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裡的貧富階層與人性: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2021-02-11 摩爾小姐

Hi,智白嗲們,

這個周末,有一部電影將會引爆現象級話題,那就是年度黑馬《天才槍手》。

臺灣版翻譯《模犯生》,犯罪的「犯」

大陸版翻譯《天才槍手》,「槍手」一詞也很生動

這部以真實的跨國作弊案為靈感的電影,僅憑2分多鐘的預告片,就已經吊足大家的胃口,新穎獵奇的作弊題材,打開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後,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也大呼過癮。2小時全程高能,節奏快,運鏡狠,剪輯兇,音樂和選角也很妙。很難想像,考試作弊這種靜態運動可以被拍得如此高潮迭起,富有張力,強烈的壓迫感讓觀眾看得手心冒汗。

這部電影也具有很強的代入感。考試,作弊,都是我們太熟悉的場景,看到緊張時刻你就忍不住抖腿。

然而這部電影不止好看那麼簡單。這個青春故事太另類了,作弊過程太驚心動魄了,背後折射的社會階層與人性,也太現實了。

《天才槍手》,是一個很殘酷的青春故事。

這是一個強者生存的遊戲

容不下拖泥帶水的感情

我很喜歡影片中的女主角琳。聰明,膽識過人,作為這樁跨國舞弊案的主謀,她運籌帷幄,具有卓越的組織與規劃能力,以及超越年齡的風控意識。

在實行跨國作弊案之前,她已經預設了落網的多種可能性,將每一種結果都排演了一遍,並且和同謀們約定:誰被抓,誰就擔起全部責任。

事實證明,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危機面前很容易潰不成軍,沒有抗壓素質,琳所制定的「一人背鍋制」規則,讓所有人在危機面前都有了默契,避免了一場雞飛狗跳的結局。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往後看十年,琳絕對是一個厲害角色。不僅僅是因為她讀書聰明,更是因為她的進取和野心。

在學生時代,老師和長輩們往往喜歡那些乖巧聽話的學生,因為那些學生容易掌控,會在既定的條條框框裡,按照大人們預設好的道路去成長。

但女主角琳,她代表的是另一小部分人,這群人心中有猛虎,敢於無視權威,敢於打破規則,敢於冒險。

而冒險精神,是成大事的必要素質。



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錘鍊過就明白:無論你在什麼行業,你想取得多大的成就,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收益與風險永遠成正比,不敢博,哪裡來的遠大前程。

琳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敢於為自己的目標去冒險,她是片中唯一一個,在不屬於自己的社會階層中,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贏得另一個階層熱情接納的角色。影片中有一個細節:統考結束後她就像《Gossip Girl》裡的Queen B,坐在學校階梯上,被富二代同學們圍繞著,享受眾星捧月的感覺。

琳的冒險固然激進,但也在一次次進與退之中找到了分寸,找到了自己的底線與原則。就憑這點,這個女性角色已經勝過了多數打著女權和女性力量旗幟的影視劇。

此外,琳的身上還有種王者氣質:對待感情,絕不拖泥帶水。

這部全程高能的電影並沒有留給這群少年少女多少青春悸動的時刻,只有那麼幾個剎那,少女心仿佛呼之欲出。琳猶豫著刪了她和班克的合影;握著班克的手或許想把他從懸崖邊拉回來;當父親問她:你的男朋友呢?一起吃個晚飯吧。她突然眼淚奪眶而出,靠在父親的肩頭泣不成聲。

但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快速整理自己的情緒,她一語不發地退群,義正言辭地拒絕班克,那幾個瞬間很帥氣。這個女孩能夠利落地處理感情,成大事者不能過於兒女情長。

一場考試折射的社會階層與貧富差距

這部電影中每一個角色都代表著一類人。

女二號格蕾絲是典型的臉蛋一枝花,頭腦豆腐渣。靠著富二代男友不愁將來,男友父母把她的留學費用全部包辦,只要她能陪不爭氣的富二代好好讀書。

男二號小巴,最遊刃有餘的富貴階層,他可以用錢買將來,可以化身賈伯斯·巴大聲宣布:不是學校挑我們,而是我們挑學校。

而班克呢,他是這個社會中最卑微底層的人,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原本他有機會靠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改變命運,然而權貴階層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讓他一夜之間夢想幻滅。班克在垃圾場痛哭時,他真的很無力,這種無力來自於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他為了100萬放棄了誠信,又放棄了尊嚴,現實讓他低下頭,咬著牙去賺毀了他前程的人的佣金。只不過在這是個成王敗寇的世界,沒有人心慈手軟。班克在千鈞一髮之際,坐地起價,將回一棋。那一刻,他終於從一開始的單純男孩,變成了絕不手軟的利己主義者。

當他嘗到了賺錢的甜頭,改變命運的滋味,他便不可自拔了,「反正作弊被抓最多就是取消考試成績,又不會坐牢」,以投機發財,必然會有投機心態。班克的墮落和黑化,完全在情理之中,相比作弊被抓,或者取消留學資格,實實在在的錢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班克的結局很妙,沒有落入俗套。生活艱難,人性複雜,往前走的路沒有正確答案,只在於自己的選擇。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許多人都驚訝於影片中有組織,有紀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作弊團夥。這簡直已經是一個初露端倪的產業鏈。

《天才搶手》改編自2014年一場轟動一時的SAT亞洲考場作弊案。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導,SAT的作弊指控涉及中、日、韓、泰以及其他國家學生。實際上,因為巨大的利益驅動,考試作弊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灰色產業,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作弊案的手法之高明往往令人震驚,這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和影片中不同的是,當時在曼谷考場,參加考試的是10個中國學生,他們坐在同一排,由一家培訓中心統一報名。培訓中心的文件袋中裝有籤證、機票、以及是否在考前通過手機接收答案的選擇。而答案來自當天澳大利亞的SAT考試,由培訓中心的老師完成。

這完全是有組織的犯罪。SAT考試多年來一直存在安全疏漏事故,不少機構專門通過販賣考試答案賺取巨大收益,各國都屢見不鮮。因此參加過SAT考試的人都知道,SAT經常會統一取消考試成績,早已見怪不怪。

而說到臭名昭著的舞弊案,印度V yapam作弊案更駭人聽聞,更血腥。這場作弊案由一場中央邦警察招聘考試觸發,2000人被捕,包括政客高官,直指政治權利中心,中央邦首席部長還得到「屍體之王」的綽號。

自從案件開始調查,超過40名和V yapam作弊案有關的醫生、醫學院學生、警察和公務員先後神秘死亡,有的在審訊前被卡車撞死,有的在自家草坪上被燒死,有的被拋屍在地鐵上碾壓……調查這樁醜聞的調查記者也暴斃而亡。

在一個長時間腐敗的政治機構掌權下,政府考試已成為了權錢交易。如果你有興趣了解這樁猶如驚悚懸疑案的真實事件,可以自行百度「印度V yapam作弊案」。

《天才槍手》只有2個小時,但呈現的是一樁作弊案後,社會階層和貧富差距的現實,人性的複雜,以及數個在心智成長中的花季少年少女,不同的抉擇和成長方式。人性的轉變僅在一念之間。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原本是用來形容殘酷的政治關係,但用在這個現實到殘忍的青春故事上,倒也恰如其分。


-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天才槍手》:一場跨國作弊的背後,是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與探討
    而2017年,一部特殊的泰國青春片走進國內觀眾的視野,再次引發大眾對於青春的探討,那便是我這次想討論的電影——《天才槍手》。《天才槍手》是由納塔吾·彭皮裡亞執導,亞洲考場作弊真實案件改編的一部青春電影。
  • 劇版《天才槍手》來了!青春片拍出了諜戰片的味道
    作為一位天才少女,琳達根本沒什麼朋友,葛瑞絲一出現,拯救了她孤獨的靈魂,兩人成了一對好朋友。小琳在正邪之間搖擺,最終,為了減輕家裡的負債,為了讓爸爸儘快把學費的錢還了,利益面前,小琳開價3萬。邁出了第一步,就會越陷越深,琳達終究成為了一位專業槍手,而且生意越做越大,在高智商犯罪的路上一去不回頭。
  • 《天才槍手》刪減一分鐘,才能成為真正的神作!
    這才是幾乎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青春,所以不得不說,只題材,《天才槍手》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她像極了我們學生時代班裡的優等生,總有一種不合群的氣質,所以作為小琳唯一的朋友,格瑞斯,就顯得對她極其重要。這是這個時代,窮人和富人之間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你鄙視卻又不得不為之屈服的,金錢。
  • 《天才槍手》已經上映!
    它就是2017年泰國最火紅青少年鬥智電影《模犯生》(Bad Genius),國內公映版的名字叫——《天才槍手》《天才槍手》(《模犯生》)Bad Genius把作弊拍得驚心動魄,就是這部「諜戰大片」了《天才槍手》(又名《模犯生))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天才高中生小琳專出奇招幫同學在考試得高分來牟取暴利,她接下天價新任務,要在國際會考STIC中傳答案,小琳找另一名記憶力極佳的天才學生班克,策劃一場跨時區的完美作弊。《天才槍手》備受推崇不僅因為構思巧、細節妙,把作弊場面拍得好似動作片,看得人全程神經緊繃。
  • 《天才槍手》:考試作弊與人性的扭曲
    電影輸出的價值觀也不像印度片《三傻大鬧寶萊塢》那樣鋪滿全片,只是在最後的結局做了主題的升華,批判制度什麼的也沒有特別明顯。 因為那都不是《天才槍手》的最大亮點,打亂時間順序的剪輯才是。
  • 《天才槍手(劇版)》誰說翻拍一定出爛片?
    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在劇版裡,所有人物都豐滿起來。葛瑞絲不同意與富二代男友小巴發生關係,小巴滿口理解,下一秒就偷摸著找了另外的女人上床。而為了一個作弊的秘密,葛瑞絲竟同意付出身體。劇中,作弊的,只有小琳和班克兩人嗎?一場比賽,最後關頭,對手的教練卻在偷偷地給他提示。
  • 開撕教育制度、貧富差距,劇版《天才槍手》評分比影版都高
    2017年,泰國影市出現了一匹票房黑馬《天才槍手》。導演把一個天才學霸利用高智商作弊的故事,拍出了諜戰片的緊張刺激感。在有泰國奧斯卡之稱的金天鵝獎上,奪得最佳影片、影帝、影后等五項大獎。所以,班克第一次見到小琳時,沒有任何寒暄招呼,上來就質問小琳為何與他平分獎學金,並拒絕與她成為朋友。因為:「如果我們不是朋友,傷心的只有一個,就是失去獎學金的那個人。如果我們是朋友,傷心的有兩個,失去獎學金和得到獎學金的兩個人。」
  • 《天才槍手》:當退一步是無奈,進一步是深淵,該何去何從?
    今天和大家聊聊這部集合了人性、階層、金錢、友情和親情的電影——《天才槍手》。劇情梗概:兩個高智商天才少年,利用時差,在美國入學考試STIC中用手機給大洋彼岸的30人發送答案,聯手完成了一場瞞天過海的跨國大型作弊。
  • 劇版《天才槍手》,是同樣的味道
    >遵守規則的學霸,則會失去青春裡叛逆的快感,而成為「天才槍手」的學霸,一步走錯,就可能滿盤皆輸。於是,在全世界的影視舞臺上,大家開始看到亞洲黑暗青春劇的魅力,泰國的《天才槍手》也向全世界證明了泰國電影的魅力。
  • 《天才槍手》天才少女小琳
    故事中似乎提到了愛情似乎又沒有,小琳和班克之間的畸形愛情,他們的年齡本應有的純潔,青澀的愛情在利益間發生了強有力的衝突,有合作有競爭,這和我們中國人所信仰的至死不渝完全不同,小琳和班克兩個人物的形象展現得栩栩如生。
  • 泰國電影《天才槍手》拍成電視劇,劇版比原作評分還高
    2017年5月,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在泰國上映,同年10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而在作弊的情節背後,我們也能夠看到電影的深刻反思:對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的反思,泰國的階層分化問題和貧富差距造成的不公平現象。
  • 揭開「秦晉之好」的面紗: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遠的親家
    有人說,秦穆公是中國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撥開大秦歷史的煙雲,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如果沒有他,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不僅不可確定,甚至可能根本實現不了一統天下的大業。讀《白話史記·秦本紀》,目光落定在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我不由掩卷感嘆:這章「秦本紀」,其實就是,秦晉之間儂儂我我、打打殺殺的一部狗血劇。
  • 《天才槍手》電影賞析:鑽空子的人永遠笑不到最後
    影片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講述了天才學霸利用高智商考場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在影片中,小琳始終佔據了一個行動者而非承受者的強勢位置。她是完成那場諜戰片即視感的逃避作弊追捕的主角。校園作弊片展示了整個社會的縮影,不同的人群的不同選擇。
  • 《天才槍手》:青春除了戀愛和打胎,還有作弊
    然後,一部來自泰國的《天才槍手》告訴我們,其實用心拍的青春校園題材電影,依然會得到觀眾的愛戴。《天才槍手》聚焦於我們學生時代最重要的事情:考試,講了一個在考試中如何作弊的故事。故事背景非常簡單,講的是貧二代天才學霸收了富二代學渣的錢,幫助他們在各級考試中作弊,拿到理想的分數績點。
  • 刷爆朋友圈 |《天才槍手》超越《摔跤吧》的年度又一部黑馬神作!
    看這個電影的觀眾,電影開始前的廣告也沒有離場,生怕少看幾秒!它就是2017年泰國最火紅青少年鬥智電影《模犯生》(Bad Genius),想要在豆瓣上搜到需要另外一個名字——《天才槍手》。《天才槍手》(《模犯生》)Bad Genius把作弊拍得驚心動魄,就是這部「諜戰大片」了
  • 《天才槍手》這樣拍青春 趕超"摔跤"的電影來了?
    10月10日,《天才槍手》在長沙舉行了提前點映活動,完美融合青春片與犯罪類型片的特色,讓不少長沙觀眾刷新了對泰國電影的認知。用作弊反映青春的成長,不再拘泥於愛情與友情的套路,試圖探討考試模式僵化、貧富差異、機會不均等社會話題。這部電影似乎告訴了國產電影,青春片可以這麼拍。   精彩之外,給觀眾思考的餘地。這部電影會複製《摔跤吧!爸爸》的口碑和票房奇蹟嗎?
  • 電影《天才槍手》觀後
    《天才槍手》最大的看點,是新鮮感。在它之前,少有電影把焦點放在學生作弊這件事情上;也少有電影把一部青春片拍得跟犯罪懸疑片一樣緊張刺激。總之,它描述了另外一種校園生活的狀態,無關青春,無關愛情,而是少年時代第一次面對來自社會、來自人性的考驗。但又沒有那麼沉重,沒有那麼深刻,反而是在明快的節奏中講完了故事。
  • 《天才槍手》,一部講述高智商犯罪的懸疑片,看到最後才知道結局
    《天才槍手》,一部講述高智商犯罪的懸疑片,看到最後才知道結局雖然是青春片,整個的節奏更像間諜片或動作片,這就是俠盜的設定嘛。影片帶出很多曾經的回憶,還藉機探討了泰國社會結構、教育制度等問題。導演很聰明用商業片的包裝來批判教育體制,對比冷峻現實下迥異的個體命運。
  • 天才變槍手:這部劇把作弊拍成諜戰片
    電影版《天才槍手》劇照從根本上來說,《天才槍手》反映的是人天性中對於公平的追求,它把個體對於不公的反抗呈現出來,而這種「反抗」的形式,是作弊。天才少女小琳,屢屢在重要比賽上獲獎,她得到獎學金,進入曼谷一間很好的貴族高中。學校設施、師資都十分好,更有多個可以出國留學的獎學金名額,小琳對新的校園生活十分滿意。
  • 「永遠不要在利益面前,挑戰人性」|《我們與惡的距離》
    永遠不要在利益面前,挑戰人性。《與惡》中蔣靜雯飾演的女主宋喬安,是品味新聞臺的總監,同時也是李曉明案件中的受害者家屬之一。英國一個著名的真人秀節目Derren Brown: The Push中,製片人Tom用實驗證明令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犯下可怕的謀殺案僅需72分鐘,而利用的正是人性中的屈從型人格,俗稱「隨大流」,在形成群體慣性的環境中,個體容易失去自我思考,無意識服從群體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