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Java程式設計師的Python新手入門小結

2022-01-05 程式設計師欣宸
本篇概覽欣宸是個Java程式設計師,最近正在學習Python,本文記錄了學習過程,以及一點自己的思考,主要用途是作為筆記來總結和溫習,另外如果您也是一位初學Python的Java程式設計師,希望本文能給您一些參考;版本

作業系統:macOS Big Sur (11.6) 

Anaconda3:2021.05 

python:3.7.3 

Jupyter Notebook:5.7.8

工具編輯器用的是Jupyter Notebook,以下三個快捷鍵最常用到,尤其是第三個,執行當前行,並新增一行:除法一個斜槓的除法,結果是浮點型,兩個斜槓的觸發,結果是整形:字符串格式化的時候,可以不指定參數索引,此時按照出現順序處理:也可以在花括號中添加數字:還可以在花括號中添加冒號,在冒號之後添加特定的輸出格式保留小數點後三位,f表示浮點數:帶符號保留小數點後三位,f表示浮點數:不顯示小數:列表逗號分隔,方括號包裹:列表各個元素的類型無需相同(這一點和Java數組是不同的)訪問列表中的元素,使用方括號+索引(從0開始):索引數值可以為負,負一表示倒數第一:與字符串的字符不同之處在於,列表的元素可以修改:分片,下面代碼表示從0開始,一直取到2-1位置(左閉右開):分片的時候,冒號左邊不填就表示從0開始,右邊不填表示直到最後一個元素:分片可以接受第三個參數:步長,下面的表示每遍歷兩個元素才取一個當步長等於負一的時候,相當於反轉了:用加號實現兩個列表相連:列表乘以數字N,表示生成一個新的列表,內容是原列表的N份複製:append:尾部追加元素insert:將元素插入在指定位置extend:將一個列表追加到另一個列表尾部方法id可以查看對象的內存地址,如下圖,可見經歷了append、insert、extend等操作後,內存地址不變,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原地操作(in place):列表的刪除操作刪除列表元素有三種方式:pop、remove、clearpop()會彈出最後一個元素:也可以將索引作為入參傳入,這樣就能刪除指定元素:remove方法的入參是列表中的值,也就是找到列表中與入參相同的元素,將其刪掉,下圖可見,myList中有兩個'abc',用remove會刪除第一個:clear方法會清空列表:列表的記數和索引count方法統計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數量,從下圖可見1在列表中出現了兩次:index查找指定元素出現的位置:列表排序sort方法用來排序,默認是比較元素大小:默認是升序,添加reverse=True表示降序:sort操作的是列表對象本身,還可以用全局函數sorted來排序,該函數會生成一個新的副本,如下圖,newList是排序後的列表,而原有的myList保持不變:與列表相關的常用全局函數除了sorted,還有一些常用的全局函數和列表有關:operator(取代原有的cmp),用於比較大小以及是否相等:len:計算個數max:返回最大值min:返回最小值list:元組轉為列表zip:兩個列表中,同位置元素結合成一個元組,最終得到一個元組列表:enumerate:將指定列表的每個元素與其位置下表組成一個元組,最終得到一個元組列表(和上面的zip用法相似,不過簡單多了,range操作已經在enumerate內部實現),如下圖:元組元組與列表相似,但是一旦創建就不能修改,創建使用的是圓括號(列表是方括號)要注意的是,只有一個元素的元組也要帶逗號,例如(1,),這很好理解,畢竟(1)就是個整數而已沒有括號,只有逗號,也是元組:下標操作和列表相同:列錶轉元組用tuple函數:tuple函數還能將字符串直接轉為元組:修改元組會失敗:修改元組的思路是創建新的元組,如下圖,用三個元組拼接的方式生成了一個新的元組,相比舊的,新元組的第三個元素已經從2變為'a',給人以修改過的感覺:字典字典和Java的map相似,由多個鍵值對構成,鍵和值之間用冒號分隔,多個鍵值之間用逗號分隔,外面用大括號包裹:items方法返回所有元素,keys返回所有鍵,values返回所有值:可以用鍵查找值,和Java的map一樣,不過語法是中括號:也可以用get方法返回鍵對應的值,還能指定鍵不存在時的默認值:直接用方括號,可以修改,如果鍵不存在就是添加:update方法的入參是另一個字典,該方法可以將入參字典的內容合併進自身:pop方法刪除指定元素,popitem方法刪除最後一個元素:集合(Set)提到Set,Java程式設計師應該不陌生,就是咱們經常用來排重的那個Set,是個無序元素集集合用逗號分隔,大括號包裹:小結三種包裹方式:列表方括號,元組圓括號,字典和集合大括號(字典的元素是鍵值對,集合是單個元素),另外元組可以不包裹,有逗號就行set方法可以將列錶轉為集合:可變類型不能作為集合的元素,如列表、字典、集合,至於其中原因,看看下圖紅框的錯誤信息,如果您是個Java程式設計師,應該get到了:可以用減號或者difference方法求兩個集合的差集:程序邏輯控制if判斷,是用if、elif、else的組合,注意if、elif、else的行末尾都有冒號:if判斷的三元操作符,賦值的時候可用if else組合:普通的for循環:內置函數range可以創建整數列表,也能在for循環中遍歷:while循環的語法和java相似:循環中的break和continue與Java類似,就不贅述了推導式:列表
[生成表達式 for 變量 in 序列或迭代對象]

測試如下,a就是列表推導式生成的列表:還可以通過if增加篩選條件,例如下面是只保留偶數:如果列表的元素也是列表,我們可以用列表推導將其解開,平鋪為一層,下圖的例子中,a_element是a的元素,a_element自身也是列表,還可以用推導將其展開:推導式:字典對字典用推導式,可以取得鍵和值的處理,下面是用推導式生成一個新的字典,剔除了鍵為age的鍵值對:推導式:集合下面使用推導式,利用列表生成一個新集合,裡面的值是原列表每個元素的平方,而且由於集合的不重複性,原列表中重複的元素已經被過濾為只剩一個:導入庫
import 模塊名 [as 別名]

例如導入math模塊來計算正弦值:如果覺得每次在代碼中寫math太麻煩,還可以在導入時設置別名:如果覺得別名也麻煩,能不能把m.也去掉,可以用以下語法:
from 模塊名 import 對象名

例如:

上述極簡的方式是不推薦使用的,因為缺少了namespace隔離,在API的正確性上就缺少了保障關於自己的模塊假設有一個python文件hello.py,內容如下,定義了名為doHello的方法,再執行一下試試:
def doHello():
 print("hello world!")

doHello()

現在另一個文件test.py,裡面會調用hello.py中的doHello的方法:
import hello

hello()

執行命令python test.py,結果如下,可見hello world!輸出了兩次:
will$ python test.py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上述結果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test.py只是想使用doHello方法,結果將hello.py中的doHello()也執行了,需要一種方式來避免test.py中的doHello()被執行這時候內置變量name就派上用場了(注意前後都是兩個下劃線),將hello.py改成如下內容,如果執行python hello.py,內置變量name的值就是main,其他時候,例如hello.py被其他文件import的時候,它的值就是模塊名(這裡就是hello):
def doHello():
 print("hello world!")

if __name__=='__main__':
 doHello()

再試試python test.py,這次只有一次輸出了:
will$ python test.py 
hello world!

我們再試試python hello.py,也能按照預期輸出:
will$ python hello.py
hello world!

包對於Java程式設計師來說,包很好理解,在python中也很相似,接下來咱們嘗試一下,創建名為test的包,裡面有兩個模塊:test1和test2test文件夾下,新增文件init.py,這是個空文件
def doTest1():
 print("hello test1!")

def doTest2():
 print("hello test2!")

現在回到test2.py文件的上一層目錄,創建文件hello.py,用來驗證如何使用包,可見訪問方式是包名.模塊名.方法名:
import test.test1 as test1
import test.test2 as test2

test1.doTest1()
test2.doTest2()

will$ python hello.py
hello test1!
hello test2!

內建模塊:collectionsJava程式設計師對collections包不會陌生,這裡面都是一些和容器相關的類,為咱們的開發提供了極大便利,接下來看看該模塊常用的幾個類namedtuple:可以用名字訪問內容的元組子類,從下面的代碼可見,namedtuple可以方便的定義一個對象,很像java中的bea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 自定義元組對象
Student = namedtuple('Student', ['name', 'age'])

# 實例化Student
student = Student('Tom', 11)

# 看一下student的類型
print(type(student))

# 使用name欄位
print(student.name)

# 使用age欄位
print(student.age)

執行結果如下,可見student的name和age欄位都能方便的訪問到,而student實例的類型是class:
will$ python test.py
<class '__main__.Student'>
Tom
11

內建模塊:dequedeque是雙向隊列,在增加和刪除數據的時候比列表的性能更好(列表的讀性能更好),基本操作如下所示: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實例化deque
dq = deque([1,2,3])

# 隊列右側增加元素
dq.append(4)

print('1. {}'.format(dq))

# 隊列左側增加元素
dq.appendleft(5)

print('2. {}'.format(dq))

# 指定位置增加元素
dq.insert(1, 6)

print('3. {}'.format(dq))

# 最右側元素彈出(刪除)
dq.pop()

print('4. {}'.format(dq))

# 最左側元素彈出
dq.popleft()

print('5. {}'.format(dq))

# 刪除元素,注意2是值,不是位置
dq.remove(2)

print('6. {}'.format(dq))

# 倒排
dq.reverse()

print('7. {}'.format(dq))

will$ python deque.py
1. deque([1, 2, 3, 4])
2. deque([5, 1, 2, 3, 4])
3. deque([5, 6, 1, 2, 3, 4])
4. deque([5, 6, 1, 2, 3])
5. deque([6, 1, 2, 3])
6. deque([6, 1, 3])
7. deque([3, 1, 6])

內建模塊:OrderedDictOrderedDict是有順序的字典,如果您了解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算法,那麼就很容易理解有序的字典了,OrderedDict中的順序是元素被添加的先後順序,普通用法如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 實例化
od = OrderedDict()

# 添加
od['a'] = 1
od['c'] = 2
od['b'] = 3

# 順序是添加的先後順序
print("1. {}".format(od))

# 列印所有的鍵
print(od.keys())

# 把一個字典合併進來
od.update({'e':'4'})

# 順序是添加的先後順序
print("2. {}".format(od))

# 根據鍵刪除鍵值對
od.pop('a')

print("3. {}".format(od))

# 把指定鍵的鍵值對移到末尾
od.move_to_end('c')

print("4. {}".format(od))

will$ python ordered.py
1. OrderedDict([('a', 1), ('c', 2), ('b', 3)])
odict_keys(['a', 'c', 'b'])
2. OrderedDict([('a', 1), ('c', 2), ('b', 3), ('e', '4')])
3. OrderedDict([('c', 2), ('b', 3), ('e', '4')])
4. OrderedDict([('b', 3), ('e', '4'), ('c', 2)])

內建模塊:defaultdictdefaultdict容易理解:帶有默認值的字典,用法如下所示,要注意的是defaultdict實例化的入參是lambda表達式,至於這個lambda,相信java程式設計師並不陌生: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d = defaultdict(lambda: 'ABC')

dd['a'] = 1

# 列印一個存在的鍵值
print(dd['a'])

# 列印一個不存在的鍵值
print(dd['b'])

will$ python defaultdict.py 
1
ABC

內建模塊:CounterCounter提供了計數器功能,下面的demo演示了用Counter將列錶轉為了每個元素的統計結果,要注意的是most_common方法,相當於排序和列表的功能,該方法的返回值是列表,裡面的元素是元組: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一個普通列表
colors = ['aa', 'bb', 'cc', 'aa']

# 將列表傳給Counter進行統計
result = Counter(colors)

# 列印result類型
print(type(result))

# 列印result內容
print(result)

# 用內置函數dict將Counter實例轉為字典
print(dict(result))

# 取統計值最高的前兩個元素
most = result.most_common(2)

# 檢查most_common返回值的類型
print("most_common's type {}".format(type(most)))

# 檢查most_common返回值的類型
print("most_common's value : {}".format(most))

will$ python Counter.py
<class 'collections.Counter'>
Counter({'aa': 2, 'bb': 1, 'cc': 1})
{'aa': 2, 'bb': 1, 'cc': 1}
most_common's type <class 'list'>
most_common's value : [('aa', 2), ('bb', 1)]

內建模塊:datetime名為datetime的模塊中,有個名為datetime的類還可以實例化datetime對象:datetime對象的年月日時分秒等欄位:轉時間戳:還可以通過strptime方法將指定格式的字符串轉為datetime對象:datetime對象轉字符串也是常見操作,用的是strftime方法:時間的計算,例如一天前,一小時後等操作,可以使用datetime包的timedelta類完成:datetime對象可以用減法結算時間差:減法特性在計算日期間隔的時候很有用:JSON處理

利用json進行對象和字符串之間的序列化、反序列化轉換:

還可以用dump和load方法通過文件進行序列化反序列化操作

內置模塊:random生成隨機數也是常見操作:還可以產生整形隨機數,設置內容範圍和遞增單位:在一堆內容中做隨機選擇:用choices方法(注意不是choice),可以隨機選擇指定數量的結果:choices得到的結果可能重複,如果想不重複可以用sample方法:將原有集合數據的順序打亂,相當於洗牌的效果:函數
def 函數名([參數列表]):
 函數體

和Java不同的是,函數的入參類型並不固定:
def test():
    pass

一個函數可以返回多個值(本質上是個元組),調用的時候用多個變量來接收即可:還可以給函數增加說明文檔,然後用help命令查看:調用參數的時候可以用參數名=xxx的形式傳入參數,此時參數參數的先後順序可以隨意,無所有誰先誰後:可變參數和Java的方法也相似,先看一個星號的可變參數,可以理解為元組:再看兩個星號的可變參數,可以理解為字典:對於固定參數的函數,還可以直接將字典作為入參,不過要加兩個星號:還可以設置默認參數:lambda表達式java程式設計師對lambda表達式很熟悉,這裡也差不多,來看看如何定義和使用:再來看看幾個支持lambda的內置函數,熟悉lambda的使用filter:過濾器,下面是個過濾奇偶數的例子,第一個參數是判斷是否過濾的邏輯,True保留,第二個參數是列表,最終奇數全部被剔除,只留下偶數:map:逐一轉換,下面是將奇數轉為False,偶數轉為True的例子:reduce:大名鼎鼎的map reduce,您應該有所耳聞,reduce會將集合中的數據逐個取出來和前面一輪的結果做同樣的處理,最典型的當屬累加:sort:排序,先來看看最簡單的:sorted可以接受排序處理函數作為參數,例如按照絕對值進行排序,內置函數是abs,被作為參數傳給sorted:sorted方法會生成一個新的列表,如果想直接改變原列表就不適合用sorted方法了,此時用列表的sort方法即可,如下圖,還用了reverse參數試試倒排序的功能:面向對象身為Java程式設計師,天天和對象打交道,下面的代碼您應該很容易看懂:如果變量名是由兩個下劃線開始的,就表示改變量是私有成員變量,不能在外部訪問:
class 派生類名 (父類名):
 語句...

下面是個繼承的例子,Student是父類,Pupil是子類:
# 父類
class Student:
    # 成員變量
    name = '未知'
    age = 11
    __addr= 'ShangHai'

    # 構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addr):
        print('執行構造方法')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__addr = addr

    def myInfo(self):
        print('學生姓名[{}],年齡[{},地址[{}]]'.format(self.name, self.age, self.__addr))

class Pupil(Student):
    #成員變量
    grade = 1

    # 構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addr, grade):
        # 顯式調用父類構造方法
        Student.__init__(self, name, age, grade)

        print('執行構造方法(子類)')
        self.grade = grade

    # 子類自己的方法
    def myGrade(self):
        print('學生年級[{}]'.format(self.grade))

執行效果如下,符合預期:生成器
a = [x*2 for x in range(10)]

如果列表很大就會很佔用內存空間,此時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生成器,簡單的說就是將上述代碼的方括號改成圓括號,這樣a就不是列表了,而是生成器,這是種特殊的迭代器:異常處理習慣了java的try-catch-finally,對python的異常處理就容易理解了,捕獲和處理如下:
try:
    x = 1/0
    print('不可能列印這一句')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err:
    print('發生異常', err)
finally:
    print('執行finally')

輸出如下圖:關鍵字raise可以主動拋出異常:以上就是欣宸在自學Python過程中的簡化版筆記,希望能幫助您在初期抓住重點,快速入門;

相關焦點

  • 人生第一行經典代碼,決定程式設計師的出身,更決定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
    入門語言與職業生涯在計算機編程領域,人生第一行經典代碼——"hello,world!",往往決定了程式設計師的出身,更決定了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第一行代碼,決定的是未來程式設計師的入門程式語言。所以,換而言之,程式設計師的入門語言,決定了程式設計師的教育背景,也決定了未來編程路上能走多遠。
  • Python到底能幹什麼
    Python是一種電腦程式設計語言,又被稱為膠水語言,可以用混合編譯的方式使用c/c++/java等語言的庫。
  • Python 單元測試(unittest)的使用小結
    Python中有一個自帶的單元測試框架是unittest模塊,用它來做單元測試,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單元測試(unittest)的使用小結
  • Java、C/C++、JavaScript、PHP、Python,到底用來開發什麼?
    java常常跟」企業」聯繫在一起,因為具備一些很好的語言特性, 以及豐富的框架,在企業應用中最被青睞,你總可以聽到關於J2EE, JSP, Hibernate之類的東西的討論。同時, java在手機領域也有一席之地,在普遍智能化之前,很多手機就是以支持java應用作為賣點的,而智慧型手機爆發之後,java手機主場變成了android, 作為安卓的標準程式語言而存。
  • 人工智慧機器人研發的十大熱門程式語言:不死 Java、不朽 C/C ++,以及新貴 Python
    這是很多機器人專家在自身的職業生涯中都會存在的一個入門級思考。畢竟,在學習一門程式語言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如果掌握了這門語言卻又不發揮其真實的價值,又有什麼用呢?但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確切而直接的答案出現。
  • 推薦幾款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編程的app(包含Java、C、Python等)
    3.python:QPython3、Termux。4.CSS/HTML/JavaScript:HTMLplay。大部分都不需要root,可以直接編寫程序並運行,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這3個app的安裝和簡單使用,主要內容如下:一.AIDE集成開發環境:這個主要是用來寫java代碼(創建工程、寫小遊戲等),當然也可以寫c++代碼,只不過需要安裝對應的插件才行,自帶自動補全的功能,界面乾淨、整潔,使用起來不錯,下面我介紹一下這個app的安裝和簡單使用:
  •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2017年python排第一也無可爭議,比較AI第一語言,在當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大火的情況下,python無愧第一語言的稱號,至於C、C++、java都是萬年的老大哥了,在代碼量比較方面,小編相信java肯定是完爆其它語言的。
  • Java學到什麼程度才能叫精通?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初中級Java程式設計師必備的知識:總結:初中級 Java 程式設計師必須掌握的知識。熟練掌握數據結構、算法、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等基礎知識。因為我自己大二系統學習 Java 就是看的這個,我本人覺得全網可能找不到比這個更好或者更系統地能讓你入門並具有實際開發經驗的東西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記得實踐!實踐!實踐!另外,看視頻配合書籍的效果更佳!!!下面我會列出一些我個人覺得Java程式設計師必備的書籍。
  • 程式設計師逆天改命之葉孤城
    追你是為了python分派的事務,哪裡比得上咱師兄弟倆喝酒吃飯的事重要,況且我追了你九條街,連毛都沒碰到,就此作罷了。」 大師兄也不再看葉孤城一眼,拉著程班雲就走。門,深得python掌門的重用,如今正準備創立python的分派即AI派。
  • Python 初學者進階的九大技能
    初學者與中級程式設計師那麼,對於Python程式設計師而言,初學者和進階者有什麼區別呢?理解代碼為何起作用(或不起作用):作為新手,你可能要花幾天來對付一小段代碼。如果這段代碼突然起作用了,你可能會感覺放心,然後繼續下一段代碼。這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不理解原因只管運行的做法,可能比不理解代碼的為什麼不運行更加危險。
  • Java、C/C++、JavaScript、PHP、Python分別用來開發什麼?
    同時,Java在手機領域也有一席之地,在普遍智能化之前,很多手機就是以支持java應用作為賣點的,而智慧型手機爆發之後,Java手機主場變成了android,作為安卓的標準程式語言而存。總結:Java:網頁,企業級開發,普通應用軟體,遊戲後臺。
  • Python玩數據入門必備系列(2):vs code 寫 Python
    因此我決定寫幾篇 Python 數據處理分析必備的入門知識系列文章,以幫助有需要的小夥伴們更好入門。)中,直接用滑鼠把該文件夾拖放到 vs code 界面中,即可快速打開此目錄。>- vs code 知道你當前打開了一個 Python 文件,他估計你是要輸入 Python 代碼,他會識別你電腦的上那些 python.exe (不知道我說啥,請回看本系列上一節文章)- 在左下角,你會看到他默認選擇了其中一個 python 環境
  • 【課外輔導】用Python製作網站-Django簡介與入門
    不提其他,僅就其基於python這一點,就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Django自身優秀的配置管理、Restful支持、ORM模型、Query Expressions、以及堪稱神器的原生後臺Admin……這些特質與優勢,使得Django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python世界裡最負盛名,也是最成熟的web框架之一。
  • python與c語言的語法有哪些不一樣的
    在眾多程式語言之中,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Python和C語言,在進行編程學習之前,大家都會問:python和c語言的區別有哪些?我該如何選擇?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2、內存管理:Python使用自動垃圾收集器進行內存管理;在C語言中,程式設計師必須自己進行內存管理。3、應用:Python是一種通用程式語言,多範式的,支持面向對象編程、程序編程以及函數編程;C是結構化程式語言,允許使用函數、選擇、迭代,主要用於硬體相關的應用程式。
  • Python入門講解
    [python] view plain copy print?[python] view plain copy print?>lambda  args: expression[python] view plain copy print?
  • 揭秘 | 用Python寫了自動化交易程序,2年躺著賺了200萬?!
    一位匿名知乎網友爆料用Python寫了自動化交易程序,2年躺著賺了200萬,相當於普通程式設計師10年的工資……「除了不會生孩子,什麼都會」的Python,不僅能躺著賺錢,衝擊百萬年薪不是夢。「Python 是一門新手友好、功能強大、高效靈活的程式語言,進入火熱的 AI 人工智慧時代後,它也逐漸取代 Java,成為編程界的頭牌語言。在程式語言中, Python 長期穩居前五,不僅已經成為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還被越來越多地公司用於網站搭建。Python 方向崗位的薪水在水漲船高,成為目前最有潛力的程式語言之一。」
  • 深圳Python培訓班打造行業高標準Python人才
    Python火的原因1、python相比別的高級語言集成度更高,除了執行的效率低些,開源可以調用的類庫實在太多了,要實現一個功能,如果換作傳統的程式語言,需要實現基本的功能模塊,但直接調用類庫很方便的搞定,特別適合零基礎的學習, 幾行代碼就能實現很強大的功能。
  • 揭 秘 | 用Python寫了自動化交易程序,2年躺著賺了200萬?!
    一位匿名知乎網友爆料用Python寫了自動化交易程序,2年躺著賺了200萬,相當於普通程式設計師10年的工資……「除了不會生孩子,什麼都會」的Python,不僅能躺著賺錢,衝擊百萬年薪不是夢。「Python 是一門新手友好、功能強大、高效靈活的程式語言,進入火熱的 AI 人工智慧時代後,它也逐漸取代 Java,成為編程界的頭牌語言。在程式語言中, Python 長期穩居前五,不僅已經成為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還被越來越多地公司用於網站搭建。Python 方向崗位的薪水在水漲船高,成為目前最有潛力的程式語言之一。」
  • python:永久免費使用pycharmPro專業版
    pycharmpro是python的專業編輯,與免費社區版相比,增加了Web開發、PythonWe框架、Python分析器、遠程開發、支持資料庫和SQL等更高級的功能。接下來,小編為您帶來了永久免費使用pycharm專業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