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有三位明星因為「言論不當」引發了爭議。
第一個是林更新。
最近由他和新人演員蓋玥希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正在熱播。
豆瓣評分6.8,不算高。
但在近期一堆爛劇的襯託下,也不算低了。
這部劇從11月19日開播到現在,差不多半個月了。
口碑沒有發酵,熱度也都集中在戲外兩位主演的戀情上,眼看要糊了,萬萬沒想到最後林更新來了這麼一手。
結果電視劇熱度是有了,但口碑也爛了。
昨天下午一點多,林更新發布了一條微博,抨擊給他新劇打低分的觀眾。
言辭十分激烈,配圖是他對著一星差評豎中指的照片。
作為一個憑藉「耿直」「真性情」出圈吸粉的明星,林更新大概以為他這一回的「真性情」也會得到廣大網友的擁簇,卻沒想到,網友們的反撲來得這麼快。
在他發出這條微博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被憤怒的網友們從6.8刷到了4.8,掉入爛劇行列。
也是前無古人了。
很快,林更新刪除了微博,重新發了一條,表示自己喝大了,請網友們手下留情。
剛得很爽,慫得很快。
結果評論還是一水兒的嘲諷。
第二個是王菊。
昨晚走完cosmo盛典紅毯之後,王菊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前幾句懟自家宣傳,觀眾看完還能樂一樂,不過最後一句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網友表示:什麼叫別家為了熱搜拼了,難道你自己沒拼,沒上熱搜就內涵別人?還有什麼叫我還是回去拍戲吧,您有什麼作品嗎?
偷雞不成蝕把米,不過王菊也算求仁(熱搜)得仁(熱搜)了:今兒一早打開新聞,鋪天蓋地就是這位姐姐金光閃閃的身影。
第三個是楊超越。
昨天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楊超越發了一條語焉不詳的微博,引起了網友的議論紛紛。
給看不懂的朋友解釋一下,這條微博的起因是前不久楊超越參加了《巔峰》欄目的採訪,正片釋出後反響不錯,所以《巔峰》陸陸續續又發了很多採訪花絮,結果引發了爭議。
比如這一幕:楊超越坐著玩手機,工作人員在幫她打理妝發和換鞋。
比如楊超越的這一段話: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老闆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然後就出現了這樣的話題——
「楊超越說火箭少女解散是解脫」
「楊超越說三千萬的房子才像樣」
「楊超越耍大牌」
本來「楊超越落戶上海」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這些負面新聞一出,直接導致她通過「接地氣」「勵志」人設好不容易挽回的路人緣一下子又跌到了谷底。
看到他們「禍從口出「,因為「耿直」「真性情」而被罵。
就有網友說了——
營業要被罵,真性情也要被罵,這一屆的網友也太難伺候了吧。
誠然,這是一句大實話,但又不盡然。
這幾年,隨著鍵盤俠們對公眾人物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收斂了性格。
除了宣傳新劇,發發廣告和自拍,幾乎很少對任何事件或人物發表評論,展現自己個性的一面。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網友抱怨現在的明星都「不好玩」了。
盤點明星以前發的微博,王菲、那英、楊冪、劉詩詩……誰還沒在微博上罵過兩句髒話呢!(和好朋友之間開玩笑打鬧那種)
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發表自己的見解。
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好,驚天動地的大事也罷。
這種隨意的、像老朋友一樣的互動,讓我們感覺到,明星離我們並不遠,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會笑會鬧的普通人。
不像現在,你永遠不知道是誰在用你偶像的帳號發微博,永遠不知道評論裡跟你「禮貌互動」的是誰。
明星開通微博顯然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該有的意義。
買熱搜、打廣告,微博完全淪為營業、賺錢工具,而不是交流的平臺。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耿直」和「真性情」的明星那麼受歡迎的緣故。
物以稀為貴嘛。
尤其是林更新,作品不多,但路人緣卻很好。
他每一條和好友、粉絲互懟的微博都成了網友打卡名勝。
都說如果你覺得不開心,就去看看林更新的微博,可見林更新的「真性情」有多圈粉了。
那為什麼這一次大家不買帳了呢?
因為這一次,他的「真性情」用錯了地方。
如果他是有針對性對一些為黑而黑的差評給予合理的反擊,網友們或許會站他,幫他一起討伐黑粉和打分平臺。
但他這種無差別攻擊,還cue到了經典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言語中透露出一種優越感的態度,才是引發網友反撲的原因:人喜羊羊7.5分呢,你哪來的大臉瞧不起人家,瞧不起看喜羊羊的觀眾?
作為消費者,每個觀眾都有評價的權利,不管是看動畫片的觀眾還是看諾蘭電影的觀眾。
而且,從他秀出的圖片上可以看到,這部劇是良性的p型評分形狀。
四星、三星最多,一星最少,可以證明不是粉黑大戰的結果,6.8是一個合理的分數。
這種情況下,林更新無腦反懟觀眾就成了惱羞成怒,接受不了批評。
真性情可不是小氣和狂妄自大。
爾冬陞不滿郭敬明出爾反爾,當場發飆那叫真性情,陳凱歌無法接受李成儒批評自己的作品,陰陽怪氣嘲諷對方叫小氣,叫狂妄。
某種角度來說,林更新這一次的行為和陳凱歌是同一性質。
所以這一次,可不是網友難伺候。
還有王菊,跟朋友、團隊隨意開玩笑可以。
陰陽怪氣內涵當晚走紅毯的所有明星就有點「情商低」了。
「真性情」可不是這麼玩兒的。
上面兩位挨罵委實不冤,不過楊超越這次確實是被坑了。
放花絮本來也沒什麼,但壞在節目組為了博眼球,把一些容易引發爭議的片段其頭去尾,還搞「標題黨」。
導致沒看過內容的網友斷章取義,最後出現了這些對楊超越不利的熱搜。
就拿她聊老闆這段來說吧,人家想表達的明明是自己沒有耍大牌,但掐頭去尾之後卻變成了「楊超越說自己耍大牌」。
而且花絮不多,也就70多條吧。
《巔峰》這個欄目組也算把薅羊毛精神發揮到極致了,所以楊超越才會說一次性來,一刀一刀受不了。
所以楊超越這個事兒,也不能全怪網友刻薄,節目組和yxh的惡意引導佔了很大因素。
知道真相後,網友都給予了同情和關心,可見大部分網友還是明事理的。
當然,我們得正視,網友和粉絲們越來越「愛管閒事」是事實。
對公眾人物的「大錯」重重拿起,輕輕放過,對一些類似口誤的「小過失」卻上綱上線,抓著不放。
提到異性就是有曖昧;提到同性就是拉踩。
提到比自己厲害的同行是蹭熱度;提攜公司新人就是被捆綁,被公司吸血。
久而久之,捫心自問,換你,你還敢肆無忌憚把微博當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見解嗎?
明星亦凡人,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口誤,不說髒話呢。
說真的,打遊戲時不飆兩句髒話多沒氛圍啊!
誰中二的時候沒把F打頭的英文當口頭禪過呢!
確實挺想念七八年前那些啥都敢說的明星的。
現在的明星,太無聊了;現在的網友,又太閒了。
我是瘋君,專注追劇磕cp一百年,關注我,娛樂八卦,每月熱播好劇一手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