魚情從魚口很好逐漸變得越來越稀,這就是窩子逐漸失效的一種表現。

不過,這隻存在於理論層面。釣草魚,尤其是野釣草魚時,魚的密度要大到何種程度才能讓我們如此明顯地感覺魚口變稀?魚的密度如果這麼大,還用得著打窩嗎?

因此,我們不能按照這個規律去補窩,而是應該從另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

第一個方面就是,有魚上鉤的時候,應不應該補窩?我的回答是應該補窩。很多人不贊同我的回答:有魚咬鉤幹嗎還要補窩?窩子裡有魚還需要補窩?再說了,補窩產生的聲響很可能驚走魚群……貌似有道理。

我主張補窩是有原因的:第一,誰能保證吃進釣餌的那條草魚是第一個進窩的?很可能在它之前已經有多條魚吃了窩料,並且走遠了,它們已經把窩料破壞得支離破碎了。第二,誰敢保證上鉤的那條草魚第一口吃的就是釣餌?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它上鉤之前已經對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它的上鉤意味著應該補點窩料了。這是用吃鉤的魚做參照來確定補窩的時機。

當然,僅僅這樣做肯定不夠準確,假如半天都沒魚上鉤,就不需要補窩子了嗎?也不是。要知道,窩子不止是目標魚破壞掉的,很多非目標魚同樣會吃窩料、破壞窩子。

有一次,在一個面積不大的小水庫釣魚,我旁邊有兩個當地人不停地往裡大把大把地揚青玉米,臨走的時候很友好地讓我去釣他們的窩子。

我只是禮節性地答應了,他們走了很久我都沒動。朋友也勸我去釣他們的窩子,我的回答很簡單:他打的青玉米再多也沒用。

朋友問我原因,我告訴他:咱們還敢用青玉米作釣餌嗎?鉤上的一粒青玉米落水後,浮標會像觸電一樣被小鯉魚小鯽魚們拽得大起大落,幾分鐘之內要麼有小鯉魚或小鯽魚上鉤,要麼青玉米就只剩一層皮。

你想一想,他打進去的那些青玉米得招來多少貪吃的小傢伙?別看他揚了十幾棒青玉米,可是釣點內很可能什麼都剩不下,我敢保證他每揚一大把青玉米,十分鐘之內就會消失殆盡。所以別看打窩量不小,但作用絲毫不會有。這就是非目標魚對窩料的破壞。

說到這裡,很多釣友已經明白了:窩子的有效周期與該水域內目標魚和非目標魚的破壞力有關。

因為魚的密度、大小、食量不一樣,所以破壞力也不一樣,這就導致補窩所需時間不固定。若破壞力強,補窩的時間就要短一些,反之就長一些。

此外,選擇窩料一定要儘量避開非目標魚。像上面說的這種情況,用水泡發的老玉米就解決問題了。

還有一種情況,一定要打輕窩,比如小水面或者大水面中的一個小小的灣子裡,魚的活動空間小,發現窩料的概率大,這個時候幹嗎要打重窩呢?以玉米為例,可能幾十個玉米粒就能把草魚留住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即便不用窩餌分家的釣法,也能遭遇草魚,因為窩料本來就不多,草魚的食量還大,撿著撿著就可能撿到鉤上。

釣到一條魚後,再補上十到二十粒玉米粒就可以了,多了無益。

不過,這種窩子千萬不要做得太小,要覆蓋一定面積。通常情況下,我會把幾十粒玉米粒的窩料分散到大約1平方米的範圍內,這樣就等於給進窩的草魚進食製造了難度,它吃了這粒之後需要去尋找下一粒,而不是只管低頭吃就可以,這樣找著找著釣餌就會被吃到。

上面的案例說的是釣草魚,其實釣鯉魚同樣適用。就像用鯽魚餌同樣能釣到鯉魚一樣。下面我要說的這個辦法主要針對草魚。

很多釣友都聽過天黑後蘆葦蕩裡的草魚撕扯蘆葦葉時產生的稀裡譁啦的水花聲,這是草魚在吃草。在這種岸邊長滿蘆葦的水域,草魚通常整個夏天都捨不得離開蘆葦。

但是,有個問題是我們迴避不了的:蘆葦茂密的地方大多不能成為釣位,或者釣魚人足跡難以觸及。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人為地做一個蘆葦窩子,把草魚誘到釣點內。

這樣做的條件比較苛刻,在夜裡才有效果。我們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割一些蘆葦,蘆葦儘量長一些,天黑前把蘆葦插在岸邊的泥土裡,如果是石頭底,插不上,可以用石頭壓住,蘆葦葉要浸泡在水裡。

選長蘆葦是為了讓蘆葦葉儘量向遠處延伸一點,草魚的個體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過淺的水會讓它們缺乏安全感,遠一些、深一些會增加它們的安全感,更有利於誘魚。

插到岸邊或用石頭壓上是為了防止蘆葦葉被風吹散或被暗流帶走,還能使其更加貼近自然生長狀態,草魚如果真的來了,也不會輕易把窩子破壞掉。

之所以把這種窩子的使用時間定在夜裡,是因為安靜的夜裡草魚更愛靠近岸邊。

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長竿子,把釣組拋在葦葉的前面,竿子平行於岸邊放置即可,總之人離得越遠越好。

南方釣友比較喜歡自動竿,人可以離得更遠,對魚的幹擾也最小,但是又不耽誤刺魚、遛魚。

用這種釣法時,一旦草魚咬鉤,浮標會傾斜向下,直接扎向深水中。由於水特別淺,刺魚的時候沒有什麼緩衝,很可能直接"拔河",具體怎麼選擇線組或者控制力道,大家應有所準備,反正我是掛了10米長的失手繩。

這種釣法比較適合釣草魚,但是也有可能招來其他草食性魚類,比如鯿魚,我就經常遇到。

做好的蘆葦窩子

當然,這並不是利用蘆葦釣草魚的唯一辦法。有很多水域天然生長著蘆葦,接近水面的葦葉被吃光了,蘆葦繼續往高長,草魚雖然夠不到蘆葦葉,但肯定會在附近出沒。

這時,我們只需人為地在蘆葦的根部撅一下——注意別撅斷,使嫩葦葉耷拉到水面就行,這樣比較集中地撅倒十到二十根蘆葦,蘆葦窩子也會做出來。

相關焦點

  • 高手都用這些釣法,釣水庫裡的大鯉魚大草魚的,學會告別空軍
    對於釣魚人來說,釣一條自己比較滿意的大魚,是釣魚人的終極目標,釣一條夠吹一輩子的大魚,更是所有釣魚人的夢想。那麼既然想實現夢想,就需要有舞臺實現,大型水庫就是釣魚人自己的舞臺,因為在大型水庫裡,有很多的大魚,但是釣魚人想釣到這些大魚,也並不那麼容易。
  • 新版「四大家魚」,每一種都讓釣魚人「頭疼」,你認識嗎?
    魚是我們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雖然魚的品種有很多,但有些魚相對來說比較貴,像沙塘鱧這種都是要大幾十一斤,一般人也消費不起,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多數都吃的都是一些常見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四大家魚」。
  • 釣魚人怎麼選擇合適子線,你的子線釣多久更換?
    釣魚人的漁具眾多,我們今天來解析一下釣魚人怎麼選擇合適的子線長度,粗細,多久更換子線,其實釣魚人的上魚率跟子線有很大關係,子線的選擇一定因素的影響著你的魚獲,作為釣魚人你可以知道?釣魚人應該根據你垂釣的對象魚大小,來選擇子線長度,有些新手釣魚人認為子線長短都可以上魚,長短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子線的長度,關係到你釣魚的靈敏度,子線的長度不一樣,反應在魚漂的型號是不同的,短子線靈敏度高,餌料到底快,長子線就沒有那麼快,但是子線長了,小魚的警惕更低,吃口比較好!
  • 釣草魚可以很簡單的,有點耐心就行
    今年是我釣草魚釣的最多的一年,不是今年,是2019年,已經是去年了!好快!也拍了不少的小視頻,很多粉絲給我留言想知道草魚怎麼釣,哪種方法最好,許多不太熟練的釣友大都會通過網絡學習一些釣草魚的方法,這樣往往就造成了知識的混亂,因為網上太多的人云亦云了!
  • 想釣野生大草魚,巧用螞蚱出奇制勝,誘釣結合讓草魚「欲罷不能」
    對於許多釣魚人來說,體型碩大的草魚,往往是他們垂釣時的主要目標魚種之一,尤其是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中垂釣時,成功地釣獲體型碩大的野生草魚,是眾多垂釣者的共同目標。對於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草魚們來說,在不同的階段,它們對食物的索求表現也有所不同。
  • 以螺螄為食,隨便一條就是十多斤,比草魚貴,卻很少有人養
    導讀:以螺螄為食,隨便一條就是十多斤,比草魚貴,卻很少有人養四大家魚之中,白鰱、花鰱和草魚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魚,唯有青魚比較少見,一年到頭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青魚的存在感才會比較強,因為人們喜歡買青魚回去醃製臘魚。
  • 你不釣魚你不懂,釣魚人的執著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都說人醜,為什麼把話說的那麼全面。說釣魚人醜,只看到了我們每天在烈日下曬的黝黑的肌膚,或是寒冬裡寒風吹起的凍瘡。但這些人又怎會明白釣魚人心裡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呢!作為一名資深的釣魚人,這不18點了,釣友打來電話,叫去釣夜魚。
  • 外國釣魚人真的都是自願將魚獲放流嗎?真實原因你無法想像
    為此我們都讚美他們是如此的文明、如此的有環保意識、如此的高尚......也因此鄙視國內一些釣魚人的行為。那麼外國釣魚人真的就都是這麼高的覺悟嗎?經過多方了解後得知,其真實原因是他們絕非都是自願或覺悟高(當然有的是覺悟高)而放流魚獲的。
  • 想要釣獲草魚,並且爆護,應當怎麼打窩坐釣?
    題記:想要釣獲草魚並且爆護,該怎麼打窩坐釣?草魚的釣獲相對於其他魚來說,稍微容易簡單一點。再加上草魚中鉤後掙扎反抗的力道大,持續的時間長,使之成為很多釣魚人的心頭好。新人如果想要儘快體驗到釣獲大體型魚的手感,刺激感,草魚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 年輕人不講武德 釣魚人也不講武德
    這原本只是在網上對於某位「高手」的調侃。那麼四眼今天帶各位喜好釣魚的朋友來看看釣魚界不講武德場面:不講武德場面一:垃圾隨手扔每當釣魚佳季來臨之際,河邊密密麻麻全是釣魚的朋友,好不熱鬧。為了魚獲,為了能夠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術和本事每個釣魚人之間都在暗暗較勁。似乎,只有魚獲,才能有優越感!
  • 黑坑開始放釣5至10斤的草魚了,一份黑坑草魚攻略送給迷茫的你
    也許是因為養殖鯉魚資源暫時匱乏,也許是黑坑老闆們另有別的想法,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好多鯉魚黑坑開始改為放釣草魚了。這些草魚一般都在5至10斤左右,中魚後手感好、力道大、難以馴服,確實比二、三斤的鯉魚過癮。一些釣手平時習慣了垂釣鯉魚,這乍一改變還有諸多不適應,往往導致收穫不佳。今天小編就結合實戰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黑坑草魚的垂釣策略。
  • 這種魚既像鯉魚又像草魚,又有些像青魚,廣西叫它青竹魚,釣過嗎
    最近氣溫逐步升高,水中魚兒們的活躍度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中外出垂釣,往往更容易釣有所獲。 想必在不少釣魚人心中,大魚才是他們追尋的目標,不過在小編看來,能否釣獲大魚並不重要,若能釣獲一些珍貴或不常見的魚種,才是我的追求所在。
  • 立秋過後,草魚只要按我說的釣,莫不信,魚線被拉拉的吱吱響!
    每年立秋過後,氣溫並沒有馬上降下來,反而還會緩緩上升,這著實讓釣魚人感到很煩惱。其實我個人認為,在炎熱的夏秋季節,只要注意一些釣法技巧,釣釣草魚就是不錯的選擇。當然話又說回來,釣草魚的過程中,要想魚線被拉得吱吱響,以下這套釣法就必不可少!
  • 鯽魚、草魚、鯪魚、黑魚、鯰魚的釣法解析,領悟透能秒殺一切水域
    釣魚圈內有一說法,學釣魚先學釣鯽魚,這幾乎是釣魚人的共識。那先從鯽魚入手,聊一聊鯽魚的習性以及釣法鯽魚習性鯽魚屬於底層魚種,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底層覓食,水溫升高時也會到中上層進行活動,鯽魚喜歡群集而行。放水初期選水庫進水有草 淺水處,一放水的話,水庫水位下降,大水域周邊都露出一大節黃土,在大水域活動的草魚已吃不到岸邊的水草,而剛放水期間,進水口往往有一大片水草,這時水庫的草魚都要遊到進水口進食,草魚密度大集中,是釣草魚的最好時機。
  • 草魚如何挑選?草魚如何宰殺?草魚如何去腥?草魚如何去骨去刺?
    草魚是四大家魚之一,是我們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魚。即使這樣熟悉的魚,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還是會有下面4個常見的問題搞不清楚。現實生活中偶爾遇到還是會要自己動手宰殺的場景,比如有親戚朋友送來一條活魚或者自己釣到一條魚,還是會遇到這四個常見的問題?1 草魚如何挑選?2 草魚如何宰殺?
  • 天氣一熱,草魚唯獨按我說的釣,魚竿才被拉得吱吱響,不信你不服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明白,草魚既是草食性魚類,同時也是全泳層的魚類,在不同的氣溫下,它活動的水層範圍也大不一樣!當然不管怎麼說,也無論草魚有多狡猾,每年天氣一熱,只要按我說的釣,不吹不黑,魚竿瞬間被拉得吱吱響,而且百試不爽哦!
  • 釣魚人心中理想聖地盤點,離你家最近的是哪一個?
    今天蓑笠哥來盤點我們釣魚人心中理想的垂釣聖地,雖然談不上完美,但是要比絕大多數地方要強。這些釣點分布廣泛,沒準在你家附近就有只是你不知道,如果是這樣,不用想,趕緊拿起竿子出發吧!釣魚聖地之升鍾湖升鍾湖就算沒有去過也應該在電視或者視頻上面看到過,因為這裡多次舉辦全國級的垂釣大賽,有「中國升鍾湖,世界釣魚城」。
  • 釣魚人說出心裡話
    一些重量級大佬也頻頻為「全面禁漁」打卡,這對於長江流域魚類資源保護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十年禁漁全面啟動,還能愉快地垂釣嗎?但對一些愛好垂釣的網友們來說,這些「好消息」似乎正變成一種擔憂,今後還能不能再釣魚了?成為很多釣魚人心中一團揮之不去的烏雲。你那裡禁釣了嗎?似乎成了釣友們相互問候的一句口頭禪。
  • 漂是釣魚人的眼 子線是釣魚人的心 好的子線助你事半功倍爆護更快
    如果說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那么子線,就應該是釣魚人的心,魚兒在下面每咬一口,你的眼睛就能看到,你的心就能感應到,這樣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只有魚兒在下面咬鉤,你能感覺到,眼睛還能看到漂相,這樣釣魚才正確。所以,大家知道子線的重要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