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千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健康地成長。12月3日,文昌市幼兒園開展慶元旦系列活動,邀請了木偶戲劇團的叔叔阿姨們,給孩子們獻上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木偶戲的神奇魅力。
操場上早已一切準備就緒。瞧,孩子們整整齊齊地坐在位置上,安靜的等待著木偶戲的開始!
演出開始之前,園長媽媽給小朋友們普及了木偶戲的相關知識,孩子們認真聽講的樣子真可愛!
在孩子們期待又興奮的
眼神中精彩的木偶戲表現開始啦!
演出現場,木偶戲劇團的叔叔阿姨們為孩子精心表演了西遊記片段——《孫悟空和豬八戒》《哪吒大戰病毒妖》《猴子過馬路》《鬥虎》。
一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木偶形象,一段段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無不透露著木偶戲的魅力,每個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深受孩子的喜愛。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劇情中形象生動地表現了豬八戒在西天取經途中偷吃西瓜被唐僧懲罰的精彩片段。
瞧!我們的寶貝們在木偶劇表演過程中,個個興趣濃厚,一個個小眼睛都緊盯著臺上那些忙忙碌碌的小木偶。當小木偶出來時,都能聽到孩子們嬉皮的笑聲,但隨著情節的演繹,孩子們或眼神凝重或捧腹大笑認真看戲,生怕因為發出了喧鬧而不明白小木偶們在忙什麼。
2020是個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舉國上下開展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通過劇情《哪吒大戰病毒妖》,讓幼兒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偉大,並堅持做一名勤洗手,講衛生的好孩子。
通過劇情中小猴子不遵守交通規則帶來的嚴重後果,教育幼兒過馬路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跑和玩等交通規則。
劇情中愛吃零食糖果的豆豆最後受到老虎的懲罰,教育幼兒從小不要挑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米飯,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
表演的過程中,孩子們隨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表情也像過山車一樣變化著。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鴉雀無聲,一會兒雙眉緊皺,一會兒不停的鼓掌………
精彩的木偶戲在孩子們的掌聲和不舍中落下了帷幕,開心的時刻是如此短暫,但木偶戲的獨特魅力卻讓孩子們那爽朗的笑聲久久的迴蕩在園所裡。
木偶戲表演結束之後,園長媽媽關注到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特意邀請小觀眾們到後臺一探究竟,木偶戲到底是怎麼表演的呢?原來,這些活靈活現的木偶是由叔叔阿姨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配音,並配以音樂進行表演的,孩子們還和木偶故事中的角色零距離互動,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結束後,大三班的孩子們還不忘幫助老師一起收椅子。
人多力量大,做事有始有終,是弟弟妹妹們學習的好榜樣!
木偶戲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和生活氣息,是中國鄉土藝術的瑰寶。木偶劇表演在給幼兒帶來全新視覺感受和美好情感體驗的同時,更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的魅力,有效推進了幼兒園多元化教育理念,寓教於樂,十分有意義。
(聲明:本圖文由新創信息科技編輯發布,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直接聯繫我們,我們會進行刪除或者協商許可使用事宜。聯繫郵箱:sckj47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