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逼格的人設,不在於物質的富裕,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不能說擁有數輛豪車,幾套別墅,就是高貴的人生。
明面上的清官,背地裡的腐敗,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已經數不勝數。
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裕,是為了滿足精神富足的需求,如果極端的認為物質大於精神,或者單獨存在,這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樣的活法,即便自己擁有了高逼格的人設,但最終活成了「種類」區別。
電視劇裡那些為了金錢、權力、名聲,不擇手段,作出了一些超越底線的事情,當自己被法律懲罰或者面對死亡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悔恨這一生欲望太高,如果能夠重來,他們還會這麼選擇嗎?
答案是不一定。
有時候,我們很難在誘惑面前看清自己。只有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孤獨的時候,才會開始反省自己。一旦涉足了其中,哪怕只是僅有的一點,就會開始變得膨脹。這就是所謂的「深淵」。
在追求人生巔峰的時候,我們喜歡那些曾經成功的人,而且對他們有一種無比的崇拜。一度把自己設置成就是那個他,但最終不是。
昨天,一個朋友對我說做銷售的經驗,大概內容是:銷售就是不停地給自己設置一個高逼格的虛擬人設。成功的銷售把虛擬變成真實,從此在那個高逼格人設上下不來。失敗的銷售,永遠在享受那種人設帶來的快感,樂此不彼!
當你去購買電影票的時候需要排隊,突然來了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脖子上戴著黃金項鍊,手上戴著名表,手裡揣著名牌手包,身上噴灑了香水。反正,一看就是一個表面的「有錢人」,但實際有沒有,我們誰也不知道。
快要輪到你購票的時候,他突然插隊到你的前面,然後用一種不屑一顧的眼神掃了你一眼。我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樣子的心情,但他的行為讓我覺得,這是人設種類區分。
我不太願意與這樣的人深交,更不願意將自己與他區分成同一「種類」。
無法去想像生活中,這樣的人是如何與周邊的人交往。但可以想像那些能夠交往的人,或許跟他沒有多大區別。
用粗魯一點的話來說,這是一種「垃圾人設」。
開車的朋友經常會遇到一些停車不安分的人,原本是人行通道,非得在中間停放自己的車輛。即便開的是豪車,不由自主的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有這麼一個段子,兩個相向而行,不小心碰撞在一起。一人怒罵「走路不長眼」,另外一人趕緊低頭道歉。而低頭道歉的人開的是瑪莎拉蒂,怒罵的人開的是二手大眾。有時候,擁有財富的人比沒有財富的人,更懂得禮儀,更懂得人情世故。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擁有財富的原因。
財富不會因為你窮,就不請自來。
能見到最鮮明的地方就是朋友圈,當下生活中,朋友圈就像一面鏡子。而這面鏡子所照出來的都是美好生活,個別的會抱怨幾句。但誰也不願意將自己的「邋遢」公布於世,畢竟有損自己前面所做的人設。
都是什麼樣的人設呢?
一個每天出入高檔場所的人設;一個打扮精緻,生活高貴的人設;一個為情所困,滿世界都對不起自己的人設;一個牢騷滿地,評論大神的人設。
不管你把自己做成什麼樣子的人設,其實都不會有在意,因為他們忙著為自己打算。頂多就是為了點個讚,評論一句,或者發個表情。
大家都很忙,忙著隱瞞自己的一切,忙著規避所有的遭遇。所以,別以為你的生活與那些毫不相關的人有什麼關係,能夠關心的人一定是給你發私聊的人。
所以,我們生活越來越難,人越來越成熟,就會開始為自己的社交進行分類。第一類當然是自己最信任的親戚朋友,第二類就是同事客戶,第三類認識但關係不好的人,第四類就是「垃圾人設」。
對於第四類,我們不會與他們打交道。其實,當你開始分類的時候,你已經更懂生活了。
將自己設置為高逼格的人,可能是一種鞭策和目標,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那不是自己。可能,你只是在複製別人的方式,即便真的成功了,想要再回去,或許很難。
再或許,你願意成為那樣的人,至少得到了應該得到的某些「東西」。就像朋友所說的銷售一般,成功的人,終將繼續成功;失敗的人,永遠在享受其中的過程。
殊不知,即便把自己設置成高逼格的人,也是需要勤奮、努力、孤獨、忍受等。如果僅僅只將別人複製到自己身上,就可以,那麼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失敗」這個詞。
所以,高逼格人設,同樣應該擁有高品格、高情商,還得讓自己懂得善良和尊重。否則,終將活成我們所劃分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