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0日電 (王子謙)在海口南海大道藥谷工業園區,醫藥企業密集分布道路兩旁。這裡的醫藥產業產值佔海南全省總量的近八成。
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是海南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致力於抗腫瘤類、心腦血管類、小分子靶向藥物等領域的創新研發。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民帶領企業由小變大不斷發展,逐步形成品牌優勢,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向世界展示出「小島也能出好藥」。
南下從商貿到開辦實業
劉文民是一位「闖海人」。1988年,海南建省辦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獲得許多開放優惠政策,比如海南企業有自營進出口權,用匯便利。山東齊魯製藥作為該省第四家商貿企業,1992年,委派劉文民擔任公司銷售代表,從山東南下,到海南設立銷售公司。2004年,齊魯製藥看好海南醫藥行業的市場前景,決定在海口建廠發展製藥業。
齊魯製藥(海南)董事長劉文民在辦公室工作。郭蓉攝影
創業之初,每一個時間節點劉文民至今都深深記得:2005年4月討論建廠事宜,2005年10月廠房開工,2006年3月建成完工。正當企業投產之際,受到2006年的「醫藥風暴」衝擊,全國所有藥品文號停止審批,企業持續虧損。2007年工廠虧損1000萬元。
2008年藥品文號審批恢復,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拿到多個藥品生產批件,迅速走上壯大之路。數據顯示,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從2008年不足百萬元的年銷售額,到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納稅2.9億元,銷售收入在海南省醫藥產業排名第二。劉文民介紹,目前企業有20多個產品銷售,40多個產品處於不同的研發階段。
「海南製造」遠銷海外
齊魯製藥(海南)董事長劉文民和科研人員在一起工作。郭蓉攝影
齊魯製藥(海南)有限公司一直非常重視新產品的研發。2012年引進位藥業高科技人才,開發高附加值藥品。
2014年企業拿到美國FDA和歐盟認證,進而於2016年實現首筆450萬支注射劑訂單銷往美國,這是海南第一筆注射劑訂單出口美國,標誌著海南無菌注射劑正式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目前該公司已經實現了鹽酸昂丹司瓊注射液、吉非替尼片、他達拉非片等9個大宗製劑產品的海外出口,並且隨著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國際業務也在同步進行中。
「小島出好藥」引起海南省高層的重視。省市各級政府多次協調,幫助企業儘快拿到批文、擴大生產,讓國內民眾也能儘快使用上好藥。
劉文民認為,高新技術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重要的生產力。對留住人才他頗有心得,通過建立以「事業育人」「待遇留人」「政策引人」「以情聚人」科學合理的人才機制,給予人才發展平臺、誘人待遇及情感寄託,凝聚力量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海南不僅背靠中國,還面對東南亞地區,這是一個超過35億人的大市場。」劉文民還說,自貿港建設對於企業而言將有新的商機,他已經把目光從日本、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市場,逐步擴展到東南亞市場。
自貿港建設利好高科技製造業
2020年自貿港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海南進入發展新時代。「在自貿港背景下,低稅率、零稅率、簡稅制,對醫藥企業來說有多重利好。」劉文民說。「醫藥行業是高投入行業,原材料、儀器、設備大多進口,零關稅等稅收優惠政策,能大大降低企業設備進口費用,讓企業有更多力量投入藥品研發生產。」
「自貿港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對企業吸引人才意義重大」。劉文民告訴記者,醫藥行業科研人員屬於高端人才,上百萬的年薪以前最高徵稅45%,在執行「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政策後,既能為引進人才提高實際薪酬,又能幫企業節約人力成本。
他補充說,自貿港政策中的對企業符合條件的資本性支出,允許在支出發生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也將讓企業減少納稅額。
劉文民介紹,企業目前正在著手準備投資建設兩條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入融合的納米製劑生產線和固體製劑生產線,明年實現投產,屆時兩條生產線將增加20億元產能。
政府要告訴企業怎麼辦才「行」
當前,海南的醫藥產業已初具規模,在向千億級產業邁進。劉文民分析,海南應充分利用稅收優勢,吸引生物製造、高端醫療醫藥研發等類型的企業進駐,要形成聚集效應和上下遊產業鏈。
紮根海南近30年,劉文民看到海南為改善營商環境所做出的努力,「省市領導下功夫比較大,省委統戰部請第三方機構對實現營商環境進行評價排名,這對營商環境的改善有很大推動作用。」
「希望政府窗口單位在面對企業尋求幫助時不要輕易說『不』,而要說怎麼辦才『行』。」劉文民說,改善營商環境沒有止境,建議海南各廳局、市縣把考核與招商掛鈎,與公務員績效收入和職務晉升相關聯,形成全員努力引資改善營商環境的氛圍。(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