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甘迺迪遇刺現場:被人「一槍爆頭」,圖5妻子慌亂中去撿頭骨

2021-01-11 解讀有趣的歷史

【法醫展示頭部彈孔(右側是打爛的頭骨)】1963年11月22日12:30,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時年46歲。關於甘迺迪遇刺原因,至今依舊是一個謎。多年以來,與這起遇刺事件有關的人員或自殺或被謀殺。(這是一組反映甘迺迪遇刺現場及兇手的照片)

【甘迺迪乘坐敞篷汽車】乘坐敞篷汽車本身就有巨大的危險,但是甘迺迪堅持這樣做,為了就是能近距離接觸達拉斯當地的民眾。在甘迺迪乘坐的汽車上共有七人:前排是汽車司機威廉·克瑞爾和特工羅伊·克萊曼;第二排是州長約翰·康納利和夫人娜莉·康納利;第三排是甘迺迪和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甘迺迪坐在右側。

【甘迺迪車隊】甘迺迪行駛的路線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經過達拉斯最繁華的地區。為了就是最大程度的宣傳自己,進而為次年的連任做好準備。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幫助自己所在的民主黨開展競選活動募集捐款,因此甘迺迪才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

【甘迺迪被「一槍爆頭」】這是甘迺迪中彈的瞬間,當時刺殺甘迺迪的兇手連開三槍。第一槍直接擊中甘迺迪脖子處的大動脈,頓時鮮血直流;第二槍擊中甘迺迪後腦勺,一部分頭骨被打飛出去,掉在汽車後蓋上;第三槍擊中了州長康納利。

【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撿頭骨】由於甘迺迪是被打掉了部分頭骨,妻子傑奎琳則立即起身去撿掉在汽車後蓋上的頭骨。由於汽車處於行駛狀態,後面車輛上的特工克林特·希爾立即跑來,準備扶住傑奎琳。

【槍手所在的位置】甘迺迪遇刺次年,美國聯邦政府負責調查案件的特別委員會公布了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從教科書倉庫大樓6層的窗口向乘坐敞篷車正從樓下經過的總統開槍將其射殺,奧斯瓦爾德屬於單獨行刺,沒有更大的陰謀。

【特工克林特·希爾跳上總統專車】克林特·希爾晚年回憶錄《甘迺迪夫人與我》中寫道,「當時甘迺迪總統的頭骨已經被子彈擊碎,鮮血噴濺到了我的衣服、臉和頭髮上。而甘迺迪夫人已經嚇得手足無措。她在慌亂中試圖爬上汽車後蓋,伸手去夠一塊被炸飛的頭骨。」

【甘迺迪留下的血跡】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已經是耄耋之年的克林特·希爾依舊非常內疚,「如果我的動作再快一點,就完全有可能擋住後面兩槍。每當我想起甘迺迪夫人在搶救室外痛苦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都不禁問自己,為什麼沒能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為什麼讓這麼可怕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

【疑似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奧斯瓦爾德在刺殺甘迺迪時,使用的是M38步槍,子彈是6.5×52毫米卡爾卡諾子彈。奧斯瓦爾德被抓獲後,他大呼:「我沒殺甘迺迪總統,我沒有殺害任何人,我什麼都不知道!」然而,短短兩天後奧斯瓦爾德就在獄中被擊斃。

【甘迺迪頭部中彈示意圖】甘迺迪中彈後,立即被送到達拉斯市帕克蘭醫院搶救,可惜一切都無濟於事。下午1點,達拉斯市帕克蘭醫院公布了甘迺迪死訊,「因頭部和頸部受到多處槍傷而死亡。」事實上,甘迺迪在送到醫院時已經死亡。

【甘迺迪的遺體被轉移】儘管甘迺迪遇刺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但關於甘迺迪遇刺,仍疑點重重。多次民調顯示,大部分美國人認為甘迺迪刺殺案的嫌疑人肯定不止奧斯瓦爾德一人,事件背後一定有更大的陰謀。而有關甘迺迪遇刺的陰謀論說法也五花八門,被懷疑對象包括中情局、時任副總統詹森、前蘇聯克格勃、美國黑手黨等。

相關焦點

  • 老照片直擊甘迺迪遇刺全過程:槍手一槍擊碎頭骨,圖9甘迺迪遺容
    (這是一組反映甘迺迪遇刺全過程的老照片)【達拉斯民眾夾道歡迎甘迺迪】當時的甘迺迪在美國有著巨大的人氣,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立茲獎的總統。甘迺迪的口才極佳,他的很多演講已經成為最經典的演講之一,裡面很多語句經久不衰。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在就職總統演講中的那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 甘迺迪被一槍「爆頭」,其妻驚慌撿「頭蓋骨」,圖7狙擊手的位置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和妻子傑奎琳乘敞篷車駛向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約翰·F·甘迺迪,美國歷史上第三十五任總統,他的總統生涯始於1961年1月20日,戛然而止於1963年的11月22日。當天中午12點30分,就在甘迺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時,突然遭到埋伏槍手的開槍襲擊,子彈命中了他的頸部和頭部。這是甘迺迪遇襲後,他的妻子驚惶無措,本能地往車後蓋上撿他的頭蓋骨。以前經常被誤認為是她要逃跑。槍響後,特工克林特·希爾試圖爬上汽車後蓋擋子彈,並試圖把甘迺迪妻子推回車內,防止其掉下來。屍檢時的甘迺迪。
  • 目擊者追憶甘迺迪遇刺:看見甘迺迪妻子撿頭蓋骨
    他曾與兇手撞個正著,親眼看見傑奎琳尖叫著撿甘迺迪被打掉的頭蓋骨22日,美國達拉斯,79歲的皮爾斯·奧爾曼站在市中心教科書倉庫大樓七層窗戶邊,向下眺望樓旁的埃爾姆大街。他說:「每次來到這裡,一切仿佛昨日,就在眼前。」
  • 盤點遇刺美國總統:九人中,有人被一槍爆頭,有人六槍未中?
    1933年2月,剛剛成為美國總統的小羅斯福在邁阿密海濱公園發表演講,一個在大蕭條中失去工作的人帶著滿腔憤怒混在人群中,最後,他站在一把摺疊椅上朝羅斯福總統舉起了槍。  在他任總統期間,曾發生兩次遇刺事件,且兩次事件發生在同一個月。  1975年9月5日,在加州,一名女性追隨者朝他射擊,手槍卻因卡彈而沒有發射,刺客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
  • 「甘迺迪遇刺案」:幹掉所有目擊者就是完美的暗殺
    當我們將眼光放到千萬裡外的大洋彼岸,五十多年前一發普通的槍響震驚了世界,196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受邀出訪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卻被早已埋伏的槍手擊中頭部,同行的妻子在慌亂中尋找他的頭蓋骨,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與此案有關的18名證人皆於三年中離奇死亡。
  • 甘迺迪遇刺他的夫人究竟怎麼樣了?追悼會上結識富豪二婚丈夫又亡
    甘迺迪與夫人傑奎琳 甘迺迪遇刺現場,最為著名的一張照片,便是在甘迺迪頭部中彈後,傑奎琳慌亂中向車後座爬的場景。至於傑奎琳是下意識的害怕逃命,還是真的去撿甘迺迪被炸飛的一塊頭骨,說法不一。當然可能出於某些考量,大家更願意相信傑奎琳是去撿頭骨,而非棄夫逃命。
  • 甘迺迪家族——被詛咒的家族
    當總統車隊經過迪利廣場時,第一聲槍響突然想起,所以一槍沒有擊中,但槍手又迅速再次開槍。 第二,槍擊中了約翰的脖子中槍後,約翰痛苦的捂住了傷口向一側倒去。但真正致命的槍擊是第三次。這一槍直接命中了約翰的頭部,死在打碎了他的部分。坐在他身旁的傑奎琳幾乎是絕望的爬上了後備箱,想要撿回丈夫的頭骨,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約翰當場死亡,圍觀的群眾開始逃跑,現場一片混亂。
  • 悲情甘迺迪:遇刺5年後其弟被槍殺,多年間11位家族成員死於非命
    ▲羅伯特中槍後倒在地上,跪在他旁邊的是羅米羅,槍擊發生時他正與羅伯特握手羅伯特的妻子艾賽爾·甘迺迪(Ethel Kennedy)站在現場擁擠的人潮外尋求幫助,她被很快帶到丈夫身邊,羅伯特轉過頭,此外還有一槍穿過了他的外衣。雖然醫生在手術中努力將子彈和頭骨碎片都取了出來,但羅伯特還是在被槍擊近26個小時後,即6月6日凌晨1點44分與世長辭。收到參議員的死訊後,其發言人弗蘭克離開醫院走到了媒體聚集的體育館,於凌晨兩點走上講臺,花了一小會兒讓自己鎮定下來,做出了以下正式聲明:「我有,呃,一個簡短的……我有個簡短的聲明要宣布,而我現在……就會宣布。
  • 槍聲之後,百年甘迺迪家族的黯然
    這一槍沒有擊中,但槍手又迅速再次開槍。第二槍擊中了約翰的脖子中槍後,約翰痛苦的捂住了傷口,向一側倒去。但真正致命的槍擊是第三次,這一槍直接命中了約翰的頭部,子彈打碎了他的部分頭蓋骨。都坐他身旁的傑奎琳幾乎是絕望的爬上了後備箱,想要撿回丈夫的頭骨,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約翰當場死亡。圍觀的群眾開始逃跑,現場一片混亂。
  • 甘迺迪遇刺時,他的保鏢在哪裡,現在他的結局又如何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保鏢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職業,但是對於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來說,保鏢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他們的每次出行,都伴隨這相當大的風險,僱主的地位越高,保鏢的風險也越大,不僅要時刻關注可能遇到的危險,一旦僱主遇到了生死危機,保鏢往往是衝在前面的那一個,甚至要擋子彈也不能有任何的猶豫
  • 名人意外去世現場老照片,圖3李小龍夢中去世,圖6黛安娜王妃車禍
    一生不僅有過3次婚姻,而且和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傳出緋聞。1962年8月5日,36歲的夢露被發現在洛杉磯的寓所中死亡,沒有任何徵兆,警方判定為服藥自殺,但疑點重重,沒人相信這樣的結論。圖為瑪麗蓮·夢露去世時的寓所臥室。
  • 娜塔莉波特曼精彩演繹「最美第一夫人」,再現「甘迺迪遇刺」案
    「甘迺迪遇刺案」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懸案,不光兇手被槍殺,18名關鍵證人和115名相關證人也陸續遭遇不測,離奇的巧合令時間過去半個世紀之久
  • 別說什麼陰謀論,一槍七洞?甘迺迪遇刺案真相幾何?
    曼利徹-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的子彈這是一把栓式步槍,按照現場還原情況「一名槍手在5.6秒內連開三槍」這一「事實」,有專業槍手還原了這一射擊場景,即便不考慮瞄準,至少也要七秒現場奧斯瓦爾德一共開了三槍,其中第一槍必須射空,不能打到在場的任何一個人,因為當時的目擊者證實,總統中槍之前,現場曾有一聲槍響,但是無人受傷。
  • 川普將公布甘迺迪遇刺機密,或揭露美國史上最大陰謀!
    若川普沒有任何幹預,國家檔案館將在10月26日公布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這些檔案包括超過3000份關於此案的文件,不過一些專家稱並不認為這些機密文件中有任何引人震驚的信息。不過這則爆炸性的新聞立刻就霸屏了眾多美國主流媒體的頭條
  • 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時,第一個為衝上去擋子彈的保鏢,後來怎樣?
    包括他的幾個兒子都是依靠老甘迺迪扶持上來的政治人物,長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其餘三子都是叱吒美國政壇的風雲人物,但是成就最高的是約翰·甘迺迪。1960年,約翰·甘迺迪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戰勝了共和黨的候選人尼克森,成為了美國第35屆總統,而且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年輕的總統年僅43歲。
  • 甘迺迪遇刺現場的神秘老太,做一詭異舉動後消失,FBI至今沒查到
    在美國歷史上,共有9位總統遭遇過刺殺,其中4人死亡,5人僥倖逃生。約翰·甘迺迪,是美國的第35任總統,也是被成功刺殺的最後一名總統,迄今為止,關於他遭遇刺殺一事,仍存在著諸多疑點。
  • 「甘迺迪遇刺案」再添新視角
    藉此,本文將按照時間順序盤點幾部與「甘迺迪遇刺案」有關的電影,看同一事件是如何被電影人從不同角度切入並進行解析的。 《第一夫人》定檔1月19日典型奧利弗·斯通式政治質詢 固執檢察官的正義追尋之路甘迺迪遇刺案後的第三年,加裡森突然發現案件中的蹊蹺,他認為本案絕不像調查委員會官方發布的結論一樣簡單,總統遇刺背後應該存在著更大的政治陰謀。
  •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被殺,12名家人為何也先後死亡?
    說起甘迺迪家族,必然要說到甘迺迪總統。甘迺迪總統,是美國人最愛戴的總統,他的遇刺,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第一槍打在他脖子上,第二槍直中後腦,連頭骨都被打飛,現場慘不忍睹。▲ 甘迺迪總統被射殺現場有證據稱,在甘迺迪總統遇刺後的三年內,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
  • 再談——甘迺迪遇刺事件!殺或不殺誰說了算?
    刺殺甘迺迪的兇手從一間倉庫跑出,在一間戲院被抓獲。兩個兇手都是在審判尚未開始時遭人槍殺。林肯的秘書叫甘迺迪,甘迺迪的秘書叫林肯,而且他們的秘書當時都曾勸告總統不要去被暗殺的地點。 一直以來,甘迺迪遇刺案就充滿了各種說法,這成了各類陰謀論最好的素材。
  • 甘迺迪家族悲劇,哥哥被暗殺5年後他也遇刺身亡,留下11個孩子
    歲的羅伯特·甘迺迪也在參加總統競選時遇刺身亡,留下妻子和11個孩子。 小約瑟夫從小就十分優秀,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都是9個孩子中最強的,他也是第一位響應號召去參軍的,為的就是日後參加總統競選。 而老二約翰·甘迺迪當時則是喜歡玩樂的公子哥,因為跟一個間諜交往,聯邦調查局找上門來,老約瑟夫害怕影響家族聲譽,便把約翰趕去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