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黑人而言,歷史上最為可恥的一段記憶,便是「三角貿易」。新航路開闢以後,歐美商人便以廉價工業品商品,到非洲換取奴隸,然後再將黑人賣到美洲,從美洲買回原材料,比如金銀等工業原料,然後再製成工業品又到非洲換取奴隸,長期以來的惡性循環,大西洋海底下不知道沉沒了多少黑人的屍骸。
很多人認為這場買賣的經營國家是西班牙、葡萄牙,還有英法這些以航海起家的國家,但是其實黑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責任。而更為嚴謹的說,萬惡的三角貿易的始作俑者就是黑人自己,也就是說三角貿易其實都是黑人在賣黑人。
三角貿易的起初,歐美的白人來到非洲只採取蠻幹的方式,利用他們的先進武器直接偷襲黑人村子,然後抓走再賣到美洲去,再或者一些二道販子來從中進行交易。
但這種方式卻有著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在抓捕黑人的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也可能會有死亡,這樣就造成白人僱主的成本很大。再加上後來黑人部落也越來越警惕,甚至彼此聯合起來集體對付白人的入侵。
買賣黑人奴隸的利潤隨之變得越來越少,然後聰明的白人卻在此時發現,雖然黑人聯合起來,但他們每個村子之間,多少會有一些摩擦。有的是因為領土、獵物、水源,這些累積下來的世仇恩怨,在部分黑人眼中認為,只要白人不偷襲他們的村子,就可以不去跟外來人做無謂的鬥爭。
這樣一來,對於白人和部分黑人部落來講,他們的共同敵人便是敵對部落。因此,白人僱主經常會去一些戰勝的黑人村子,用槍炮換取他們抓來的敵對村子的黑人俘虜。
有了白人槍炮資助,一些黑人部落變得更加強大,他們便開始主動吞併周圍的弱小村子。後來演變為,白人僱主乾脆不去黑人部落了,他們只需要坐在海邊,面前擺上槍炮和香料,點起香菸等待,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黑人奴隸被送來。結果就是,黑人之間拿著白人的武器互相殘殺,然後將戰敗的戰俘送給白人,接著再去開啟新一輪的戰爭。
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這之中隱藏的一個問題,這場人口買賣交易的背後是誰在獲利?不言而喻。但是那時的黑人難道覺察不出來,這一切都是白人的挑撥嗎?換句話說,黑人真的有那麼愚昧嗎?不知道摒棄一切恩怨,一致對外嗎?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黑人,因為奴隸交易本來就一直存在於黑人部落,早在阿拉伯帝國時期,非洲的酋長就拉著黑人當作商品賣到阿拉伯帝國以此來賺取外匯,而這些黑人不只是戰俘,他們也可能是酋長的子民,甚至是酋長的家人,所以人口買賣在當時的非洲人看來,其實都很正常。
而且在19世紀英國開始禁止黑人買賣後,最先跳出來表示不滿的不僅有那些白人僱主,還有非洲國家的一些酋長,英國利用自己強大的海軍擋住的都是他們的財路。就像馬達加斯加的國王,因為英國禁止黑奴交易,他沒少找英國政府的麻煩。經不起馬達加斯加的軟磨硬泡,英國才對其實施經濟援助。
還有邦尼國王(今奈及利亞),他向英國政府抗議,這一貿易是神諭與祭司之間的裁定,是神明自己規定的貿易。其次,黑人或許也明白,他們在免費為白人打工。但白人比他們強大,始終站在食物鏈的上層,黑人部落為了自己的生死存亡,他們也不得不跟白人僱主合作。因為自己不這樣做,別人也會照樣這麼做。
那時候的非洲大陸,還猶如原始社會一般,根本不會出現一個能夠號召全體黑人摒棄世仇,一致對外的人。16世紀後期,西非有幾個比較大的王國,比如像達荷美(今貝寧)、馬裡這些都是當年跟白人買賣黑奴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其他的或許當年已經被吞併或是毀滅了。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黑人一直沒有形成文明,沒有統一的國家,都是一個個互相敵對的小部落,所以很容易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