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考「引無數英雄競折腰」,35人答錯,導師蒙曼:不應該錯

2021-01-11 美詩美文

多數情況下,我們提到一個詞牌名,都只會想起一些古代經典詞作。比如提到《江城子》,會想到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提到《虞美人》,會想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提到《青玉案》,會想到辛棄疾的「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但有一個詞牌除外,提到它我們想到的是一位現代詞人。這個詞牌叫《沁園春》,提到它我們想到的是「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它的作者是偉人。

偉人幾十年前寫的這首詞,讓《沁園春》這個詞牌火了起來,這是在這個詞牌下寫過作品的蘇軾、辛棄疾、陸遊等人,都沒辦到的事。此詞已於多年前就入選了課本,成為了中學生必讀、必背的作品。很多人畢業多年後,仍會背誦全文。

然而,頗為遺憾的是對於這首詞裡的很多字句,很多人似乎並沒有理解透徹。這一點,從詩詞大會的一道題上就看得出來。題目如下:

偉人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的「折腰」是指?

A.為之傾倒 B.捨生取義 C.屈身於人

這道題的答案應該是A選項,折腰的意思是為之傾倒。這樣一道題,百人團共有35人答錯。當時主持人董卿看到這樣一個錯誤率都覺得不太敢相信,她表示:「35人,有點兒超乎想像」。而在一旁的導師蒙曼在解析完後,也表示:不應該錯。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的下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其實聯繫詞的上下句,咱們其實首先就能排除掉第三個選項「屈身於人」。這首詞本身寫得如此大氣磅礴,充滿了英雄氣概,自然不會是這個意思。很多選手會選這個選項,是因為想到了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千古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以及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但事實上,折腰這個詞和很多漢語詞彙一樣,有多種意思,這樣理解與上下文顯然不搭。

在這35位答錯的選手裡,多數人選的是「捨生取義」這一點。從意義上來看,這樣理解似乎沒什麼錯。但「折腰」這個詞從古至今就沒有過這個意思。咱們不能看到有一個折字,又有一個腰字,就望文生義地認為這是捨生取義了。

事實上,折腰這個詞最早出自《晉書·陶潛傳》,當時的意思是:屈身事奉,取的是陶淵明的典故。後來到了元、明、清,則引申出了彎腰行禮、指鞠躬禮等意思,這時候這個詞是已經是正面的詞彙了。

比如明文人宋濂的經典寫景文《虎跑泉銘》中,就寫道:「拔劍刺山,水為之湧;折腰拜井,泉乃仰流」,寫的就是遊人為向山水彎腰行禮。在他這篇文章中「折腰」二字,就已經有了為之傾倒的意思了。

了解了以上內容,大家就能明白「折腰」二字的意思了。偉人寫的這首詞,前一句用「多嬌」來形容江山,已經是頗有新意了;後一句再用「折腰」二字,一筆道出英雄對江山的喜愛,更是用字相當精準。通讀整首詞,用「字字珠璣」來形容它,一點兒也不誇張。

蒙曼老師在點評這首詞時之所以說,這道題不應該錯,原因有二:首先這首詞的經典程度,完全不亞於多數古典詩詞,這麼經典的詞作咱們自然該理解得透徹,不應該只停留在死記硬背這一層面;其次,「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種說法是偉人首創的,獨一無二,詞中體現的英雄式情懷,是我們該銘記的。這樣一道題錯了35人,或許我們在讀詩詞時真的該反思一樣,我們真的讀懂了嗎?如果這道題讓大家做,能選對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考岑參邊塞名作,外國選手輕鬆答對,百人團卻有46人答錯
    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詩詞大會這個舞臺並不陌生。這個舞臺上的選手都是經過選拔之後才踏上舞臺,即便是百人團的選手也個個都是對於詩詞了解頗多的「高手」。但即便如此,節目組出的一些題還是難倒了很多選手。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詩詞大會出道搞笑題,蒙曼調侃李白和孟郊等詩人:都不肯好好上班
    若是以為《中國詩詞大會》只是一檔比背詩的節目,那顯然就低估了命題組專家的能力。隨便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節目中有這樣一道題:郭靖在行走江湖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位英雄?答案A.文天祥 B.嶽飛 C.辛棄疾節目組給的答案是A。
  • 詩詞大會考「千裡江陵一日還」,62人錯誤,董卿蒙曼十分不解
    詩詞是中國文化寶塔上一顆閃亮的明珠,也是後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詩人所在的時期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依然可以品味他們的作品,體會他們創作時的心境。品讀詩詞,就像是和詩人來了一次跨時空的交流。《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通過演播室比賽的形式,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十分有意義。人們通過觀看這檔節目,不僅能放鬆,也能學到不少關於詩詞的知識。在節目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學霸深厚的知識儲備。節目中有很多關於詩詞的考題也值得我們探究。某一期節目中,有道題目讓百人團中超過一半的人答錯,當時董卿十分不解。
  • 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錯用辛棄疾的千古名句,康震皺眉,觀眾質疑
    但在看節目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了現代人對詩詞理解上的不足。不只是選手們經常會犯低級錯誤,就連導師和主持人都經常會理解錯詩句。當然這不能怪他們,因為浩瀚詩海,要把每一句詩詞都理解透,實在是太難了。不過筆者始終認為,對於一些千古名句,特別是入選課本中的名句,確實不該錯。比如第5季的主持人龍洋,就理解錯了一句不該錯的詩。
  • 詩詞大會考「我以我血薦軒轅」,56人答錯,魯迅真的要被遺忘嗎?
    以至於一些很經典、很有水平的作品,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一現象,在詩詞大會的一期節目上被體現了出來。當時考的是這樣一道題:給出了後兩句,讓選手們對出前兩句。愛看詩詞大會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節目是不涉及現代詩的,所以現代詩人也很少被提及。魯迅這首七言絕句,也是首次入這個節目。
  • 詩詞大會考蘇軾「寂寞沙洲冷」,百人團34人答錯,這題出得有水平
    看了這麼多期詩詞大會,到底哪種題才是最有水平的呢?筆者個人覺得,首先題目不能只是考死記硬背;其次,它要讓我們對詩詞本身有更深的認識,只考一些常識就沒多大意思了;再次,考的詩詞不能太冷門,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中找到考點,才是最有意思的事。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中國詩詞大會》裡,看著那些在臺上「神仙打架」的場景,看著選手們一個個的出口成章,脫口而出,滿腹經綸,特別優秀的孩子,不禁感嘆,要是自己的孩子有那麼的優秀就好了。當然,除了臺上的那些選手之外,在詩詞大會的評委席上,有一個眼睛小小的人。她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的評委,蒙曼。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看好他。因為她看上去不像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
  • 教授孫紹振:對蒙曼解析「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提出不同看法?
    思想文化的獨特性中國古代文學燦爛輝煌,詩詞歌賦流傳至今,很多人都不陌生。但真正潛心研究過、深挖過的卻寥寥無幾。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和國外的並不相同,它沒有清晰的脈絡,反而繁雜多變。隨著《漢語聽寫大會》《詩詞大會》等節目的播出,我們能用更直觀更清晰的角度,去看待曾經歷史上的人和事,讓人受益良多。在這些節目裡,通常會設置導師席位,他們大多作為講解人的角色,在選手答對或答錯時,他們會主動分析這道題。他們總能用最詼諧生動的語言,給我們普及這句詩詞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在笑鬧中恍然,原來是這樣。
  • 《局中人》李萌萌搭檔張一山,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臺柱子「曼麗」
    在《局中人》中,有這麼一位角色,她漂亮嫵媚,善於察言觀色,出色的舞技引得無數英雄盡折腰。她表面上什麼都無所謂,「錢」才是老大,實則內心早已芳心暗許,她就是喜樂門的當家花旦「曼麗」。曼麗這個角色在兩兄弟間穿梭,誰給錢多就幫誰打探消息,但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她對弟弟沈放別有另一番情愫。
  •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蒙曼,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並出版相應書籍。也是中央電視臺《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點評嘉賓。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點評,也是神來之語,畫龍點睛。既是出口成章,又是恰當好處,毫無嬌柔做作的學者之風。看到蒙曼不疾不徐之間對名家名作如數家珍,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也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也就難怪被網友稱為「人淡如菊才出眾,縱橫螢屏耳目新」,圈粉無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書香中走出的才女,到底厲害在哪?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中,走出了很多紅人,比如說今年剛剛考進清華大學的才女武亦姝等等.但是,小編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人,不是參賽選手,而是一位評委——蒙曼。她到底厲害在哪?蒙曼,就是《中國詩詞大會》中那個「小眼睛,小個子」的溫婉的導師,看起來顏值不高,但是卻也散發著「才女」的氣質。她的才氣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換言之,就是一位書香中走出的才女。
  • 專訪「詩詞大會」蒙曼 | 詩詞無用的年代,為何我們還要讀詩?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依舊很火,導師們也有些沒有料到。評委蒙曼說: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存在,只不過被壓抑太久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從2007年開始,蒙曼五上《百家講壇》,先後擔任《漢字拼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點評嘉賓。
  • 詩詞大會30人錯,外賣哥答出
    這首詞作自問世以來,受到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推崇,正如詩詞大會導師的蒙曼說的:「沒有辛棄疾,能有幾人知道北固亭」。明代文豪楊慎在《詞品》中也評論此詞:「稼軒詞中第一」。
  • 她是最性感的潘金蓮,引無數男兒競折腰,今看她寫真還要充錢
    她是最性感的潘金蓮,引無數男兒競折腰,今看她寫真還要充錢如果提起潘金蓮,你會想起哪個女明星呢?就像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紅樓夢》一樣,人們心中想起的女明星也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提到一個女明星——龔菲月,那麼,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一定就是潘金蓮。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落幕,10首開場詩詞,讓人久久回味!
    昨天晚上,《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結束了,北大才子彭敏奪得冠軍,五季詩詞大會,三季徵程,終奪冠軍,正應了那一句名言: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節目中,主持人龍洋每一次開場,都會念一句詩詞,或豪邁,或深沉,各有韻味。
  • 為何黃馬褂可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又有哪些大人物有黃馬褂?
    綠林中人視錢財如糞土、視功名利祿如浮動。可是,這樣一件黃馬褂,竟然打破江湖的沉寂,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那麼,在清朝歷史上,黃馬褂象徵著什麼?首先,馬褂是旗人的一種服飾。乾隆時期,平西將軍阿桂徵大小金川得勝歸來,身上就穿著一件「得勝褂」,此後,人們爭相仿穿。
  • 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國學女大師蒙曼被一首唐詩打回「原形」
    從較早的《百家講壇》到近年來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等,都很好的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在這些節目中,大家都喜歡那些才氣過人的選手及導師,蒙曼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素有"國學女大師"之稱,但是在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卻被一首唐詩打回了「原形」。
  • 《巴霍巴利王2:終結》:高燃劇情饕餮視效引無數觀眾競折腰
    有的電影看完了會讓人罵街,覺得不值票價。但有的電影看完了不僅讓人想二刷三刷,還想知道它會不會出續集。比如這部正在上映中的印度史詩級神作《巴霍巴利王2:終結》。可以說,從頗具印度古典特色的音樂響起那一刻開始,整個人的細胞就被重組了。而隨著劇情的不斷升級,荷爾蒙指數也在持續飆升,嗨到停不下來,爽到不能自已,那感覺簡直是前所未有。《巴霍巴利王2:終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奢華、瑰麗。影片投資巨大,但真金白銀都花在了服裝服飾,置景道具,特技特效等方面了。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3場,寶藏男孩宋明糠帥氣登場,圈粉無數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主持人龍洋讓王立群老師和蒙曼老師分別給宋明糠出了首詩,讓他用笛聲去和。王立群老師出的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蒙曼老師出的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龍洋出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他配合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