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通往紅色十月之路——出版界可圈可點的十月革命主題書

2021-01-08 參考消息


資料圖:2011年4月22日,俄羅斯共產黨在莫斯科參加紀念列寧誕辰141周年的活動。新華社記者劉力航攝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9日發表題為《通往紅色十月之路》的書評文章。作者安德魯·斯圖塔福德向讀者推薦了在出版界以十月革命為主題的優秀著作,以下為文章節選:

「信奉大亂大治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活到信誓旦旦的大亂確實發生的那一天,更不用說看到盛世大治了。」尤裡·斯廖茲金在《政府屋苑》中這樣寫道。《政府屋苑》是一部傑作,一部洋洋灑灑的長篇史詩,主要講述了蘇聯前20年間圍繞莫斯科為新精英群體修建的一座著名又臭名昭著的公寓樓發生的故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斯廖茲金教授表示,布爾什維克算得上大亂大治派,如果確實有這麼個派別的話。即便事實證明盛世大治難以實現,他們也到底在彼得格勒引爆了一場大亂,那幾乎是一個世紀前的事情了,彼得格勒是彼時俄國的首都。


《政府屋苑》書封(圖片來自亞馬遜網站)

「不是俄國自己的革命」

這種古老的盛世狂熱在《十月》中積聚醞釀。這是希納·米維爾對那段他稱之為「極為振奮人心」的俄國革命歷史的記錄。他寫道:「這是俄國的革命,但是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它都不是俄國自己的革命。它可以是我們大家的革命。如果它還沒有寫完,那麼應該由我們來畫上句號。」米維爾是一位備受尊重的英國科幻小說家,但也是一位極左派人士,《十月》雖然寫作手法嫻熟,但是對事實歪曲得太厲害,以至於整本書有顛倒歷史的風險。

儘管如此,《十月》突出表現了圍繞如何利用沙皇垮臺送上門的機會、如何利用1917年初接替沙皇上臺的羸弱政權送上門的機會,俄羅斯革命左派內部所發生的激烈爭論。

沙皇應當退位,這在當時是普遍的共識,但是沙皇退位後由誰來接掌國家卻沒有共識。新成立的自由派「臨時政府」是危機時期由杜馬一個委員會產生的。這個政府沒有多少民主合法性,它的產生是出於好意,它本身羸弱可欺,是名副其實的臨時政府。

從蘇黎世回國的列寧承認,俄國人現在享有「法律承認的最大限度的權利」,然而他聲稱這是資本家的騙局。不管群眾有沒有認識到,俄國需要的是布爾什維主義。這是最終由第二次革命即十月革命帶給群眾的東西。


《十月》書封(圖片來自亞馬遜網站)

「藉助革命的瘋狂東風」

由耶魯大學的蘿拉·恩格爾斯坦創作的優秀作品《烈火中的俄國:戰爭、革命、內戰1914-1921》相比米維爾那本書要客觀得多。這本書不僅描述了那兩場革命及革命的醞釀過程,還描述了繼而發生的內戰讓布爾什維克獨佔鰲頭。結果,這場戰爭十分慘烈,甚至超過了列寧的設想。

恩格爾斯坦在對1917年的分析中有一個有趣的方面,那就是她把布爾什維克描述為追逐龍捲風的人,竭力跟上他們尚且無力控制的事態發展。

臨時政府實際上被龍捲風卷了進去:他們沒能給眾多城市弄來食物;沒能滿足工人和農民(還有從這些階層中招募的軍人)對新制度的需求,即集體主義和極度反等級——這是一種與他們心目中的自由制度迥然不同的制度。他們本可以、也應當結束俄國對一戰的參與,這是一場不得人心、危險重重的戰事,然而他們沒有做到這一點。另一方面,民主原則加上對政治左右兩翼的合理擔憂,使得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無法賭上一把,轉向專制,直到一切不可挽回。

布爾什維克還得等上一陣子才能接掌大權。4月、6月和7月,俄國都出現了民眾不滿情緒爆發的情況,恩格爾斯坦強調,這種爆發「是當時任何政治領導層都無力控制和引導的」。哲學家費多爾·斯捷蓬指出,列寧在流亡回國後發表的各種演說都只是「努力藉助革命的瘋狂東風」。

恩格爾斯坦解釋了布爾什維克怎樣打造根基,耐心地在軍隊和工廠中爭取支持。然後動員這些「比較訓練有素的群眾」,製造動蕩,推翻臨時政府,同時扮演「穩定力量」,準備時機一到即接管政權。到了10月份,這一切實現了。


《烈火中的俄國:戰爭、革命、內戰1914-1921》書封(圖片來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網站)

「沉著鎮定的人類奇蹟」

《俄羅斯革命中的罪行與懲罰:彼得格勒的私刑制裁與警察》進行了新穎的研究。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前教授長谷川毅向我們解釋了二月革命後社會崩潰如何造成犯罪激增,而臨時政府無力扭轉。如長谷川毅所說,如果說「布爾什維克是藉助犯罪浪潮攀上權力高峰的」未免言過其實,但是當時的混亂確實使得布爾什維克容易利用越來越大的權力真空。臨時政府從陰影蛻變為幻影,到10月底一些大樓被佔領時他們實際上已經消失了,在當時精疲力竭的彼得格勒,許多人起初甚至沒有注意到這場政變。俄國的布爾什維克新統治者起初沒有把犯罪活動放在心上,直到在酒精的作用下發生毀滅性的大破壞,才迫使他們不得不插手,長谷川毅聲稱,「無意中造就了一種新型的警察國家」——我認為這種警察國家當時正逐漸成形。


《俄羅斯革命中的罪行與懲罰:彼得格勒的私刑制裁與警察》書封(圖片來自亞馬遜網站)

海倫·拉帕波特的《重返革命現場》是以當年在彼得格勒生活的外國人群體見證的視角描述1917年那段歷史。這個群體本身被長谷川毅記載的那場暴亂所威脅。這本書雖然有些地方堆砌辭藻,但不失為一本生動的著作,但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記錄了經歷那個時期的人們的親身感受。美國記者阿爾伯特·裡斯·威廉士狂熱謳歌在布爾什維克總部集會的工人們,他寫道,他們是「能量發電機;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沉著鎮定的人類奇蹟」。


《重返革命現場》書封(圖片來自亞馬遜網)

最後,《1917:俄國革命的小說與詩歌》是一本文學選集,記錄了文學界對布寧口中「該死的那一年」的反應。鮑裡斯·德拉柳克進行了精心挑選,既給知名人士留出了空間,又收入了知名度較低的作家的作品,在十月革命的支持者與被革命嚇壞了的人之間做了適度的平衡。


《1917:俄國革命的小說與詩歌》(圖片來自企鵝蘭登書屋網站) 

(本文原載於11月7日參考消息第12版)

相關焦點

  • 與出版界人士書
    這或許是自家的標準太過嚴格乃至於苛刻罷,然則有些問題卻有如骨鯁在喉,真箇是不吐不快了也。一是膠裝書問題。我不知道此種工藝起始於何時,反正近幾年來我所購的書大約有七、八成都是採用了此種裝訂方式。我於出版、印刷是外行,我想請教諸位,那鎖線的工藝真的就很複雜麼,很費成本麼?倘若否,則我希望以後少出或徑不出那種不鎖線的膠裝書為好。二是精裝不精的問題。坦白講,我十分喜歡精裝書且小有收藏癖。通常情況下,同一種書,倘若分精裝和平裝兩種,在我則必定要選購精裝本。
  • 《獵殺紅色十月號》叛逃的戰艦最終駛向中國?
    他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蘇格蘭演員,曾出演《007之金手指》《勇闖奪命島》《獵殺紅色十月》《偷天陷阱》等經典電影。為了紀念他,我們今天講述下其中一部和艦艇有關,於1990年3月2日上映的美國電影《獵殺紅色十月》。
  • 美媒盤點俄5型最致命潛艇:核常兼備 可用於末日核決戰
    湯姆·克蘭西在1984年出版的小說《獵殺紅色十月號》(次年被翻拍成電影)中描述了一艘虛構的蘇聯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叛逃到美國的故事。在華盛頓與莫斯科劍拔弩張的那些年裡,許多美國人想像有蘇聯潛艇潛伏在自家海岸線附近。潛艇讓美蘇有能力在寧靜深海的庇護之下發起末日核決戰。報導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潛艇部隊和其他許多兵種一同陷入衰退。
  • 美媒:梅拉尼婭已在白宮打包行囊準備離開 她只想回家
    海外網12月10日電美媒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的妻子、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在大選結束川普拒不承認敗選之後,「只想回家」。據CNN當地時間9日報導,在川普想盡辦法留在白宮的同時,一名熟悉梅拉尼婭心境的人士透露,梅拉尼婭「只想回家」,而且對川普2024年可能再度參選的勝選之路感覺「應該不會太順利」。報導稱,梅拉尼婭已經開始安排搬往佛州,包括幫14歲的小兒子拜倫轉學,以及打包白宮內的私人物品,考慮哪些東西要送往紐約的川普大廈,哪些東西必須送往海湖莊園。
  • 數據復盤,2021抖音、小紅書、B站、微博、公眾號營銷可這樣玩
    中國美妝網聯合數據驅動的短視頻KOL交易平臺微播易,通過對美妝企業雙11期間的社媒投放數據復盤,洞察社媒營銷的特點和品類投放差異,從中找到美妝企業2021在抖音、小紅書、B站、微博、公眾號等社媒平臺上的營銷布局方向和策略。
  • 《旗袍美探》中,高偉光的表現可圈可點
    鷓鴣哨沒東華這麼高奢,可也是鬼吹燈系列中的頂尖人物、書粉心中的頭號男神。原著裡的哨爺有異域血統,高、瘦、五官深邃——我有理由懷疑,霸唱寫這個人物的時候,是不是預料到高偉光會出演?簡直像量身定做的。這兩個角色空前成功。今年上半年,帝君和哨爺的風頭一時無二。帝君吸女粉,「高偉光之後再無東華帝君」「帝君憑一己之力拉高了神仙的標準」;鷓鴣哨吸男粉,各大影視平臺零差評,更是虎撲直男們津津樂道的風雲人物。
  • 觀看次數最多的電影《列寧在十月》
    》是1937年史達林為了慶祝十月革命20周年指定拍攝的一部影片,是蘇聯年輕導演羅姆1937年的作品,羅姆後來還拍了續集《列寧在1918》。電影《列寧在十月》是蘇共中央和史達林本人的訂貨,為了慶祝十月革命20周年,史達林指示一定要拍攝一部有關十月革命的影片。
  • 江大朗讀者 | 任可:十月的詩
    主持人:任可同學你好。任可: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好,我是任可。在思想方面,我會積極參與黨團活動,提高政治覺悟,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學業方面,我會勇攀知識的高峰,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繼續考研;在個性發展方面,我會「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開闊視野,不留遺憾。主持人:金秋十月,有什麼祝福想要送給祖國母親嗎?
  • 《鬼客》可圈可點
    整部劇來看,三位主角可圈可點,這個不是完全褒義,說的是角色上各有優缺點,他們的優點足以讓人佩服,缺點足以讓人捶胸頓足,但我們畢竟是上帝視角,不能要求角色設定都過於完美,也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且如果沒有主角們的間歇性無腦,估計用不了16集,三五集就能完事。全篇追蹤誰才是那個幕後大鬼,驚悚懸疑效果不錯,但為了刻意烘託這種氣氛,色調總是與現實違和,各種不開燈。
  • 20171107唐師曾 | 視頻:《十月革命 一聲炮響 》
    「十月革命」未發生武裝衝突,冬宮防衛長官帕裡琴斯基自己打開大門,阿芙樂爾正大修,沒裝彈也沒人員。94年前,從未發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那回事。1921年2月,因不滿蘇俄暴政,「阿芙樂爾」號上的水兵參加了在喀琅施塔得軍港的起義。這些「十月革命」的積極分子,曾爭取和當局進行公開談判,和平解決分歧,被否。託洛茨基下令:不要吝惜子彈。
  • 她多才多藝才貌雙全,書法娟秀可圈可點,不到四十人稱「老徐」
    特別是她的字,清麗灑脫,俊採飄逸,頗有書家風範,可圈可點,深得人喜,「靜蕾簡體」還被收入《方正電子字庫》。所以在演技界,徐靜蕾又有「書法第一才女」之稱。隨後她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走上職業演藝之路。應該說,徐靜蕾的演藝生涯是順風順水春風得意的。
  • 突破自我,未來可期——《旗袍美探》中,高偉光的表現可圈可點
    鷓鴣哨沒東華這麼高奢,可也是鬼吹燈系列中的頂尖人物、書粉心中的頭號男神。原著裡的哨爺有異域血統,高、瘦、五官深邃——我有理由懷疑,霸唱寫這個人物的時候,是不是預料到高偉光會出演?簡直像量身定做的。這兩個角色空前成功。今年上半年,帝君和哨爺的風頭一時無二。
  • 可圈可點的中國新風尚
    zenmocn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以下為正文著眼當代,理想中的男人如果兼具馬未都的博,吳秀波的儒,姜文的霸,陳道明的智,裘繼戎的逆,陳丹青的直……冷靜,客觀,低調,從容,大度,虛懷若谷,情深意重,入世的態度,出世的靈魂,豐富的閱歷,顛覆的精神;女人如果並容吳小莉的定,楊瀾的穩、王安憶的識、劉濤的賢、高圓圓的美、
  • 微播易X中國美妝:數據復盤,2021社媒這樣玩
    中國美妝網聯合數據驅動的短視頻KOL交易平臺微播易,通過對美妝企業雙11期間的社媒投放數據復盤,洞察社媒營銷的特點和品類投放差異,從中找到美妝企業2021在抖音、小紅書、B站、微博、公眾號等社媒平臺上的營銷布局方向和策略。
  • 團購:一套可反覆撕貼,主題豐富,可增強寶寶認知和英語學習的貼紙書.
    貼紙不僅材質環保,結實耐撕,可以反覆撕貼不耐髒,而且,貼紙書的場景超級豐富,從天空、海洋、交通工具、動物、四季,到身體,囊括了8大主題。它就是First Sticker Book 果凍貼貼書。另外,這套貼紙書還是可點讀版,支持多種點讀筆點讀,可以讓寶寶在玩耍之餘,順便通過場景認知來學習英語。
  • 日劇:《通往婚紗之路》
    日劇:《通往婚紗之路》 2000年07月28日 17:19    > 片長:13集 主演:反町隆史 和久井映見 劇情:  《通往婚紗之路》的男主角是日本電視劇界的四大天王之一反町隆史
  • 明星大偵探第五季:肖戰獲得撒貝寧稱讚,表現可圈可點
    肖戰和撒貝寧的出場明顯感受到了什麼叫顏值即正義,同樣是身穿紅色衣服撞衫徹底,但是氣質卻是相差頗大。肖戰和張若昀還上演了《慶餘年》中的雞腿戲碼,原本的「雞腿情緣」不再是男女,仿佛回到了慶餘年的時代。肖戰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是讓撒貝寧刮目相看,被贊毫無表演痕跡。
  • 3部紅色諜戰片:張魯一紅色是王者,趙立新紅色福爾摩斯遭雪藏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從此,紅色政權像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開始燎原。這裡就有三部以紅色命名的諜戰片《紅色》《紅色追擊令》《紅色福爾摩斯》。下面為你分析一下三部諜戰片的優劣,其中有張魯一和小陶虹的作品《紅色》豆瓣評分9.2,在諜戰片中是難得的高分之作,鬧劇荒不妨找來重溫。
  • 新番點評: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
    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2020/20,原創企劃。
  • 美媒:AI可通過自拍照預測性格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一畫勝千言,那一張自拍照片呢?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自拍照裡隱含著一個人的性格線索——人工智慧(AI)可以獲取的線索。這篇新研究報告的作者表示,為這一研究研發的人工智慧模型可用於分析在線交友檔案。研究人員寫道:「鑑於夥伴性格和兩種性格之間的匹配度可預測友誼的構成、長期關係滿意度以及非結構化背景下的互動結果,人工智慧在夥伴選擇方面可有助於個體實現更為令人滿意的互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