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為什麼沒有下一部了?

2022-02-01 往事叉燒

《神探狄仁傑》播出後,市場反響強烈。

 

隨後,劇組連拍三部,收視率一路走高,導演錢雁秋、飾演狄仁傑的梁冠華、飾演元芳的張子健也被娛樂圈公認為「鐵三角」,一句「元芳你怎麼看」席捲了整個網際網路。

 

前三部的拍攝中,導演錢雁秋背後有製片人和投資人。拍第四部時,製片人要求加入更多的感情戲,但錢雁秋不同意,兩方鬧翻了。

 

錢雁秋拉著原班人馬出來自己拍。由於原來的投資人不在了,錢雁秋嚴格控制新劇成本,新劇質量下滑嚴重,鐵三角沒能再續輝煌。

1987年,錢雁秋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在北京考區面試時,錢雁秋說了一段相聲。在天津長大的張子健,父親是國內快板第一人張志寬。張子健從小就對相聲快板很感興趣,和錢雁秋同年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在現場聽完了錢雁秋的相聲,他說:「挺有意思。」不久後,班裡組織表演相聲,張子健和錢雁秋搭夥,兩人配合默契,把觀眾都逗樂了。很快,兩人混得越來越熟悉。大三時,錢雁秋接不到戲,掙不著錢,於是跟著張子健到老家天津說相聲。錢雁秋學得很快,住在張子健家裡學習,又跟著他跑了上百場,賺了不少錢。有一次,兩個人搭夥,觀眾從場裡排到了場外出去,把門口都堵住了。那一場,兩個人各自賺了一千多塊錢,張子健說:「比拍戲收入可高多了。」但老師勸張子健不要從事相聲,老師說:「你形象過於陽光,應該改行演電影或電視劇。」張子健拉上錢雁秋演了一部青春劇,他的長相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觀眾們把這部劇稱為「大陸的青春偶像劇鼻祖」。畢業不久,張子健就接拍了一部武俠劇。看劇本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角色都是文戲,導演也跟他說,會給他安排一個「不打」的角色。但進了劇組後,張子健才發現自己被安排為男三號,天天追著白眉大俠打。由於長得好看,張子健作為反派卻成了劇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他被稱為「中國第一代偶像小生」。

錢雁秋沒有張子健這麼好運氣,演完青春劇之後,錢雁秋沒引起什麼關注,他看著張子健,評價自己:「長得寒磣了點。」隨後,錢雁秋演了兩個平平無奇的角色,始終沒激起水花。不久後,他轉型成為一名編劇。1999年,錢雁秋寫了一部《西遊記後傳》。

< 《西遊記後傳》劇照 >

這部劇想像力不拘一格,打破了觀眾對原著的刻板印象,火得一塌糊塗。這一年,每兩部電視就有一部在播放錢雁秋的作品。為了突破武打小生形象後,張子健轉向了文藝片,他在《燃情四季》裡飾演一個才華橫溢的設計師。但觀眾看完之後,說:「我只對田震唱的片尾曲留下了印象。」不久後,張子健在一部校園劇裡演了一個角色,一名張子健的粉絲聽說後,翻遍了演員表,愣是沒找到張子健的名字。粉絲將整部劇全看完後,才終於在第十一集找到了張子健。2001年,錢雁秋執導一部抗日劇《英雄》,張子健出演主角燕雙鷹。燕雙鷹被設定為關東山第一號傳奇英雄,武功高強,人稱「半人半鬼,神槍第一」,幾乎沒有缺點。有人評價:「這是一部導演親自上陣蘇男主的劇。」這時候,梁冠華在觀眾眼裡還是貧嘴的笑星張大民。在《英雄》中,他給劇中一個沒什麼戲份的角色佟小虎配音,沒有出鏡的機會。

張文玲之前是太原電視臺第一批建臺創業者,當時太原電視臺翻牌了一部1986年版的狄仁傑短劇,劇中,狄仁傑被設定為一個神探,引起了熱烈反響。後來,張文玲去了央視,她計劃拍一個類似的電視劇,找到錢雁秋說了想法。錢雁秋說自己正在拍一部抗日劇,沒時間寫新劇本,只給她拉了一份大綱。錢雁秋忙完後,張文玲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編劇,周圍的人都看好錢雁秋。錢雁秋趕鴨子上架,接了活。他跟張文玲商量,要打破傳統,找一個不一樣的主角來演狄仁傑。很快,錢雁秋寫完了《神探狄仁傑》,並開始物色演員。他找到了之前給他配過音的梁冠華。在此之前,梁冠華主要在做話劇表演,他在話劇《蔡文姬》裡飾演性格複雜的曹操。這部話劇前兩版的重要角色,在演完話劇之後都成了舞臺藝術屆的大腕兒,有觀眾去看這部話劇時評價道:「這是在提前看明日之星表演。」梁冠華演完曹操後,拿了業內重量級的獎盃,成了北京人藝的「臺柱子」。錢雁秋覺得梁冠華體型很大,連頭圍都達到了七十五釐米,想邀請他出演「不一樣的狄仁傑」。梁冠華說:「我覺得我的優勢就是更隱秘一些,因為你長得像鷹似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就是逮耗子來的,你自身像一個挺笨的耗子,他就不會防備你。」狄仁傑的護衛李元芳被設定為一個武功高強、有勇有謀的角色,錢雁秋找到了張子健,跟他說:「這次這事,得難為你一下。」張子健看完李元芳的角色之後,對錢雁秋說:「這怎麼演啊,虎頭蛇尾的,天天跟在旁邊的,這沒法弄。」張子健一向在錢雁秋戲中演主角,看不上這個李元芳這個角色,錢雁秋只好在他耳邊一直說「來吧來吧來吧」。張子健磨不過,想著認識這麼多年的兄弟,說:「那就來吧。」2003年,《神探狄仁傑》第一部開拍,剛好碰到非典的爆發,錢雁秋被隔離了。隔離期結束,他發現梁冠華幾個演員還在酒店隔離。他跑去酒店和大家一起隔離。期間,他給大家講唐朝的歷史,把武則天和狄仁傑整個歷史都講了一遍,連李元芳應該怎麼打架都一通說了。梁冠華說:「第一部是按照拍攝前兩個月的這些準備來做的,準備案頭工作非常充足,所以呢,我覺得第一部拍得非常紮實。」張子健在劇組裡一直離梁冠華很近。每一次梁冠華斷了案,張子健就上來跟他說:「大人真乃神人也。」有時候張子健離遠了點,輪到他的戲份時,工作人員們就喊他過來,一邊喊一邊帶口號:「健哥!帥哥!健哥!帥哥!」梁冠華也羨慕張子健的角色,又帥又武功高強。有一次,他調侃張子健:「元芳,姑娘都跟你走了,我這兒連個老婆都沒有。」三個人配合默契,在非典肆虐的環境下,拍完了狄仁傑第一部。

2004年,《神探狄仁傑》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創下了單集最高的3.05%的收視率,成了人盡皆知的國劇。有粉絲評價:「劇情環環相扣、懸念陡生,兇手不太好猜。演員演技精湛,角色深入人心。算得上國產懸疑偵探劇的扛鼎之作之一。」一時間,錢雁秋、梁冠華和張子健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鐵三角」,並佔據了名詞「鐵三角」一個百科的位置。張子健說:「沒想到第一部播完之後,就有這樣的反饋。」錢雁秋對自己很滿意:「這種新型懸疑劇靠營造故事氣氛、整體造型風格等拍攝手法來完成,同時還把恐怖、懸念、武打動作等融入了斷案中。」由於第一部收到了市場熱烈反饋,錢雁秋率領劇組趁熱打鐵,和原班人馬繼續打造了第二部第三部。狄仁傑的熱度席捲了整個市場,影城同時有十多個劇組在拍狄仁傑題材的影視。拍到第三部,錢雁秋依然沒有換音效的想法,有觀眾說:「錢雁秋不適合自己當老闆,焦頭爛額壓低成本,他連所有拍的劇背景音樂都是重複,成本壓得也太恐怖了。」2009年,錢雁秋準備拍第四部。製片人張文玲為了增加收視率,想再劇本裡增加更多的感情戲,錢雁秋不願意接受她的想法。張文玲說:「前三部都是投資方聘請錢雁秋做編劇、導演,(錢雁秋)只有署名權,連著作權都沒有,投資方才是這個劇的唯一版權所有者。」張文玲找了當年最紅的楊冪,拍了偶像版的《神探狄仁傑前傳》。錢雁秋說:「那個戲跟我一點關係沒有,我不拍別人寫的劇本。」錢雁秋召集梁冠華和張子健,續拍了狄仁傑第四部,為了避免版權糾紛,他將續集改名《神斷狄仁傑》。張文玲把錢雁秋告上了法庭,錢雁秋賠了80萬。錢雁秋失去了原有投資人,在成本上越發節制,一名觀眾評價:「從來沒有見過一部電視劇在演員的運用上如此的混亂,導演恨不得所有的龍套都讓一個人來演,也好節約點盒飯錢。」2011年,錢雁秋導演了一部革命題材的《飛虎神鷹》。劇裡,張子健是主角燕雙鷹,他隻身闖入敵人內部,粉碎了敵人的計劃。梁冠華成了反派角色,飾演軍統四大殺手之一,最終被燕雙鷹槍斃。戲中,梁冠華有不少與張子健的動作戲,在一場飆車戲裡面,梁冠華和張子健在一輛摩託車上面激鬥。拍攝之前,梁冠華跟錢雁秋說:「我自己動作做不了。」張子健說:「不可能,你這份量怎麼可能讓你自己真做呢?」結果梁冠華還是被忽悠著上去了。梁冠華說:「就我這大胖身子,讓我閃展騰挪,貓撲狸翻,還外帶大打出手。像這麼胖的武打演員,全世界都不多。」《飛虎神鷹》播出後,有觀眾發現錢雁秋後面拍出的電視劇,BGM都幾乎沒換過。一名觀眾說:「有次我在洗澡,我弟換臺,聽到BGM我跟我弟說,他一定在看狄仁傑,結果他在看燕雙鷹。」2012年,錢雁秋的作品《平原烽火》殺青,這一部劇依然大量使用狄仁傑裡的BGM。張子健粉絲說:「求求張子健不要再演這樣的劇了。」在拍了幾部口碑大不如前的作品後,梁冠華籤到了其他公司,外界傳出了鐵三角即將拆夥的消息。電視劇首播現場,鐵三角裡只到了錢雁秋和張子健兩人。張子健眉頭緊鎖,背著雙手站在錢雁秋右邊。記者問錢雁秋怎麼看外面說鐵三角即將拆夥的傳聞,錢雁秋說:「反正中間也有些不愉快,不是即將拆夥,是已經拆夥了。」記者說還能合作嗎?錢雁秋說:「等大家心理陰影過去後,也許還有可能合作吧。當時可能會生氣,也許過幾年就過去了。」記者又問:「矛盾點是什麼?」錢雁秋說:「他老演這種二路子或者說配角,可能覺得對自己發展不太好,就什麼也沒說,轉籤到其他公司了。」記者讓一直沉默的張子健發表意見,張子健接過話筒,低著頭看地面,說:「分分合合嘛,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其實這也是一個定律。」播出後,這部劇的反響幾乎墜入深淵,在豆瓣打分人數甚至不超過五百人。相比之下,第一部狄仁傑有近五萬人評分。記者又跑去問梁冠華:「你們間的矛盾是因為你不演配角嗎。」梁冠華說:「我一直在演,舞臺上演了多少(配角),舞臺上有幾個這個(主角)是吧,這種事情我覺得,當事人心裡最清楚吧。」

2013年,為了重現狄仁傑的收視奇蹟,錢雁秋拍了一部《神探包青天》。主角包拯依然是張子健飾演,除此之外,張子健也分飾了包拯的父親。其他演員也多一人分飾兩角,淳于珊珊演了展崑崙又演了展昭,曲柵柵演了甘秋娘又演了趙玉。拍攝時,張子健把臉塗成了黑炭。敵人來進攻,張子健飾演的包拯舉著大刀、領著一眾小兵殺了出來,徹底顛覆了包拯斯文的形象。

播出後,網友們直呼「雷人」,並評價:「文武雙全包黑炭,王朝馬漢靠邊站。元芳靈魂附體,展昭當場下崗!」網絡上惡評如潮,豆瓣打出了4.6的低分,一名觀眾說:「錢雁秋把狄仁傑系列劇的好感度和觀眾緣全都敗光了,拜託您休息一下吧,別毀自己再搭上張子健了!」一年後,錢雁秋又拉上張子健拍了一部《石敢當之雄峙天東》。由於這部劇極盡節儉,觀眾們紛紛過來找茬。有人發現,同一個路人可以從這個場景走到另一個場景,在一個房間裡的男人突然又會出現在另一個地方。由於沒什麼布景,演員都是臉懟著鏡頭,極少遠景。特效也一言難盡,劇情則是照搬之前的《西遊記後傳》,豆瓣打出了3.6的評分,有人把它評為「史上最爛的電視劇」。不少張子健的粉絲認為錢雁秋毀了張子健,他們呼籲:張子健快跑吧!張子健趕緊出來接受採訪:「因為神話劇肯定要有一些不一樣的一種表演的方式嘛,尤其可能更多的要注重說這個戲可能是更,更小的一些孩子啊,一些年輕人去看,所以把握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在《乞丐大掌柜》裡,梁冠華飾演一名老掌柜,由於劇裡有何冰和倪大紅這種老戲骨,梁冠華並不顯得出眾。一名觀眾看完,說:「何冰演技真的是吊打全場。」與他搭戲的兩名演員是陳曉和嚴寬。劇播出後,作為主角的梁冠華被觀眾忽視了,觀眾爭議的是陳曉更好看還是嚴寬更好看。有媒體寫了一篇報導,說:「離開錢雁秋的梁冠華,再也拍不出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了。」2017年,梁冠華兜兜轉轉,又回去演了狄仁傑續集。這一次,梁冠華與張文玲合作。為了拍新劇,張文玲找了八名編劇,又配了八名導演。梁冠華進組之後,發現周圍只剩下一個原班人馬——須乾,飾演狄仁傑的學生。觀眾們明顯不買帳,新版的狄仁傑創下了系列劇的評分新低,一名觀眾說:「李元芳的刀不是原來的鏈子刀,李元芳的劍不是原來的蝮蛇劍,你換了李元芳就夠了,連兵器都換。」< 吳卓翰飾演李元芳 >由於梁冠華缺場,錢雁秋把故事設定在狄仁傑年輕時,他找了21歲的演員高旻睿飾演狄仁傑。張子健被安排飾演一個反派角色鐵王爺。媒體去探班時,扮演李元芳的小年輕指著張子健說:「和他同臺競技,好有壓力。」有人問錢雁秋:「鐵三角還會在這部劇裡出現嗎?」錢雁秋說:「這個不會讓大家失望,一定會有延續,但具體什麼身份出現,暫時保密。請大家持續關注,不會讓大家等太久。」狄仁傑第一部,收視率屢屢破紀錄,並在豆瓣上收穫8.9的高分。此後分數一路走低,到了第四部,失去了原班人馬的狄仁傑系列,只剩下6.1分。有人問:「沒有結尾的狄仁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重聚呢?」2020年,一款網遊邀請梁冠華和張子健重新出演了「狄仁傑」和「李元芳」。時隔十年,張子健再一次對梁冠華鞠了一躬,說:「恭迎狄大人。」梁冠華飾則舉著手機的遊戲界面,對著鏡頭說:「你敢來挑戰嗎?」人們發現,這款透露著濃濃山寨風的遊戲廣告視頻裡,兩人的名字寫的分別是「狄倫傑」和「李袁芳」。錢雁秋工作室默默轉發了這條廣告視頻。 

2015年,錢雁秋拍了燕雙鷹系列的第六部《津門飛鷹》,在這部中,錢雁秋拉了自己的兒子來演戲。面對採訪,錢雁秋的解釋是:「鍛鍊一下他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吃點苦。」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錢的問題。拍攝中有一場劫船的戲碼,為了節省資金,錢雁秋直接用摳圖代替,觀感像是回到了90年代。由於收視率慘澹,這部劇評價人數連豆瓣開分也湊不齊。排在豆瓣最前面的一條評論是:「錢導啊錢導,從英雄到津門,17年了你真是陰魂不散吶。」自此以後,錢雁秋再沒有上映的作品,偶爾會有一些狄仁傑的新片上映的消息,最終都石沉大海。為了突破形象,張子健頻繁跑劇組。僅在2019年,他就接了四部大戲。有一次,拍攝《鐵血少年》時,張子健在爆破中被炸傷,左腳根骨粉碎性骨折。網上流出了一張圖,張子健被人從醫院推著出來,臉上暮氣沉沉。有人說:「李元芳,53歲了。」在熱播的《大明風華》裡,梁冠華飾演一名為了活命唯唯諾諾、裝傻裝慫的太子,演到最後,連他兒子都覺得這個太子太窩囊。梁冠華打破了狄仁傑的形象,被稱為「最接地氣太子」,並一舉拿下了「優秀男演員獎」,成功翻紅。在狄仁傑第一部裡,他給自己安排的角色叫許世徳。為了越王寶藏,許世徳用計讓自己參加一個調查案件,想辦法拿到藏寶圖。在尋找最後一本藏寶圖前,許世徳見到了越王之子李規。李規想反武復唐,他問許世徳為什麼要幫自己,許世徳說:「我既不想反武,也沒興趣復唐,我幫你當然是有條件的:錢!」戲中,許世徳態度強硬:「我要錢,我對別的都沒有興趣。」

部分參考資料:

[1]、錢雁秋微博

[2]、《神探狄仁傑Ⅲ》劇組做客《影視俱樂部》專訪

-END-

作者 | 叉少

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可以更快看到更新

相關焦點

  • 《神探狄仁傑5》因為這些演員缺席,已經沒有了經典的味道
    《神探狄仁傑5》要開播?其實準確的來說,不能稱為「神探狄仁傑5」,只能叫《神探狄仁傑之瓊花金人案》,為什麼呢?這跟當年第四部只能稱「神斷狄仁傑」一樣,因為導演和製片方鬧了矛盾分道揚鑣,因版權之爭不得不尷尬的改名。當年《神探狄仁傑》系列連拍三部,已形成品牌效應。
  • 《神探狄仁傑》又出續集,張子健回歸演反派,沒有他就沒有了靈魂
    現在要是讓大家回想一下你人生當中看過最好看、口碑最好的一部古裝懸疑劇,相信大家啊都會想到2004年的這部《神探狄仁傑》系列的電視劇吧。第一部的《神探狄仁傑》到現在為止已經播出了16個年頭了,原來這部劇一播出16年了,我們也長大了,但是小時候的記憶還是在大家的腦海中久久不移除。這部《神探狄仁傑》到現在已經有了四個系列了。
  • 沒有張子健和錢雁秋,梁冠華一個人果然撐不起《神探狄仁傑4》
    最近,神探狄仁傑系列的第4部《神探狄仁傑之情花金人案》,正在某視頻獨家播出,然而播放量卻很慘澹,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這部劇已經播出。其實這部劇3年前就殺青了,只不過一直未能上映,就算現在也只是網播而沒能上星。
  • 《神探狄仁傑4》張子健為什麼沒有參演?分道揚鑣的原因跟他有關
    《神探狄仁傑》系列由錢雁秋編寫並親自執導,總共拍攝了4部共212集。前三部都順風順水,收視口碑雙豐收。可到了第四部的時候,投資方要在劇本中加入大量的感情戲。而錢雁秋表示這樣的劇本自己堅決不會拍,最後雙方不歡而散。隨後錢雁秋便拉上梁冠華、張子健另起爐灶,拍攝了第四部《神斷狄仁傑》。
  • 為什麼古裝偵探劇《神探狄仁傑》在那麼多人中流行?
    《神探狄仁傑》系列是由錢雁秋執導的一部神秘劇,由梁冠華、張子健、呂中主演。這個系列應該是五個鏡頭,到之前為止,我認為在推理部分,最好的鏡頭。為什麼這個系列如此受歡迎?據報導,《神探狄仁傑》的第一集在發行,現在已經了,如此長的時間足以讓一部魔幻劇成為經典,一路收視率高升,接著,第二部和第三部電影相繼播出,由於某種原因,第四部電影的片名不得不改成《神斷狄仁傑》,演員,導演沒有改變,在前三部電影的基礎上,第四部電影的收視率不會太差。。
  •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曾泰沒有存在感?其實是這些臺詞坑了他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曾泰沒有存在感?其實是這些臺詞坑了他。在《神探狄仁傑》系列劇中,作為主角團裡的人物,無論是睿智冷靜、心思縝密的狄仁傑,還是武功高強、有情有義的李元芳,亦或者活潑可愛的如燕,都很受觀眾喜歡。
  •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不繼續拍了?
    比如青春偶像劇,當屬鄭爽張翰的《一起來看流星雨》;而偵探懸疑片,有兩部,一部是《少年包青天》一部是《神探狄仁傑》。這兩部電視劇是國產電視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但這兩部電視劇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拍到一半換人,或者不了了之。這兩部電視劇,都是一個完整的系列,而且巔峰之作都在第一季。
  • 《神探狄仁傑5》中,張子健為什麼被「換掉」?
    《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作為探案題材的影視作品,從第一部播出後就受到了大家的極大喜愛和關注。這部劇不僅劇情精彩,而且劇中的演員也都是真正的實力派,比如梁冠華和張子健等主要演員,在作品中的表演也都可圈可點。
  • 神探狄仁傑4,開掛的李元芳,沒落的狄仁傑,該系列最後的絕唱
    武周神探狄仁傑 / 神探狄仁傑之金銀奇案 / 神探狄仁傑3.5劇情簡介:《神斷狄仁傑》又稱《神探狄仁傑4》,分為《金銀奇案》和《殺人陷阱》兩個撲朔迷離、案情愈演愈烈的故事組成。《金銀奇案》講述突厥吉利可汗的壽辰將至,武則天(呂中飾)派遣狄仁傑(梁冠華飾)的左膀右臂李元芳(張子健飾)及曾泰(須乾飾)組成一支使團赴突厥祝壽,然而卻牽扯出一宗舉朝震驚的黃金失竊案。《殺人陷阱》則講述月氏國人與吐火羅人之間的生死較量。 本部歷史偵探懸疑系列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已有四部推出,部部故事懸念迭出,情節扣人心弦,《神探狄仁傑5》也即將在2014與觀眾見面。
  • 狄仁傑:武則天的親信,變成家喻戶曉神探,這位荷蘭人功不可沒!
    01狄仁傑真的是神探嗎?這幾年來有關狄仁傑的電影是一部接著一部,層出不窮。狄仁傑幾乎成了歷史上的第一神探。所以說,歷史上的狄仁傑,神探之名,名不符實。此後,朝堂之上每次由不能決斷的大事之時,武則天都會想到狄仁傑,嘆息道:老天為什麼要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看得出來,歷史上給狄仁傑的定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政治家不太可能在基層破案的,更不可能去做神探的。封建帝國時期的中國教育普及率還是非常低的。即便從隋唐時期開,科舉成為讀書人改變命運的通道。
  • 狄仁傑:不僅僅是"大唐神探" | 歷史上的監察官
    狄仁傑是唐代高宗、武后時期的著名官員。人們常常稱狄仁傑為神探,因為他斷案如神,在大理寺為官期間幾乎無一冤案錯案,可以說是中國的「福爾摩斯」。  但狄仁傑並不僅僅是一個神探,他從低級官吏做起,在具體的地方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才幹,逐漸成為百姓信賴、同僚欽佩的為官榜樣。他曾在監察系統擔任官職,不畏權貴、勇於進言,為維護朝廷的清正之風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神探狄仁傑》原班人馬出演,一部評價兩極分化的國產神劇
    喜歡看《神探狄仁傑》的觀眾們對英雄系列劇一定都不會陌生,根據收視率來看這一系列劇的擁簇者人數眾多,這與其帶著點懸念的諜戰片定位不無關係。該系列分為三部作品,第一部是《英雄》,第二部是《獵鷹1949》,這裡要討論的《飛虎神鷹》屬於這一系列的第三部,相對而言也是製作更加成熟,劇情更加精彩的一部。當然,儘管是系列劇,但是即便沒有看之前兩部也不會影響觀感,被延續的只有風格,劇情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聯繫。
  • 「狄仁傑」是會武功的「神探伽利略」
    劉德華飾演的狄仁傑正在仔細研究證物  文/六三志  徐克這次要做的,就是說好一個能用科學原理自圓其說的偵探推理片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可以說開了一個近年華語片沒有的類型———古裝武俠推理片。內地直到去年才有了一部該類型大熱作品———《風聲》。  中國古代傳說裡不是沒有神探,狄仁傑是,包拯也算。影視作品也拍過不少古代破案故事,但它們很多時候都缺少合情合理的現象解釋,還會搬出神怪元素來填補情節,比如《包青天》系列。而徐克的《狄仁傑》雖然講的也是古代的神探,但斷案的手段和風格都非常現代。
  • 歷史上的神探狄仁傑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劇中武則天稱狄仁傑都是稱為狄老或「國老」,且不用行跪拜之禮。那麼真實的歷史中他們的關係又是如何,真的像電視劇說的那樣嗎?其實在真實歷史中武則天也是非常重視和尊敬狄仁傑的,而且稱為「國老」且不用行跪拜禮。
  • 古代「勞模」狄仁傑:其實我並不是神探
    史料中關於他斷案的記載寥寥無幾,為數不多相關的記錄是,狄仁傑曾掌管過多年的司法刑獄,他還曾在一年內審理大量積壓案件,卻無一人冤訴。  早年,狄仁傑通過明經科的考試步入仕途,做了一個小官汴州判佐,類似於辦公室主任。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被人誣告,正好告到了閻立本那裡,閻立本就是畫下《步輦圖》的唐代大畫家。
  •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第一部最經典,原因全在這
    作為錢雁秋導演的系列作品,《神探狄仁傑》這部系列劇看過的人應該不少。但是對於《神探狄仁傑》系列4部作品中哪一部最經典、最好看,很多觀眾對此一直爭執不下。而小編認為第一部才是最經典、最好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看看這些原因吧。
  • 神探狄仁傑三大組織蛇靈、鐵手團、黑衣社哪個實力最強?
    《神探狄仁傑》是一部推理懸疑劇,講述了武則天時代一代宰輔狄仁傑的故事。 該系列劇分為四部,第一部講述了三個故事:《使團驚魂》、《藍衫記》和《滴血雄鷹》。第二部講述了三個故事:《關河疑影》、《蛇靈》與《血色江州》。第三部講述了兩個故事:《黑衣社》、《漕渠魅影》。
  • 他長得像外國人,是國家一級演員,因一部《神探狄仁傑》爆紅全國
    例如迪麗熱巴、佟麗婭、古力娜扎這些明星,異域長相長的她們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明星,長相也十分有特點,他長得像外國人,是國家一級演員,因一部《神探狄仁傑》爆紅全國,他就是傅雋。說到傅雋,應該有很多年輕的網友對他並不熟悉,但是70後和80後的人應該都有看過他出演的影視作品。傅雋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但是他的樣貌卻和外國人非常像,五官輪廓非常立體。
  • 桃李滿天下:原來說的是,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傑
    桃李滿天下:原來說的是,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傑。提起「狄仁傑」這個名字,我們一定都不會陌生,曾幾何時,一系列的《神探狄仁傑》影視劇,讓「狄仁傑」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在我們的印象中,狄仁傑最大的標籤就是——「神探」。
  • 與其說狄仁傑是神探,不如說他是手段老道、為人耿直的官員
    影視劇捧紅了狄仁傑,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不僅拍了一部又一部,廣大狄粉還是希望能拍出第五部,不可謂不火爆。正巧於賡哲教授寫了這本《狄仁傑真相》,滿足了我們的好奇。 不出所料,當我翻開於賡哲老師的這本《狄仁傑真相》的時候,發現狄仁傑有了另一張面孔。 在這本書裡,與其說狄仁傑是一個神探,不如說他是一個手段高妙、為人耿直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