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瑪格麗特的午後》:請再與我多分享一些你的人生,你的生活.

2021-02-19 擬見

《與瑪格麗特共度的午後》是一部溫馨、浪漫的法國文藝小眾電影。

主人公是一個五十多歲,粗俗不堪,不認識幾個字,挺個大肚子,做一些零工和賣菜維持生活,沒事跟朋友泡小酒吧的底層人查爾曼·沙茲。在他五十多歲的某一天,他在公園遇見了一邊數鴿子,一遍讀小說的瑪格麗特。當時瑪格麗特已經是一個九十多歲,獨自在養老院生活的老太太。

在影片結尾他回憶起與瑪格麗特的相遇,他說到:這不是一場平凡的相遇,我偶然在公園的長凳上尋到她。她並不起眼,如同一隻小白鴿,帶著纖巧的羽毛。她活在文字裡,和我一樣在平凡的字句中周旋。

她贈給我一本書,然後是兩本。書裡的故事在我眼前栩栩如生。

請別枯萎,請別放下,我們還有時間。請再與我多分享一些你的人生,你的生活。

之後他們經常在公園相遇,瑪格麗特為他讀書,他為瑪格麗特介紹公園鴿子的名字,送她自己菜園裡種的蔬菜,他們一起共度無數個午後的閱讀時光。在閱讀的過程中,瑪格麗特時不時說出一些富含哲理的話,這對童年生活在不被母親肯定,沒有得到母愛、被老師同學嘲笑的查爾曼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查爾曼

查爾曼的媽媽在不想要孩子的時候懷了他,並生下了查爾曼,連父親是誰都沒有告訴他。查爾曼從小缺少母愛,不被母親肯定,有一點愛好,也立即被母親抹殺。對於他自己來說,這樣的童年是不幸福的。

他還一直受到老師、同學和朋友的嘲諷。在課堂上讀書,被老師同學嫌棄他笨、學習差;他一起玩的朋友也嫌棄他太傻。長此以往,他也認為自己笨,不會讀書,甚至認為自己不配有孩子,他給不了孩子知識、教養、因為他認為自己本身沒有這些。所以在影片裡,他為了尋找存在感,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的名字寫在公共紀念碑上。

但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查爾曼,內心沒有變得陰暗、狹窄。反而在他粗俗的外表下有一顆善良、溫柔的的心。

每個中午,他都會到廣場去餵養鴿子,並給每個鴿子取了名字,並且認得每一隻鴿子,在餵它們的時候還會數有沒有鴿子缺席。

他很會種菜,有一個結出各種品種番茄的菜園,並在酒吧沒有番茄時,無償送給他們。

在朋友因為妻子去世想自殺的深夜,去開導陪伴他。

在小酒吧的女服務員失戀時,主動去安慰。

養了一隻貓,也很會做手工。在知道瑪格麗特走路需要拄拐杖時,他為她做了一個很漂亮的木質拐杖。

他的女朋友也認為他善良,並對他說「對我而言,你的存在就是我的幸運。」

瑪格麗特也說他是個大好人。

瑪格麗特

瑪格麗特是一個優雅的,愛讀書的老太太。在她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農藝學家,幾乎大半生的時間都用來週遊世界和閱讀書籍。

她每天都穿著精緻,手裡提著酒紅色的手提包,邁著小步子輕盈而來,在公園的長凳上拿出隨身攜帶的坐墊坐下,拿出一本書,開始閱讀。

她已經九十多歲,眼睛裡卻散發著智慧的光輝。遇見查爾曼之後,她讀書給查爾曼聽,並引導查爾曼嘗試閱讀。

對於查爾曼來說,遇到瑪格麗特之後,他的生活出現了色彩,並有了溫度。瑪格麗特讀書給他聽,並告訴查爾曼「閱讀同時也是傾聽」,他們一起讀了一本又一本書。

在這樣的薰陶下,他每天過的喜悅又有能量。在與朋友們聊天時,他會引用書中讀到的句子。

在瑪格麗特給他讀羅曼加裡自傳時,他記住了這句話。

「我們總會在母親的墳前,像條被遺棄的狗一樣哀嚎。」

他覺得很有道理,像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此時查爾曼的母親已經老去,住在他的隔壁,每天靠香菸生活。他還沒有與母親達成和解。

讀到關於母愛的句子,他問這是編出來的故事嗎?

如果他媽媽不愛他,會怎麼樣?

瑪格麗特說:如果一個人童年時沒得到足夠的愛,一切都還在等著被他發現不是嗎?


瑪格麗特說這句話的時候,像是在對查爾曼說,你覺得母親不愛你,也許只是你還沒有發現這種愛。

此後,他開始對他母親有了一些改變。直到母親去世,在留給他的小盒子裡發現他出生時的一小段臍帶,才終於與他母親和解。他知道母親是愛他的,只是方式不太正確,以至於他一直沒感受到,也沒發現。

到後來,瑪格麗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在以後將不能行走,視力也越來越差,不能再為查爾曼讀書。這個溫柔的男人為此事心裡焦急,他的女友說你可以為瑪格麗特讀書呀。然後,他第一次走進圖書館借書,第一次逐字逐句練習,只為讀書給瑪格麗特。影片走到這裡,讓人心生溫暖和感動。

請再與我多分享一些你的人生,你的生活

一個從未感受過溫暖的人,當溫暖降臨在他身邊時,他會更加珍惜。

於查爾曼來說,便是如此。他珍惜與瑪格麗特的相遇,珍惜她為他讀書的時光,珍惜她說出智慧的話語打開他的心結。所以他想反饋,他送自己種的菜給瑪格麗特,去瑪格麗特家喝下午茶時帶一束自己菜園裡的花,為她做漂亮的木拐杖,為她讀書。甚至在瑪格麗特侄子也因為付不起養老院的錢,把她接走,送到了一個便宜簡陋的養老院時,查爾曼千裡迢迢,把她從養老院裡「偷」走,帶到自己的家裡。他把她當成了另一個母親。

「這不是一場平凡的相遇,除了愛與溫情,沒有其他的形容詞,她以花為名,活在文字之中,在纏繞的形容詞中,在鶯飛草長的動詞中,有些人以剛掙脫,她卻以柔勝出,穿透我身,直至我心。」

查爾曼小時候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卻在五十多歲之後得到瑪格麗特的關心與溫暖。在她那裡,他感受到了母愛。

影片結尾說「關於愛的故事裡,並不只有愛情,有時候,甚至沒有一句我愛你』 可我們仍相親相愛。

這是一次很平凡的相遇,卻讓兩個人都得到了溫暖。以至於生命得到了改變。查爾曼遇到瑪格麗特,出於偶然,但瑪格麗特卻為他帶來了新的窗口,通過讀書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關於讀書、關於母愛... ...她就像是查爾曼人生的指路燈。

請別枯萎

請別放下

我們還有時間

請再與我多分享一些

你的人生,你的生活

文字:擬見

圖片:《與瑪格麗特共度的午後》劇照

我們每個人

每件事物

每一剎那

都在呈現

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有一種微妙的因果

使萬物殊途

有其歸宿

閱讀  旅行  寫作

分享  觀照  慈悲

生是過客

跋涉虛無之境

歡喜悅樂|離諸憂惱

心意柔軟|諸根清涼

合作聯繫

微博:  擬見

微信: Padmameet

郵箱: 1115974647@qq.com

相關焦點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人生至美的情感
    菲利普·拉金說過:「你的父母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這也許不是他們的本意,可結局註定如此,他們不但把自己的過錯傳承給你,還會為你專門加上幾項。」片中的熱爾曼有著不幸的出生和成長期,即便在長大成人後,依舊生活在他那簡單粗暴的母親的陰影和控制之下,在他粗劣單調的人生中,遇到像瑪格麗特這樣文雅多識的老人,仿佛是最美好的善緣,無關其他複雜的內容,只關乎人類最基本的關心和愛心。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關於愛的故事,並不只有愛情
    在那個溫暖的午後,一個睿智優雅的老太太瑪格麗特,和一個粗俗肥胖的中年男人查爾曼,在一個公園的長椅上相遇相識了。查爾曼的出生是老媽一夜情的產物,老爸是誰都不知道。他的性格自卑怯懦,他還患有「閱讀障礙症」,因此他的生活有無數的麻煩,小時候老師同學嘲笑,長大了朋友鄰居欺負,就連他的老媽也一直討厭他,好在有個好女孩安妮愛著他。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告訴我們:如何找回童年失去的愛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單親家庭,私生子,基曼的童年比普通人多了幾分不幸。《與瑪格麗特的午後》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曾經,童年傷害讓基曼自卑,自我價值感過低。然而,在瑪格麗特的幫助下,基曼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意義。瑪格麗特對基曼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當瑪格麗特因為經濟原因搬到一個條件很差的養老院後,基曼不遠千裡把瑪格麗特接回自己家裡一起生活。而這正意味著基曼內心的真正成長。
  • 關於《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看完《與瑪格麗特的午後》時就想到了這句話。影片的主人公Germain, 就是一個童年不太幸運的孩子。他是母親和一個男人短暫風流後的產物,如果他聰明或者漂亮,日子或許還能好過一點。可惜,他肥胖,笨拙,甚至還有閱讀障礙。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是一部溫情滿滿的法國電影
    他識字不多,說話15個字裡12個是髒字,經常拼不出單詞而被朋友嘲笑。儘管如此,他卻擁有著一顆與外表不相稱的細膩善良的心,而不自知,幸運的是有個愛著他懂他的女朋友。他會給每隻鴿子起名字,每天來公園看看它們有沒有少一隻多一隻。他會在朋友要自殺的時候衝去勸阻;哪怕母親精神不太正常對他始終不好,也依然一直在最近的地方守候著母親。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童年的陰影使得基曼自卑又飽含孤獨,而瑪格麗特就像一座燈塔,照亮了基曼的人生,驅散了基曼的孤獨與陰霾。瑪格麗特(吉賽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飾)是一個住在養老院裡酷愛讀書的95歲老婦人,她與基曼相識在午後的公園長椅上。瑪格麗特瘦弱溫柔,卻又富有力量。在意外的發現基曼對文學的敏感後,她便與基曼相約每日午後一起讀書。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我一直以為在我們所認知以外的地方會有讓人欣喜的事物,它可能是一個感動到你的故事、或許溫暖如陽光的人、再或許是一片春日裡的美麗景色,它就像是那麼一抹能夠吸引到你的美,而這些美都能夠從書中得以找到。很長時間以來我熱衷於去很多地方旅行,自大學畢業的那一年,我一個人去了很多地方,那種感覺就像是書中洋溢著的溫馨的文字,在眾多景點和陌生的人群中不斷增長著自己的認知、不斷的開闊著自己的視野,使我發現原來在自己平日如常的生活之外還有這樣讓人陶醉的事物。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旅行,或者太多的繁瑣事物已經佔據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個時候不妨抽出空來去閱讀那麼一本書籍,我相信它能夠改變你的生活。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無兒無女的她,卻教會我如何做母親
    而這種被認可,所帶來的安全感,才讓人更有自信,更有勇氣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瑪格麗特做對了什麼 ?1. 庇護孩子的靈魂,比謀計他的前途更重要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一個關於書籍與愛情的故事
    童年的陰影使得基曼自卑又飽含孤獨,而瑪格麗特就像一座燈塔,照亮了基曼的人生,驅散了基曼的孤獨與陰霾。瑪格麗特(吉賽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飾)是一個住在養老院裡酷愛讀書的95歲老婦人,她與基曼相識在午後的公園長椅上。瑪格麗特瘦弱溫柔,卻又富有力量。在意外的發現基曼對文學的敏感後,她便與基曼相約每日午後一起讀書。
  • 在愛的世界裡,並非只有愛情—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有時生活的重擔會讓孩子們認為自己是被忽略的那個人,其實這一些不過就是父親母親它本身的失敗,所以才導致了他們的性格有一些不好,導致對自己孩子非常的冷漠,並且還會有一些瘋狂的行為,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讓許多的孩子在童年時過的並不完整快樂。小編覺得熱爾曼的成長其實就是這樣的,他就是出生在一個類似的家庭,但是好在他沒有受到家庭的影響,讓他也變成一個暴躁的男人。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詮釋世界最美好的情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講的是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歲男人基曼(傑拉爾·德帕迪約 Gérard Depardieu 飾)住在母親花園旁的房車裡,平時打理菜園,和朋友們泡小酒吧,時而和年輕女友安妮特(索菲·吉耶曼 Gisèle Casadesus 飾)在小窩裡浪漫溫存,過著平靜的生活
  • 觀看《與瑪格麗特的午後》,帶來善良和愛,有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柱
    電影往往來源於生活,電影的世界往往是充滿精彩紛呈的。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煙火的氣息,也能夠體察到生命的氣息。結合自身的體現,結合自身的經歷,去理解不一樣的人生。在影片中所體現出來的感覺,其實是一種情感世界的引導。
  • 觀看《與瑪格麗特地午後》,帶來善良和愛,有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柱
    電影往往來源於生活,電影的世界往往是充滿精彩紛呈的。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煙火的氣息,也能夠體察到生命的氣息。結合自身的體現,結合自身的經歷,去理解不一樣的人生。在影片中所體現出來的感覺,其實是一種情感世界的引導。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只愛陌生人
    Dabadie主演: 傑拉爾·德帕迪約 / 吉賽勒·卡扎德絮 / 派屈克·伯利奇 / 弗朗索瓦-格扎維埃·德梅松 / 莫拉娜 / 讓-弗朗索瓦·斯泰弗南 / 克萊爾·莫裡耶 / 索菲·吉耶曼 / 梅蘭妮·貝爾內爾類型: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上映日期: 2010-06-02(法國)劇情介紹: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歲男人基曼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生命世界的三個維度:工作、情感和精神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便是一部有著濃厚法國人氣質的經典電影。男主熱爾曼是私生子,又天生呆傻,所以被父母、老師和朋友嘲笑。學識淵博的女主瑪格麗特與他結為忘年交,並通過努力幫助他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蛻變。縱觀影片,熱爾曼從工作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三個維度重構了自己的生命世界。
  • 五星治癒系電影《與瑪格麗特的午後》,這個世界屬於帶著善意的人
    很多人用盡全力,才能維持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能只從表面就隨便下結論,說對方沒有在努力。別人所面對的,你並不一定清楚;而你所面對的,別人也不一定清楚。我們只是通過眼睛和猜測,了解對方的千分之一都不到。電影中的男主,從小就有閱讀障礙,在學校他被老師罵腦殘,被同學嘲笑。在家裡他被單親媽媽罵腦殘。
  • 豆瓣高分超治癒神作:我愛你,與愛情無關(附資源)
    Enfants du Marais),到2003年的《生死花園》(Effroyables jardins),2007年的《與我的園丁對話》(Dialogue avec mon jardinier),直至本影片《與瑪格麗特的午後》(La tête en friche)2010年在法國上映。
  • 女王節 | 給認真生活的你多一些驚喜
    而生活裡從來都是生老病死,不會在恰好快樂的時刻收場,所以總是害怕做的不夠好,妄想在現實的洪流中力挽狂瀾。所以有時時候,當有人笑你姿態太卑微,而你清楚的知道,大魚沉潛到海底數裡,最終會一躍而上,曇花為了盛放存儲一年。也許有人不理解,覺得既然當下這般無措,不如就得過且過,渾渾噩噩;但你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生活,做好自己就行了,他人的看法不要緊。
  • 豆瓣8.8高分電影,你的善良終會有人欣賞.
    今天想分享一部有點小眾,又很溫情的電影——《與瑪格麗特的午後》。男主是法國國寶級演員,熱拉爾·德帕迪約。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和讓·雷諾共同主演的電影《你丫閉嘴》,他在裡面的角色叫鐵蛋。長得高高大大的,卻傻傻憨憨的,還是個話癆,一直嘚吧嘚吧嘚,把讓·雷諾煩死。
  • 我三年的瑪格麗特種植經驗
    而我竟在冬季1月種下雖花也多卻總心有遺憾以上文字,請用刀郎的《2002的第一場雪》跟唱 - 我的瑪格麗特種植之旅 -2016我第一次種瑪格麗特,種植時間就在十月,福建閩南溫度剛要降下來,氣溫逐漸轉涼,這樣的天氣非常適合瑪格麗特生長;2017年的十八個品種瑪多數種在直徑27cm的盆裡,經過各種修剪打頂,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