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願每一次逆行遠去,都能平安歸來。
但是,除了新聞裡的數字與畫面,大多數的普通人很少真實地感知消防隊員的生活。他們平時如何訓練?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火,他們又會如何展開救援?8月1日,講述消防員故事的電影《烈火英雄》上映,截至3日20時,票房已突破4億。觀眾們紛紛在網上抒發了自己的感想:《烈火英雄》改編自鮑爾吉·原野的長篇報告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故事的原型是2010年7月16日發生的大連新港油罐區火災。平時看起來高大的消防車,跟7層樓高、直徑80米的油罐比起來顯得無比渺小。流淌火還在不斷向四周蔓延,井蓋在管道壓力下「嘭嘭嘭」相繼崩開。而現實中的他們更震撼!更催淚!
十幾個滿載的油罐緊挨著起火點,不遠處還有液體化學品儲罐,裡面存貯著二甲苯等易燃、易爆、劇毒而且腐蝕性極高的危險品。
「7·16火災」現場的罐區分布(來源:視頻截圖)
一條輸油管線爆炸,引燃10萬立方米的油罐,瞬間火光沖天。
消防員站在幾米外滅火,就像站在隨時會爆炸的炸藥桶旁.
除了滅火和守住其他罐體不被引燃,消防員們還有一件更要緊的事,就是要關閉油罐與油罐之間的閥門,阻止更多的原油洩漏。但因為大火斷電,平時3分鐘就能關閉的閥門此刻只能由消防員手動去關。
電影裡,江立偉和同伴前去手動關閥,負責人告訴他,只要轉十幾分鐘就能關好,可他們轉了十幾分鐘還沒有反應。
神情緊張的負責人這才說出實話:每轉動80圈螺絲才能前進1扣,而1個閥門有100扣,要關閉一個閥門總共需要8000轉。
油罐之間的閥門。(來源:視頻截圖)
手動轉8000轉,在遍布著危險的火場中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但在真實的「7·16救援」中,這個數字是8萬轉!
帶隊的消防員回憶,當時腳下是燃燒的大火、頭上是濃濃的黑煙。身上幾十斤的呼吸機太重,他們卸在了一邊;為了加快速度,他們摘掉了手套徒手在滾燙的閥門上轉動;手磨破皮沒有了勁,就找了根棍子繼續轉。
可即便如此,他們耗費了3小時才關閉了一個閥門,原油仍然不斷地向外噴灑。
防護牆被燒塌、金屬燈架被烤彎,消防員們依然在現場挺著,用海水、泡沫、水泥跟大火作鬥爭。火苗最近的時候離他們只有一米左右,衣服被大火烤得熾熱,消防員們就輪番上陣,後面的人用水槍給前面的人噴水降溫。多地馳援、海陸空同時滅火……經過將近15個小時的撲救,油庫大火被基本撲滅,剩餘的16個10萬立方米和3個5萬立方米的儲罐沒有造成任何損傷,沒有群眾的傷亡。戳視頻 ↓
02
他們是消防員,也是父親和兒子
電影裡,一個片段讓不少人淚目:馬衛國帶領特勤中隊死死守在化學罐區前,他拿出手機讓隊員們給家人錄幾句話。
這一幕並非虛構:在7·16火災現場,大連電視臺記者想拍下火場第一線的真實畫面,卻無意間看到一位消防隊員正在流淚給家人打電話:
「你善待我媽,對孩子好一點兒。」
從150多公裡外趕來的增援隊,一看到眼前的火情,全車人都不再吭聲了。
車上一共9個人,有8個都是剛入伍半年、沒見過任何火場的新兵。隊長讓車上的攝像員把燈打開,說:「咱們每人留下一句話。」
每個消防員都不是天生的英雄,每一次出警、即將面對什麼困難他們都不知道,看著無法控制的大火,他們也會感到害怕。
在一則採訪視頻裡,有人問到消防員們最深的牽掛,所有人都低下了頭:
「我最怕孩子長得太快,我來不及陪他。」
「我最怕父母老了。」
在家裡,他們也許是頂天立地的父親,也許還是剛離開父母不久的孩子、新婚燕爾的丈夫。
只是他們選擇了這份職業,身上就會肩負起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有災難,他們便會義無反顧地衝向最前線。
今年4月,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突發森林火災,27名消防指戰員奔赴火場,再也沒有回來。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3歲。
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當所有人在逃離火場的時候,有143輛消防車,1000餘名消防官員,正在逆流而行。
一位消防戰士在前線給朋友發微信:「我回不來,我爸就是你爸,記得給我媽上墳……」
另一位犧牲的消防員曾這樣寫下對身份的理解:「消防員就是為了人民的生命和幸福生活,能隨時出徵的雄獅。」
03
無所不能的「藍朋友」
在多數人眼中,消防員是無所不能的「藍朋友」,除了火災、洪災、地震,他們還要負責尋找走失遊客、解救熊孩子、開鎖剪戒指、摘除馬蜂窩,甚至幫110撬開手銬……
但就是這些看似普通的救助,也常會給消防員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遼寧一9樓住戶的煤氣罐燃燒起火,消防員拎起煤氣罐就向戶外轉移,因樓層高、煤氣罐溫度高,他們不得不多次換人前進;
資料圖(鄧龍華 攝)
廣西玉林一棟民房發生火災,消防員為救起休克的一歲半小女孩,濃煙中不慎踩空從五樓跌落,他仰面躺在地上,女孩被他緊緊摟在胸前安然無恙,可他卻傷重不治……
無論正在做什麼,出警鈴一響,「出發」就是消防員們的本能反應。除了救助,還有長年累月、不分寒暑的操練,24小時夜以繼日的堅守。
危險來臨之時,他們總是衝在最前線,在和平年代,他們是離犧牲最近的人。
天災不可避免,但很多犧牲的事故,往往是人們缺乏消防知識而釀成的「人禍」。
消防通道被堵、煤氣罐沒有放對位置……生活中,這樣的疏忽隨處可見,如果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多注意一點,消防員的生命危險就少一分。
《烈火英雄》的導演陳國輝曾聽到一位消防員對他說:我們不怕犧牲,就怕別人不知道我們做了什麼。
主演黃曉明也多次強調,看完電影,請忘掉我們這些演員,記住這些消防員。
他們是熱愛生活的普通人,他們更是守衛家園、守護生命的英雄,願每一次逆行遠去,都能平安歸來。
— THE END —
☀本文綜合自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