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這些社區矯正對象,在我們的教育感化下,重新融入社會開始新的生活,我的心裡總有一種幸福感和成就感……」談起近年來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心路歷程,單縣司法局謝集司法所副所長李學剛說,作為一名社區矯正工作者就是要用至真至情,為矯正對象點亮回歸的心燈。
全力做好社矯工作
「2020年初,我調到謝集司法所工作,這兒是單縣司法局社區矯正隊建制的試點司法所,矯正對象很多,所裡人員力量相對薄弱,又趕上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壓力很大。」李學剛說。
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一方面主動找到相關部門爭取支持,一方面破舊立新,加強監管,提升監管級別,對重點人員採取個別警示教育談話。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社區矯正教育監管成效明顯好轉。司法所也逐步達到了省級規範化司法所的標準,這一年來,司法所監管的社區矯正對象沒有發生重新違法犯罪行為,在縣司法局考核排名名列前茅,2020年在全縣社區矯正檔案工作評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當好後援人
社區矯正對象王某某,老家在單縣,社區矯正之前他和妻子常年在青島務工,靠收廢品為生,家中有一兒一女,都在上小學。因交通肇事被判至單縣接受社區矯正,因為賠付了被害人家屬幾十萬元,生活入不敷出,兩個孩子也即將面臨輟學。看到王某某情緒異常低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李學剛意識到以他目前的這種狀態,很容易自暴自棄,非常不利於矯正改造工作。李學剛主動找他談話談心,告訴他只要認罪悔罪,好好改造,生活就會好起來。李學剛與勞動部門溝通為王某某妻子解決了就業問題,又找到鄉鎮領導,把街道的廢品舊物交給王某某收購以貼補家用,同時與兩個孩子的學校聯繫,減免了學雜費和飯水費。李學剛還和所裡同事主動對其經濟幫助並組織矯正對象對其進行幫扶,幫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順利地回歸了社會。
當好迷途的點燈人
另一名未成年的社區矯正對象王某,入矯時剛滿17周歲,臉上稚氣未退,卻給人一副玩世不恭的感覺。入矯沒幾天,就頻頻發生違反監管規定的行為,電話報告不及時,思想匯報不按時上交,充滿了牴觸情緒。這期間又發生了一件令李學剛頭疼的事:一天,王某的父親一臉愁容來到所裡,無可奈何地跟所裡反映,王某在家表現非常不好,經常夜不歸宿。李學剛一邊安撫王某父親的情緒,一邊跟他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不能用簡單粗暴的辦法去管教他,要學會和他交心、交朋友。」
王某的父親走後,李學剛和所裡的工作人員針對王某制定了專門的矯正教育方案。經過多次的談心交流和教育警示,終於收到了效果,王某當著司法所工作人員的面向父親承認了錯誤,並當場寫下了保證書。王某矯正刑滿後,在安置幫教回訪中了解到,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用王某父親的話講:「這孩子真是出息了,現在已經報名了春季高考,在學校裡刻苦學習,全力備考。你們真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當社區矯正對象宣告刑滿解除後,道一聲『您辛苦了,我一定不會再走彎路,請你們放心。』那一刻,讓我真正感受到了社區矯正工作帶給我的榮譽與自豪。」李學剛說。
(謝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