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髒大陸、找茬大陸,一直是蔡英文面對「執政」困境的萬能甩鍋大法。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蔡英文參加臺灣地區信息軟體協會的一場活動,在談到臺灣目前面臨的低薪困境時,竟然又一次把大陸找來當「替罪羊」。
蔡英文 中 資料圖
蔡英文:「我看到一個趨勢,就是臺灣企業到中國大陸後,臺灣地區的薪資就一直跟大陸在平均,導致薪資一直往下走;可是當臺商回臺,以及外商擴大對臺投資後,現在的薪資結構就開始往先進市場的工資水平調整。」
她還以谷歌在臺灣的研發團隊舉例稱,「團隊成員研發的是世界性商品,薪水與世界的薪水就是同步的。因為產業方向不一樣,連結對象也不一樣,所以臺灣遲滯20年的薪資已經開始往上走」。
不得不說,蔡英文這一番「連結大陸薪資走低,連結世界薪資往上走」的奇談怪論,讓島內學者直呼,這番邏輯若套用柯文哲常用的口頭禪,就是「怪怪的」。而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曾銘宗更重炮抨擊蔡英文,「根本就是外行」!
曾銘宗指出,島內勞工薪資是否能普遍成長,取決於市場上勞工供需情況和產業結構有無升級。少部分臺商回流,能增加的勞工需求量有限,對整體勞工薪資提升影響並不大,因此蔡英文的這番言論顯示她是經濟外行人。
曾銘宗還以數據「打臉」蔡英文。
他指出,2017年12月29日的年終茶會上,蔡英文宣稱其行政團隊要在2018年全力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還提出「五大解方」,信誓旦旦地說,「現在不開始,對不起這個世代及未來幾世代的年輕人」。不過,根據島內「主計處」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臺灣島內仍有33%的勞工月薪低於3萬新臺幣,66%的勞工月薪低於4萬新臺幣,即使民進黨當局調高基本工資,臺灣低薪的狀況仍沒有顯著改善,由此看來,蔡英文當初的政策喊話,根本是標準的「假消息」。
不得不說,用「反陸護臺」等意識形態來渲染兩岸對立、綁架臺灣民眾的福祉,一直是民進黨當局慣用的招數。一到大選年,不少民進黨人更肆無忌憚噴墨、「抹紅」,仿佛是「烏賊附體」。奇怪的是,攸關島內民生的薪資問題,明明是蔡英文上任三年多來的「執政」短板,卻在其毫無技術含量的「話術」下,執意甩鍋給大陸,這種一遇兩岸就胡攪蠻纏、毫無是非的政客騙術若還能得分,實在是臺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