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搭建自己的NAS媒體伺服器,附plex和emby對比

2021-01-09 騰訊網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的初衷很簡單,我本來也是比較頭疼折騰NAS的,因為NAS並非是小白向家電,它是個比較複雜的系統,成品NAS只是給了你一個硬體平臺,安裝各類應用都需要有一定基礎,所以寫了兩篇比較詳細的NAS原創文後,我決定綜合一下,一步一步教大家從零開始,完美搭建屬於自己的NAS遠程影音伺服器,也是基於我自己的原因,這篇文章比較詳細,從IOS和安卓,從plex到emby,從區域網到遠程訪問,每一步驟都均有涉及。

這應該是最全最小白化的一篇,建議收藏後觀看,全文大約7000字。

好了,不多說了,我們開始。

成品NAS的選購經驗分享

我們考慮的是影音伺服器,所以NAS最好是X86架構級別的,核顯要足夠強大可以解碼4k,ARM架構的NAS不適合折騰,第一是因為內存普通偏小,第二就是性能太羸弱,只適合備份文件存個照片什麼的,如果需要考慮遠程,那麼ARM並不是很適合。

目前NAS方面,入門級別的有J3455處理器,稍微高一些的有J4005和J4115處理器,這三款處理器都可以流暢解碼4K H256級別的電影,但是也僅僅適合同一時間內1-2人在線轉碼觀看,所以如果你要求特別高,成品NAS可能要考慮高很多級別的,或者乾脆自己DIY NAS伺服器,這些都不在我們這次的討論範疇內了。

我建議有條件首選J4115伺服器的NAS,其次是J4005,最後是J3455。

這次搭建的NAS有J3455和J4005兩臺,因為plex購買會員後只能安裝在一臺NAS上,故此我用了另一臺NAS測試Emby。

先來聊聊威聯通新出的這款TS-251D家用級別NAS,處理器為J4005。

251D是一款家用入門級別雙盤位NAS,眾所周知NAS的成本中,硬碟是大頭,而很多購買4盤位NAS的消費者,也是一點一點增加硬碟數量,畢竟大容量硬碟成本太高了,所以兩盤位的NAS比較適合手頭拮据的用戶。

容量真的不夠用嘛?

我覺得未必,畢竟影音存儲類NAS,不是存放重要資料的,如果你不用它進行PT下載,或者PT下載掛個移動硬碟,原則上來說損壞概率非常低。

扯個題外話,如果是重要資料的話,我不會將資料單獨放在一個地方,而是至少2個或者3個。

那麼兩盤位不能組建RAID怎麼辦呢?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影音NAS伺服器是不需要組建任何RAID的,我強烈建議單盤,這樣的話如果不能一步到位買齊硬碟,也可以後續增加硬碟,節省成本。

所以這篇中你不需要看到任何raid以及存儲池這些稍微有些複雜的名詞,我們不需要,你就當一個可以隨意加硬碟的外置存儲設備,就和電腦一樣隨意增加硬碟,這樣是不是感覺舒服很多了?

251D的外觀,我個人覺得比較有一些設計感了,至少這種顏色搭配,相對之前的NAS,要進步了很多,至少可以和好看勾搭一點邊了。

上半部為電源按鍵以及指示燈,從上到下依次是電源指示燈、網絡、一鍵複製、硬碟1以及硬碟2。

前置一個USB3.0接口,方便直接複製或者一鍵備份,下面則是威聯通最常見的一鍵複製/備份按鈕了。

251D具備PCI-E拓展,另外自帶了一個HDMI接口,這個我後面會聊到。

其次就是常見的3.0接口以及千兆網口,3.0接口可以外掛移動硬碟進行PT下載,或者作為UPS通信輸出口。

千兆接口一個是完全夠用的,目前千兆的帶寬,同時播放數十個4k電影,帶寬也是足夠的。

正面左側有一個滑蓋鎖定按鈕,解鎖後就可以打開硬碟蓋。

託架同時支持2.5以及3.5英寸硬碟,如果你有淘汰的筆記本機械硬碟也是可以拿過來應急用用的。

2G內存偏小,我個人是強烈建議拓展內存到6GB或者8GB,251D最大支持8G內存,規格是筆記本內存DDR4 2400。

我這次準備了兩塊10T威騰電子NAS紅盤,這是威騰電子專為NAS配置的,我倒是建議威騰電子紅盤不要作為下載盤,存放電影7X24開啟,這才是NAS硬碟的重要用途。

因為單盤設置,所以,實際容量就是20TB。

我做PT下載的時候,下載盤永遠是那個最破最便宜的硬碟,容量也不大。

如果你一次不能配置齊全兩塊硬碟的話,先用一塊硬碟也是沒有問題的,單盤設置就是這麼任性。

確認到位後我們開始從零開始,一步一步配置。

搭建遠程影音伺服器的一些基礎知識

我就來詳細聊聊一些基礎知識,方便第一次接觸的小白完完全全了解這是一個什麼系統。

遠程影音伺服器,你需要能解碼的硬體和存儲設備,你需要能遠程訪問,你需要設置PT下載,甚至遠程訪問PT界面,最後就是基於NAS硬體搭建相應的流媒體系統。

千兆需不需要呢?

千兆區域網最好是有,沒有的話實用性會大打折扣,百兆區域網傳輸速度理論上雖然是可以播放4k資源,但是一步到位不是更好麼。

硬體層次我們有了,就是NAS,遠程訪問也是屬於軟體層次的涉及,PT下載同樣是在NAS方面設置,相應的流媒體系統也有現成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閉源plex、開源emby以及免費的Jellyfin。

流媒體系統能幫助你整理電影海報牆、歸類、以及遠程各種客戶端去訪問,這是它們的強大之處。

在NAS上安裝上流媒體服務系統,花錢或者不花錢,看你的喜好去選擇相應的流媒體系統。

而另有一些強大的區域網播放軟體,類似infuse、kodi,這些相對plex、emby和Jellyfin有什麼區別呢?

infuse、kodi是建立在區域網基礎之上的,簡單來說,NAS上搭建的流媒體伺服器是依靠NAS的處理器去處理視頻,比如轉碼後再播放,這樣就會受制於NAS處理器的性能,而infuse、kodi通常是安裝在電視盒子或者硬體播放器上的系統,它們同樣具備整理海報牆、歸類的功能,但是系統所在的硬體性能比較強大。

infuse、kodi不能遠程播放,但是可以作為本地播放器播放你用其他途徑連上的資源。

infuse、kodi同樣可以搭配plex或者emby等系統,一起使用,常見的有infuse+plex,kodi+plex。

在建立海報牆的時候,無論是infuse、kodi、plex還是emby,都需要去自動搜尋相應的海報、演員信息、電影信息等,這個過程叫削刮。

目前最強大的削刮功能的是infuse,其他的kodi、plex、emby都不是特別完美,但是plex和emby要比kodi更好一些,所以你可以在kodi裡安裝plex或者emby的插件,借用plex和emby的削刮功能去整理相應的信息。

削刮功能也有獨立專用的削刮插件或者軟體,這些就比較複雜了,我們暫時不去聊。

從零開始安裝NAS系統(小白向)

我們以威聯通為例,探討相應的做法。

這裡屬於小白向,懂的人可以直接跳過。

一般來說,我建議先下載一個Qfinder Pro軟體,這樣當NAS連接上千兆網絡後,會自動發現機器指引安裝。

智能安裝指引界面。

以下我就簡單文字描述了,跟著做就行,如果有疑問,可以評論中諮詢。

設置用戶名和密碼,第一次給你的是管理員帳號,後續可以自己增加帳號和相應權限。

設置時間,選擇東八區。

IP位址用自動,輕鬆,其他的設置不要動。

勾選傳輸服務,看需求,如果你有mac和win,就都勾選上,如果只有win設備,勾選第一個就行了,這個選擇錯了也沒關係,後期可以自己設置。

點擊套用。

等待片刻。

完成設置。

進入系統。

進入「存儲於快照總管」。

會發現沒有磁碟區以及沒有存儲池。

我們這裡不去考慮存儲池,那是偏向有一定需求的中高級用戶,家庭影音用戶可以完全不用考慮。

這裡也聊下存儲池,存儲池你可以理解為一種高級存儲方式,一大堆硬碟,不同容量、不同規格,都可以組建存儲池,比較靈活。

我目前家裡兩臺NAS都沒有組建存儲池,所以直接點擊沒有磁碟區去新建磁碟區。

這裡選擇靜態卷,厚卷和精簡卷就是支持快照這類高等恢復功能,對於影音來說沒需求。

RAID類型單獨。

不是保存重要資料,不需要高讀寫性能,不需要組建raid。

此後一路下一步,直到完成。

配置遠程(公網IP或NAS自帶cloudlink)

公網IP是做什麼的呢?簡單來說,這就是網絡上你家的唯一位置,只有具備公網IP,才能快速、便捷的遠程訪問。

如果你是電信用戶,公網IP還是比較好搞的,如果你是聯通或者移動,只能採用威聯通自帶的遠程訪問或者花生殼內網穿透服務,前者叫cloudlink,具體實現很簡單而且免費,去威聯通APP中心下載cloudlink,然後去myqnapcloud.com上註冊一個帳號就可以用了,但是速度相對較慢(遠程看電影不成問題)後者速度快慢和你花錢多少有關。

如何判斷是不是公網IP呢,其實很簡單,百度下本地IP,再去路由器看下WAN IP,如果一致那就是公網IP,不一致那就是不是公網IP。

申請公網IP就要靠你們自己了,電信相對容易一些。

配置公網IP

這一段比較複雜,如果嫌棄看不懂,麻煩,那就直接跳過這塊,看後面我對於cloudlink的設置,看電影沒問題的,反正你又不是遠程傳輸文件。

有了動態公網IP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還是註冊一個花生殼帳號,去申請殼域名和DDNS(動態域名解析)服務。

殼域名是方便快速遠程網頁訪問的,也就是固定的一個訪問域名,DDNS是為了解析你的變化動態公網IP的,因為這個公網IP是實時變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註冊殼過程不多說了,註冊完成後實名認證一下,花幾十塊錢就能擁有自己永久的殼域名,還是比較方便的。

這個殼域名加上埠,就可以遠程訪問自家的NAS了,當然我們還要去路由器下設置下DDNS和埠轉發。

在設置DDNS之前,讓我們先固定下NAS的區域網IP位址。

華碩路由器中可以直接手動指定IP位址。

NAS固定IP設定好後,讓我們設定DDNS服務,華碩自家也有相應的服務,不過我還是習慣用花生殼了。

設置也很簡單,在外部網絡裡,有個DDNS,不同路由器大同小異,其中伺服器選擇花生殼,屬入用戶名和密碼,保存頁面設置就可以了。

設置埠轉發前先看看威聯通的內部埠。

打開NAS控制臺,找到系統管理,可以看到NAS的系統埠默認為5000,建議修改數值。

內部埠填寫NAS的埠數值,外部埠可以一致,也可以是其他數值。

通訊協議為TCP,本地IP位址為之前NAS設定的固定IP,點擊確認就可以了。

配置cloudlink

進入APP cetenr,下載Cloudlink雲聯通。

在界面上註冊帳號,並且激活帳號。

這也是類似花生殼的殼域名,方便直接訪問。

完成後可以在這裡看到相應的地址,並且啟用DDNS服務。

遠程訪問測試成功。

設置PT下載(Transmission)

如果你有PT帳號那就可以看這部分,沒有的話,也沒什麼關係,反正資料可以直接轉移到NAS。

PT帳號可以去百度PT吧看看,或者你自己用什麼渠道搞到帳號,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威聯通自帶的下載不好用,所以我們一般選擇Transmission這款PT下載程序

我們要先安裝TR的X86版本,ARM版本也有。

這是官方的下載地址https://qnapclub.eu/fr/qpkg/208。

這兩個版本我在自己的nas上都嘗試過了,沒有問題,第一個對應TS453Bmini這種X86架構的NAS,第二個對應同TS428這種ARM架構的NAS。

安裝需要在APP中心的右上角,點擊後手動安裝。

安裝完成後打開transmission,用戶名和密碼默認是qnap,點擊後進去。

這個界面太簡陋了,也太醜了,也不能自己設置一些下載限制,別急,還要繼續改造。

我們需要的工具有WinSCP,這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安裝好後WinSCP,打開,輸入你的登陸名、IP和密碼後登陸你的NAS。

在右上角找到NAS根目錄(toot),找到下面這個文件夾。

/share/CACHEDEV1_DATA/.qpkg/QTransmission/share/transmission

看到SRC文件夾了麼?這就是接下來我們需要替換的文件夾。

從百度網盤連結下載transmission-web-control-master zip壓縮包並解壓。

https://pan.baidu.com/s/1fIHvMAD2QX88KqUZBMQhSw

將transmission-web-control-master裡面的src改名為src1拷貝到NAS文件夾下,同時將NAS文件夾下的src改名為web文件夾,最後再將src1改為src,這是為了出問題後快速恢復。

改完後看看是不是界面這樣了。

如果還是之前的簡陋界面,可以Ctrl+F5強制刷新下,這樣就可以看到新的界面了。

這還沒結束,因為默認狀態下的TR是無法自定義下載文件夾的,我們還需要做其他修改。

這個界面默認PT保存目錄不能在TR裡面修改,很不好。

我因為採用移動硬碟外接作為下載盤,所以我先連接上了移動硬碟。

還是利用WinSCP打開NAS根目錄,找到移動硬碟所在的文件夾。

點擊USBdisk1就能發現目錄路徑為/share/external/DEV3304_1,拷貝一下。

直接修改默認保存目錄。

下載成功,非常棒。

PT下載一定要外接個破硬碟使用,因為這樣可以最大壽命化昂貴的NAS硬碟。

搭建相應的流媒體系統

如果我們不搭建流媒體系統,有沒有什麼很好的遠程觀看解決方法呢?

嗯,如果你不搭建流媒體系統的話,也是可以的,而且不用花一分錢,或者很少量的資金。

流媒體是為了讓視頻可視化,美觀化。

如果你都不在乎,直接選擇文件觀看,那就太簡單了。

你需要什麼呢?

兩個手機APP和一部性能不算太差的手機。

APP一個是威聯通的Qfile,另一個是本地播放APP。

有人要說了,我直接網頁遠程訪問NAS不可以直接調用電腦的本地播放器播放嘛?

威聯通之前是可以的,但是目前只有移動端可以調用第三方APP播放。

我用IOS舉例。

手機訪問Qfile,找到相應的視頻文件。

播放的時候注意選擇原始文件,這個時候會彈出來選擇播放APP,你可以選擇IOS下的infuse或者nplayer,兩者都有免費版,只是免費版稍微有一些限制。

我自己是收費版本infuse Pro,手機是iPhone 11 Prio,帶寬夠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流暢播放4k H265視頻,不過因為我家上傳帶寬只有2-3MB每秒,所以實測最高只能遠程播放1080P H265視頻。

這個時候你再打開蘋果的投屏功能。

實測,我在微投、小米電視上,甚至我的MacBook Pro上都可以投屏遠程流暢播放所有的1080P H265。

安卓Qfile同時可以第三方播放器播放,安卓同樣也具備投屏功能,所以,如果不在乎美觀方便度的話,這應該是你的最佳解決方案。

搭建plex或者emby前聊一聊這兩個系統

為了方便測試,我將兩個系統都安裝了,在安卓和蘋果客戶端也都分別測試了,並且都測試開啟了一個月會員,plex和emby只有開啟會員才能硬解4K,否則會卡頓無法流暢遠程播放,另一個系統Jellyfin倒是免費可以開啟硬體加速,但是我總是秉著免費不是最好的看法,這個就留到下次去測試吧,免費終究還是會收費,這世界能用錢解決的就不用折磨自己了。

首先,如果你不是蘋果用戶,沒有infuse,那麼我還是推薦Emby,因為界面真的是太友好了,還特別美觀。

另外,未知原因,我手中J3455的NAS安裝plex,網頁遠程播放4K視頻,經過一堆嘗試設置後,一點也不卡頓,甚至可以轉碼用手機4G網絡觀看4k;但是,我用J4005的251D安裝Emby,網頁遠程播放4k視頻會卡頓,而emby在硬體轉碼設置上相對plex會少一些設置,我也無法確定是不是設置的問題,因為plex未調整設置之前也是卡頓,理論上J4005的核顯要強於J3455的核顯,不應該卡頓的。

Plex下載、安裝都略複雜,界面也不是特別友好,安卓APP客戶端,官網下載不了,目前我測試了,只有安卓手機的應用匯才可以下載到plex最新版。

Emby下載、安裝都比較輕鬆,安卓app客戶端,官網輕鬆下載。

IOS就不用說了,下載應用很輕鬆。

infuse中可以接入plex服務,這是我最終選擇plex 的原因。

搭建emby

官網上可以找到各種類別的伺服器版本,基本上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他都有。

我們在NAS中選擇QNAP版本,記得X86是X86的版本,ARM是ARM版本,別選擇錯了。

手動安裝。

註冊ID以及密碼,地址可以不填寫,點擊next。

添加媒體庫,就是你NAS資料所在的文件夾。

選擇好後OK。

削刮器來源都勾選上,第三個勾選的是支持NFO文件,這個文件就是影片自帶的信息文件,勾選上。

其他不用管。

字幕下載語言選擇簡體中文,勾選"開放字幕",第三個我沒搞懂是什麼。

在後臺中可以看到相應的公網地址,如果你是cloulink設置的穿透服務,直接XXXX.myqnapcloud.cn:8096訪問網頁版本伺服器,8096是emby默認埠號,而如果是公網IP,除了有指定埠號外,還需要在路由器中設置下埠轉發才可以。

PLEX界面,非常漂亮。

遠程播放1080P電影的時候,非常流暢,軟解CPU大約60%左右,這還是沒買emby會員。

買了會員後,會在後臺轉碼這塊看到硬體轉碼器設置,只有開啟這個才能硬解4k。

看CPU數值,硬解4K和軟解1080P佔有率差不多,同樣是60%。

可以選擇各種碼率,區域網測試的話可以選擇原盤播放了。

編輯元數據也容易,自己修改一下就好了。

手機APP訪問。

搭建plex

plex我研究更多一些。

不過威聯通可以在應用中心直接安裝plex,這點非常方便。

我之前寫威騰電子一款NAS的時候註冊過plex,所以註冊界面跳過,從建立媒體庫開始,因為plex設置更複雜,所以這塊多講一些。

添加媒體庫,比如電影,語言為中文。

選擇對應的文件夾。

高級設置中,第一行「hide itms which are in collections」是指自動將系列電影合併成一個系列。

掃描器是plex movie scanner不變。

代理一定要選擇 the movie datebase,對中文支持友好。

地區選擇中國。

plex需要手動指定埠,我手動指定為32400,並且在路由器中設置了埠轉發,如果你是cloudink中設置的遠程訪問,手動指定埠後就可以直接訪問。

PLEX界面,也還是比較漂亮的,不過我截圖的時候plex尚且沒削刮完畢,所以很多電影系列沒顯示出來,plex削刮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建議一夜過後在看吧。

當然了,更改元數據,海報數據,電影數據也是可以的。

購買了一個月會員,我總結了一份轉碼設置,建議上傳帶寬比較小,J3455的機型按照我這個設置。

轉碼質量設置為prefer higher speed encoding,我這裡一開始用的auto,遠程看4k一卡一卡的。

X264設置我不太確定和卡頓有沒有關係,我個人感覺是第一項導致的,這裡我設置成了super fast,原先是fast。

遠程,1080P 8 Mbps轉碼播放下不卡頓。

能實時在後臺看到當前轉碼的場景。

用IOS和安卓也測試了。

IOS測試4k,手機端為4G網絡,非區域網和WiFi網絡,手機端畫質為720P。

播放也是沒有壓力,非常流暢,4G網絡下,720P 2Mbps碼率也能接受,畢竟手機屏幕小。

非4G網絡下,1080P可以原碼觀看。

這是安卓PLEX客戶端界面,應用匯上可以下載到最新版本,我之前用了應用寶,雖然也可以搜索到plex客戶端,但是版本是非常過時的,無法正常播放視頻。

除了網頁版本和APP版本,電視盒子上kodi也有plex插件可供使用,如果你用了plex,就沒必要用kodi自己的削刮器,直接使用plex或者emby插件就可以。

我自己因為家裡沒有安卓盒子,而且電視安裝kodi會不規律閃退,所以沒有用kodi測試,我是Apple TV安裝了infuse,之前iufuse削刮能力還是相當強悍的,這次搭建plex平臺後,就直接在infuse中連接了plex,效果也不錯。

總結

2盤位作為家用影音NAS夠用嗎?

答案是夠用的,畢竟如果看中性能,X86處理器中的J3455、J4005以及J4115這些兩盤位機型都是完全夠用的。

兩盤位組建raid容量會比多盤位有劣勢,但是你真的需要raid?

我以前損失資料的經驗讓我知道不要把重要文件只備份一份,而是至少2份,在不同的設備中。

家用NAS無外乎是影音娛樂或者保存一些照片的功能,2盤位的NAS反而具備耗電低和低噪音的特性。

另外從零開始,搭建NAS影音伺服器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畢竟有很多現成的經驗可供分享,而NAS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已經很成熟了。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組建NAS伺服器,不過這需要更多知識儲備,穩定性也讓達不到需求。

NAS的可玩性非常高,比如web伺服器和docker容器,理論上可以化身為各種設備,這些都是日後慢慢琢磨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您KODI掛載NAS上的Emby流媒體伺服器!同步視頻播放記錄 流暢播放原盤影片!
    我們廢話少說,直接開始今天的內容!18、等幾秒鐘左右,會彈出emby的伺服器選擇,我們就可以連上emby伺服器,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著急連接,可以等會再連接:4、我們選擇EMBY伺服器後,可以選擇登錄自己的帳戶或者手動登錄:
  • CentOS7下搭建Jellyfin個人流媒體伺服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WalkingCloud,IDWalkingCloud20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收錄於話題#CentOS77#jellyfin1#NAS28#Linux學習筆記116Jellyfin 是一個自由的軟體媒體系統
  • Arm64架構處理器的TS-532X如何安裝jellyfin、emby、plex伺服器
    最近玩NAS的人都挺喜歡折騰多媒體伺服器的,最典型的三個伺服器就是jellyfin、emby、plex了,這也是NAS的一大樂趣。以前自己存儲了電影,都只是用電視盒子的解碼器來播放,很強大,也不需要NAS有什麼解碼轉碼功能。
  • 【看電影】Emby Server, 一鍵搭建你的家庭流媒體服務中心
    Emby 是一款開源的流媒體中心軟體,用戶只需要簡單部署了服務端,其它的客戶端就能輕鬆訪問服務端的所有媒體軟體 。Emby 亮點1.下載後的電影,更新到 Emby 媒體庫後,Emby 能自動刮削(捕獲)影片所有信息。效果如下圖(影片封面都是自動獲取的)。
  • Emby+Kodi打造家庭影院
    https://synology.emby.media/?2、給伺服器取名並註冊EMBY(這個主要是註冊會員用) #註冊地址 https://emby.media/community/index.php?
  • 從零開始,如何搭建一個完整的iOS直播App
    由於第一次接觸的原因,因此花了很多時間了解直播,整理了直播的原理,教你從零開始搭建一個完整的iOS直播app,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更快地了解直播。▍直播難個人認為要想把直播從零開始做出來,絕對是牛逼中的牛逼,大牛中的大牛。
  • 鐵威馬NAS新玩法 利用Docker輕鬆搭建影音庫
    今天,小馬就來教大家一種新玩法,你可以利用TOS應用中心的Docker,搭建屬於自己媒體影音庫哦,想想是不是美滋滋呢~    Jellyfin是一款媒體伺服器軟體,可在多個平臺管理和播放流媒體文件,還可以從外網觀看家裡的影片,而且免費哦~在鐵威馬TOS應用中心下載Docker後,你就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設置,利用Docker中的Jellyfin來搭建自己的媒體影音庫了哦。
  • 直播軟體搭建,流媒體伺服器的應用有多重要
    直播軟體搭建,使用流媒體伺服器是必要的事,在直播軟體搭建完成後的運營中,流媒體伺服器擔負著音視頻的播放、傳遞等工作,很多運營商不能理解流媒體伺服器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直播軟體搭建一、認識流媒體伺服器直播軟體搭建使用流媒體伺服器的核心在於,它可以向用戶提供視頻服務,主要功能是對流媒體內容進行採集、緩存、調度和傳輸播放
  • 手把手教你從零搭建和部署自己的個人博客
    在我看來,搭建自己的個人博客主要有以下好處:      •  有助於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幫助記憶,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  通過記錄自己工作和生活,鍛鍊自己的寫作的能力。           •  培養開放(開源)意識,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共同進步。「對外開放」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其效果有目共睹。
  • 如何從零開始搭建高性能直播平臺
    在本文中,我將先從 rtmp 協議開始,一步步帶領大家搭建一個簡易高性能的直播平臺。RTMP協議詳解RTMP 協議 Real Time Message Protocol(實時信息傳輸協議)的首字母縮寫,是由 Adobe 公司開發的一種用於解決多媒體數據傳輸流多路復用和分包的網絡協議。
  • 不會代碼,如何零成本搭建個人博客?
    自微信推出公眾號後,無論是博客時代就開始寫作的人,還是後來有志於投身新媒體的人,都紛紛註冊了自己的帳號
  • 利用穿越派搭建自己專屬的私有雲盤伺服器
    拓撲圖如下:搭建穿越派·派盤私有雲伺服器,硬碟容量越大越好,伺服器更好。數據鏡像 作為備份伺服器;用來備份同步派盤數據,保證數據安全。(如果是個人使用,大家可以利用退役的舊電腦,畢竟私有雲伺服器需要24小時開機,也不會經常在上面辦公。數據鏡像備份伺服器可以配置在我們常用電腦或公司電腦)有人說,如果不用數據鏡像伺服器是否可以?當然。這個大家根據各自的需求選擇部署就可以了。
  • 如何搭建國際版我的世界伺服器
    不久前,我通過學習與摸索,成功地在雲端建了一個國際版1.16.1MC純淨版伺服器,並用HMCL客戶端開始了愉快的划水。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記錄一下自己的建服歷程,並且希望能幫助到一些需要的朋友。如果您沒有建服經驗,在做好支出預算的情況下,可以按照本文【除了租用伺服器以外的】內容搭建一個MC伺服器。
  • 安卓使用magisk-rclone掛載白嫖無限谷歌團隊盤,搭建本地私有雲影院.
    好像什麼時候也有人留言說想要谷歌網盤搭建私人影院什麼之類的,當時推薦的是使用emby,需要vps,也是比較折騰的方法。之前推薦過termux搭建私有雲,但是手機空間畢竟有限,就可以嘗試掛載白嫖的無限團隊盤來使用。雖然不像emby之類的那麼好看,自己看看要啥自行車。。。
  • 打造一個自己專屬的Netflix流媒體伺服器
    目前通過PC、TV、iPad、智慧型手機等設備以流媒體的形式向用戶交付電影和電視節目。那麼什麼是流媒體呢?很多年以前,如果我們想看電影或者聽音樂,都需要先將完整的音視頻文件下載到本地來進行播放。但流媒體技術則會先對需要傳輸的媒體內容進行壓縮處理,然後再通過網絡分段傳輸,這使得媒體內容可以像流水一樣陸續抵達我們的終端播放設備。
  • 怎麼在無公網ip區域網內主機搭建web伺服器
    現在有很多企業都需要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商城,來便於客戶瀏覽公司信息和購買商品。 由於網站放置在公司的伺服器,伺服器所屬網絡是內網區域網,公網IP位址資源枯竭,且寬帶屏蔽網站80埠,導致外網遠程訪問WEB伺服器面臨著諸多挑戰。
  • 搭建NAS需要多少成本?憶捷Y300隻需要398元,手機備份全搞定
    說到nas,總會讓人想起一些專業的品牌,比如鐵威馬、群暉之類,產品高端價格也高端,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未必好用。而現在因為對應的晶片非常成熟了,所以一些大眾化的品牌也進入了這個市場,像憶捷在優盤、移動硬碟等領域就很有知名度,做nas其實也並不難,他們的Y300單盤nas售價才398元,只是這個價格不包含硬碟,你要自己準備一塊。
  • 玩轉嵌入式之如何在Linux系統中搭建tftp伺服器·圖文視頻
    嵌入式linux最常用到tftp命令來完成開發板和Linux系統之間的的文件傳輸,避免了頻繁的U盤拷貝過程。我們知道,Windows下使用「tftpd32.exe」這款軟體可以很方便地在Windows下搭建的tftp伺服器。
  • 租用臺灣伺服器搭建論壇網站有哪些優勢?
    許多經常上網的用戶會發現,很多部署在海外伺服器上的論壇網站實際上都部署在臺灣伺服器上。與其他地區的海外伺服器相比,租用臺灣伺服器建立論壇網站有哪些優勢?那麼下面磐石雲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析這個問題。因為論壇業務不像遊戲行業那樣,即使是幾千人同時在線刷帖也不會給伺服器造成很大的壓力。
  • 饑荒聯機版如何搭建私人專用伺服器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如何搭建自己的專用伺服器,和小夥伴一起玩,但是你突然有事要出門一趟,或者你去吃飯,而你又是房主,你在這掛機可能會被蟻獅震,可能會被火狗咬,引來巨鹿,引來熊,死了掉隊友精神,而你又不想買專用伺服器,這個時候私人專用伺服器的用處就凸顯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