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釣中,憂傷的人可以散心解悶;快樂的人感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愉悅的心境和高雅釣情趣中,釣魚還使人們還鍛鍊了身體。增進了健康,可謂一舉多得。
國家體委已將垂釣活動列入全民健身計劃。隨著現代生活節奏釣不斷加快,人們更需要心靈上的舒展和寧靜。因此,釣魚活動作為一項群眾性體育運動的興起,是歷史釣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人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發展的必然。
如何用海竿加漂垂釣?
海竿垂釣一般不用漂子,因此靈敏度不如手竿高。其實海竿也完全可以加用漂子,以提高魚獲量。
海竿加漂,關鍵是匹配好漂和墜子。其墜子的重量應大於手竿使用的墜子,只有這樣才便於將釣具投擲出去。尤其是投遠時,其墜子必須加大到能帶動鉤漂線一道拋投出去。墜子的重量應根據海竿長短和釣線粗細等情況,選用4一15克左右的墜子,而後選用與之相匹配的大漂。如果是遠釣,就必須選用大漂,因為漂大目標明顯,便於觀察。
釣底時,最好是墜子懸在水中,加有釣餌的鉤正好落在水底,這樣漂子不會隨波逐流,漂子的反應又特別靈敏,只要魚兒輕輕觸動釣餌,漂子馬上就有反應,要做到鉤沉墜浮,腦線的長短非常重要,如採用3-5釐米長的腦線,在海竿的實際使用中很難做到鉤墜分高。可以採用加長腦線的辦法來解決。將腦線加長到15-18釐米,使鉤墜間的間隔加大。
海竿加漂釣浮,適合於釣鰱魚和草魚等上層魚。其漂墜的組合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漂子能將鉤、墜及餌料等託住,不沉入水底即可。但漂子也不宜過大,否則既影響靈敏度,又增加拋投時的困難。
採用海竿加大立漂,以硬釣餌代替墜子釣鰱魚。這種餌墜合一的方法,效果很好。用酸主米麵做成硬餌,用硬腦線拴成組鉤,將酸餌裝成飛鉤,為了保證餌料不散,還可將組鉤中的一兩枚魚鉤插入餌團中,起加固餌團的作用。這樣的餌團,雖經海竿遠投,亦不會散開。再配之以合適的大漂,使之立於水面,觀察極為方便。
如餌料浸泡的時間過長,或因經魚兒咬啃,餌團散開,墜子的作用消失,漂子自然就倒於水面。可以藉此來判斷鉤上有無館料,免去收線查看之勞,既節省餌料,又延長釣餌在水中的時間,有助於提高上鉤率。
海竿裝漂的方法很多,在這裡主要介紹兩種。一種是海竿加漂作近距離(如不超過10米)釣魚時,用普通豎漂即可,在海竿主線上加一個2釐米長的氣門芯或膠管,將漂尾的連接杆插入氣門芯或膠管中即可,完全按手竿的方式連接。
因為距離近,拋投時力量不大,這種"單腿"連接方式完全可以。另一種就是遠投或用大漂釣浮,用普通連接方法就很困難,最好選用在連接杆部位帶孔的大漂,在漂孔中拴出一根軟線,另找一根6釐米長、0.1釐米粗的鐵絲,在鐵絲當中繞一個圈,與漂尾軟線連接,留1一2釐米長即可。
鐵絲當中彎一圈後,兩端仍然成直線,使用時,兩端分別插入預先加在主線上的兩個膠管或氣門芯內,使之成為兩點接觸的"雙腿"漂。這樣連接的漂,上下移動方便,遠投時又不易脫落。
海竿帶漂也可以裝成自動升降漂。即採用漂杆帶孔的大漂,將魚線穿過漂孔,再在漂後加一個通心活墜,拋投時連同鉤、釣餌、漂子和墜子一道投出去,入水後,墜子會沉入水底,漂子則會帶著釣餌上升到水面。
這種組裝方式的優點是,不論水的深淺,漂子均會自動浮到水面。再者水下有墜,漂子也不會隨風漂流。其缺點是魚線曲折於水中,魚咬鉤後,提竿時魚線不能直接將力量傳到鉤上,所以用此種方式垂釣,提竿時動作要大一些。
使用海竿帶漂,最好是選用3米以上海竿,如海竿太短,加漂後留出的線超過竿長,在拋投時會感到十分不方便。如果採用自動升降漂,則不受釣竿長短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