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導演楊陽灑淚呼籲:別讓醫生顏面掃地

2021-02-13 健康界

電視劇《心術》導演楊陽表示,醫生的顏面掃地、尊嚴盡失,令人心碎,真的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態。

來源:健康界;作者:薛偉

湖南湘潭產婦死亡事件近日引爆了社會輿論熱點,並且事態走向與解讀仍在發酵。8月16日上午,在約有5000人出席的2014年中國醫院論壇上,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主持人路博面對臺下來自全國各地醫院的參會者發起現場調查,她請有發生過類似湘潭醫鬧事件的醫院代表舉手,齊刷刷舉起的手臂遍布偌大會場。

電視劇《心術》導演楊陽面對上述情景,不禁落淚。她感概:「我看到大家白花花地舉起的手,真的很難受。沒有想到《心術》播出了兩三年以後,醫院和醫護人員依然還會遭遇這樣的傷害,還會遭遇這樣的生命危險。」

楊陽把作家六六反映當前醫患關係的小說《心術》拍成電視劇,受到業界廣泛好評。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表示:「楊陽導演的《心術》,說出了我們醫生的心裡話,說出了病人的心裡話,也說出了政府的心裡話。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正能量。某些媒體記者在瞎報導,於心何在,良心何在?!媒體多傳播一些正能量不行嗎,多出一點楊陽導演不行嗎?」

楊陽說,「當我看到有報導稱患者到了手術間醫生不在的時候,其實作為進過手術室,親眼目睹過醫生搶救情況的導演來說,我知道,要用『狼狽逃竄』這樣的字眼形容醫生,這對醫生來講真的很不公平,是很殘忍的事。當搶救不了的時候,他們為什麼不留在現場給家長一個安慰,因為他們真的是恐懼,真的害怕自己的生命再遭受不可想像的打擊,因為有那麼多慘烈的例子,他們只能選擇『狼狽逃竄』,讓家屬衝進來的時候,憤怒無處可洩。這種狀態真的是很悲慘,令人心碎,醫生的顏面掃地、尊嚴盡失,真的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態。

對醫院、醫務工作者頗有同情的楊陽呼籲:「如果社會再不給予醫生一個很好的名譽、尊嚴、尊重,那麼誰願意再為此付出自己這麼多青春年華和生命,去做冒險的事情?」

以下為楊陽發言內容:

大家好!能夠在這樣一個場合跟你們交流,我覺得特別榮幸,也特別的忐忑。

剛才主持人問,有過醫鬧遭遇的醫院請舉手,我看到大家白花花地舉起的手,真的很難受。沒有想到《心術》播出了兩三年以後,醫院和醫護人員依然還會遭遇這樣的傷害,還會遭遇這樣的生命危險。

說實在的,我作為一個患者,作為一個零距離接觸過醫務工作者的導演,不知道怎麼形容目前這種殘酷的現狀。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而是為他接生的醫生護士。當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可能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也不是至親至愛的人,可能是醫生護士。

當有病痛的時候,我們最渴望去的地方不是五星級酒店,也不是舒適的旅遊度假場所,我們最想去的是醫院,最想見的人是醫生。

對於我們來說,醫院應該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地方。這世界上能把有信、有望、有愛三者結合起來的地方是醫院。

很多人看完《心術》以後,都能夠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更多一份理解。但是回到現實中,醫患發生了很強烈的衝撞。這衝撞不是單方面的,不是僅僅來自於患者,也不是僅僅來自於醫院,而是我們整個人類的問題。這是人類不應該出現的悲劇。

我不是很了解現在醫院改革的現狀。我想說的是,人和人之間應該有更多的寬容理解和長存感恩的心。當我們苛求治療的時候,也應該做好一個準備,有可能我們的病不會被治癒,有可能醫生盡了全力,在醫學上卻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就像最近發生的湘潭產婦因羊水栓塞去世的事件,這對任何家屬都難以接受。我看了很多關於此事的報導,這個故事好像成了一個羅生門,各有各的說法。

當我看到有報導稱患者到了手術間醫生不在的時候,其實作為進過手術室,親眼目睹過醫生搶救情況的導演來說,我知道,要用「狼狽逃竄」這樣的字眼形容醫生,這對醫生來講真的很不公平,是很殘忍的事。

我親眼目睹過醫生搶救的場面,知道醫生是怎樣盡全力搶救生命。當搶救不了的時候,他們為什麼不留在現場給家長一個安慰,因為他們真的是恐懼,真的害怕自己的生命再遭受不可想像的打擊,因為有那麼多慘烈的例子,他們只能選擇「狼狽逃竄」,讓家屬衝進來的時候,憤怒無處可洩。這種狀態真的是很悲慘,令人心碎,醫生的顏面掃地、尊嚴盡失,真的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態。

我一方面對如此遭遇的家屬表示深切的安慰,同時也想對我們的醫生和護士說,我們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的關係真的應該緊密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有愛的關係。

醫患關係的解決依賴於各個方面,而不是醫生多一些忍讓寬容,或者患者多一些忍讓包容,不是這兩方面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全民素質的問題。

醫生是人類的一種非常寶貴資源。患者也覺得醫生資源很寶貴,因為他們能拯救生命。在醫患關係中,需要相互珍惜,讓患者對醫生的信賴不要落空。

我去了醫院,發現很多情況,有些患者並不是真正的信賴醫生。他一坐就開始說,你給我開什麼藥、做什麼檢查。然後醫生開了藥做了檢查,他又說你為什麼不給我開那個藥,就好像醫生應該聽他的。我們應該通過社會各方,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醫生應該盡到什麼樣的責任,患者應該在醫生面前是什麼樣的狀態。

當時在做《心術》準備的時候,我採訪了很多醫生,看到他們的辛勞,包括他們的收入,也進行了初步的了解。這給我一個比較傷心的感受是什麼呢,很多醫生會告訴我,他們不想讓他們的後代學醫了。醫療資源緊缺首先來講,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緊缺,專家的緊缺,和整個醫生隊伍的緊缺。

現在一名普通住院醫的收入跟公司職員、經商者、售樓小姐等相比,真的沒辦法相比,他們所付出的、擔負的責任卻是極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社會再不給予醫生一個很好的名譽、尊嚴、尊重,那麼誰願意再為此付出自己這麼多青春年華和生命,去做冒險的事情?

無論是國家,還是患者,真的應該對醫生好一些,讓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尊嚴,讓他們感覺到為這份榮譽要努力奮鬥去拯救生命。

本文系健康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每日推送] 查找公眾號 健康界 或搜索ID cnhealthcare

[好友分享] 點擊右上角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新浪微博] @健康界網站

[活動回復] 回復 活動 查看最新活動

【2014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報名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將夜2》5.5評分不冤枉,這就叫「成也楊陽,敗也楊陽」
    《將夜2》5.5評分不冤枉,這就叫「成也楊陽,敗也楊陽」將夜這部電視劇,隨著播出已經變得非常的火爆,成為了一部非常讓觀眾追捧的電視劇。於是導演楊陽趕緊推出第2部,這讓很多粉絲都非常的開心,也非常的興奮,本以為第2部將會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電視劇,會延續第1部的精彩,但是沒有想到第2部竟然成為一個非常一般的電視劇,在豆瓣的評分當中只有5.5分,這個分數真的可以說是讓人大失所望。於是很多觀眾朋友們都紛紛留言說,5.5的評分一點都不冤枉,這部電視劇真可謂是成也楊陽,敗也楊陽。
  • 楊陽導演新作史詩巨製《雪女王》籌備中,講述十六歲少女跟殘酷戰爭和詭異命運的生死對抗!
    由北京金色池塘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著名導演楊陽執導的史詩巨製《雪女王》現正在籌備中,本片講述一個十六歲少女跟殘酷戰爭和詭異命運的生死對抗
  • 專訪《將夜》導演楊陽:大咖戲骨敬業輕番位,男頻劇暫處弱勢需積累「乾元觀察」
    在與新浪娛樂的對話中,楊陽導演回應了《將夜》世界觀太複雜等相關爭議,透露了鄭少秋、金士傑等老戲骨們的敬業故事,分析了如今電視劇原創力下降、動輒60集80集注水的原因。男頻劇乃至中國電視劇的問題是明顯的,業界一方面認識到改進的方向,一方面又在創作的繁榮和資本的裹挾中無法真正做出改變,或許正如楊陽導演所言,我們需要耐心,需要一部部作品的試錯與積累。
  • 強烈推薦一部都市醫療劇 心術 由吳秀波 海清 張嘉譯主演 豆瓣8.2分
    強烈推薦這部,由楊陽執導,吳秀波、海清、張嘉譯、翟天臨等主演的《心術》,都市醫療行業勵志電視劇。 《心術》是真實的,它的主題是「信、望、愛」,所以既沒有去碰觸人性的醜惡面,也不去分析醫療體制的不合理
  • 《心術》熱播 外科醫生稱編劇對醫療行業不熟
    「沒有純粹天使的醫生,也沒有純粹無助的病患。」這是編劇六六「臥底」醫院兩年後,對醫患關係的最直觀感覺,她曾表示要把這些感覺寫在《心術》裡,也正因如此,觀眾期待《心術》更勝當年的《蝸居》。
  • 「身邊雷鋒 衡陽好人」楊陽:傳遞「生命火種」
    日前,隨著253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集完成,南嶽區第4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楊陽(化名)為一個家庭送去了「生命的火種」。今天的系列報導【身邊雷鋒 衡陽好人】來聽聽他的故事。楊陽,今年40歲,是南嶽區經緯建築設計公司的副總、國家二級註冊結構師。對於這個平常內向、低調的他,平凡中浸透著堅毅和善良。無償獻血、當義工、扶貧濟困、捐款捐物……如今,這些善舉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2016年,他毅然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南嶽區楊陽:用大愛為陌生人送去「生命火種」
    11月30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楊陽經過5個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253毫升。楊陽成為衡陽市第25例、南嶽區第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11月30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楊陽經過5個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253毫升,成為衡陽市第25例、南嶽區第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為了給一個陌生家庭送去「生命火種」,楊陽連續五天打了6針動員劑。由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雙盲」原則,楊陽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寶貴的「生命火種」捐獻給了誰,捐獻到了哪裡。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做了,給了他人新生的希望。
  •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南嶽區楊陽:用大愛為陌生人送去「生命火種」
    11月30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楊陽經過5個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253毫升。楊陽成為衡陽市第25例、南嶽區第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11月30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楊陽經過5個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253毫升,成為衡陽市第25例、南嶽區第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為了給一個陌生家庭送去「生命火種」,楊陽連續五天打了6針動員劑。由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雙盲」原則,楊陽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寶貴的「生命火種」捐獻給了誰,捐獻到了哪裡。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做了,給了他人新生的希望。
  • 《心術》是部神奇的電視劇,仨男主都成了「寶藏男孩」
    2012年,改編自六六同名小說的電視連續劇《心術》上映。卡司哪怕放到今天也稱得上挺牛批:編劇是第三代海外華裔女作家代表六六、導演是相當擅長家庭倫理類型劇的國家一級女導演楊陽、演員陣容包括「國民媳婦」海清、當時還沒打針弄僵面部表情滿臉膠原蛋白的楊紫,以及現今的新生代流量小花張子楓等等,就連「雪姨」王琳、「二哥」於毅等熟臉,在其中都是戲份不多的點綴配角。
  • 盤一盤和「醫生」相關的電視劇,國內國外都有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的發達程度讓人驚嘆,最讓人佩服的還是醫生們高超的醫術。該劇講述了急診科主任醫生何建一與海歸醫生江曉琪從一開始的互相審視,到互相理解、漸生情愫,並攜手克服種種困難,救治患者,救贖自我的故事。
  • 張嘉譯抗疫劇《在一起》再演醫生,神似駝背「院長」步伐堅定
    沒想到從六月獲悉的信息看來,又新增了六個單元,看來越來越多的導演跟演員都願意參加這麼有意義的電視劇新增的六個單元的陣容太強大了,他們分別是:由張黎與韓曉軍執導的、張嘉譯、周一圍、譚卓、張天愛主演的《生命的拐點》;由曹盾執導的、朱亞文主演的《救護者》;由導演的
  • 《牽手》編劇王海鴒揭秘當年跟導演楊陽不來往內幕:缺乏移情能力(第438期)
    3 你從事編劇工作,接觸過很多導演、演員。其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幾位導演或演員是?王海鴒:我合作的第一個長篇電視劇導演是楊陽,合作劇目《牽手》。《牽手》因內容涉及「第三者」拍攝極其不順,有一次都要建組了投資方突然撤資,劇本輾轉幾年方由央視影視部投拍。出乎意料,播出時反響頗大,那些日子主創們天天熱線聯繫互通興奮喜悅。但很快,興奮喜悅裡悄悄湧動起一股暗流。
  • 《錦繡南歌》李沁灑淚別四哥?
    這不,酒後康康幸福甜睡,俠女驪歌自感不應貪戀多留,留下四哥贈與的玉佩,心酸灑淚,轉身離去。
  • 《心術 》作者:六六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本書是同名電視劇《心術》的原著小說。平山醫院腦外科的幾位醫生,雖然面臨著病人的不信任、醫鬧的胡攪蠻纏、醫療糾紛的敗訴等等巨大壓力,但依然希望做個好醫生。
  • 你別不信,鮮肉也能拍出良心劇!
    關注「 貓窩追劇 」每 天 安 利 一 部 好 劇,從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楊陽不幸離世
    聲樂那些事兒|以音樂的名義 講述有溫度的故事 |經過多方證實,國內屈指可數的優秀羅西尼男高音歌唱家、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楊陽楊卓侖(原名楊陽)為首都師範大學聲樂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歌劇院特聘藝術家,入選中央電視臺「中國十大男高音」。烏克蘭國家藝術勳章獲得者,基輔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特聘聲樂專家。
  • 柯軍、楊陽師徒請君入夢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這一臺戲的主演都是青年崑曲演員,其中,夢的主人翁「湯顯祖」,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青年演員楊陽飾演。  「排練場上多一滴汗,舞臺上就會多一分肯定,腳步就更靠近一點老師。」此次,楊陽從自己的老師、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的手中接過這齣大戲,與其他青年演員一同再度演繹崑劇《臨川四夢·湯顯祖》實驗劇場版。這齣戲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 《心術》飄紅受詬病:行業劇為何只見行業不見劇
    《心術》第一輪播出日前收官,這一過程讓很多人熟悉了一個詞:「行業劇」——顧名思義,就是集中刻畫某個行業人群的電視劇。這類電視劇往往聚焦某些與公眾關係密切的行業,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很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比如《心術》,儘管不斷遭受著「不專業」、「有硬傷」之類的詬病,但該劇的收視仍然一路飄紅,在許多人看來,這得益於大眾對醫生行業的普遍關注。據悉,從明年起,各地衛視現實題材電視劇將佔到四成以上。有業內人士作出預測,在此背景下,螢屏有可能迎來一波行業劇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