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工作壓力大,臺灣「中科院飛彈所」有人寢室種大麻,用電大增露餡

2020-12-28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媒12月26日消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遭毒品入侵,飛彈所謝姓技術師自稱工作壓力大,在單人宿舍內栽種起大麻,結果因照明、空調設備導致用電量大增露餡,其宿舍內被起獲13株活體大麻,甚至還發現搖頭丸等。臺灣檢方近日依私運管制物、製造及持有第二級毒品等三罪將謝起訴。

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根據起訴內容,謝姓男子今年2月份在網上以每5顆300元(新臺幣)價格購買大麻種子入臺,並以郵寄方式直接寄到宿舍,隨後他上網自學大麻種植技術,再自行網購土壤、肥料、照明設備等器材,直接將寢室當成大麻種植場栽種,並待其長成後再剪下葉片,陰乾製成菸草吸食。

報導稱,今年7月,宿舍管理人察覺謝姓男子寢室用電量暴增,且入夜後門縫經常發出紫光,察覺情況有異,因此通報桃園「憲兵隊」到場查看,當場在房內起獲出13株活體大麻、5包幹燥大麻、種子、搖頭丸等物。

謝姓男子落網後供稱,這些大麻植株都是「自種自用」,因工作壓力大,才會通過吸食大麻紓壓,但因其種植過程繁瑣,因此選在宿舍內栽種「就近照料」,他稱自己絕沒販售;對於在寢室內另外查獲的搖頭丸等物,他則稱,是7月從一男子手中購得。

檢方偵結後,依涉犯「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罪」「意圖供栽種之用而運輸大麻種子罪」「製造第二級毒品大麻與持有罪」等3罪將其起訴。目前,謝姓男子也已被臺灣「中科院」解僱。

相關焦點

  • 臺灣「中科院飛彈所」技師宿舍種大麻,門縫發紫光、用電量暴增被發現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媒12月26日消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遭毒品入侵,飛彈所謝姓技術師自稱工作壓力大,在單人宿舍內栽種起大麻,結果因照明、空調設備導致用電量大增露餡,其宿舍內被起獲13株活體大麻,甚至還發現搖頭丸等
  • 剛剛,臺灣「中科院」試射飛彈!
    據臺媒剛剛消息,解放軍軍機連續多日進入臺西南空域演訓之際,臺灣「中科院」今(24)日晚間7點40分,分別在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三仙臺發射飛彈,高度「無限高」,兩顆飛彈在蘭嶼上空對接攔截,這也是「中科院」今年第三次試射飛彈。
  • ...臺灣「中科院」今年在臺灣東南方外海進行飛彈試射,其中屏東九...
    臺媒:九鵬基地「無限高」飛彈試射都未發射 解放軍軍機今早3次進入臺灣西南空域】根據臺灣媒體《自由時報》周五(10月30日)最新報導,臺灣「中科院」今年在臺灣東南方外海進行飛彈試射,其中屏東九鵬基地多次將最大彈道高度標註為「無限高」引發關注,本月公告28及30日的「無限高」試射都未發射,今早僅在基地山區出現兩次異常白煙升起;但解放軍軍機則持續「侵擾」,一早8時許開始就3度進入西南
  • 臺灣正在秘密部署地對地飛彈
    臺灣《中國時報》6月10日報導指出,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臺「中科院」研製短程戰術飛彈技術已趨成熟,並少量生產,秘密部署在臺灣本島;並推算臺灣未來可擁有的短程戰術飛彈數量,約在10餘枚至50枚之間。蔣經國當時同意以180億元新臺幣經費及7年時程完成包括飛彈彈體、地面導引系統和自行發射衛星等。中科院自1981年起展開各項研製計劃,但在完成彈導飛行試驗,即將進入功能彈測試階段的關鍵時刻,美國卻對臺下達強制約束令,要求臺灣停止中程地對地飛彈研發,否則要由臺灣自行負責後果,此一轉折終使「天馬飛彈計劃」在1982年6月停止。
  • 臺媒:美國放鬆管制 臺灣膽子越來越大搞中程飛彈對抗大陸
    面對解放軍實力增強,兩岸對比消長,臺灣中科院研發高性能飛彈,展示臺灣方軍事科技能力,一方面推動防務自主能量,突破國際軍事科技管制限制,另一方面,早年美方處處牽制與衛星偵察臺灣方飛彈研發,現在主客觀條件改變,美方對對臺灣發展中程地對地飛彈的政治箝制,也比過去略有寬鬆,頗為耐人尋味。
  • 臺灣擬升級「天弓3」防空飛彈以攔截大陸飛彈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導,臺灣正在進行高性能武器研發計劃,其中包括將自製「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射程高度從45公裡提升到70公裡,以攔截擊毀來自大陸的飛彈。報導稱,臺灣「中科院」院長張冠群表示,「中科院」業務收入今年度預估預算獲得可達新臺幣231.1億餘元(約合人民幣45.5億元),科研計劃計有「強弓」等10案,預計收入新臺幣28.7億餘元,目的是提供臺灣軍方各項自製武器系統研發服務,達成「國防自主」的目標。
  • 臺灣試射神秘飛彈,還宣稱彈道「無限高」
    大陸軍事專家張學峰認為,「無限高」可能是為了掩人耳目,不想讓航行公報透露飛彈過多信息。而且航行公告中設定的「禁飛區」很不尋常,或暗示「臺版薩德」並非完全是傳言。臺灣「中科院」在防空反導系統領域積累了一些經驗,值得密切關注。
  • 【臺中科院罕見在晚間試射飛彈】據臺媒剛剛消息,解放軍軍機連續多...
    2020-09-25 03:45:01來源:FX168 【臺中科院罕見在晚間試射飛彈】據臺媒剛剛消息,解放軍軍機連續多日進入臺西南空域演訓之際,臺灣「中科院」24日晚間7點40分,分別在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三仙臺發射飛彈,高度「無限高」,兩顆飛彈在蘭嶼上空對接攔截,這也是「中科院」今年第三次試射飛彈。
  • 臺灣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東海岸傳巨響!
    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據「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鎮發射飛彈。報導稱,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同一時間位於屏東的九鵬基地也發射了一枚飛彈。
  • 臺灣新型飛彈射程超1200公裡?一旦開戰,大陸可立即反擊
    導讀:近日,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當前臺灣「中科院」已經成功研製了增程型「雄風二E」巡航飛彈,射程可達到1200公裡,比此前研製的其他巡航飛彈射程高出近一倍,能夠對大陸非沿岸的軍事設施進行有效的打擊,當前已經開始交付給臺軍部隊。
  • 臺「中科院」測試新型火炮、飛彈性能,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
    臺海形勢緊張,臺媒10日報導稱,臺灣「中科院」頻驗證各式精準彈藥。根據「漁業署」的「射擊通報」顯示,臺灣「中科院」昨日、今日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火炮試射」,但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研判可能包括天弓三增程型等防空飛彈試射。
  • 臺灣破獲大宗罌粟大麻種植案
    臺灣破獲大宗罌粟大麻種植案       臺灣消息:臺中地檢署指揮調查局中部各單位、臺中縣警局及海巡部,昨天在苗慄縣南莊鄉南江村山區查獲一處種滿罌粟、大麻的山坡地,共起出近3000棵植栽、育苗罌粟、大麻,並逮捕劉德兆、李祥龍、餘張秀妹三名嫌犯。
  • 加拿大男子在臺灣種大麻 被捕時辯稱供自己吸食
    臺灣警方1月30日逮捕一名在臺加拿大籍李姓英語補習班老師,該男子長期從國外網站訂購大麻種子,在租屋處栽種大麻,警方經過長期搜證,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咱們大陸不少媒體將其與咱們噸位相似的056型護衛艦作對比,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比056多一個這個「奇葩」的兩組「八聯裝斜架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所帶來的防空能力。今天的艦聞就不談這艘索然無味的新艦了,來說說這款「奇葩」的「臺灣自研斜架防空飛彈」。
  • 臺灣展示「萬劍」飛彈秀肌肉,其性能到底如何?
    該飛彈最大特徵是增加了ATA系統(ATA是英文Automatic Target Acquisition,意為自動目標識別系統),通過將導引頭獲得的圖像與彈上計算機所存儲的圖像匹配進行比較,自動確定目標景象預先規劃的瞄準點,不需要飛彈操作員的介入,飛彈能自主導向目標。
  • 臺灣展示「萬劍」飛彈秀肌肉,但這「肌肉」卻不硬
    該飛彈最大特徵是增加了ATA系統(ATA是英文Automatic Target Acquisition,意為自動目標識別系統),通過將導引頭獲得的圖像與彈上計算機所存儲的圖像匹配進行比較,自動確定目標景象預先規劃的瞄準點,不需要飛彈操作員的介入,飛彈能自主導向目標。
  • ...解放軍軍機連續多日進入臺西南空域演訓之際,臺灣「中科院」24...
    【臺中科院罕見在晚間試射飛彈】據臺媒剛剛消息,解放軍軍機連續多日進入臺西南空域演訓之際,臺灣「中科院」24日晚間7點40分,分別在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三仙臺發射飛彈,高度「無限高」,兩顆飛彈在蘭嶼上空對接攔截,這也是「中科院」今年第三次試射飛彈。
  • 臺灣「中科院」認領衝繩海岸美制無人靶機:8月演習時墜海,當時沒找到
    9日,在美軍否認該機屬於本方後,日本方面有評論認為屬於臺軍,但也有「知情人士」宣稱,這架無人機屬於一家臺灣私人公司。11日下午,臺灣「中科院」終於出面「認領」,稱這一機體為該院的無人靶機。衝繩海岸近日發現的無人機,機身上有MQM-107E字樣 視頻截圖據臺灣「中央社」11日報導,臺「中科院」當天下午對外透露,經過初步研判,這一漂流至日本的機體為8月配合演習訓練所使用的無人靶機,屬於一般訓練用途,機上並沒有機敏裝置及參數。
  • 臺自制地對地飛彈簡史
    為了研製能夠「反攻大陸」的武器,1964年,臺當局在其軍事科研機構「中山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下增設了核能研究所、飛彈研究所和電子研究所,野心勃勃地鋪開戰略飛彈和核武器的研究計劃。1976年,「中科院」設立「青蜂計劃管制室」,開始研製代號為「青蜂」的短程地對地戰役/戰術彈道飛彈。青蜂」飛彈是美國「長矛」飛彈的仿製型,研發過程中曾得到以色列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