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酒大退潮

2021-01-18 界面新聞

文|雲酒網

「公司澳洲酒庫存只能賣到6月,庫存賣完會觀望一段時間,如果政策和市場沒有改觀,就會暫停進貨」。面對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的詢問,經營澳洲酒多年的澳美酒業集團創始人趙海彬如此回復。

2020年11月,中國商務部發布了澳洲進口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並自11月28日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商將須繳納海關完稅價格1-2倍的保證金。如今,這一裁定已經落地執行。

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澳洲酒撤退已成定局,部分酒商開始進口澳洲烈酒、葡萄酒原液「曲線救國」,智利酒、法國酒、義大利酒等來勢兇猛,個別澳洲酒商已經進軍中國葡萄酒。

澳洲酒退潮,進口葡萄酒行業將發生何種變化,中國葡萄酒又能否看見微光?

澳洲酒大潮退去

中國酒類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中國大陸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3.175億美元,行業佔比38.18%,進口金額排名榜首;2019年1-12月,中國大陸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8.649億美元,佔比35.54%,金額排名第一。

2020年11月臨時反傾銷措施執行後,澳洲酒昔日老大地位快速下滑,市場已現頹勢。

專營澳洲酒多年的廣州某進口酒公司表示,2019年,公司進口澳洲酒300多條貨櫃,2020年受疫情和臨時反傾銷措施影響,進口貨櫃下降到100多條,業績下滑60%。

成都某澳洲酒商則表示,2016年以來澳洲酒高速成長,公司在澳洲入股五星級酒莊,專營澳洲產品。2020年11月臨時反傾銷措施執行後,公司決定在澳洲酒庫存賣完後,轉推智利和義大利酒,2020年受政策影響公司業務下滑40%,告別澳洲酒也屬於「斷臂自救」。

葡萄酒專業人士席康透露,自己公司也在經營澳洲酒,考慮到政策的不確定性,庫存銷售完畢將會觀望。公司目前已經引進法國品牌,智利酒正在談判中。

市場下滑,不少澳洲酒商紛紛抓緊自救。據悉,有澳洲酒商進口葡萄酒原液在中國保稅區灌裝,走非原瓶原裝路線;還有在澳洲重資產投入的酒企進口35-55度的金酒(geneva),以維持市場份額。

多位酒商表示,受政策不可控性影響,渠道大都不敢採購澳洲酒。如果政策沒有重大調整,2年以後,澳洲酒將在市場大面積消失。

智利法國強勢上位

澳洲酒退潮,進口葡萄酒版圖如何演變?智利酒和法國酒作為最有希望的「種子選手」,或將上位。

深圳萬達酒業是智利葡萄酒品牌「智猴」在中國的獨家運營商,其總經理陳聲達表示,澳洲酒退潮後,已經有大量酒商轉戰智利,對現有市場格局產生衝擊。

陳聲達表示,智利酒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與澳洲酒同為新世界產品,口感香氣類似且性價比高。中國對智利酒實施零關稅,紅魔鬼、甘露、伊拉蘇等品牌具備一定知名度,這些都是智利酒受到青睞原因。

另一方面,智利與澳洲不同,全國有影響的酒莊只有200-300個。其到中國海運時間約在36-47天,澳洲只需要20-25天。春節期間智利發往中國大陸的貨櫃主要裝運車釐子和蘋果,現在眾多酒商前往智利採購葡萄酒,導致船期緊張。公司原計劃春節前到的一批貨,延誤到春節以後。

陳聲達判斷,伴隨澳洲酒退出,智利酒採購量加大,酒價可能上漲,同時市場進入者眾多,質量可能參差不齊,這也是智利酒發展過程中必須注意的。

還有業內人士分析,澳洲酒退潮後,其高端產品奔富389、407可能騰出市場份額,這為市場價400-800元的法國中級莊和名莊酒,提供了機會。

在席康看來,法國名莊、中級莊酒具備較高品牌知名度,很多4、5級莊產品性價比頗高,適合中產階層自飲和商務宴請,具有較大市場潛力,可能會填補澳洲高端酒退潮後的部分空白市場。

也有酒商看好其他酒種。成都靚久橡木桶酒窖總經理陳瑞東明確表示,義大利酒性價比高,下一步公司將重點推廣。

因此,澳洲酒退潮後,進口葡萄酒市場很可能出現智利/法國酒一馬當先、其他國家品牌輪番跟進的局面。

中國葡萄酒發現微光?

值得注意的是,退出澳洲酒的進口酒商,也有不少開始關注中國葡萄酒。

2020年8月,經營澳洲酒多年的趙海彬就開始考慮轉型。他前往寧夏產區,先後拜訪多家酒莊,最後決定投資一家酒莊,並與其共同推廣寧夏精品葡萄酒。

趙海彬表示,公司經營中高端澳洲酒多年,積累了一批客戶。自己所投資的寧夏酒莊酒質很好,價格定在200元以上,和現有渠道匹配度較高。自己投資入股後成為酒莊股東,將長線打造中國葡萄酒。

那麼,澳洲酒退潮之後,中國葡萄酒能否發現微光?

有酒商透露,葡萄酒行業正處充分競爭狀態,澳洲酒退潮後可替代者太多,和中國葡萄酒崛起沒有必然聯繫。中國葡萄酒只有從葡萄種植、釀酒工藝、市場營銷等全方位發力,不斷提升競爭力,才有可能發現微光,而不能將復興希望放在競爭對手退出。

在這方面,新疆天塞酒莊進行了嘗試。

2019年12月,新疆天塞酒莊推出T20戰略大單品,並提出全國化戰略。酒莊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偉敏表示,天塞酒莊將由「小而美」精品酒莊模式,走向「大單品、大品牌、強渠道」精品大品牌營銷模式。

2020年疫情突發,天塞酒莊依然進行「大單品、大品牌、強渠道」試點,結果「有喜有憂」。

沈偉敏表示,2020年葡萄酒經營環境不好,酒商普遍贏利困難。澳洲酒退潮,酒商大都仍處觀望當中,並未選擇中國葡萄酒,因此不能簡單認為澳洲酒退潮,中國葡萄酒就一定受益。

另一方面,天塞酒莊在「大單品、大品牌、強渠道」試點中發現,伴隨中國國力增強、文化認可提升,一部分新型經銷商脫穎而出,他們年輕、大都是酒業外行、相信「國潮」崛起,成為推廣中國葡萄酒的主力。

沈偉敏總結,澳洲酒退潮屬於外因,中國葡萄酒應當自強。但如果經營澳洲酒的傳統酒商開始大規模關注中國葡萄酒,加上新銳經銷商,市場天平或向中國葡萄酒傾斜。

由此可見,作為進口葡萄酒龍頭,澳洲酒退潮已經給進口酒「大盤」帶來影響,市場已勾勒出新版圖,更迭正在發生。

另一方面,作為中國葡萄酒市場重要一極,此情之下中國葡萄酒應該保持定力,「不用揚鞭自奮蹄」。只有在苦練內功基礎上觀察外界變化,努力發現微光抓住機會,才能一步步走向復興。

葡萄酒市場迎變局,誰將領跑?

相關焦點

  • 【酒精哲學】誰才是世界三大酒評家一致認同的澳洲大滿貫酒款?
    而酒評家們正是這酒海的航行燈,靠著千錘百鍊的品酒經驗替我們探了探前路,再以文字和分數具象,勾勒出一支支佳釀的樣貌。 古有華山論劍,今天我們也做個酒評家論高分澳洲酒。選取了三位當今世界上名氣和信譽度兼具的酒評家們:Robert Parker、Jancis Robinson和James Halliday,收集了三位從業以來打出100分和99分酒款中的所有澳洲酒,最終選出了榮獲高分最多的四款酒,用數據說話,論一論在酒評家眼裡哪些是澳洲酒中的最頂級,這些一等一的高手中又有哪些最好的年份值得關注。
  • 詹姆士·韓禮德2021年澳洲最佳酒莊、酒款權威榜單!
    這些獲獎的酒莊和佳釀都將會在新一年的國際市場大放異彩,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澳洲葡萄酒之光,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的標杆,引領著澳洲葡萄酒的潮流和方向。 就在昨天,我們迎來了萬眾矚目的《澳洲葡萄酒寶典》2021 年度頒獎典禮!
  • 在澳洲和紐西蘭,頂級鮑魚免費讓人撿,是不是顛覆了你的觀念?
    據介紹,澳洲和紐西蘭的鮑魚主要有三種:青邊鮑、黑邊鮑、和前兩種鮑魚的雜交鮑魚,黑金鮑是紐西蘭獨有的著名物產,是純野生、零汙染的原生態高端海珍品。黑金鮑表面形成黑膜富有獨特的鮑靈素,被認定為具有防腫瘤的獨特功效,極富營養,對於菸酒應酬多的群體具有極高的調理滋補效果。澳洲青邊鮑魚,更是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稱。
  • 澳洲酒加徵107.1-212.1%保證金影響有多大?深度解析|微釀觀察
    那麼,對於澳洲酒來說,加徵107.1-212.1%保證金到底意味著什麼?澳洲酒需要參考規定的第2條。對於第2條規定提到的反傾銷稅(Anti-Dumping Duty),則是指對實行商品傾銷的進口商品所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反傾銷稅是指一國產品以低於該產品正常價格銷往另一國,致嚴重損害該輸入國某一行業或有嚴重損害及阻礙某一行業的建立,應認為構成傾銷。
  • 澳洲豹國際酒莊|酒業市場慘跌,澳洲葡萄酒為什麼能夠逆勢生長?
    慘跌,唯有澳洲瓶裝酒實現進口金額微增0.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1-2月進口葡萄酒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各國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法國數量、金額跌幅均超3成,均價下跌近17%,市場份額不足24%,智利量額雙降,跌幅均逾30%,市場份額近14%,基本穩定。
  • 澳洲海膽泛濫成災,政府緊急求助國人
    他們也難以想像中國人把巴掌大的大閘蟹吃完,還能拼得完完整整的。在他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完全是暴殄天物啊,放著大閘蟹這麼美味的珍饈,竟然去吃漢堡?畢竟天朝大吃貨之國,簡直是物盡其用,怎麼能這麼糟蹋這些美味食材呢?
  • 別再迷戀「黯然退場」的奔富了,法國好酒無處不在!
    儘管富邑應變迅速,但面對形勢劇轉,市場對其上述三大舉措的成效依然存疑,而且連帶著富邑身後——13億澳元的澳洲酒市場,此舉仍被眾多業內人士解讀為富邑在中國市場的「大撤退」。
  • 兩岸婚姻大退潮:15年驟減8成
    聯合新聞網對兩岸婚姻的「大退潮」現象進行分析,認為兩岸間經濟發展差異和「陸配」在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等因素是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數據來源:臺灣「內政部」,圖自臺媒根據臺灣「內政部」數據,自1987年恢復民間往來後,兩岸通婚數量逐漸增加,至2003年達到高峰,當年兩岸結婚對數達3萬4109對,佔該年全臺總結婚數近2成。
  • 漲退潮時間可計算,和月亮大有關係,你可曾想天上地下有聯繫
    即使這樣可以解釋,那麼又怎麼解釋會有漲潮和退潮呢?就這樣憑空猜想,我敢肯定,沒有人可以猜到原因。因為導致海水漲落的原因在天上,是那白天為我們照明、帶來溫暖的太陽和晚上為我們折射光明的月亮。兩者似乎並無關係,但是確實是這樣的由來。漲潮我們稱為潮汐。而潮汐不只是簡單浪花衝擊沙灘,而是海水垂直方面的漲落,也就是說海水是漫上來,水位升高。
  • 你看到的是情緒退潮,我看到的是市場起風了
    今天板塊上,油氣設服板塊全天領漲,抱團主線白酒、光伏、鋰電大幅分化,資金流入軍工、農業等板塊,還有低位低估值的中字頭、水泥等板塊,有色、造紙、口罩、電力等板塊盤中拉升,銀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塊穩定指數,個股上,尾盤在晉控電力地天板刺激下,豫能控股等高標個股有所回暖,此外,資金繼續抱團海螺水泥、中國中車等低位龍頭
  • 口罩批發價最高跌90% 需求開始退潮
    本文來源:股城網疫情還沒有過,口罩依然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產品了,不同的口罩有很多,特別是現在口罩的價格大家很是關注了,有消息稱口罩批發價最高跌90%,需求開始退潮,那麼你買的口罩多少錢一個呢?口罩價格多少據最新的消息了解到,短短數個月,衝向口罩行業的廠商們發現,口罩需求開始退潮。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口罩價格也逐漸從高峰期回落,已有不少疫情期間轉產口罩的企業選擇退出。隨著我國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口罩批發價最高跌90%,在0.12至0.18元每隻。
  • 兩岸通婚大退潮的背後全是淚
    娘家在上海的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理事長徐莉以自身經驗表示,在臺灣的陸配約38萬人,因大陸經濟崛起,現在可能只有一二十萬長期定居臺灣,認為自己或下一代在臺灣看不到前程,回大陸娘家發展者大有人在,這些都是兩岸通婚出現退潮的原因之一。
  • 報復性約飯約酒不完全指南
    小白鼠的我,得高人指引,前前後後喝了/買了不少,後來更有幸去澳洲親眼看了幾個產區,自此入了澳洲的「坑」:還以為澳洲只有設拉子(Shiraz)?不配大肉肉吃就喝不下去? 食物與酒的基本配搭,要麼是在菜和酒裡尋找類似的香氣,要麼是互補原則,譬如單寧重配大油肉,在這裡替你Pick了幾種夏日聚餐我最喜歡的食物,來看看他們與澳洲葡萄酒的精彩搭配吧。01. 生蠔 O-o-o-o-oyster炎熱的夏天,還有比冰冰涼涼生蠔更適合打開味蕾的下酒菜嗎?
  • 200瓶紅酒挺澳洲?遊錫堃自曝其短
    中澳因人權議題交惡,北京上周宣布對澳洲葡萄酒課徵反傾銷稅,最高超過200%,引發一陣譁然。在臺灣,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也在臉書宣布,為表力挺澳洲,將添購200多瓶澳洲紅酒,作為近期接待禮賓用酒。他也邀請大家支持澳洲酒,與澳洲站在一起。
  • 不退潮的美腿現形術
    左/楊冪、右/蔡依林 (圖/翻攝自微博@美女模特頻道、@搭配小公主)雖然這個造型已經流行一陣子了,但仍舊「不退潮」,再來進入春天后,天氣回溫不妨試試這樣的穿搭吧!古力娜扎 (圖/翻攝自微博@美女模特頻道)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申敏兒睽違4年再度回歸大熒幕,接演的《DIVA》即將上映,粉絲朋友們很快就可以看到歐膩的新作品咯!
  • 電影產業泡沫退潮,金融創新的機會在哪裡?
    在金融泡沫退潮以後,整個電影工業的投資都需要重新思考,不得不回歸本源。作者 | 康巴五金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從一個誰都敢進入的局,變成一盤懂行者才有機會下好的棋。對多數投資機構而言,這仍是一個被看好的市場。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人民幣,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
  • 退潮之後沙灘的小魚很新鮮,能撿來吃嗎?這個日本人告訴你答案
    田中長嘆了氣,接著說:「這些魚兒是因退潮而被遺落在海灘,它們可是落難的生命呀,你們忍心吃麼?不如把它們放回到大海。」大家面面相覷,這才知道將退潮後拾到的活魚擺上餐桌,是在糟蹋受難的生命,惟有將它們放回海裡,救魚兒於水火之中,才是行善施德呀。於是提起桶,你一條我一條地將魚兒放入海。看著魚兒機敏地遊開,人人心中湧起說不出的愉悅。
  • 比手大的「澳洲藍鉗小龍蝦」空降魔都,5.8折組隊擼跨這家店!
    8折 福利2 買「九爺霸王蝦」就送價值138元義大利起泡酒*本活動酒水飲料燒烤除外來自澳洲的小龍蝦界大霸王和那些普通的"妖豔賤貨"霸王蝦完全顛覆了我對小龍蝦的認識,只吃過澳洲大龍蝦?孰不知澳洲小龍蝦是也是龍蝦界的戰鬥民族,經過大半個地球運過來依然還是很活潑!
  • 澳洲網球公開賽場 中國一水一酒搶眼
    國際網球巨星納達爾身後的國窖1573廣告澳洲網球明星克耶高斯(Nick Kyrgios)身旁的百歲山廣告牌繼過去兩年中國百歲山礦泉水贊助澳洲網球公開賽並成官方指定球場飲用水,「太傷澳洲人自尊心」而頻遭本地球迷
  • 矛盾而敏感的澳洲文化根基:澳洲「低端人口」圖鑑
    正如俗話說「好山好水好無聊」,在澳大利亞幾乎什麼都沒有,有的就是大把大把的時間。於是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成天沒事就聚在一起玩,互相開對方和自己的玩笑,尤其是一些關於種族偏見和刻板印象的玩笑。有個越南裔男生和另一個中澳混血的男生甚至會在酒過三巡過後開玩笑,爭論誰的「Asian D***」(亞洲男人的不可描述部位)的尺寸更小。還有一個愛好在深夜裡逛24小時營業的Kmart的澳洲本地女生,甚至毫無赧色地自嘲自己是澳大利亞的「White Trash」(白色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