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講明星,不講綜藝,我們來聊聊金鷹節。
10月18日迎來了第13屆中國電視金鷹節的頒獎晚會,這一晚眾星雲集,每一個獎項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但這些獎項好像已經不像以往一樣眾望所歸,好像摻雜了水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與白玉蘭獎、飛天獎並稱中國電視劇三大獎的金鷹獎質量越來越低,雖然熱度很高,但也攜帶著很多爭議,就像今年的金鷹女神評選一樣,被群嘲有黑幕。
10月15日,宋茜以全網票數最高成為第十三屆金鷹女神,沒有眾望所歸。
早在五月份投票以來金鷹女神的票選活動就被群嘲有黑幕,因為入選金鷹女神的女藝人本身就是帶著爭議的,且不說其他七個女藝人,憑什麼今年才火起來的虞書欣也能入選?
不論資歷不論實力,虞書欣沒有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也能入圍金鷹女神的評選肯定不會服眾,會讓人覺得金鷹女神的評選只是吸引流量的一個活動,沒有實際意義。
再來說宋茜,宋茜作為南韓出道的愛豆本身就自帶流量,雖然這些年回國發展躋身影視圈,但在影視方面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今年的"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的票選活動,宋茜卻以沒有口碑只有流量的《下一站幸福》入圍,還打敗了趙麗穎,譚松韻成為第一名,試問誰會不覺得沒有黑幕?
好在最後主辦方頂不住輿論的壓力進行了清票處理,宋茜的票數注水五十多萬票,從第一名跌至第三名,屬實有些打臉。
最喜愛的男演員也一樣,王一博的第一名在清票之後雖然沒有撼動,但票數也降低了七十多萬票,在這裡不得不說流量資本真的很厲害。
從上一屆的金鷹節開始好像就已經變了味,迪麗熱巴憑藉評分只有4.4的《漂亮的李慧珍》獲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和"最具人氣演員獎"兩項金鷹節大獎。
沒有實力的背後確實會讓人詬病,在這之後迪麗熱巴被人稱為"水後",而這一屆的金鷹節也被所有人稱為最水的一屆。
再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金鷹節的質量越來越不行?事情還得從流量資本開始說起。
以前的金鷹節神採奕奕,每一個獎項都眾望所歸,因為在那個網絡不像現在一樣發達的年代,每個人的票都是很寶貴的,只為自己喜愛的演員投上一票,看到自己喜愛的演員拿到獎也會跟著自豪。
但現在呢?普通觀眾已經幹不過瘋狂的愛豆粉絲,他們會拉票,會營銷,會盡一切的辦法給自己的愛豆刷票,他們的不正當刷票會讓一些有實力的演員名存實亡,讓自己的愛豆站在那個不屬於自己的舞臺。
這就是流量資本。
為什麼流量資本越來越被人詬病?因為流量資本背後帶來的愛豆沒有這一方面的實力(至少現在是)。
就像王一博一樣,去年他才出演了一部電視劇就能入圍觀眾喜愛的男演員提名,這對於其他演員來講實力太低,資歷太淺,能拿到第一屬實有點虛。
再看隔壁的"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第一名趙麗穎,她難道就沒有流量嗎?
有。只不過趙麗穎的流量資本背後有實力支撐著她,所以她拿這個獎項實至名歸,完全不虛。
今年的金鷹獎也做了個很大的改變,對一些網劇打開了大門,放在以前那都是被業界嗤之以鼻,不被看好的,但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影視行業沒有太好的發展,所以順著網際網路發展的網劇也就打開了金鷹節的大門。
網劇入圍"優秀電視劇提名"後就被很多人群嘲,很多人都說網劇拉低了金鷹節的質量。這也是被人說今年的金鷹節"水"的一大原因。
但我覺得影視劇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像在以前就沒有網劇,但網劇出來以後卻給很多人帶來了歡聲笑語,這也算是一種成功了吧。
而且不可否定的是網劇的發展確實是影視劇向未來發展的一大現象,畢竟電視劇本身就是給觀眾帶來快樂和休閒的,雖然有些網劇的質量確實不行,但有一些還是很出色的,所以金鷹節這一大膽的嘗試可能不是在拉低金鷹節的質量,也可能是想給不被看好的網劇一條光明的出路,鼓勵更多的網劇追求質量。
雖然這麼說,但金鷹節的質量確實是越來越低了,而且隨著飯圈文化和流量資本的崛起,讓很多有實力的演員都看不到公平了,這種現象對於影視圈來講是一種悲哀,對於觀眾來說更是一種不負責任。
所以希望金鷹節的這種現象在今年就能止步,不然以後新一代的年輕演員誰還追求實力,好好的帶起熱度帶起流量不就好了嗎?這肯定是不行的。
作者:麗公子
圖片:網絡
有趣有料的娛樂影視動態和人物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