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

2022-01-03 無象形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文創系畢業展

萬花島

反射、碰撞、重組,每一次的旋轉,都是另存的開始。

旋轉稜鏡,一成三、三成百、百花齊放,而我們,都將把他們的綻放,另存成燦爛奪目的樣子。

衍生品設計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學系23th畢業展

見識不見識 DISS - SIGHT

黑與白、是與非之中,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經過消化過濾後,讓非黑即白的見解能夠增添各種不同色彩,

藉此讓我們所謂的「不一樣」都成為常理,不去誤解、傷害及毀壞。

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十一屆畢業成果展 

涉 involve

涉入其中,成長蛻變。

以進入每個領域並涉入其中作為一個出發點,而現階段的我們踏入了設計的領域,在這領域中我們一邊探索一邊學習,也在其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事、物,而透過這些事物的牽引和帶動,我們思考,我們轉換,最後一步一步的蛻變成長,從踏入到涉入,從涉入再轉換為思考,一路的蛻變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衍生品設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系第七屆畢業展

此LOOP不通

小綠人是最常見的循環動畫,

而動畫,遠比你我所想的更加貼近日常生活。

「此LOOP不通」將以更多元的面貌,

帶領觀眾進入既熟悉又充滿神秘感的動畫世界。

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106級畢業展

twixt 催化反應


創意孕育的過程是道閃亮又難以捉摸的軌跡,憑藉不同的視角解讀相異的看法和感受,每一次轉身和嘗試,都如同汲汲營營的設計熱情,成為我們朝美好理想邁步的催化作用。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110畢業製作

三相點 TRIPLE POINT

設計有如三相點,一連串思索、想像、建構與思緒的堆砌,履薄臨深,慎終如始,凝析出保有自我的創作。

水為本,「霧」、「露」、「冰」對應了設計的三種姿態,三相點意即這三種姿態交互共存。

霧 —— 發想時的多方試探,恍若身處重重迷霧中。

露 —— 濃縮成水露般的概念,冷淬的甘美,是收攏的思緒。

冰 —— 將露水凝結,滴水成冰,最終凝聚成一件件匠心獨具的作品。

亞東技術學院工商業設計系第16屆畢業展 

Surge

這是一場由77位設計者所聚集的展覽。

設計藉由靈感聚集成一個巨大燈泡,超過77位設計者的無限創意與交流間的碰撞,靈感就像電流一樣,不斷湧出,為這次的形象主題《Surge》。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110級畢業展

設焦 Zero in On

社會交點⇄設計焦點

社會大眾⇄設計者

社會與設計互相影響,形成交點,也顯現彼此雙向的社交關係。

展覽名稱「設焦」一詞,代表設計者褪去了生活中看不清的問題,讓使用者透過產品明了這些問題的本質。

在無形和有形中,設計者、使用者和產品間,自成無數緊密交織的脈絡關係。一個新產品誕生同時,串連起這些脈絡,形成新的「社交圈」。

環形與雙向符號交織而成的焦點,如同展覽的表現手法,以社會與設計的相對關係,理清設計者與觀者間的相互效應,讓觀者深入設計者腦海,透過展覽一窺設計思路。

商業設計管理系110屆畢業展

老闆,這怎麼賣!

人都有菜的時候。

嘿你還記得嗎?自己曾經是「菜」的時候,

為了能在廣大的市場中吸引頭家的目光,

設計界的新鮮菜人們逐漸匯集,等著第四年的成果採收,

並渴望聽見一句「這怎麼賣」

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110級畢業展 

YUP_你的獨特現象

這是一款傳遞者和接收者,在立場上各自定義的字符遊戲.

從一主客體的對話中,窺探出你我之間用語的象徵性;它既私密但又附載著集體意識的原型,消化過的思維互相交融、彼此共振,最後證成話語中的獨特語彙、詮釋以及符號.

於是在這無形的理想場域中,我們將自我集散,吐露出能直抒胸臆又獨特的思想觀點。

—— YUP 這就是你我的獨特現象。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第24屆畢業展

此刻變態

每一刻的努力追求、大膽狂放,堆積了此刻變態。

每一次的用力生活、意念堅持,造就了型態的轉變;執著、痴狂、無所畏懼,此刻,就是變態。

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106級日夜間部畢業展

浮島曳影

我們面對空間裡唯一的亮光,無從防備對影像進入認同或投射的虛構。

螢幕上綠色的發光體,我們認它是島。光線行經交織的黑與白,在觀者的背光面透出海水般的藍,於是我們看它是海。

事物自動在腦中映像成各別的風景。

電影的發明是再現真實,但觀者所見卻非真實事物本身,是生命經驗幻想出的影子。

臺北商業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畢業展

幻想集

無論是動畫還是遊戲,每個作品都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有恐怖的、有趣的、溫馨的,為了創作這些故事,我們聚在一起,而我們的故事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故事集,訴說給世界聽。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畢業展

回川 CONATION

回,你觀看的方式、與之連接的形式。

川,你關注的事物、目光所及之處。

臺北商業大學

創意科技與產品設計系畢業展

搔動 SCRATCH

透過自身的察覺,以設計視角解決文明發展中,所面臨之問題,及時代衝擊下所帶來的困境。

「搔動」描述了由察覺至改變的運動,以抽象型態比擬事件本體,滑鼠代表著搜索指引與洞察的媒介,其觸及、發掘之議題與問題,而引起的騷動與反思,藉由設計之力轉化改變,直搔社會痛癢。

臺灣藝術大學

106級美術學系日間與進修部學士班畢業展

隱現的頃刻之間

以數位傳播的思考邏輯,將展覽視為一個壓縮檔案,「壓縮/解壓」作為一組關鍵動詞, 邀約大眾登入展場,重啟隱現的創造程序,尋覓藏匿於頃刻之間的平凡光輝。在此藝術作品接近社會的方式,可以被轉述為,一個創作者在讀取來自各處的訊息後,將之重整成一個新的(實體或虛擬的)資料團塊,藉由展覽封包的模式進行傳播。

通常資料在傳遞的過程中,儘量減少可察覺的失真,是一個關鍵的目標。然而,在藝術領域中,失真可以被視為對真實的某種質疑與辨證,經過無數次的壓縮、解壓,失真、轉譯,作品檔案被持存與散布,創造的關鍵在於個體與知識間的距離,如同創作之於創作者,物件之於觀賞者。透過這個彈性結構與「壓縮/解壓」的過程,進而「產生不可預期的、嶄新的創造」。

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110級畢業展

細膩的動作——挖掘、打磨、雕塑……設計是在探尋著未知,並汲取過往的生命經驗,刻劃出思想裡的巨人。

在過程中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感知其面貌,待型態清晰之時,鑿破過往局限的僵固、展露設計成品的鋒芒。

「鑿」是設計的痕跡,形塑無限可能性的過程。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109級畢業展

改裝期間 TO BE CONTINUED

為了呈現更好的我們,改裝進行中 ヽ(●´∀`●)ノ

畢業展對於學生來說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將展覽轉化為——成為專業設計職人的改裝期間。讓觀者透過策展,期待我們將呈現的全新風貌。

校內展

2020/05/18 - 05/2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商大樓一樓

2020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第14屆畢業展

少女的十二法則

「偶像團體-Animaidens,正式出道!」

熬過數不清的夜晚,手握電繪筆在清晨的陽光裡迎接越來越接近的截稿日。

四年後的今天我們帶著我們的作品即將展開一場盛大的演出!

帶上你的應援小物!我們一起大喊:

「少女的十二法則,ShineYourRules!」


新一代設計展

2020/5/22-5/25

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1樓

放視大賞

2020/5/13-5/15

高雄展覽館北館

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數媒系109級畢業展

THX

「 謝了,當代教我一無所懼。

FEAR NOTHING, CAUSE WE KNOW WHERE WE'VE BEEN THROUGH.」

感謝這個時代,不停止的訊息彈跳和反覆濫造的媒體,壞透了卻也好得無比。讓我們得以透過作品說話,打破時間、距離的限制,懷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無懼地激蕩出精彩的時代經典。

桃園站

2020/05/05 - 05/08

銘傳大學桃園校區設計大樓

臺北站

2020/06/13 - 06/14

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

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2020畢業展

上桌

敬請期待,闔第光臨!

還沒找到座位的請趕快~

熱騰騰的菜餚準備「上桌」囉!

校內展

2020/04/08 - 04/11  

南臺科技大學三連堂

高雄青春設計節 

2020/05/01 - 05/10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全區

2020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畢業設計

感知交集

設計具有互文性,需要互動與交流來不斷更新與創新,故希望運用錯視來呈現互文多元交融的概念,並將建國代表意象石紋結合錯視圖形來連接校園意象,以以螢光色傳遞本屆年輕設計師的活力與獨特思維。

校內展

2020.04.28 - 05.01

建國科大商業設計系館一樓

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105級畢業成果展 

逃離山邊 

Get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名稱的發想是來自學校本身的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但又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連結。

來自不同城市的我們結識並且在這片小山坡上一起接受各種專業的藝術性指導,主視覺上的各個獨立線條是我們在某些點上面相遇並且交錯,未來各自前往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時間我們一起共同舉辦了這場展覽,雖然我們用了「逃離」作為名詞,但其實我們比誰都更期待自己在最後能夠成為最醒目的那一個。

校內展

2020/04/27 - 05/01

玄奘大學藝術中心&圖書資訊大樓一樓

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一〇九級畢業展

動靜 Blooming



成長,其實是時間的故事。

有看得見的變化,是「動」;

也有看不見的積累,是「靜」。

動靜之間,

我們緩緩說這個時間的故事。



校內展

2020.05.06 - 05.07

明志科技大學 創新大樓3F



校外展

PPAPER PLACE B1

2020.05.23 - 05.26

長榮大學109級資訊暨設計學院 

畢業聯展

ORANGE

唯有跳脫思想局限 才能創造突破

框架的束縛 既定的現實

被壓抑 探索的欲望

被沒收 跳脫的勇氣

不甘願被現實局限

擺脫束縛的綁架

這 就是我們 「ORANGE」

校內展

2020/04/27 - 2020/04/30

長榮大學 O PLUS

放視大賞

2020/05/15 - 2020/05/17

高雄展覽館

新一代

2020/05/22 - 2020/05/25

南港展覽館二館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第三屆畢業展

摩登回憶錄

這將是大學四年的結晶,

亦是我們成長的回憶錄。

集結設計與商管、二技與四技,

——獨特的回憶錄。

校內展

2020/04/28 - 05/01

桃園校區公能樓1F圖書館特展室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第十屆畢業展

哇噻[ wā sāi ]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第十屆畢業展『 哇噻[ wā sāi ]____ 你我之間的水平轟炸』集結了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學生,[ wā sāi ]最初為閩南語一詞,源於七〇年代的臺灣,後因海峽兩岸頻繁地使用,最終成為華語國家中廣泛的口語助詞。

哇噻[ wā sāi ]象徵一個溝通的開始、一個代表性的共通語言,將隱藏在作品中的無限個哇噻,透過多樣化的創作形式,全面釋放,串連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

校內展

20200/6/01 - 2020/06/10

元智大學活動中心七樓(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8號)

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第二十三屆畢業設計展

DESIGN PUNK 設計叛客 

⠀⠀⠀⠀⠀⠀⠀⠀⠀⠀⠀

"Break, Build.」—— 破壞即建造。

身為設計新血的我們,重新思考已被建構出的設計法則,非正常地運用美感原理,打破大眾對設計的既定印象,邀請觀眾嘗試以新的態度、新的觀點去看待設計,跳脫現有的框架,創造更多可能性,試圖產出新世代的設計力。

校內展

2020/05/05-05/08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大樓1F

相關連結

這所學校的畢設,到底有多兇猛?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製作

懶螞蟻 LAZY ANT

「誰說我們懶,我們只是比別人觀察的更多!」

「We are not lazy, but just can see more things than others ! 」

當眾人埋頭於職責本分的時候,身於設計圈內的我們,嘗試透過設計的角度,將日常所「觀察」的問題,反映至各處角落。

而設計人正如同螞蟻群體中的「懶惰份子」,悠哉是旁觀者對我們的誤解,實際上我們只是稍緩腳步,藉此看清問題全貌,企盼能夠帶著獨具一格的想法,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設計觀點。

校內展

2020/05/06 - 05/10

雲科大設計二館1F

往期回顧

Retrospect

[版權聲明]

作品為網絡整理  如對版權方產生影響請留言

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2020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第二波)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109級美術組畢業展深夜練等當目標達成(畢業)後,大家各自分道揚鑣,有些人或許會結束他們的任務-也就是離開在藝術中的摸索,去開啟一段新的旅程;有些人則持續進行他們初始的目的,無論如何,探路是一段我們在大學四年所共同的歷程,一段我們ㄧ同進行的任務。
  • 2020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第一波)
    校內展2020/05/07 上午開幕、下午不開放2020/05/08-05/11臺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1F&臺科藝廊&大用工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9級視傳系畢業展深夜博物館 MIDNIGHT MUSEUM展策集中在使人沉浸於不同思緒,精神所構築的場域,這般抽象上的意念
  • 2020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主視覺設計
    臨近五月,2020臺灣藝術院校的畢業展如約而至,今天就一起來欣賞一下他們的主視覺設計吧~
  • 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最終回
    今年也不意外,各大院校的學生都使出渾身解數為此一搏,主視覺相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當然也有倒退的作品。繼第一彈{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 第二彈 {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第二彈 🔴後,迎來今天的第三彈海報特輯,也是本系列的最終篇。
  • KDA課達丨30所英國藝術院校2020線上畢業展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30所英國藝術院校的2020年線上畢業展,所有連結均可打開(KK已經確認過了)希望給大家帶來靈感的增長~~~01.皇家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簡稱RCA)成立於1837年,坐落於英國倫敦。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藝術院校(無本科教育)。教授們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從業者和理論家。為世界級的藝術與設計學院,也是迄今歷史最悠久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學院被譽為全球藝術與設計大師的搖籃,學術聲譽冠冕全球。
  • {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今年也不意外,各大院校的學生都使出渾身解數為此一搏,主視覺相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當然也有倒退的作品。今天先放出第一彈[海報特輯],在新一代到來之前的這段時間,設計in臺灣會跟蹤報導關於此次展覽的相關訊息及設計作品,敬請期待。【2017 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 回本 】
  • {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第二彈
    (hello,there)💡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每年5月都會迎來臺灣新一代設計展開幕,身為設計學生四年來大展身手的日子
  • 2020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
    來源:最設計 ID:iad518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2020畢業展在反覆的比對中突破
  • 2017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海報大匯總(一)
    臺灣2017新一代設計展將在臺北開展,每屆的新一代展,除了琳琅滿目、創意十足的畢業作品,各大院校的宣傳海報也頗具特色。
  • 2020畢業展海報最全合集,一次收穫24份靈感
    2020畢業展的「形象設計」——GAFA SHOW「鐳射海報」,是廣美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教師田博帶領四位大三學生一起設計的。 本次畢業展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地點是藝創小鎮•象山藝術公社 、 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音樂學院。
  • 九大美院2020畢業展海報設計大賞,廣美的動態海報有點酷炫呢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畢業展海報設計了 真是視覺饕餮盛宴」 接下來各大藝術院校的雲畢業展海報battle也開始了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2020高校畢業展海報合集來啦!
    2020高校畢業展海報合集來啦!雖然看不懂美在哪裡 大概藝術就是讓人看不懂吧?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插畫風格搭配明快色彩 給人青春、活力的趣味感 臺灣藝術大學
  • 2019臺灣畢業展海報第五波!
    貳拾2019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二十屆畢業展叫X叫2019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夢遊索思2019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畝海2019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潛藝視2019華夏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 2021國內各高校藝術畢業生「交答卷」!畢業展視覺海報大放送!
    一年一度畢業季又到了藝術畢業生「交答卷」的時候全國各大院校的畢業設計作品展也陸續公布時間和視覺海報邀請大家共赴藝術饕餮盛宴為了彌補去年疫情取消的畢業展今年畢設視覺也出現了一些新花樣快來看看吧!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2021屆」本科、研究生畢業作品展共展出作品500餘件,涉及環境設計、工藝美術、陶瓷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公共藝術6個專業,通過豐富內容、多維層次與創新形式,宏觀展現畢業生的藝術實踐成果。
  • 四家臺灣藝術院校畢業展形象:臺東大學、​義守大學、​長榮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投稿郵箱:iidc@iidc.org.cn臺灣藝術院校的畢業展向來很有想法,也很有趣,今天為大家介紹四家學校的畢業展。
  • 定製超10萬,雲展體驗差,這屆畢業展難倒學校和藝術生
    而藝術院校的同學們,也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線上畢業展。畢竟現在藝博會、拍賣都轉變為線上了。一部分院校選擇直接放棄今年的畢業展;還有一些院校選擇保存優秀作品,與下屆畢業作品共同展覽。廣州某藝術院校將優秀畢業作品與下屆一同展出
  • 2021畢業季 |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遊戲設計藝術專業畢設作品展來了!!
    wuhu動畫人空間—「全球動畫院校動畫人畢業季」展映活動建立於2014年,旨在為廣大海內外動畫以及藝術院校畢業學生提供畢業作品展示與交流平臺。「全球動畫院校動畫人畢業季」主要分為六大展映單元:動畫、插畫、漫畫、遊戲、國畫、書法(新的單元正在陸續補充中)。
  • 你知道臺灣香港都和大陸一樣,有專門的藝術院校嗎?
    藝人們上的大學各種各樣,雖然有一部分藝人是被星探挖掘的,還有一部分藝人是因為比賽等途徑走上演藝之路的,但大多數的藝人都從藝術院校畢業,因為這些學校可以給藝人們做好前期積澱工作,有專門的老師可以培養輔導他們聲臺形表各個方面的功課,還有機會進行在學校中實際表演。
  • 《中國藝術設計年鑑2020-2021》藝術作品·論文徵稿
    成都眾人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先後與線裝書局、北京燕山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黃河水利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單位聯合承擔《中國藝術設計年鑑》的編纂工作,至今連續出版七卷(2013–2019卷),共收錄了上萬餘幅作品,得到近千餘所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及文創企業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