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鳳凰網娛樂 實習記者 ZM
編輯/CC
圖片/來源於網絡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成天穿得紅紅火火、遇事就慫的姚汝能,時而忠奸不明、時而正邪難辨。觀眾好奇:「你到底是哪兒頭的啊?」在昨晚更新的劇情中,姚汝能的身份隨之曝光——原來他就是右相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樁「三女」!然而也是在這一集中,他拼死解救檀棋。
這變幻莫測的「跑步機器」到底還有沒有反轉,觀眾們一邊追劇一邊還有新疑問。這次,鳳凰網娛樂邀請到姚汝能飾演者蘆芳生,聽他聊聊幕後的故事。
在《長安十二時辰》原作中,姚汝能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年紀比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李必還要小。剛接到通知時的蘆芳生滿是懷疑:「千璽才17歲,我快40了再怎麼發揮也演不了他弟弟呀!」
經過改編,姚汝能成為驕傲的姚相後人,幻想「躺贏」的太子陪讀。這個四品官員遇事跑得比誰都快,觀眾送其雅號「姚跑跑」。蘆芳生笑說:「那個跑是我當時的靈機一動,一個怕死的人怎麼可能去斷後?」不管是反覆搓玉、用鼻孔看人,都是他在花心思為姚汝能「加戲」。
《長安十二時辰》中,剃掉鬍子的蘆芳生成為了全劇的搞笑擔當,他毫不介意被觀眾做成表情包,也對觀眾的質疑有所預期。對他而言,作品能得到大家的熱議,所有的辛苦就沒有白費。
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很多面孔都曾在《海上牧雲記》中有過精彩的演繹,蘆芳生也不例外。有了《海牧》的合作基礎,蘆芳生在接到導演曹盾邀約後欣然應允,直到開拍前一個月才得知飾演姚汝能。
大端朝皇帝牧雲勤搖身一變成了大唐太子右衛率,蘆芳生的內心滿是疑問和驚訝:「這個角色在小說中是個傻白甜,比李必還小。千璽當時才17歲,我快40了再怎麼發揮也演不了他弟弟呀,導演也太信任我了。」得知劇版姚汝能的角色改動了很多,變成了「李必哥哥」,蘆芳生這才鬆了一口氣。
劇中姚汝能是唐朝名相姚崇之孫,家族是他的榮耀,也是他的屈辱。他常以「姚家人」自居,嘴上說要光宗耀祖,可遇事卻跑得比誰都快。性格驕傲且自卑,就像他的官袍一樣,一會紅,一會黑。說起這個長安城裡的官二代,蘆芳生用網友給起的外號打趣:「他確實就是個『檸檬精』,內心是非常脆弱、自卑的,真的是非常精分。他內心顧慮太多了,一直在掙扎、猶豫。」不管是和張小敬說自己寫黑市小說,還是慫恿崔器背叛靖安司,都是他在打探情報、觀察人性,尋求自我安慰以便成功「站隊」。
因為遇事就跑的性格,網友戲稱姚汝能為「姚跑跑」、「長安短跑冠軍」、「一級退堂鼓大師」,蘆芳生都欣然接受。他常在微博上常以「姚胖胖」自稱,和網友互相調侃。在他眼裡,這些腦子裡天馬行空的網友非常可愛,儘管他們嘲笑著姚汝能很慫,把他安排在了「長安正方陣營」金字塔底端,卻也理解他的委屈和掙扎。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觀眾的熱議就足以讓他覺得功夫沒有白費。
靖安司旁聽李必談話時、昌明坊慫恿崔器投奔右驍衛時、望樓上看著通傳逮捕張小敬時……姚汝能手裡總是會搓著一塊玉,這是蘆芳生表演時的小心思:「這塊玉是太子送他的,代表著他的身份。每次姚汝能在思考猶豫、反覆掙扎的時候,就會搓這個玉,提醒自己別忘了身份。」除了搓玉,蘆芳生還給這個自負的姚相後人做了表情管理,他經常45度昂頭用鼻孔看人,甚至翻白眼,表面上看起來越是傲慢自大,內心越是自卑不安。
原著作者馬伯庸在微博上調侃:姚汝能,字汝上,暗指其人生哲學:你行你上。那場讓姚汝能榮獲「長安短跑冠軍」的戲,也是蘆芳生在表演時的靈機一動。他說:「以姚汝能的性格,遇事肯定是先自保,一個怕死的人怎麼可能去斷後,所以當時我跑得比誰都快。拍第一條的時候,全場都笑翻了,佳音說你真的要這麼演嗎?太過分了,這不是讓我笑場嗎?」
崔器戰亡的那場戲,「姚胖胖」看著比平時又臃腫了一圈,被網友戲稱更像一隻「縮頭烏龜」。實際上,他在紅色官袍下偷偷穿了一身鎧甲,「劇本裡寫的是盔甲穿在外面的,但姚汝能又愛面子又怕死,所以我就給他穿在裡面了,這樣別人就看不出來。」蘆芳生笑著說。
加戲的同時,蘆芳生也對姚汝能做了減法。原著人設的早起踢腿500下才能去吃朝食,他自嘲老胳膊老腿實在難以完成:「別人都是踢到頭頂,我只能腰以下,拍出來特別難看。第一次壓腿的時候我就快哭了,整個人就像從桑拿房裡出來一樣滿頭大汗,李媛還笑我說怎麼像個老頭一樣。」本以為堅持就有進步,但訓練了10天以後,只能拖著腿像螃蟹一樣走路、上廁所都困難的蘆芳生,不得已和導演協商取消了踢腿的鏡頭。
昌明坊爆炸後,張小敬借了一條警犬偵查現場,事後派姚汝能歸還。這隻陝西細犬,是中國土生犬種,全球僅存不到十隻,是劇組為了逼真還原唐代實際,花高價請來的「全組最貴演員」。
蘆芳生說,沒有表演經驗的阿細實際上非常怯場。「它很乖,但是膽子很小,沒事時候就安靜地在旁邊趴著。有些戲需要牽著它跑,它都不跑的,只能用『替身』後期P上去。劇組專門給它找了兔子讓它追,它也不追。」劇中姚汝能被檀棋頂撞後氣急敗壞地對著阿細撒氣,狗狗嚇得渾身哆嗦,大家都說阿細演技好,其實不是演的,是真的被嚇到了。「我當時也很害怕,因為知道狗狗很名貴又很膽小,但還是得兇它。演的時候特別精分,表面兇神惡煞,心裡想的是阿細乖乖別怕別怕,哈哈哈。」
蘆芳生坦言劇組雖然要求嚴苛,但戲下卻輕鬆歡樂。導演曹盾找了西安籍廚師,每天變著花樣做美食,對想要減肥的他是一種折磨:「這部戲是我為數不多沒有鬍子的造型,千璽弟弟臉又那麼小,和他對戲太吃虧了,我必須得減肥。但每次我和佳音下定決心不去吃飯的時候,蔡鷺、趙魏他們就在旁邊喊『今天烤羊肉太好吃了!』、『酸菜餃子我吃了30個你真的不吃嗎!』,減肥真的太難了。」第一集中觀眾看著口水直流的水盆羊肉,是劇組花了好幾個小時特地熬製的,「真的太香了,拍戲時候佳音吃了兩三碗,我演的時候也是真的想吃。」
《長安十二時辰》把姚汝能送上了熱搜,也讓更多觀眾了解、支持蘆芳生。觀眾熱議的背後,是十幾年的修行長跑。
蘆芳生11歲時跟隨父母來到日本,大學就讀於日本千葉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後相繼在三菱、日立等日本大型公司就職,本可以做一個高級白領,但不甘重複枯燥生活的他選擇了做一名演員。在幾次家庭會議後,蘆芳生終於說服了父母,回國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走出大學校門時,他已經27歲,本以為可以在演員這條路上大展身手,卻不想畢業即是失業,每年只能接到一部戲的配角,賺的錢還不夠餬口。
同班同學劉亦菲、朱亞文等越來越紅,蘆芳生為他們高興,也為自己著急:什麼時候我才可以演主演啊!他和其餘幾個同學組成了「跑組五人組」,重複不斷地見組,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跑了50多個劇組,眼看副導演一邊客氣應和一邊把簡歷被扔在垃圾桶裡,五個人互相打氣:「跑組是不靠譜的,不跑組是更不靠譜的。」更心酸的是,有時候連劇組都沒得跑,每天無所事事的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我給自己劃了一條線,30歲。如果30歲的時候還是這樣,我就回去坐辦公室。」幸運的是,蘆芳生在30歲那年接演了徐紀周導演的《永不磨滅的番號》,劇中飾演日軍團長山下奉武,他憑藉該劇獲得了大劇盛典最佳男配角獎。此後,有越來越多的劇組邀請他演日本軍官,走在路上會有觀眾認出他來:「太君好!」
憑藉一口流利的日語和略帶日系感的外形,蘆芳生成功塑造了不少正劇中的反派形象,不想被定型的他開始嘗試更多的角色。《長安十二時辰》中、剃掉鬍子的蘆芳生讓觀眾眼前一亮,作為劇中的「搞笑擔當」,他毫不介意姚汝能被觀眾做成表情包,「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很開心,犧牲我一個,歡樂全中國。之後我想演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但如果反派劇本能吸引我的話,我也還是會接。」
(本文系鳳凰網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