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知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八十一難經》《傷寒雜病論》被稱之為中醫四大經典,而與之對應的四大經典的原作者應該就是中醫的四大聖人,按照這個說法,中醫四聖應該是岐黃、神農、扁鵲和張仲景。
但是在乾隆御醫黃元御所著的《四聖心源》中,開篇就是寫的「醫有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聖之書,爭光日月」。按照黃元御的說法,中醫四聖就是黃帝、岐伯、扁鵲、張仲景四位。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很多學習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時候,都知道《神農本草經》是打開傷寒金匱的金鑰匙。難道黃元御不知道這一點嗎?
很顯然並非如此,清代名醫黃元御在註解張仲景用藥心得的時候,對於仲景所用的每一味藥,首先就是列出了該味中藥在《神農本草經》中的記載,由此可見,黃元御其實是很重視《神農本草經》的,既然這樣,為什麼黃元御所描述的中醫四聖裡卻唯獨沒有神農氏呢?
其實關於這個答案,估計會令人十分意外。因為古時候有人認為岐伯是神農氏的傳人。比如晉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寫道,黃帝「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而我們都知道,自古就有「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從這可以推斷,岐伯或許與神農氏在本草傳承上有著某種聯繫。或許,岐伯真的是神農氏的傳人也說不一定。
當然,關於岐伯或許是神農氏的傳人這一說法並不能代表就是黃元御心中所想。那麼,為何乾隆御醫黃元御在《四聖心源》中並沒有提到神農氏呢?其實,這需要從黃元御的《長沙藥解》中尋求答案。黃氏在《長沙藥解》中這樣寫道,「遠考《農經》,旁概百氏」,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黃元御是十分重視《神農本草經》的,而作為《神農本草經》的主人公神農氏,黃元御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的。