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薩克斯來自天津這個村

2020-12-27 騰訊網

中國樂器出口已躍居世界第一。在天津四黨口村,全村人都參與進西洋樂器的製造當中,但工人們卻不會吹奏他們製造的樂器。面臨村民與樂器之間缺少交流的困境,之後的發展又該如何呢?聽,廣播裡的《回家》正濃墨重彩地向我們襲來。

文/歡樂英雄

從天津市區向南驅車40公裡,便來到靜海區蔡公莊鎮四黨口村。這個村很大,統共有將近9000人,下面還分四中、四後、四南、四西和四東五個村。為什麼一共分五個村卻要以「四」來命名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重點在於,如果你踏進了四中村的地界,遇到人家,推門進去,十戶裡起碼有九戶正在生產薩克斯或者銅管之類的樂器。雖然只是中國北方一個普通的村莊,但四黨口村的名字在全球樂器採購商的耳朵裡卻非常響亮。

據稱,全村共有各類樂器工廠70餘家,每年生產各類西洋樂器幾十萬支,樂器產業年產值約3億元,出產的各類樂器全球最高佔比達到百分之七十。放眼望去,遍地是金燦燦的樂器,就連當地的小學校放學時的喇叭廣播也是薩克斯經典曲目《回家》。

樂器製作改變了這個村子的生態,它幾乎沒怎麼費力就實現了從農耕到製造業的產業升級,而且帶來了熱鬧——過去幾十年,媒體和訂單不斷湧來,四黨口村的村民們或許從未踏出村子半步,但他們製作的樂器卻跨越了大洲大洋。

樂器廠廠長陳寶展從事樂器製作已經幾十年了,是村裡第一批趕上樂器熱的人,淘到了金。

但近來,他卻覺得這行業並不是天衣無縫的,因為村裡的銷售額從2000年後就能明顯看出下降趨勢了。究其原因,陳寶展認為,在於村子生產的樂器雖然在數量上領先全球,但在質量上始終難以躋身一流。

四黨口村從事樂器生產已經超過三十年,有近3500名村民在從事相關的製作工作,但是幾十年下來,全村會吹薩克斯的成年人卻不足十個。樂器製作和樂器演奏是兩回事。

工人們並不會吹奏自己製作的樂器,不識樂譜,也沒有鑑賞能力,只是按照圖紙和規定步驟去完成機械化的生產。他們也不知道這些樂器會運去哪個國家,只是有時在電視上看到薩克斯的時候會想:這是什麼型號的,有沒有可能是自己做的。

人與樂器之間缺少流動,是陳寶展認為阻礙樂器村發展的核心問題。

作為村裡資深的樂器生產製作商,陳寶展曾經和其他從業者一起推動村裡組建樂隊,還從外面聘請專業的音樂老師教大家吹奏。

一時間整個村子都很熱鬧,特別是傍晚的時候,總能看到有人站在村口咿咿呀呀地吹著薩克斯。

但是樂器的學習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真正掌握它,需要強烈的興趣和毅力,還有足夠的信念支撐。

大部分已近中年的四黨口村民很快意識到,下班回家跟老婆孩子看電視或者找幾位弟兄打打牌,要比面對那些張牙舞爪的音符輕鬆得多。

讓村民們愛上音樂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陳寶展改變計劃,從自己的兒子下手。

陳子軒和陳子桎,都是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學薩克斯,當自家的廠子的主打產品從薩克斯變成雙簧管時,他們又吹上了雙簧管,但總而言之,樂器是一定要學下去的。

兄弟倆雙雙考上了四川音樂學院。在學校裡,同學們只知道他們來自相聲的故鄉,卻很少有人會知道,學校裡的許多樂器,他們村的工人們就能做。他們倆也不愛提,畢竟現在專業級的學習和表演,還是以進口樂器為主。

陳子軒在學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到美國樂器製造業的情況。很多工廠也是在偏僻的農村裡,大部分景色是一望無際的苞米地,上班的是一群四五十歲的大媽。

陳子軒在音樂學院上專業課

但是那裡的研發人員和核心人員是懂技術的,他們教給工人們該怎麼做。動手做的人不一定要懂,但必須要有懂的人去指導。

他有一點超出年齡的成熟,剛剛進入大學,就打定主意畢業回爸爸的廠子裡指導大家做樂器。當被問到城市和農村環境的交替,他說:「你在某個地方,肯定是你要在這個地方幹該幹的事,跟農村還是城市沒有關係。我畢業肯定要回四黨口。」

四黨口村的困境其實在情理之中。現今中國製造西洋樂器的村鎮,最初接下這些訂單是為了發家致富。

西洋樂器起源於國外,他們是創造者,一如中國的嗩吶和笙。如果必須有音樂品味才算配得上這些樂器,那對於一輩子生產了上萬件薩克斯的勤勤懇懇的農民似乎也並不公平。不過,在廠裡幹久了,也會有一些工人對吹樂器感興趣。兩兄弟暑假的時候,還會辦個培訓班,給他們講講演奏和樂理的知識。

《北國之春》是張俊秀極少數會吹奏的外國曲子之一,也許是在小學校園廣播的耳濡目染,他覺得學起來倒也不難。他曾在樂器廠工作了三十多年,還記得第一次聽人吹《北國之春》,是在村頭的江邊,一個小夥子。他把譜子悄悄記下來,每天自己練,覺得真高興。

在更早的時候,張俊秀當過兵。退伍回來,村裡全是小土房子,收入不高,沒人能走出去。那是1988年集體企業轉制之前,還不允許做樂器生產。

改革開放以後,才有了專供天津器樂廠的青年號和薩克斯,後來又有了小號和圓號,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房子也變成了磚房、樓房。

中間為樂器廠退休員工張俊秀

對於張俊秀這樣的老爺子,陳子軒總是鼓勵:到了這個年紀,還能接受新鮮的事物,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他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村民,拿起自己製造的樂器,演奏起來。

陳子軒希望村子發展下去,沒準有一天,音樂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不只是一件工作,接著村裡的樂器製造業也再上一個臺階。

但那一天怎樣才會到來呢?答案很簡單:需要時間。

製作團隊簡介

廠長語錄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相關焦點

  • 天津的「村兒」有多牛?葫蘆、薩克斯、手鞠球啥都有……
    年9月  天津有11個村被列入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  你知道天津的「村兒」  到底有多牛嗎?  靜海·四黨口村>>  有的村特產葫蘆,而有的村特產樂器。這個村就是靜海區蔡公莊鎮四黨口村,全球一半的薩克斯,都來自這裡。  雖然只是中國北方一個普通的村莊,但四黨口村的名字在全球樂器採購商的耳朵裡卻非常響亮。
  • 吹薩克斯的村莊
    文|楊宙編輯|趙涵漠攝影|尹夕遠「全都是薩克斯」舞臺上走來一支略顯奇怪的小學生樂隊。第一排上來,他們抱著足有自己身高一半長的薩克斯;第二排,薩克斯;第三排,還是薩克斯。唯獨這支來自靜海縣蔡公莊鎮四黨口村的樂隊例外,在穿了幾年校服比賽之後,這次他們換上了一身(類似校服的)紅色隊服。比賽前老師提前通知他們,回去把白鞋洗乾淨。每當其他隊伍走過,他們總是會聽到一些好奇的聲音:哎呀,你看你看,全都是薩克斯!除了用來打節奏的三面鼓和一個鑔,全都是薩克斯。最重要且唯一的原因很簡單,這所小學所在的四黨口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村裡的樂器廠製作薩克斯。
  • 爵士樂配民樂 他的薩克斯吹出「山西風」--山西青年報2020年12月24...
    一路努力與熱愛    丁佳煒與薩克斯結緣來自家庭的薰陶。他來自一個音樂世家,奶奶是唱晉劇出身,大舅爺是說相聲的,而他的父親則是前北京武警軍樂團薩克斯手。   丁佳煒天資聰慧,受家庭影響,自幼就展現出了音樂天賦,唱歌跳舞樣樣精通。從9歲開始他就跟隨父親學習薩克斯。
  • 楊桐薩克斯大師課
    華夏薩克斯之聲,是目前國內最高等級的薩克斯演出,演奏家涵蓋香港、臺灣、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的具有薩克斯專業代表性人物的演出。演出及大師課除來自美國的謝德驥、香港的朱穎恆、臺灣的顏慶賢、大陸的謝進歧,以及歐洲學成歸國的新銳楊桐。他們的演出給中國的薩克斯帶來了一股清新的專業空氣,更給薩克斯專業的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 薩克斯初學者如何快速入門?記住這三個重點!
    天津亨韻樂器有限公司與您不見不散!天津亨韻樂器展位號:W1館A70展位,歡迎新老客戶光臨指導洽談合作!我們期待著您的到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1天津亨韻樂器董事長劉濤先生接受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倩老師的專訪。
  • ...飲水思源】《奔跑的蝸牛》來自涇川縣朱家澗村的真實脫貧故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奔跑的蝸牛》來自涇川縣朱家澗村的真實脫貧故事!>正式退出貧困村謹以此片還原那個真實的脫貧故事……短視頻來源/天津津雲新媒體視頻中正在直播賣甜瓜的這位就是朱家澗村的老支書——朱存錄
  • 薩克斯演奏超高音技巧及練習方法.
    天津亨韻樂器廠區一角薩克斯中超高音的演奏技巧及練習方法。薩克斯超高音域的演奏(超吹)是對薩克斯正常演奏音域的擴展,是薩克斯的高級演奏技巧;之所以稱為高級技巧,是因為對超高音域的演奏要建立在對正常音域熟練掌握的基礎上的。
  • 周衛倉,一位從周窩村走出來的薩克斯製作和吹奏高手
    我喜歡的樂器有三樣:薩克斯、葫蘆絲、吉他,而這次走進周窩,認識衛倉,也是受他影響,算是十分正式的準備要把薩克斯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我準備疫情徹底結束,到周窩跟衛倉系統學習一下薩克斯,不知自己有沒有這個恆心和毅力,當然,我現在對自己,更需要的是學習薩克斯的勇氣。
  • 和善謙厚真誠的東北大漢-中國薩克斯氣聲吹法演奏家寧大勇老師
    寧大勇:國家一級演員、我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薩克斯學會副主席,天津音樂學院特聘副教授,天津薩克斯協會副主任
  • 肯尼基再掀薩克斯風 中年聽眾成演唱會購票主力
    和黑眼豆豆等正當紅的流行歌手不同,走紅於八十年代的Kenny G以唯美的薩克斯演奏晉身國際一線巨星,薩克斯風也隨之被全球聽眾所接受與喜愛。隨後,《Song Bird》、《回家》等歌曲幾乎遍布全球每個角落,Kenny G也於5年之後再度踏足京城,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北京甚至大連、天津等城市引起強烈反響,目前出票順利。
  • 老報人杜耀峰 薩克斯奏響聯合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紐約2月16日電 2月13日,一曲《北風吹·扎紅頭繩》薩克斯風獨奏響徹聯合國總部,演奏者是曾獲長江韜奮獎的老報人杜耀峰。
  • KennyG經典薩克斯12首,猶如聽了場薩克斯專場音樂會
    Kenny G 薩克斯 精選12首1《Sentimental(傷感)》2《In the rain》3《You're在肯尼·基(Kenny G)出現之前,薩克斯風一直是流行樂壇的配角,1987年,肯尼·基(Kenny G)的暢銷單曲「Songbird」讓全球樂迷瘋狂愛上薩克斯風這個樂器,薩克斯風正式躍身為流行樂壇的主角,就連美國總統柯林頓
  • 詹姆斯拉斯特《薩克斯精選》(Sax a Gogo)
    詹姆斯拉斯特 -《薩克斯精選》(Sax a Gogo)專輯英文名: Sax a Gogo>專輯中文名: 薩克斯精選藝術家: James Last 詹姆斯拉斯特發行時間: 1967年寶麗金出品地區: 德國
  • 天津牙掉了一半怎麼辦
    核心提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口腔的健康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的進食當中必須依賴牙齒才能夠進行咀嚼,一旦牙齒出現了問題便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麼牙齒在掉了一半後,我們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治療方法呢?
  • 你吃的桃子,也許就來自臨汾這個「桃園村」
    你吃的桃子,也許就來自臨汾這個「桃園村」 2020-07-24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薩克斯合奏《海邊的女人》
    ,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青少年藝術素質優秀指導教師、全國青少年春節聯歡晚會文藝建設十大突出貢獻校長,單簧管,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袁建新教授,1985年師從上海音樂學院單簧管,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顧鵬教授。
  • 人造風景|高架橋下的薩克斯
    其實,上海人對薩克斯情有獨鍾。薩克斯進入中國,最早就是出現在二三十年代上海灘的歌舞廳中,伴隨爵士樂團和舞女的曼妙舞姿而被大眾熟識。在大眾的感官印象裡,薩克斯似乎也能詮釋出這座國際大都會的迷人氣質。「文革」時期,薩克斯像其他西洋樂器一樣,被貼上了「黃色」樂器、靡靡之音的標籤,願意學習的人很少。當時戈瑞清為了加入廠裡的文藝宣傳隊,自告奮勇學習薩克斯演奏。沒想到時過境遷後,薩克斯竟成了他藉以成名的傍身之技。
  • 【愛的鋼琴手】伍思凱經典歌曲(李小春深情高音薩克斯音樂)
    想法在我的左手 旋律在(我的)右手 就這樣找到了自由生命中許多片刻 歡笑和憂愁 都在升降記號中太多事喬不動 太多夢太沉重 不如簡單的歌讓人感動我是鋼琴手 為真實人生伴奏 你聽我唱過那段友情分享的時空 失戀時只剩一半的落寞
  • 趙冬「薩克斯流行&爵士風格」盛宴圓滿落幕
    此系列活動的推出吸引了廣大熱愛音樂的朋友們踴躍參加,活動也將延續這個夏天,成為暑期的一道美麗風景線。第一期「音樂周」普及活動「薩克斯流行&爵士風格」,趙冬為喜愛薩克斯的學生們帶來一堂精彩的薩克斯盛宴,將薩克斯這種誕生於比利時的樂器用樸實的語言展現給熱愛音樂的孩子們,為他們帶來豐富充實的一天。
  • 薩克斯大師須川展也的107問
    須川展也為日本跨足國際舞臺之中音薩克斯演奏家,多年來亦擔任YAMAHA在日本的薩克斯代言人,演奏佳評不斷,聲望卓著。1. 生日:1961年7月25日2. 血型:O型3. 出生地:出生於佐賀縣(九州),但在濱松長大4. 身高體重:162公分、58公斤5. 腳掌大小:24.5公分(譯註:這是打算送鞋子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