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薪資停滯20年 蔡英文「神總結」:都怪大陸

2021-02-14 海峽新幹線

潑髒大陸、找茬大陸,一直是蔡英文面對「執政」困境的萬能甩鍋大法。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蔡英文參加臺灣地區信息軟體協會的一場活動,在談到臺灣目前面臨的低薪困境時,竟然又一次把大陸找來當「替罪羊」。

蔡英文 中 資料圖

蔡英文:「我看到一個趨勢,就是臺灣企業到中國大陸後,臺灣地區的薪資就一直跟大陸在平均,導致薪資一直往下走;可是當臺商回臺,以及外商擴大對臺投資後,現在的薪資結構就開始往先進市場的工資水平調整。」

她還以谷歌在臺灣的研發團隊舉例稱,「團隊成員研發的是世界性商品,薪水與世界的薪水就是同步的。因為產業方向不一樣,連結對象也不一樣,所以臺灣遲滯20年的薪資已經開始往上走」。

不得不說,蔡英文這一番「連結大陸薪資走低,連結世界薪資往上走」的奇談怪論,讓島內學者直呼,這番邏輯若套用柯文哲常用的口頭禪,就是「怪怪的」。而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曾銘宗更重炮抨擊蔡英文,「根本就是外行」

曾銘宗指出,島內勞工薪資是否能普遍成長,取決於市場上勞工供需情況和產業結構有無升級。少部分臺商回流,能增加的勞工需求量有限,對整體勞工薪資提升影響並不大,因此蔡英文的這番言論顯示她是經濟外行人。

曾銘宗還以數據「打臉」蔡英文。


他指出,2017年12月29日的年終茶會上,蔡英文宣稱其行政團隊要在2018年全力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還提出「五大解方」,信誓旦旦地說,「現在不開始,對不起這個世代及未來幾世代的年輕人」。不過,根據島內「主計處」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臺灣島內仍有33%的勞工月薪低於3萬新臺幣,66%的勞工月薪低於4萬新臺幣,即使民進黨當局調高基本工資,臺灣低薪的狀況仍沒有顯著改善,由此看來,蔡英文當初的政策喊話,根本是標準的「假消息」。

不得不說,用「反陸護臺」等意識形態來渲染兩岸對立、綁架臺灣民眾的福祉,一直是民進黨當局慣用的招數。一到大選年,不少民進黨人更肆無忌憚噴墨、「抹紅」,仿佛是「烏賊附體」。奇怪的是,攸關島內民生的薪資問題,明明是蔡英文上任三年多來的「執政」短板,卻在其毫無技術含量的「話術」下,執意甩鍋給大陸,這種一遇兩岸就胡攪蠻纏、毫無是非的政客騙術若還能得分,實在是臺灣的悲哀。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增長趨緩薪資停滯現象嚴重 原因何在?
    臺灣《工商時報》近日發表社論指出,近10年來,臺灣經濟增長趨緩,薪資停滯現象嚴重,這是由於背後有三座大山。  文章指出,近10年來,臺灣薪資停滯的現象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尤其是過去幾年起薪太低的「22K現象」更為年輕人詬病。究竟臺灣薪資為何停滯?
  • 又到520,臺灣民眾想說愛蔡英文不容易
    自從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登上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至今已滿兩周年。按照慣例,又到了臺當局盤點過去「政績」的時候了。
  • 臺灣沉淪全怪大陸?蔡英文「甩鍋」前還是先看看島內民眾啥反應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發表的涉及兩岸關係的講話,徹底撕掉了其「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現狀」「不挑釁」「零意外」等遮羞布。縱觀全篇,充斥著大陸「威脅」臺灣、「挑戰」區域和平穩定的論調。她還不斷煽動臺灣民眾仇視大陸,以圖「綁架」臺灣民眾和她一起「克服挑戰」「把危機化作轉機」,更叫囂臺灣是面對「大陸崛起和擴張」的「第一道防線」。
  • 臺灣的未來在哪裡?預言2024年兩岸統一!
    2016年臺灣民眾平均所得增加幅度是1.3萬臺幣,2017年則巨幅下降至4450塊臺幣。人民幣兌換臺幣的匯率大約在1:4.6。也就是說2017年,臺灣民眾平均增收了不到1000塊錢。而蔡英文的前任馬英九,在執政後3年,每年平均增加近臺幣3萬元臺幣。兩相對比,蔡英文的成績可謂不及格。
  • 蔡英文拒不接受92共識 大陸終於出手
    兩會交流顯然陷入停滯。  隨著民進黨上臺,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也無兩岸同屬「一中」的表示,導致大陸與臺灣的機制性交流無法繼續,兩岸關係冷淡已成定局。由於蔡英文和民進黨短期內接受「九二共識」幾無可能,臺海關係的冷淡很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是兩岸社會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 主張「不依賴大陸」的蔡英文大勝 臺灣人民生活會好嗎?
    臺灣GDP增速馬英九政府過去八年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在經貿領域,民進黨一直認為「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蔡英文近日不斷在電視辯論會上強調,「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這種說法在臺灣很有市場。島內有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發展與其他經濟體的經貿關係。
  • 在「大陸」高唱「我們都是一家人」,回臺灣卻罵人?蔡英文你夠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12月29日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參加首次臺灣地區電視辯論會,韓國瑜在參加辯論會的過程中公開批評民進黨。韓國瑜表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欺騙「臺獨」分子的選票,但是蔡英文本人卻不敢宣布「臺獨」。
  • 選情低迷就怪大陸?蔡英文你這套路該換換了
    據臺媒報導稱,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近日,蔡英文宣稱關於這次選舉有很多「假消息」,甚至還說其中某些是來自於大陸,這引起了島內民眾非議。民進黨選情不振,蔡英文為何要歸咎於大陸?這種招數還能夠忽悠多少民眾?
  • 蔡英文自稱「臺灣總統」 大陸強硬出手
    消息傳回島內估計又有不少「名嘴」大罵大陸矮化臺灣。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指出,蔡英文參訪巴拿馬運河水閘時,在留言簿中簽名也籤錯了。巴拿馬當地民眾迎接蔡英文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大陸方面對其所作所為極其不滿,尤其是在5.20就職演說上臺灣方面未能確認「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已經停擺。
  • 「空心蔡」,放過臺灣吧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民望在島內各家機構的民意調查中幾乎都墊底,但她昨天在「520」執政三周年之際時竟自吹自擂「三年有成」,還說「忍受了三年的謾罵,第四年會看到收穫」,擺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忍辱負重」模樣。如果這三年來只是泛藍陣營對蔡當局不滿,那還情有可原,但親綠機構也顯示蔡英文的民望只有兩成多,自家人都不支持她,足以顯示臺灣社會對蔡英文政府是多麼失望。
  • 「空心蔡」,放過臺灣吧!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民望在島內各家機構的民意調查中幾乎都墊底,但她在「520」執政三周年之際時竟自吹自擂「三年有成」,還說「忍受了三年的謾罵,第四年會看到收穫」,擺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忍辱負重」模樣。如果這三年來只是泛藍陣營對蔡當局不滿,那還情有可原,但親綠機構也顯示蔡英文的民望只有兩成多,自家人都不支持她,足以顯示臺灣社會對蔡英文當局是多麼失望。
  • 蔡英文誇下海口「基本工資30000元」?臺媒:還不夠每天買茶葉蛋
    文丨虞歡 審丨高靜蔡英文提出漲工資根據相關新聞報導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之前參與選舉的過程中,誇下海口提出要上漲臺灣島內年輕人的基本工資,改變現有工資結構但是,自從蔡英文在2016年開始執政之後。臺灣勞動人員的基本的工資不僅沒有迅速的上漲,而且每月基本工資、每小時工資上漲的幅度還不斷的下降。 在今年,每月的基本工資上漲幅度下降到3%,每小時的基本工資上漲幅度下降到了5.3%。前段時間,臺灣的勞動部門對外公開表示,明年工資上漲的幅度。
  • 馬英九致詞談臺灣競爭力 轟蔡英文(全文)
    年輕人對臺灣的經濟沒有信心,我執政8年,新生兒逆勢增加1萬5千人,但去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8.1萬人,比我任內少3萬多人,創下20年來非虎年的最低紀錄。可是蔡英文卻告訴我們,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但不論從客觀數據或主觀感受來看,都不是事實。顯然只是蔡英文自我感覺良好,而人民感覺卻不好。
  • 撩了蔡英文還順便噁心了大陸?
    今年的選戰過程就是這樣,蔡英文有行政資源加持,加上對手陣營未戰先亂,所以自己的贏面甚大,所以蔡英文的選舉策略除了操弄反中議題和抹黑對手之外,主要精力就放在提升人氣上,因此不斷尋找各種各樣的網紅,參加他們的活動,試圖衝高自己的人氣,讓自己的網路聲量可以一直維持高位而不墜,等到選舉投票那一天,基於「西瓜偎大邊」效應,許多遊移不定或者對人選抱持無所謂態度的選民就會將選票投向蔡英文。
  • 又說大實話 | 臺灣發展嚴重落後大陸,當局想"神辦法"拉GDP
    他舉例,以前臺灣最強的時候,GDP佔對岸的45%、差不多一半,如今卻只剩4.6%。柯文哲感嘆,大陸GDP如今每年成長近7%,臺灣每年才1%多,「我們已虛耗20多年,現在應該要咬緊牙關認真一點,否則拖久了會完蛋!」
  • 公開讚賞大陸抗疫,蔡英文一定聽仔細,這是來自臺灣島內的心聲
    然而,就在全世界對中國「豎大拇指」的時候,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灣當局卻對中國的「抗疫戰爭」大肆詆毀,不過,「黑暗」之中總有「光明」,就在最近,臺灣島內報紙公開發文,對中國大陸的「抗疫」行動大加讚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旺報》2月27日發表社評,高度評價了大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年了,還在炒「四小龍」
    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有網友提醒說,(島內)產業失衡,勞工薪資倒退。↓
  • 【話題】:蔡英文會像馬英九一樣被臺灣政治摩天輪甩出去嗎?
    外貿的萎縮對以出口為命脈的臺灣經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因為自2010年以後臺灣的低端出口產品面對東協國家時已無優勢,高端產品例如面板、電子零配件、晶片等機電產品面臨韓國的激烈競爭,甚至有逐步失去大陸市場之虞。同時,大陸科技產業也有自身的發展需求,臺商聞之色變的「紅色供應鏈」開始崛起。如此,作為臺灣經濟頂梁柱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優勢即將不保。
  • 大陸暫停進口臺灣菠蘿,蔡英文跳腳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午立刻表態譴責大陸,臺「農委會主委」更是語氣激動表示,無法接受大陸決定。臺灣菠蘿 圖自臺「農委會」蔡英文:大陸「突襲式通知」,表達譴責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蔡英文今日下午在臉書發文稱,大陸以「突襲式的通知」,單方面暫停輸入臺灣菠蘿這件事,顯然是「非正常的貿易考慮」,她要表達譴責。
  • 大陸和臺灣的距離
    當時的臺灣,如今的大陸。可臺灣已經漸漸的走出來了。臺灣目前至少還是令很多人嚮往的。基本上可以預測的就是,20,30年後的中國就會接近如今的臺灣。今天看似非常大的問題,在以後就慢慢的都會解決。因為臺灣當年也經歷過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